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三早"。"三早"指早放养、早开食、早管理。①春季放养鱼种要尽量提早,一般在春节前后水温较低,鱼种活动能力较弱;鳞片紧密,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鱼种不易受伤感染。②早开食,指春季应在各种鱼类代谢起点水温之前就开始诱食,以促其早开食快生长,增强鱼的体质,从而达到提高抗病力的目的。③春季池塘管理相对轻松,但也应早管理,并做好各种渔具的检查与维修,肥料与饲料的供  相似文献   

2.
一、"三早"."三早"指韦放养、早开食、早管理.①春季放养鱼种要尽量提早,一般在春节前后水温较低,鱼种活动能力较弱;鳞片紧密,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鱼种不易受伤感染.②早开食,指春季应在各种鱼类代谢起点水温之前就开始诱食.以促其早开食快生长,增强鱼的体质,从而达到提高抗病力的目的.③春季池塘管理相对轻松,但也应早管理,并做好各种渔具的检查与维修,肥料与饲料的供应.池塘生态环境的调控.……  相似文献   

3.
王文彬 《新农村》2024,(4):35-36
<正>一年之计在于春。抓好春季鱼塘的饲养管理,不仅能促进鱼类提早开食,恢复体质,延长生长期,增加产量,增强抗病能力和提高成活率,而且由于春季气温低,鱼苗活动少,在捕捞、运输、投放过程中不易受伤,鱼苗成活率高。因此,应格外重视饲养管理技术,确保养殖增产增效。1.注意合理放养  相似文献   

4.
<正>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气温慢慢回升,亲鱼种逐渐进入摄食生长的好时机,抓好此时亲鱼的培育管理,能促其提早开食,恢复体质,加快生长,增强抗病能力和提高成活率,促进性腺发育,为亲鱼的繁殖打下良好的基础。1.分池放养为了掌握亲鱼生长发育情况,便于安排催产繁殖,宜在水温10℃左右时将原来集中在面积  相似文献   

5.
非投饵网箱鲢鱼、鳙鱼对藻类的遏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鲢鱼(Hypophth almichthys molitrixi)、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滤食藻类生物的特殊功能,在相同水体条件的围隔网箱内投放不同数量的鲢鱼、鳙鱼,观测其对水中藻类生物滤食的强度与作用。结果表明:未养鱼的对照网箱内,藻类数量逐渐增加,到第16天时数量比箱外增加45.29%;网箱内放养鲢鱼、鳙鱼能够有效地抑制藻类的增加,第4天时放养鲢鱼、鳙鱼各处理的藻类数量比对照减少73%~83%,第7天时减少比例达到82%~88%。网箱养殖鲢鱼、鳙鱼与否的水色和藻类优势种群都有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仔猪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也要随之增加,而母猪泌乳量于产后21日左右达到高峰后,就逐渐下降,单纯靠母乳已经不能满足仔猪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了。若不及早开食,适时补料,就会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1提早开食第一次训练仔猪吃料称为"开食"。提早开食是实现早期营养需要,3周龄是97%、4周龄是37%、8周龄是28%。可见,3周龄以前母乳可基本能满足仔猪的营养需要,3周龄后必须补料,才能满足仔猪营养需要。因此,在3周龄  相似文献   

7.
一、苗种尽早放养 根据池塘养殖放养计划.调剂各品种和规格.放足苗种。苗种放养工作宜旱不宜晚.能一次放足的不分批放.以便鱼类有一个适应过程.早开食.促生长。  相似文献   

8.
抓好开春后鱼塘管理,能促进鱼类提早开食,恢复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和提高成活率。 一、提高水温 在适温范围内,鱼类会随着水温上升而增加摄食,加快生长。因此,初春鱼池水位应控制在0.6—0.8米,使水温能较快升高,以利于充分发挥肥效和促使鱼类提早开食。开春后,勤注水。对  相似文献   

9.
<正> 抓好早春鱼塘管理,能促进鱼类提早开食,恢复体质,增强抗病能力,提高成活率。 1.提高水温。在适温范围内,鱼类会随着水温的上升而增加摄食,加快生长,因此,初春鱼池水位应控制在0.6~0.8米,使水温能较快升高,以利充分发挥肥效和促使鱼类提早开食,开春后要勤灌水,对保水力差的池塘,在加注新水时,不要一次大量注入,以防水  相似文献   

