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我市对玉米“春改夏”已作了多年探索。现根据本市不同年份试种夏玉米结果,结合当地气候资源、农业生态等实际情况,就沿海旱作区推广夏玉米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供商榷。 一、种植春玉米可充分利用温光资源 我市的温光资源,全年三熟不足两,熟有余。常年0℃以上积温为5742℃,降雨量为1074.1毫米,日照2211.6小时,无霜期224天。小麦—春玉米—夏大豆三熟,所需0℃以上积温为7247.9℃,比常年增加1505.9℃;日照为2665.7小时。比常年增加454.1小  相似文献   

2.
遵义县辖18个区(镇)141个乡(镇),127.5万人口,耕地128.9万亩,稻田与早地各半,人均耕地1.01亩,海拔多在800~1200米之间,立体差异明显,年均温13.5~15.5℃,≥10℃积温4000~4800℃之间,年降水量900~1100毫米,无霜期270天左右,是旱地水田交错一年两熟或三熟地区。  相似文献   

3.
秦皇岛市昌黎县无霜期188天,年平均气温10.9℃,≥0℃积温4359℃,≥10℃积温3960℃,属两年三熟种植区。1987年犁湾河乡三村农民李希华在1.13亩土地上采用冬小麦套种地膜玉米复种夏玉米,夏大豆,平均亩产1015.2公斤,创造出了四种四收吨粮田高产新模式。其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烟草种子后熟是保证种子播种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将云烟105和云烟97种子分别置于-20,4,18,25℃下贮藏后熟,比较了后熟过程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变化.结果表明:云烟105和云烟97均存在较长的后熟时间,在18℃的贮藏条件下不同品种的种子后熟时间不同.随着贮藏温度升高,种子后熟进程加快,25℃贮藏温度明显缩短了烟草种子后熟时间.因此,对于生产上急需的、来不及完成后熟的烟草新品种种子,则可以选择在25℃条件下,贮藏60 d左右,即可应用于生产,保证新品种的及时推广.  相似文献   

5.
张志娥  石思信 《种子》1999,(1):16-18
完成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期中的人参湿润种子的含水量由47%降至9.4%和5.8%,形成干籽后保存于室温,0 ̄5℃和-196℃条件下1 ̄3年。保存后的形态后熟干籽再低温处理,继续完成生理后熟,结果显示,完成形态后熟的种子在1 ̄5℃保存1年后,种子胚根能萌发,但胚轴,胚芽不能正常生长,保存3年,种子丧失生活力;生理后熟期中的各子在0 ̄5℃保存1年尚能正常出苗,出苗率为44.0%,保存3年,种胚已不能正常  相似文献   

6.
丹江口市位于北亚热带北部地区,一年两熟有余三熟不足,历来沿袭一年两熟制。推广玉米"四两"高产栽培技术以后,改两熟制为三熟制,在试验条件下,年产粮食18390kg.ha-1,利润5149元ha-1,与两熟制比,粮食增产11640ha.ha-1,净增1.7倍;增利3753元ha.-1,净增2.7倍。该市具有北亚热带北缘的气候特征,平均气温15.9℃,≥0℃,积温5717.5℃≥10℃积温5089℃,无霜期254.3天,降水833.6mm,旱地两熟制以玉米一小麦轮作为主,80年代末90年代初,推广了邱单1号(平展型)和春性冬小麦81-5,生育期分别为121天和218天,全年尚有26天休…  相似文献   

7.
山东膝州市≥10℃积温不足4500℃,小麦套种玉米两熟较接花作两熟稳产,从1980年起,两作物套种的高产栽培实践,初步总结制订出本市小麦、玉米套种两熟丰产栽培的6项技术指标.1987-1988年应用于大坞镇农技站5000  相似文献   

8.
以早红考密斯、阿巴特和京白梨为试材,采用0.015 mm厚的PE包装袋包装,研究不同温度(20℃,26℃)及100μL·L-1浓度的乙烯熏蒸24 h(贮于20℃下)处理对果实乙烯释放量、呼吸强度及后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低温可提高果实的乙烯释放量,降低呼吸强度,促进果实硬度的下降,20℃的贮藏温度条件可使该三种软肉梨果实后熟均匀一致,并保持较低的病果率和失重率。最佳食用期早红考密斯为贮藏6~8 d,阿巴特为9~12 d,京白梨为12~15 d,辅助以100μL·L-1浓度的乙烯处理可加快果实的后熟软化。  相似文献   

