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粮食安全的概念界定为研究起点,通过选取粮食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化肥使用量等粮食安全成本相关指标的长期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中国的粮食安全的成本;通过选取粮食总产量、农业人均收入等粮食安全收益相关指标的长期数据,分析了中国粮食安全的收益。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粮食安全水平相对较高,但是,粮食安全成本也相对过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20052014年山东省粮食总产量和人口总数的动态变化数据,分析研究了山东省粮食安全现状。借助Matlab程序及SPSS 19.0软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曲线估计、线性回归等方法对粮食自给率各变量分别进行了预测模型拟合,得出山东省20152014年山东省粮食总产量和人口总数的动态变化数据,分析研究了山东省粮食安全现状。借助Matlab程序及SPSS 19.0软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曲线估计、线性回归等方法对粮食自给率各变量分别进行了预测模型拟合,得出山东省20152025年粮食自给率呈上升趋势,但增速放缓。最后从保障耕地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控制人口增长、建立粮食安全储备体系4个方面提出了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山东省制定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农业大数据背景下,大数据的理念、技术和方法在粮食安全监测预警系统方面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大数据下粮食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突破了传统的理念,将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为适应农业大数据时代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要,应从数据源系统、数据分析系统以及数据预警系统三个方面对粮食安全监测预警系统进行再构建。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2005~2014年山东省粮食总产量和人口总数的动态变化数据,分析研究了山东省粮食安全现状。借助Matlab程序及SPSS 19.0软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曲线估计、线性回归等方法对粮食自给率各变量分别进行了预测模型拟合,得出山东省2015~2025年粮食自给率呈上升趋势,但增速放缓。最后从保障耕地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控制人口增长、建立粮食安全储备体系4个方面提出了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山东省制定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入加速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大面积农用耕地转为非农用地,粮食供求矛盾发生了新的变化,粮食安全成为稳定社会经济的焦点问题。运用边际分析等方法从粮食安全要素角度对粮食安全主要架构,如:粮食生产安全、粮食供给安全、粮食消费安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出城市化加速期粮食安全是粮食生产、粮食供给价格、农民种粮意愿和城市居民粮食消费偏好的函数,并提出达到粮食安全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粮食生产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阐述山西省粮食种植及供给能力状况的基础上,借助山西粮食生产能力和常住人口总量数据,计算得出粮食自给率为88.21%,年粮食缺口约为170万t,粮食供给小于需求。接着,探讨了山西省粮食安全面临粮食生产与需求失衡、粮食品种结构失衡、成本及价格水平偏高、粮食安全意识普遍淡化的困境,提出增强粮食自给水平、推进粮油产业化经营、发展粮食现代物流、强化粮食安全意识等建议,以期为保障山西省粮食安全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系统考察东北地区耕地利用功能转型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有助于从国家全局层面把握耕地与粮食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粮食安全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本文基于2011—2020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双固定模型等估计方法,明晰东北地区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特征及其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11—2020年,我国粮食安全水平呈上升态势,东北地区耕地利用功能转型有效赋能全国粮食安全。在地区异质性研究中,辽宁省、黑龙江省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的粮食安全保障效应更加明显,吉林省作用渠道有待畅通。在维度异质性研究中,东北地区耕地利用功能转型主要通过促进粮食数量安全和粮食经济安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粮食生态质量保障效应不明显。据此,为了使东北地区耕地利用功能转型更好地促进国家粮食安全,从提供东北地区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经济补贴、因地制宜制定东北地区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策略、打造以生态质量为导向的“优质粮食工程”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智慧农业创新从粮食安全智能管控平台建设、粮食安全追溯系统建设、粮食安全专家百科系统建设等角度,着重解决粮食从选育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粮食长势分析到收获制成各种粮食产品进入市场的全过程。另外,从引导智慧农业下粮食生产专门资金投资、智慧农业下培育粮食生产专门人才等方面,着重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业正处于升级转型的重要时期,融合区块链技术能够加快粮食安全生产数据和经济信息共享,做到生产—加工—仓储—销售业务流程优化,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安全可信体系,进而促进优质粮食安全生产、拓展全产业链功能、保障粮食安全。本文设计粮食生产全产业链运作机制与流程,将区块链技术引用到粮食安全生产信息中,详细分析了区块链在粮食产品安全信息中的技术设计、应用方案和前景展望,并分析了粮食产品安全信息区块链技术体系面临的挑战。粮食产品安全信息区块链技术体系对保证粮食安全,提供了农产品从播种—收获—产品—消费的全程溯源,对农业大数据分析、模型构建、规模化、智能化和统一化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粮食生产能力是稳定区域粮食供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随着粮食生产条件的变化,全国3大粮食生产功能区的粮食生产能力持续分化,对区域内粮食安全产生潜在威胁。研究基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3—2021年的面板数据,首先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从人均粮食产量等角度对我国不同区域粮食生产能力的变化及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基于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实证分析粮食生产能力区域变化的成因。研究发现,3大粮食生产功能区的粮食生产能力呈两极分化趋势,非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趋低,区域内粮食安全水平紧张。耕地面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机械化水平等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建议主产区应加大耕地保护力度,推广节水等技术,稳定区域粮食生产能力;完善非主产区粮食支持政策,加快推进薄弱环节机械化进程,提升非主产区粮食生产积极性。研究结果为提高区域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粮食主销区的粮食安全基础脆弱,影响全国粮食安全状况。测算了我国粮食主销区的粮食产需平衡缺口及各主销区的粮食缺口程度,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影响主销区粮食产需平衡缺口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主销区粮食产需平衡缺口越来越大,但各主销区粮食缺口程度有所不同。北京和上海为极大缺口区,平均粮食产需平衡缺口率超过70%;天津和广东为较大缺口区,平均粮食产需平衡缺口率为40%~43%;浙江和福建为大缺口区;海南省为一般缺口区。粮食产量、口粮消费量、间接粮食消费量和城镇人口比例的变化对主销区粮食产需平衡缺口变化具有显著影响。提高粮食产量有利于缩小主销区粮食缺口,主销区人口增长、城镇化水平提高、主销区居民对畜禽水产品和大豆油等的间接粮食消费增加会加剧粮食缺口扩大。鉴于此,提出促进粮食主销区粮食安全的相关措施,以期为实现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粮食生产及粮食安全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内蒙古1951-2007年粮食生产统计资料及相关调查,运用动态与静态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内蒙古粮食产量、种植结构变化、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粮食总产量呈明显的波浪式变化,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粮食单产也有所增加,且单产的变化趋势与总产量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但播种面积的变化不大.粮食安全总体上处于绝对安全状态,但在空间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以95%的粮食自给率作为安全标准,依据自然分类法,内蒙古的粮食安全可以划分为5个等级:极不安全区,较不安全区,较安全区,安全区和极安全区.  相似文献   

