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研究六价铬(Cr6+)对福寿螺肝胰脏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为螺类的生理、生化研究及福寿螺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Cr6+处理设0、1、5、10 mg/L浓度组,分别在处理后12、24、48、72和96 h取福寿螺肝胰腺进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结果]在设计的剂量范围内,随着Cr6+浓度的增加和暴露时间的延长,SOD的活性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当处理时间为24 h、Cr6+为10 mg/L时,肝胰脏中SOD活性达最大值,约为对照组2.1倍.在不同暴露浓度下,CAT活性总体上表现为低—高—低趋势,并随着暴露浓度和时间的延长,酶活力受到明显的抑制;1 mg/L浓度组CAT活性在暴露12 h后极显著增大为最大值,是对照的1.49倍,随后逐渐下降至对照水平附近并保持不变,但除了24和96 h外均无显著性变化;肝胰脏中MDA含量在整个试验期间均处于诱导状态,其中1、5 mg/L浓度组MDA含量分别于24、72 h无显著性变化,其余时间段均被显著或极显著诱导,而10 mg/L浓度组在整个试验期间均被显著诱导.[结论]福寿螺肝胰脏中的SOD活性和MDA含量可以作为水生生态系统Cr污染的生物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有机磷农药杀虫剂敌百虫对东北蝲蛄(Cambaroides dauricus)毒性及致毒机理,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静水式试验法研究了敌百虫对东北蝲蛄96 h急性毒性,同时分析和比较不同浓度(0.23,0.47,0.94,1.88,3.75,7.50,15.00 mg/L)敌百虫胁迫96 h后东北蝲蛄肝胰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过氧化氢酶(CAT)活力、丙二醛(MDA)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变化。结果表明:敌百虫对东北蝲蛄24,48,72,96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07,1.02,0.67,0.47 mg/L,安全浓度(SC)为0.047 mg/L。在整个胁迫过程中,敌百虫各处理组均引起氧化胁迫相关指标的变化。不同时间段下不同浓度敌百虫胁迫对东北蝲蛄肝胰脏SOD活力和T-AOC水平均有诱导作用;高浓度处理组(15.00 mg/L)CAT活力均低于同一时间段其它各浓度组的CAT活力;高浓度处理组(15.00 mg/L)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同一时间段不同浓度东北蝲蛄肝胰脏GSH含量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六价铬(Cr6+)对福寿螺肝胰脏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为螺类的生理、生化研究及福寿螺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Cr6+处理设0、1、5、10 mg/L浓度组,分别在处理后12、24、48、72和96 h取福寿螺肝胰腺进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结果]在设计的剂量范围内,随着Cr6+浓度的增加和暴露时间的延长,SOD的活性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当处理时间为24 h、Cr6+为10 mg/L时,肝胰脏中SOD活性达最大值,约为对照组2.1倍.在不同暴露浓度下,CAT活性总体上表现为低—高—低趋势,并随着暴露浓度和时间的延长,酶活力受到明显的抑制;1 mg/L浓度组CAT活性在暴露12 h后极显著增大为最大值,是对照的1.49倍,随后逐渐下降至对照水平附近并保持不变,但除了24和96 h外均无显著性变化;肝胰脏中MDA含量在整个试验期间均处于诱导状态,其中1、5 mg/L浓度组MDA含量分别于24、72 h无显著性变化,其余时间段均被显著或极显著诱导,而10 mg/L浓度组在整个试验期间均被显著诱导.[结论]福寿螺肝胰脏中的SOD活性和MDA含量可以作为水生生态系统Cr污染的生物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饥饿胁迫对饲喂槐属植物黄酮的罗非鱼肝胰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400尾罗非鱼(平均体重为(11.52±2.85) g/尾)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试验饲料SF添加量分别为0、200、400、800、1600 mg/kg,试验鱼正常饲喂7周后饥饿胁迫15天,测定饥饿胁迫第1天、第8天和第15天罗非鱼肝胰脏的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200~1600 mg/kg的SF可显著降低饥饿胁迫试验期末罗非鱼肝胰脏MDA含量和CAT活性(P<0.01),显著提高应激时T-AOC水平(P<0.01)和SOD活性(P<0.05);随SF添加水平的升高,罗非鱼肝胰脏抗氧化能力升高,1600 mg/kg SF添加组最佳。表明,SF可提高饥饿胁迫状态下罗非鱼肝胰脏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鲫鱼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对外源性MTBE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染毒试验,研究不同质量浓度外源性甲基叔丁基醚(MTBE)对鲫鱼鳃、肝胰脏、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MTBE质量浓度和胁迫时间条件下,鲫鱼鳃、肝胰脏和肌肉中SOD活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胁迫48 h时,鲫鱼肌肉和肝胰脏的SOD活性显著高于胁迫96,144 h;胁迫96 h时,鳃中SOD活性最高.在相同暴露条件下,鲫鱼肌肉中SOD活性与鳃中相近,但明显低于肝胰脏中(P<0.05).短时间(48 h)胁迫时,MTBE胁迫对鲫鱼肌肉和肝胰脏SOD的活性起诱导作用,长时间胁迫则有一定的抑制作用.96 h时MTBE胁迫对鲫鱼鳃中SOD活性起诱导作用.鲫鱼体内SOD活性的变化可以间接地反映水体MTBE的污染程度,可作为早期检测MTBE对水环境污染的生物标记.  相似文献   

