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探讨分根区灌溉和氮肥对盆栽星油藤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因素,灌水量、灌溉方式和氮肥,共7个处理,测量了幼苗生长、光合和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充分灌溉相比,分根区灌溉的处理,生物量降低5%,节水75%,水分利用率高出60%,表现出极大的节水效益。重度干旱条件下,施氮肥的处理,根冠比增加达30%,但分根区灌溉处理叶面积指数下降38%,光合速率下降9%,生物量下降18%,分根区灌溉在严重干旱条件不适宜施氮肥。总之,在适度干旱条件下,分根区灌溉降低蒸腾,提高水分利用率,是一种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银杏的需水特性,探讨银杏叶片光合作用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变化过程及各生理指标与土壤水分含量的关系。选择2年生银杏幼苗作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供水后自然耗水的方法获取一系列土壤水分梯度,利用便携式CIRAS-2型光合作用系统测定7种不同土壤水分含量下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胞间CO2浓度及气孔导度等生理参数的光响应过程,同时对银杏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和渗透调节物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轻度水分胁迫,即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0%左右时,最适宜银杏的生长。银杏生长所允许的最大水分亏缺在RWC为46.81%左右,银杏同时维持较高的净光合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土壤相对水分含量范围为59.61%~84.72%。试验结果为加强银杏水分管理、确保银杏生长良好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水氮耦合对棉花幼苗根冠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节水灌溉条件下配施氮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可行性,采用分根交替灌溉(APRI)和常规供水(NI)的方式分别培养棉花幼苗,同时配施不同水平氮素(高氮200 kg/hm~2、中氮120 kg/hm~2、低氮80 kg/hm~2),研究了干旱胁迫后棉花幼苗生长、光合作用、根系形态、根冠生物量、瞬时和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WUEi和WUEb)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棉花幼苗的株高、叶面积、光合作用参数[净光合作用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蒸腾耗水量和根冠生物量,但显著增加了棉花幼苗的根冠比、根系长度(总根长和直径2 mm的细根长度)和根系表面积;同时干旱处理也显著增大了WUEi和WUEb。与正常施氮(中氮处理)相比,增施氮肥促进了棉花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Pn、Tr、Gs、蒸腾耗水量以及根冠生物量、总根长、根系表面积等的增大,显著降低了WUEi但未改变NI处理的WUEb;减施氮肥则加大了干旱对棉花幼苗生长、光合作用能力和根冠生物量积累的抑制程度,但在干旱条件下提高了WUEi和WUEb。与NI处理相比,APRI处理的棉花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Pn、Tr、Gs、根冠生物量、总根长和根系表面积增加,蒸腾耗水量减少,WUEi和WUEb增加。综上,APRI配施氮肥处理可以减轻干旱对棉花幼苗生长和根系形态的抑制程度,并提高WUE;虽然在干旱条件下APRI配施低氮处理具有最大的WUE,但APRI配施高氮处理棉花幼苗的根冠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明小粒咖啡Coffea arabica幼树最佳的光照和施氮耦合模式。【方法】试验设置3个遮光水平:不遮光(S0,自然光照)、轻度遮光(S1,65%自然光照)、重度遮光(S2,30%自然光照), 3个施氮水平:无氮(N0,0 g·kg-1)、中氮(N1,0.20 g·kg-1)、高氮(N2,0.40 g·kg-1),研究不同遮光和施氮水平对小粒咖啡生长、日均光合特性和生物量累积的影响。【结果】随遮光度的增加叶绿素总量呈上升趋势。与S0处理相比,S1处理小粒咖啡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表观光能利用效率和总生物量分别提高13.54%、18.54%、127.77%和12.41%;S2处理总生物量减少11.55%。与N0处理相比,N1处理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表观光能利用效率和总生物量分别增加27.25%、20.77%、10.80%和18.47%,N2处理的上述性状分别增加14.85%、25.99%、41.65%和21.02%。与S0N0相比,随遮光度和施氮量的增加叶片蒸腾速率和表观光能利用效率增大,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呈先增后减趋势。【结论】小粒咖啡最优的遮光和施氮耦合模式为轻度遮光下高氮组合(S1N2),该组合有利于获得较高的叶片水光利用效率和生物量。  相似文献   

5.