10.
抓好早春鱼塘管理 ,能促进鱼类提早开食 ,恢复体质 ,增强抗病能力和提高成活率。1 提高水温 在适温范围内 ,鱼类会随着水温上升而增加摄食 ,加快生长。因此 ,初春鱼池水位应控制在 0 6~ 0 8m ,使水温能较快升高 ,以利于充分发挥肥效和促使鱼类提早开食。开春后 ,勤注水。  相似文献   

11.
杨保国 《新农村》2006,(2):18-18
抓好早春鱼塘管理,能促进鱼类提早开食,恢复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和提高成活率。1.提高水温在适温范围内,鱼类会随着水温上升而增加摄食,加快生长。因此,初春鱼池水位应控制在0.6~0.8米,使水温能较快升高,以利于充分发挥肥效和促使鱼类提早开食。开春后,勤注水。对保水力差的池塘  相似文献   

12.
抓好早春鱼塘管理,能促使鱼提早开食,恢复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和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冬季水温低,鱼类活动量小,鳞片紧,不易受伤,放养成活率高。鱼种早放养、早开食,生长时间比春放增长,产量提高。新建池、并塘空池、常见或热带鱼销售后空池和鱼种不足的水面,都应在冬季投放鱼种。现介绍其运输及放养方法。  相似文献   

14.
徐承旭 《新农村》2006,(1):20-20
1.放养时间生产实践证明,蟹种以冬放为宜,其优点:①气温低,蟹种活动能力弱,捕捞、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不易擦伤蟹体,放养后成活率高。②蟹种越冬后,能很快适应水体新环境,开食早,生长快。③有利于蟹池混养鱼种、投放虾苗及其他配套工作的安排。2.蟹种选择目前市场上的蟹种,  相似文献   

15.
介绍常规养鱼技术,包括放养前的准备工作、鱼种的选择与消毒、鱼种的放养、饲料投放、水质管理、巡塘、鱼病防治等内容,从而为鱼类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 1990年4~9月,选择滹沱河沿岸千亩连片池塘,在1989年亩增产160kg,公斤鱼成本2.66元的基础上,进行了池塘养鱼大面积增产试验,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1 池塘条件及放养方法1.1 池塘条件千亩连片池塘分布于原平县(602亩)和忻州市(402亩)。池塘个体面积3~10亩,深2m 以上,有底泥,渗漏小,水源为井水或河水,水质符合国家颁布标准。1.2 鱼种放养放养前,抽水晒池或亩用生石灰50~75kg 对水溶化后全池泼洒清除有害生物,改善池塘底质。然后在池塘四周堆放粪肥,亩施500kg 畜禽粪作基肥,注水深70cm 左右,7~10天后放养鱼种。以肥水性的鲢鱼、鳙  相似文献   

17.
抓好早春鱼塘管理,能促进鱼类提早开食,恢复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和提高成活率,具体要掌握以下四要点。  相似文献   

18.
刘源利 《新农业》2015,(1):51-52
<正>羔羊在45~60日龄进行早期断奶,可以进行强度育肥,到120~150日龄活重可达到25~35千克,提早上市。1训练羔羊早开食羔羊早期断奶的第一步是训练羔羊早龄开食。从7~10日龄开始诱食,10~15日龄开始补饲。虽然在2~3周龄前采食有限,但及早采食极少量的固体饲料对建立瘤胃功能和采食行为有很大作用。早训练开食,对促进羔羊的生长还具有长期效应。训练羔羊开食需在羊舍固定地点设一围栏,内置饲槽,母  相似文献   

19.
详细介绍了滩鸡品种的选择,育雏的环境条件,雏鸡的选择、饮水和开食,滩鸡的放养及放养过程中青绿牧草和动物小虫子的利用,放养地简易鸡舍的搭建,动物小虫子的繁殖和生产,提高鸡肉风味的3种方法,滩鸡的放养时间和出栏,疾病防控等,目的在于普及滩鸡生产技术,提高广大养殖户的滩鸡生产水平,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0.
<正> 抓好早春鱼塘管理,能促进鱼类提早开食,恢复体质,增强抗病能力,提高成活率。 提高水温。在适温范围内,鱼类会随着水温的上升而增加摄食、加快生长,因此,初春鱼池水位应掌握在0.6~0.8m,使水温能较快升高,以利充分发挥肥效和促使鱼类提早开食,开春后要勤灌水,对保水力差的池塘,在加注新水时,不要一次大量注入,以防水温骤降,同时应适当施些有机肥,以利提高水温。遇连续阴雨天气时,要适当增加水深,以防水温变化幅度过大。 调节水质。开春后,由于气温、水温逐渐回升,鱼类的生物饵料开始大量滋生,若发现水质老化和偏酸性,可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