9.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7):2312-2319
为了探索适宜的烟草种子后熟条件及了解其作用机理,本研究以‘K326’新采收烟草种子作为对照(CK),比较了恒温25℃、自然变温下后熟一个月及后熟两个月时期种子中GA和ABA代谢与信号基因表达差异。结果表明,新采收烟草种子存在光休眠,后熟有利于打破光休眠;自然变温较恒温25℃处理更有利于加速种子后熟;随着后熟时间的延长,不仅种子萌发率提高,而且萌发速度也加快。种子后熟过程中,自然变温处理NCED6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恒温25℃处理。无论常温还是变温处理,种子后熟两个月后GA3ox2和CYP707A1的相对表达量较后熟一个月显著升高,而GA2ox2、ABI3、XTH2和TOC1显著降低。综上所述,在后熟过程ABA代谢和信号被抑制,而GA合成和信号被激发,从而加速种子后熟和促进其萌发。本研究结果为后熟作用释放烟草种子光休眠的现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鲁大林 《种子》1992,(1):40-42
1 四川盆地的自然生态条件、栽培耕作制度及品种演变情况从气候条件来看,四川盆地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季暖和,一月份平均温度3~10℃,绝对最低气温-8~-2℃,小麦无明显停止生长阶段,幼穗分化期长,容易形成多花多实。小麦生育期日照仅300~500小时左右,雨量在300~500mm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的较高水平。四川盆地的耕作制度为一年二熟和一年三熟。随  相似文献   

11.
铅笔柏种子休眠及快速催芽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郑振鸿 《种子》1994,(4):15-18
铅笔柏种子具有胚生理后熟现象。层积温度5-8℃时.后熟作用最快,高于或低于5-8℃时.后熟作用减慢。层积期间如于高温可诱导二次休眠。铅笔柏种子在最佳后熟条件下,层积60天,种子可以解除休眠,分别比秋季层积和隔年埋藏缩短90天和300天,为当年进口种子和当年育苗赢得了时间。  相似文献   

12.
一、本地气候特点和两熟栽培的矛盾澧阳平原位于湘北澧水流域中下游冲积平原,棉田面积20万亩左右,实行粮(油)棉两熟栽培。人多地少,精耕细作。本地区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历年平均温度16·7℃,年雨量1343·5毫米,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5℃的起讫日期为4月16——11月5日,共203天,基本上适合于粮(油)棉两熟栽培。但由于两头多雨和两熟套种,不能翻耕,  相似文献   

13.
冬季黄瓜繁种高产技术云南省元江县种子站(653300)杨勇元江地处云南省中南部,坝区海拔400m左右,年平均气温24℃,1月份平均气温18℃左右,四季无冬,一年三熟,素有“天然温室”之美称。为了更好地利用元江热区冬季自然资源优势,促进冬季农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麦豆稻、油稻豆是川西平原研究成功的变麦(油)稻两熟制为三熟制的一种新的种植制度。据广汉点试验结果,麦豆稻三熟比麦稻两熟,每亩全年增产原粮30公斤,青饲料825公斤,大豆61公斤,纯收入增加52元。油稻豆三熟比油稻两熟,每亩减产水稻45公  相似文献   

15.
大豆品种对花期低温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吉林35和Aldana两个大豆品种在14/19℃和17/12℃两种低温下处理10天,结果表明,两个大豆品种对花期低温的反应不同,极早熟品种Aldana耐低温能力好于晚熟品种吉林35。大豆花期遇低温时二粒荚数和三粒荚数减少是降低大豆单株粒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一氧化氮(NO)熏蒸处理对日本李‘Amber Jewel’果实后熟、冷害控制及贮藏品质的作用效果。将达到商品成熟的李果实分别用0、5、10、20μL.L-1的NO气体在20℃条件下熏蒸2 h。熏蒸之后的果实一部分放置在(21±1)℃环境下后熟,其他果实在(21±1)℃环境下放置5 d后置于0℃条件下分别贮藏5、6、7周。结果表明,所有浓度的NO熏蒸处理均能够显著(P≤0.5)抑制李果实在(21±1)℃环境下的呼吸强度及乙烯生成速率,并且抑制了果皮颜色的变化,延缓了果实软化,说明NO熏蒸处理推迟了果实的后熟进程。10、20μL.L-1浓度的NO熏蒸处理能够推迟果实后熟过程中可滴定酸(TA)含量的下降,同时保持可溶性固形物(SSC)浓度不发生显著变化(P≤0.5)。在0℃条件下贮藏5、6、7周时,NO熏蒸处理能够有效抑制果实后熟的相关参数如皮色、硬度和TA的变化。经过NO熏蒸处理之后,冷藏和(21±1)℃环境下后熟的果实中单糖(果糖、葡萄糖、蔗糖和山梨糖)的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经NO熏蒸处理、在(21±1)℃环境下放置5 d后冷藏5、6、7周的果实其冷害症状(果肉褐变及水浸状变化)要显著低于未使用NO熏蒸处理的果实。NO熏蒸处理能够有效减缓李果实的后熟进程及控制之后冷藏过程中腐烂的发生。综上所述,日本李‘Amber Jewel’果实采后用NO气体(10μL.L-1)熏蒸处理能够使其在(21±1)℃环境下的后熟进程推迟3~4 d,并且可以减轻果实在0℃下贮藏6周内的冷害症状。  相似文献   