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是藜科沙蓬属1年生沙生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各主要沙漠和沙地中。为了解沙埋对沙米生长、存活和光合蒸腾特性影响,2010-2011年在科尔沁沙地研究了不同沙埋深度下沙米幼苗高度、存活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沙米具有极强的耐沙埋能力。埋深为株高25%时,沙米幼苗存活率和株高显著增加,埋深为株高50%-100%时,其株高和存活率虽有下降,但与非沙埋对照差异不显著。当沙埋深度超过株高后,其株高和存活率急剧下降,但沙埋达到株高266%时仍然有部分幼苗存活。沙埋第5天,随着沙埋深度的增加,沙米幼苗的光合速率缓慢下降,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呈波动式变化。随着沙埋时间的延长,和对照相比,沙米幼苗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随沙埋深度增加而大幅度下降,但水分利用效率仍呈波动式变化。沙埋第15天时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非沙埋对照下降了86.7%、89.0%、90.0%和4.2%。相关分析表明,沙米幼苗的存活率和高生长与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变化呈显著正相关,而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但与水分利用效率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沙埋胁迫下沙米幼苗存活率下降和生长抑制不仅源于沙埋造成幼苗顶土困难和光合面积减少,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下降也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肥料配施对白菜型冬油菜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天油8号为指示品种,研究了有机肥与氮磷钾化肥不同配比对冬油菜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明显提高冬油菜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有机肥与氮磷钾肥配施效果更显著。以施精鸡粪(干重)7 500 kg/hm~2、尿素150 kg/hm~2、普通过磷酸钙75 kg/hm~2、硫酸钾75 kg/hm~2处理的冬油菜越冬率为98.56%,较对照不施肥提高9.37%;折合产量为2 575.04 kg/hm~2,较不施肥对照提高550.00%;水分利用效率为5.80 kg/(hm~2·mm),较对照提高了504.17%。所有施有机肥的处理折合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优于不施有机肥处理,说明有机肥和氮磷钾化肥配施是提高冬油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以番茄品种‘巴特'为材料,在2个自然光照人工气候室内(长2.2 m、宽1.2 m、高1.5 m),采用基质盆栽法(基质按质量比配,腐熟牛粪:炉灰=1:1),研究施用CO_2对番茄植株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采用钢瓶进行CO_2补充供应(体积分数为500μL/L),以不施用CO_2为对照;3个水分处理分别为低水(S)处理300 mL、中水(M)处理400 mL、高水(H)处理600 mL(每3 d灌水1次),每盆(1株)精量灌水。结果表明:增施CO_2高水H、中水M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对照提高58%、38%,低水S处理仅增加8%,这种效应也反映到作物的生物量表现上,即番茄植株干物质量在高水、中水、低水处理下分别比对照处理提高30%、23%、9%。同时生理测定结果表明,水分供应充足条件下(M、H),增施CO_2的番茄植株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因此认为水分充足下,增施CO_2对于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是一个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采用棚内盆栽控水与添氮方法,以1a生刨花楠扦插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的氮、水复合处理试验,研究氮、水对刨花楠幼苗光合特性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会显著降低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E)、总生物量和叶重比,增加茎重比,但对胞间CO2浓度、根重比和根冠比影响不显著;(2)低氮添加后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E)均大于对照,而高氮添加反而会抑制幼苗的光合作用;氮添加(低氮和高氮)后幼苗的总生物量均大于对照,但氮添加后对幼苗生物量在不同器官间的分配趋势影响不明显;(3)水分与施氮交互作用对幼苗光合特性和生物量分配均无显著影响。因此,在幼苗生长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其充足的供水。  相似文献   

9.
