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配子体基因在糯玉米种质改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Ga基因对糯玉米种质进行遗传改良。通过杂交、回交转育及混合花粉鉴定法,将配子体基因成功转育到糯玉米自交系上,为遗传隔离和杂种优势利用奠定了基础。改良的糯玉米在株高、穗位高上略高于糯玉米亲本,生育期晚1~3d,果穗长、行粒数、鲜穗重和千粒重略有增加,其他性状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朱晓红  曹显祖 《作物学报》1998,24(4):421-430
利用携有和不携有广亲和基因的两种籼粳亚种间杂交为材料,观察其孢子体和配子体的发生过程,明确杂种雌雄配子体败育的特征,结果显示:花粉和胚囊的败育均与小孢子和大孢子第一次有丝分裂异常有关,前者表现为小孢子间有丝会裂不同步,导致部分花粉不能正常成熟和败育,后者表现为大孢子有丝分裂异常(包括一些大孢子有丝分裂的延迟)在成熟的胚珠中不能形成胚囊,利用整体染色技术直接决定了杂种胚囊的育性,不同于携有广亲和基因  相似文献   

3.
对36个水稻骨干系进行了RFLP(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并对这些水稻材料的162个杂交组合育性进行了分组分类研究。杂种育性的遗传基础研究表明,亚种内杂交组合育性显著高于亚种间杂交组合育性。亚种间杂交不育性是由籼粳两个亚种间深刻的遗传分化引起的。广亲和性品种为亲本之一的杂交组合多数(71.7%)具有正常的育性,RFLP分析表明,这些杂交组合的遗传基础特殊,其遗传距离大于典型的亚种内组合距离,而小于典型的亚种间遗传距离。广亲和性水稻种质的创建、改造和利用潜力是大的,广亲和基因作用及其与杂种优势表现有关的若干遗传育种学问题要协同一并去解决。  相似文献   

4.
探索杂交优势的利用途径一是雄性不育系及其利用。植物雄性不育系的特点是花器的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自交结实。而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外来的花粉结实。并且,这种雄性不育的特性能通过一定的方式遗传给下一代。雄性不……  相似文献   

5.
雄性不育是植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其主要特征是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产生有正常功能的花粉。但它的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根据雄性不育发生的遗传机制不同,又可分为核不育型和质-核互作不育型,其中质-核互作不育型应用价值较大,它在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上具有重要的价值。目前水稻、玉米、高梁、洋葱、油菜等作物已经利用雄性不育性进行杂交种子生产,对小麦、大麦、棉花等作物的雄性不育性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王建军  申宗坦 《种子》1994,(1):14-16,20
Bellemont,CB-801,3264,浙湖114与籼,粳稻杂交亲和性比较表明:Bellemont,CB-801表现出广谱,偏籼型的亲和性,基中Bellemont亲和性优于CB-801。它们均不携带不育胞质的恢复基因,综合考虑株型,开花散粉习性,其更适宜 于转充和不育系;3264,浙湖114为窄谱,偏粳型广亲和品种,它闪对粳稻BT型不育胞质具有恢复能力,可以作为转育广亲和恢复系的基础材料。系谱  相似文献   

7.
玉米与玉米近缘种可杂交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对玉米与其近缘种及它们的杂交或回交后代的可杂交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近缘种的多数材料都能与玉米杂交结实,它们的杂种F1均表现出强的杂种优势和光敏反应;远缘杂交亲和性的母本效应较大,且与物种间遗传距离直接相关。此外,还对玉米近缘材料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1211是烟台市农科院玉米所以白525与中自17组成二环系,然后以中白17为轮回亲本,通过回交转育选育而成的糯质玉米自交系。该自交系具有配合力高,综合性状好,抗病、抗倒、适应性强等特点,用以组配的烟糯6号、烟糯7号、威糯王1号等糯质玉米杂交种,已大面积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9.
芸苔油菜(B.napus)是由两个自交不亲和(SI)的祖先物种即B.rapa和B.oleracea L.衍生而来的自交亲和性异源四倍体物种。芸苔属物种表现出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性,这已被花粉粒外壁中配子体的S-等位基因表达所证明了。因此,花粉粒的自交不亲和性类型可以由产生花粉的配子体的S-等位基因确定,但不能用花粉细胞核所含有的S-等位基因来确定。  相似文献   

10.
以15D752×15D435和PH6WC×29 2份玉米杂交F1诱导单倍体自然加倍自交结实穗的穗粒数为研究对象,应用DH群体遗传模型及混合分布方法,对花粉结实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倍体自然加倍花粉结实力是由 4 对主效基因决定,具有加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主效基因遗传力分别为95.85%和83.67%。  相似文献   

11.
孙灿慧  禹锡刚 《种子》1997,(3):72-73,80
本文主要就紫稻的紫节性状进行遗传和利用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特殊紫色水稻的紫节遗传是受一对独立的显性标志基因控制的显性遗传。此基因不受任何基因的抑制,并且对光照表现钝感。因而其与一般绿节稻品种杂交,F1皆表现为紫节株。通过杂交转育的紫节恢复系与两系、三系不育系杂交结果,单株产量、单株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都接近和超过绿节稻恢复系。  相似文献   