17.
芒果保鲜技术及其运销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贮藏特性芒果属呼吸跃变型水果.由于生长在热带地区,对低温较敏感,一般在10℃左右即可受冷害,而高温则会加速其腐烂,密封又易变质,出现异味.芒果成熟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青色时采摘,在常温下后熟.因此,贮藏芒果的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一般最适宜12~13℃,相对湿度85%~90%,在此温度下一般可贮藏2~3周.芒果最佳后熟温度为21~24℃,后熟2~3天即可产生完全甜味.温度太高常发生异味.15~18℃可促进果色发育,但风味酸.  相似文献   

18.
黄连种子后熟处理及与玉米套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种子后熟处理 黄连种子有胚后熟和休眠的特性.种子收获时期的种胚尚未发育好,需贮藏于5~10℃低温处经180~270d可使种子的胚慢慢发育长大,完成胚的分化.从外形上看,种子已裂口,此阶段称形态后熟,但这时播种仍不能发芽,必须在0~5℃低温贮藏30~90d,才能完成生理后熟阶段,种子才能正常发芽.在自然气温下的湿种子(干燥的种子就失去发芽力),需经150~180d的自然温度,90~120d的自然低温(冬季),才能完成胚的后熟阶段,种子播后才能正常出苗.  相似文献   

19.
赵勋  邢小明  曾宪宝 《种子》2017,(3):130-131
受时空等环境条件限制,获取荷花青熟种质资源,对其繁育技术进行研究,为种质收集及开发应用提供基础性技术支持.以当年采集的热带型荷花青熟种子为材料,通过增温、增光、控水、防病等措施,创建适宜的生长环境,观测青熟种子发芽及小苗生长性状指标,结果表明:荷花青熟种子播种,充足水分且水温在25℃,可以实现出芽,种子的成熟度在6成以上时,出芽率有增加趋势.出芽后,立叶前期,控制水温在20℃以上,光照时间15h以上,可成苗;立叶期,温度控制在15℃以上,光照8h以上,可保苗;此期小苗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20.
不同熟期类型玉米品种籽粒灌浆和脱水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自然生态条件及玉米品种的熟期、籽粒灌浆与脱水特性和产量潜力等进行科学品种布局,是实现玉米高产优质和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本试验选用中早熟、中熟和中晚熟3个熟期类型,共13个玉米生产主栽品种,通过测定籽粒干物质积累和含水率的动态变化,研究并明确了不同熟期类型玉米品种的籽粒灌浆和脱水特性,旨在为生产品种布局提供参考和指导。试验结果表明:产量、籽粒灌浆和脱水特性在不同熟期类型和品种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产量表现为中晚熟(13,813.0 kg hm^–2)>中熟(12,970.4 kg hm^–2)>中早熟品种(10,729.0 kg hm^–2),中晚熟分别较中早熟和中熟品种增产28.7%和6.5%。平均灌浆速率表现为中早熟(0.034 g 100-grain^–1℃^–1)>中熟(0.031g 100-grain^–1℃^–1)>中晚熟品种(0.027 g 100-grain^–1℃^–1),生理成熟后的平均物理脱水速率表现为中熟(0.027%℃^–1 d–1)>中早熟(0.025%℃^–1 d–1)>中晚熟品种(0.018%℃^–1 d–1)。中早熟代表性品种京农科728的平均灌浆速率和生理成熟后的物理脱水速率。分别较3个熟期代表性品种郑单958、先玉335、农华101高38.5%和112.5%、28.6%和54.5%、28.6%和13.3%;中晚熟代表性品种京科968产量潜力最大(14,813.0 kg hm^–2),且平均灌浆速率和物理脱水速率分别较同熟期品种郑单958高7.7%和18.8%。产量与灌浆期天数、积温、平均灌浆速率和百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收获期籽粒含水率与灌浆期天数和积温显著正相关、与生理降水速率和物理脱水速率极显著负相关,生理降水速率和物理脱水速率与平均灌浆速率相关性不显著。综上,中早熟、中熟和中晚熟3个不同熟期类型及不同玉米品种的籽粒灌浆和脱水特性差异显著,生产中品种布局除考虑熟期外还需兼顾该特性,以更利于实现玉米高产优质和资源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