探讨分根区灌溉和氮肥对盆栽星油藤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因素,灌水量、灌溉方式和氮肥,共7个处理,测量了幼苗生长、光合和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充分灌溉相比,分根区灌溉的处理,生物量降低5%,节水75%,水分利用率高出60%,表现出极大的节水效益.重度干旱条件下,施氮肥的处理,根冠比增加达30%,但分根区灌溉处理叶面积指数下降38%,光合速率下降9%,生物量下降18%,分根区灌溉在严重干旱条件不适宜施氮肥.总之,在适度干旱条件下,分根区灌溉降低蒸腾,提高水分利用率,是一种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富思德"农林保水剂在盛果期苹果树上的应用效果,研究了保水剂对苹果树叶面积、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及土壤含水量等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保水剂处理增大了苹果树的叶面积、提高了叶片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果树产量和土壤含水量,叶片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和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6.13%~17.45%、9.46%~22.44%、6.28%~7.25%和3.50%~28.96%。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促生效果好的花榈木Ormosia henryi根瘤菌菌株,建立良好的共生固氮体系,从贵州、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不同地区采集花榈木根瘤并进行分离鉴定,将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及回接验证的20株纯化菌株接种到1年生盆栽无菌花榈木幼苗上,并测定接种后花榈木幼苗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生长指标及结瘤指标。研究结果表明:20个菌株接种后结瘤率均在90%以上,其中7号菌株结瘤率、结瘤数、根瘤质量均最高。接种根瘤菌能显著(P < 0.05)提高花榈木幼苗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促进花榈木幼苗的地上地下部分生长及总生物量积累,且接种不同菌株的促生效果差异显著(P < 0.05)。与对照相比,接种根瘤菌的花榈木幼苗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实际光合量子产量分别提高41.6%~197.4%,3.2%~512.9%和4.8%~95.2%;总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根尖数分别增加3.4%~866.1%,6.7%~193.3%和0.5%~92.1%;苗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和生物量分别增加6.3%~273.8%,10.7%~185.7%和37.9%~310.3%。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对花榈木幼苗光合生理和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的前5个菌株号为15号、16号、7号、18号、17号,可作为花榈木幼苗接种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向育苗基质中加入生防菌及腐植酸钾对甜瓜穴盘育苗生长促进作用的影响。【方法】以甜瓜品种"白沙蜜"为供试材料,采用穴盘育苗技术,将菌剂和腐植酸钾单独或配合施用,共设置不施菌剂及腐植酸钾(对照)、单施放线菌菌剂、单施真菌(灰黄青霉)菌剂、放线菌菌剂与真菌菌剂混施、腐植酸钾单施、放线菌菌剂与腐植酸钾配施、真菌菌剂与腐植酸钾配施、放线菌菌剂+真菌菌剂+腐植酸钾配合施用8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对甜瓜苗茎叶、根系生物量、根系体积与表面积等生物学特性以及叶片POD、PAL、PPO活性、MDA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等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用菌剂及腐植酸钾处理后,甜瓜穴盘幼苗生物量均高于对照,其中,放线菌与腐植酸钾、灰黄青霉与腐植酸钾配施处理的苗期生物量较对照分别增加34.1%和19.5%;灰黄青霉与腐植酸钾配施处理甜瓜穴盘幼苗根系总长度、总表面积、平均直径、总体积较对照分别增加46.7%,44.5%,12.5%和62.5%;各处理单叶面积及叶片绿色度值较对照均有所增加,其中灰黄青霉单施、灰黄青霉与腐植酸钾配施处理叶面积较对照分别增加37.3%和85.6%,叶片SPAD值较对照分别增加16.7%和13.6%;灰黄青霉与腐植酸钾配施处理叶片净光合速率较对照增加24.1%;单施生防菌剂、腐植酸钾或两者混施,叶片POD、PAL、PPO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均低于对照,其中灰黄青霉与腐植酸钾配施处理的叶片POD、PAL、PPO、MDA较对照分别下降56.5%,12.0%,25.7%和33.3%。