12.
糯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海  丁守斌 《种子科技》2000,18(4):241-242
糯玉米原产于我国 ,其籽粒香甜 ,营养丰富 ,适口性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多样化的要求 ,糯玉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种植糯玉米生产周期短 ,经济效益高 ,是农民朋友致富的捷径。本文作者在致力于培育和开发糯玉米新品种的同时 ,也积累了一些种植糯玉米的经验。现加以归纳总结 ,供广大种植糯玉米的农民朋友参考。1 隔离种植糯玉米的糯质是受隐性基因 (WX)所控制 ,开花吐丝期如果有外来普通玉米花粉侵入 ,受了普通玉米花粉的籽粒就会因花粉直感失去应有的糯质 ,变成普通玉米 ,从而失去糯玉米应有的品质。这也是隔离种植的主…  相似文献   

13.
邵明波  李风华 《种子》2006,25(1):73-75
利用甘蓝型黑籽隐性核不育两系材料与其它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两系复试杂交,回交转育,通过对育性、经济性状、抗病性、结实性和耐脊性的选育和定向培育。于2003年育成植株综合性状好、不育株结实好、配舍力高的黄籽高油分优良隐性核不育两系8187AB。从8187AB组配的杂交组合上看,该不育系的配合力较高,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乌塌菜杂种优势利用中的杂交制种手段问题。以复等位基因遗传的小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作不育源,采用杂交一代连续与乌塌菜轮回亲本回交,同时测交筛选基因型的方法,选育乌塌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育成了具有100%不育株率和100%不育度,园艺学性状与目标品系相似的乌塌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GMSW,利用该不育系配制并筛选出2个产量高于对照品种的优异杂交组合GMSW×A2、GMSW×A1。解决了乌塌菜雄性不育系转育和利用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徐巍  冯辉 《华北农学报》2013,28(1):44-48
为解决奶白菜杂交种生产中的杂交制种手段问题,配制优良杂交种.以核不育“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为指导,以青梗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00S107作不育源,采用连续回交转育同时测交鉴定基因型的方法,定向转育奶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并利用转育成的不育系与奶白菜优良自交系配制杂交组合,进行了杂种优势分析.选育出园艺学性状与目标品系相似,具有100%不育株率和不育度的奶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GMS3,筛选出2个产量高、整齐度高的优异杂交组合GMS3×B1、GMS3×B2.定向转育模式兼顾了不育基因和园艺学性状的转育,解决了奶白菜核不育系转育和利用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两套粳稻雄性不育系(A)及其保持系(B)分别与宁恢3-2(R)杂交、回交、自交、获得两个组合的 F_1(A/R)、B_2(A//A/R)、B_2′(A//B/R)、F_2和 F_3,以花粉育性和种子育性作为恢复度指标,研究宁恢3-2育性恢复力的遗传。 结果表明,BT 六千辛 A 和 L 平壤3号 A的花粉以染败为主,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区分分离世代植株中可育和不育花粉,故不宜用花粉育性作为恢复度指标进行遗传分析。以种子育性为指标,发现两个不育系是配子体不育类型,宁恢3-2对它们的育性恢复力是由一对显性恢复基因控制的。  相似文献   

17.
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CMS-P的胞质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育性恢复专效性测定、PCR分类鉴定、类质粒鉴定3种玉米不育细胞质分类方法,对本室从爆裂玉米(Zea mays everta)种质中发现的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CMS-P”进行了胞质分类研究,一致表明CMS-P属于S型不育胞质。这为CMS-P的有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卡方测验表明,S组田间育性表现恢复的各组合花粉可染率并不完全符合1∶1的分离比例,CMS-P向可育方向偏移的程度更大。花粉可染率在不同测验系、不同胞质、不同环境间都表现出较大差异,胞质与核微效基因间的互作可能是影响育性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糯质玉米的发展历程和研究进展,介绍了糯质玉米的经济价值、评价指标和加工产品的种类,并提出了中国发展糯质玉米应采取的策略,指出中国应从利用优势、起点要高、分步实施、综合开发和产业化经营方面推动糯质玉米的发展,最后提出中国糯质玉米的5个研究重点:培育优质高产杂交良种,拓宽种质基础、扩大种质来源,研究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引进先进加工设备和技术,重视糯质玉米加工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19.
<正>玉米新品种京丰8号是利用玉米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种。玉米的雄性不育系是指玉米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但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并能将雄性不育性遗传给后代的植物  相似文献   

20.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的发展与品种选育进程息息相关.但是远缘杂交不亲和仍是现代杂交育种的首要困难.近年,虽然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胚抢救技术、细胞融合技术在远缘杂交中的应用,对克服小麦及其他作物远缘杂交不亲和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选用杂交亲和性高的材料作亲本仍然是克服小麦远缘杂交不亲和、提高远缘杂交成效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杂交不亲和及杂种后代不育是影响远缘杂交的两大因素.大量研究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的杂交亲和性及其杂种后代的育性存在差异.杂种后代的育性则受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Ph基因能够通过影响染色体的部分同源配对而影响杂种后代的育性.我国具有许多高亲和的小麦品种,通过对其杂交亲和性和杂种后代育性的分析鉴定,探明杂交亲和性与杂种后代种子生活力及其育性的关系,并能从中选择具有较高亲和性和较高杂种后代育性的小麦新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