13.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全球持续蔓延,人员、物资、商品等流动必然会受到限制,对粮食供求产生不利影响,危及粮食安全.基于对我国粮食安全现状的判断,剖析了全球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粮食生产安全、流通安全、消费安全、贸易安全等的可能冲击,从保障粮食生产要素供给、创新粮食销售业态、完善粮食储备体系、畅通国内国际粮食双循环等...  相似文献   

14.
粮食生产标兵县粮食生产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生产标兵县是国家产粮大县的精华和国家粮食安全的体现。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粮食生产标兵县粮食生产资源利用效率直接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文章应用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选择粮食主产区山东省6个粮食生产标兵县、378个粮农成本数据作为研究的样本,构建了包括三层指标的评价体系,具体分析了标兵县粮食生产资源利用效率及其变化趋势,得出了研究结论,并探讨了政策指向,即未来中央政府粮食生产激励政策的重点应转向产粮大县,激励产粮大县农民粮食生产规模化和机械化,普及良种,提高灌溉水平,依靠农业技术进步充分挖掘要素生产力,全面提高粮食生产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补贴力度与效率,在产粮大县实施更为严厉的耕地利用与保护政策,从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稳定性与恒久性。  相似文献   

15.
高强  万兴彬  彭超 《世界农业》2021,(3):4-13,58,140
日本历来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经过多年改革完善,日本政府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粮食储备制度,并根据时代要求不断优化制度设计与运营模式。日本在储备量确定、竞标收购以及市场投放等方面进行了细化管理,并从完善政府管理体制、强化信息收集整理、稳定粮食供给以及促进价格流通等多方面入手,建立了粮食安全综合对策。中国应该借鉴日本建立严密的调查和信息发布体系、优化政府一体化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民间储备的积极作用、综合运用多种干预措施等有效做法,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6.
Developing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in scales in the 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s is the direction of the paper. Seizing the opportunity of modern agriculture comprehensive reform in two plains(Songnen Plain and Sanjiang Plain)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supporting to build a new type of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big grain production householding, which plays demonstration and leading roles, have an important strategic position in improving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ensuring national food security.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about the big grain production households production operations and analyses of the obstacles in expansion of product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specific suggestions in 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ig grain production household were put forward, such as, increas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ocialized level; perfecting the service system of land transferring; improving financial policies and farmer-friendly policy measures and perfecting the agriculture socialized service system.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中国粮食安全的观念、制度与技术创新思路。在粮食安全观念创新上,要树立“大粮食”观念,逐步实现粮食的数量安全、经济安全和营养安全三级目标,确保粮食增产与增收同步,并重点保障口粮安全,开放非口粮市场。在粮食安全的制度创新上,要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制,强化耕地评审管理制度,建立和健全粮食安全监测预警体系、粮食市场购销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强化粮食产购中的调控与管理力度。在粮食安全的技术创新上,着重调整粮食产销的区域布局,推行多熟超高产生产技术,构建“大粮食”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18.
黎明 《农学学报》2015,5(2):114-117
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是基本国策。粮食安全需要中央政府统筹规划,地方政府经济利益分配和粮农收入提高的三者共赢才能实现。通过中国粮食安全现状与原因的分析,中外粮储目的和功能的对比研究,提出保障粮食安全应是中央把粮食生产、储备、销售、经营权利下放到各粮食主产、主销省负责制,不宜由央企肩负国家粮食安全储备,必定要进行粮食主产省自主经营权和国家购买社会粮储能力的新改革。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河北省粮食安全现状以及草食家畜的节粮潜力,应用2008年河北省统计资料和相关文献的数据,计算了河北省粮食产量及消费量,并根据粗饲料产量,计算了河北省草食家畜的节粮潜力。结果表明:2008年河北省基本粮食需求占当年该省粮食总产量的45%,生猪和家禽饲养耗粮占粮食总产量的57%,粮食生产已不能满足粮食消费需求。加上工业用粮增加、人口增长、城镇化率上升和耕地面积减少,河北省粮食安全压力与日俱增。通过对河北省粗饲料供给量的统计和载畜量的计算,发现作物秸秆和饲草等粗饲料资源还有较大的开发空间。在粮食产量增幅有限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尚未开发的粗饲料资源发展草食家畜生产,每年可节约粮食近765万t,占河北省2008年粮食产量的26.32%,对缓解河北省粮食生产压力、优化城乡居民食物结构和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城镇化的进程,无锡市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粮食产量越来越不能满足当地消费需求,自给率仅有45%左右,粮食安全形势非常严峻。为了保障粮食安全,无锡市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文章从物流的视角对无锡市粮食安全保障措施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得出无锡地区基于物流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是成功的,但也存在成本较高、不系统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