【结论】施用生防菌剂及腐植酸钾能促进甜瓜幼苗生长及根系发育,提高光合速率,降低MDA含量,提高甜瓜穴盘育苗质量,其中生防放线菌与真菌灰黄青霉混合接种时的促生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使玉米成为陇中旱农区主栽作物之一,但该技术下玉米的高产导致土壤养分和水分耗竭,影响玉米生产的可持续性,依托2012年布设在陇中旱农区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4种耕作方式(CT:传统翻耕,RT:旋耕,SS:深松耕,NT:免耕)和4种施氮水平(N1:不施氮,N2:施纯氮100kg·hm~(-2),N3:施纯氮200kg·hm~(-2),N4:施纯氮300kg·hm~(-2))对粮饲兼用玉米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耕和免耕显著增强玉米光合性能,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玉米光合性能也增强;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均表为SSNTRTCT、N4N3N2N1,成熟期时SS较CT显著增加37.4%,N4较其他处理增加15.0%~85.0%;与传统耕作相比,深松耕和免耕可以提高玉米籽粒产量,2014年SS和NT较CT分别增加33.0%、18.8%,2015年分别增加19.7%、11.6%,且深松耕处理生物量显著高于传统耕作;施纯氮300kg·hm~(-2)和200kg·hm~(-2)均可以提高玉米籽粒产量、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但施纯氮200kg·hm~(-2)与300kg·hm~(-2)无显著差异,施纯氮200kg·hm~(-2)处理下籽粒产量、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不施肥处理分别增加68.4%、63.5%、52.2%,较施氮100kg·hm~(-2)分别增加40.2%、31.7%、30.5%。因此,在陇中旱农区应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粮饲兼用玉米,覆膜前深松耕或免耕,施氮200kg·hm~(-2)左右比较适宜,既有利于粮饲兼用玉米籽粒产量、饲料产量的提高,也可以提高水氮利用效率,促进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水肥运筹对冬小麦光合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水肥运筹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追施比例( N0:一次性底施,N1:底施40%+拔节期30%+灌浆期30%,N2:底施60%+拔节期20%+灌浆期20%,N3:底施70%+拔节期30%)与灌水量(W0:0 m3/(次·hm2),W1:225 m3/(次·hm2),W2:450 m3/(次·hm2))相结合对土壤水分,冬小麦光合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氮运筹方式改善了小麦的光合特性,促进了小麦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的提高。在小麦需水旺盛的灌浆期,各处理间的剖面土壤水分含量差异最为显著,其中以W2 N3处理较高。在所有处理中, W2 N2处理净光合速率最高,W1N2和W2N2处理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均较高;W2N2处理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最高,分别较对照(W0N0)提高33.5%、23.8%。综上,水肥运筹模式以W2N2处理最优。  相似文献   

15.
该文研究了不同AM真菌处理对桔梗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不同AM真菌对桔梗幼苗的株高、生物量、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均具有显著的影响,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较不接种AM真菌处理株高提高8.66%;接种混合AM真菌对桔梗幼苗地上部分生长、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影响最大,分别较对照提高20.40%、23.32%和26.90%,接种地表球囊霉处理地下部分生长旺盛,较对照提高26.3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遮阴环境对土坛树幼苗生长的影响,为培育土坛树优质种苗及其生长适应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年生土坛树幼苗为试验材料,设不同遮阴处理,即透光率(75±5)%(L1处理)、透光率(50±3)%(L2处理)和透光率(25±5)%(L3处理),以全光照为对照(CK),研究光照对土坛树幼苗生长、生物量分配、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生理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在不同遮阴环境下,L1、L2和L3处理植株基径生长低于CK,而株高高于CK;同时,L2和L3处理植株叶片的叶长、叶宽、叶厚和叶柄长均高于CK;L3处理植株生长增量最大,其株高、叶长、叶宽、叶厚和叶柄长指标分别比CK提高82.59%、90.43%、80.09%、21.14%和62.11%;相较于CK,土坛树幼苗总生物量积累随遮阴程度的增加而升高,且生物量积累主要集中于地上部分,尤其是叶部分积累最多,其中L2和L3处理叶生物量分别增加201.32%和312.52%,而其地下生物量积累与CK无显著差异(P>0.05);土坛树幼苗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及总叶绿素[Chl(a+b)]含量与遮阴程度呈正相关,叶绿素a/b(Chla/b)比值变化则相反;不同遮阴环境下Chla、Chlb和Chl(a+b)含量排序为:L3处理>L2处理>L1处理;各遮阴处理土坛树幼苗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较CK均呈现不同程度升高,L1、L2和L3处理间,胞间CO2浓度(Ci)随着光合作用的增强而逐渐下降,气孔导度(Gs)则逐渐升高;遮阴处理提高了土坛树幼苗的水分利用率(WUE).[结论]2年生土坛树幼苗有较强的耐阴能力,25%~50%透光率处理对幼苗的促生效果较为明显,其中25%透光率最有利于幼苗生长;土坛树幼苗可通过调整自身形态结构,同时减少基径生长量的分配,增加地上部分特别是叶部分的生物量,提高其光能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调亏灌溉对黑花生生长、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沈阳市黑花生在花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期最佳调亏水平,以黑花生为试材,设9个处理,3次重复,其中对照(80%~90%田间持水率)处理。在全自动滑动遮雨棚条件下,通过测坑试验,研究花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期不同生育期和不同调亏程度(轻度调亏,60%~65%田间持水率;中度调亏,55%~60%田间持水率;重度调亏,50%~55%田间持水率)对花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光合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调亏灌溉不影响花生的整体生长趋势,可抑制花生的冗余生长,促进根的生长,生育期结束时可显著增加根冠比,促进干物质向荚果转移。花生任何时期干旱均会降低叶片的光合性能,复水后产生补偿效应,光合性能恢复,并且这种补偿可延续到后续的生育期。花针期中度调亏(55%~60%田间持水率)处理,增产4.33%,节水9.87%,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5.76%;结荚期轻度调亏(60%~65%田间持水率)处理,增产2.19%,节水7.25%,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0.19%;饱果期中度调亏处理(55%~60%田间持水率)处理,减产3.92%,节水17.44%,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6.42%。因此,花针期中度(T2)处理、结荚期轻度(T4)处理和饱果期中度(T8)处理是沈阳地区黑花生节水、增产的最佳调亏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不同离子注入对杉木光合生理的影响,利用光合速率仪测定其2年生幼苗的光合特征日变化、季节变化趋势和光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经钛离子和氮离子注入处理后,日均净光合速率提高了22.90%、17.01%,光合午休现象减弱;日均光能利用效率显著增加了2.31倍和1.23倍;而日均水分利用效率没有显著的变化;年均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加了18.31%和13.57%,年均水分利用效率和年均光能利用效率略有下降,但无统计学上的差异;从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来看,钛离子和氮离子处理的光补偿点分别下降了68.75%和62.5%,光饱和点分别提高了43.68%和19.16%,说明离子注入处理提高了耐阴性和对强光的适应性,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光照辐射,最大净光合速率也提高了27.03%和4.57%;综合对比杉木幼苗光合特性,离子注入对杉木幼苗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钛离子的效果优于氮离子。  相似文献   

19.
采用土柱栽培试验,设有土壤深层水(W_(80))和无土壤深层水(W_0)2种水分处理,每个水分处理下设基肥浅施(F_(10))和深施(F_(30))处理,研究水肥供应对棉花生育进程、生育期、生长参数和生物量积累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W_0处理相比,W_(80)处理使果枝数、蕾数、花数、铃数分别增加33.7%、6.5%、12.0%和24.3%,延长棉花蕾期(2~7d)和铃期(4~8d),蕾、铃脱落率分别降低9.58%和241.43%,水分消耗量增加2.3%~5.2%;茎叶、蕾铃以及总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W0处理高30.7%~40.7%、34.6%~52.6%和16.4%~27.2%。无论W_0还是W_(80)条件下,F_(10)处理使蕾、花铃期延长2~3d,茎叶、蕾铃以及地上部总生物量分别提高11.2%~21.0%、24.6%~32.8%和13.9%~16.1%。在W_(80)条件下,与F_(30)处理相比,F_(10)处理延长蕾期3d、铃期1d,使叶面积增加4.3%~24.9%,果枝数、蕾数、铃数分别增加19.0%、13.1%、9.1%,最终总干物质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2.0%~13.9%和11.3%~15.2%。因此,充足土壤深层水配合基肥浅施可作为促进棉花高产节水的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20.
通过盆栽对春小麦宁春4号不同生育期功能叶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研究水氮互作对春小麦叶片光合作用以及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可提高小麦功能叶光合速率(Pn)、瞬时水分利用效率(IWUE)、气孔导度(Gs)、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PSⅡ总的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荧光光化学猝灭系数(qP),同时胞间CO2浓度(Ci)减小。干旱和丰水条件下,高氮处理的Pn、IWUE、Gs和ETR均大于其他氮素水平。在拔节期和灌浆期,干旱条件下高氮叶片Yield显著低于中氮和对照处理;在抽穗期和灌浆期,丰水和中等干旱的高氮叶片qP较对照以及丰水和严重干旱的中氮叶片高。小麦叶片Pn与Yield、qP、ETR表现为显著线性正相关,而且其相关性在中等氮素水平达到最高;Pn与Gs、IWUE之间的相关性因处理不同而异,证明施氮能够显著提高光合机构开放比例、捕捉光量子的能力和电子传递速率,从而改善光合机构效能;氮素对气体交换的影响受水分条件的显著作用,从而影响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但由于干旱导致Pn和IWUE的降低可以通过增施氮肥得到部分补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