6.
镉对褶纹冠蚌抗氧化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镉(Cd2+)对褶纹冠蚌血清和肝胰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和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的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褶纹冠蚌在1 mg·L-1Cd2+处理后,肝胰脏SOD活性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且被显著诱导;在2 mg·L-1 Cd2+处理后,肝胰脏SOD活性暴露48h被显著地诱导,其后开始回落,但是依然被显著地诱导.褶纹冠蚌经不同浓度Cd2+处理后,肝胰脏的GPX活性显著被诱导;血清中的GSH含量先显著上升,在48 h时达到峰值后显著下降;血清和肝胰脏的H2O2均被诱导;肝胰脏中MDA含量明显升高.褶纹冠蚌肝胰脏中SOD活性和血清中GSH含量可以用来指示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镉污染.  相似文献   

7.
以实验室培养的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为测试生物,采用28d沉积物生物毒性测试研究了Cd、Pb单一及复合污染沉积物对铜锈环棱螺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金属硫蛋白(MT)含量的影响,并分析了Cd和Pb对SOD和MT的联合作用特征。结果表明,Cd、Pb单一污染沉积物均对肝胰脏SOD活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SOD活性随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中、高浓度Pb胁迫下的SOD活性显著高于相应浓度的Cd胁迫。低浓度Cd、Pb单一胁迫对MT没有影响,中、高浓度Cd胁迫引起MT水平显著升高,而中、高浓度Pb胁迫导致MT水平显著下降。低、中和高浓度Cd-Pb复合胁迫均对肝胰脏SOD活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SOD活性随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但低于Cd、Pb单一胁迫下的SOD活性。低浓度Cd-Pb联合胁迫对MT没有影响,中、高浓度Cd-Pb联合胁迫导致MT含量显著升高。SOD对Cd-Pb联合胁迫的敏感性高于MT。析因分析表明,Cd-Pb对SOD的联合作用表现为拮抗作用;中、高浓度Cd-Pb对MT的联合作用表现为相加作用,其交互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缢江蓠(Gracilaria salicornia)的最适宜生态条件,为其人工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室内单因子试验设计,探讨不同温度、光照强度及盐度对缢江蓠生长率、叶绿素a(Chla)、类胡萝卜素(Car)、藻红蛋白(R-PE)、藻蓝蛋白(R-PC)、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变化的影响.[结果]缢江蓠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4~32℃,最适生长温度为28℃;适宜生长光照强度为3000~9000 lx,最适生长光照强度为6000 lx;适宜生长盐度为20‰~35‰,最适生长盐度为30‰.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缢江蓠藻体具有较高的生长率,其藻胆蛋白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MDA含量较低,但SOD活性较高,即受环境胁迫较小,受氧化胁迫较大.[结论]缢江蓠具有能适应高温、低光照强度及中、高盐度环境条件的特性,可在我国南方海域夏季自然条件下栽培生产.  相似文献   

9.
pH与盐度胁迫对鼠尾藻光合作用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在逆境胁迫条件下光合作用能力的变化及抗氧化系统的调节机理,利用液相氧电极技术和抗氧化酶试剂盒,检测了pH、盐度胁迫对鼠尾藻表观光合作用、色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pH 6.0与pH9.5胁迫处理24 h后鼠尾藻表观光合速率均大幅下降,48 h后均与对照组(pH 8.5)差异显著(P0.05);(2)pH 9.5胁迫处理48 h后SOD、CAT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3)盐度15胁迫处理24 h,盐度20与25胁迫处理48 h后表观光合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盐度31,P0.05),胁迫72 h后3个处理组表观光合速率有一定幅度的上升;(4)盐度20胁迫处理24 h后MDA含量先上升后下降(P0.05),SOD、CAT活性由24 h至48 h时有一定幅度的上升。盐度15胁迫处理72 h后MDA显著上升(P0.05),而SOD、CAT活性较低。可以得出pH胁迫使鼠尾藻光合作用能力降低,强碱性使藻体受到活性氧损伤。盐度为15时,鼠尾藻抗氧化酶活力较低,当高于15时,抗氧化系统对活性氧有较高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0.
将草鱼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对照组试验期内置于正常养殖用水中饲养,处理组先暴露在Hg2+浓度为0.5 mg·L-1水体中,24 h后置于正常养殖用水中进行恢复饲养。各组分别于恢复饲养0(即Hg2+暴露24 h)、5、12、21 d取样,测定鳃、肝胰脏、脾脏和肾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 and peroxidase,GPx)活性,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鳃SOD、GPx活性(0、5 d)和CAT活性(0、5、12 d),以及GSH(5 d)、MDA(5、12、21 d)含量显著上升(P<005),GPx活性(12、21 d)和GSH、MDA含量(0 d)显著下降(P<005,P<001);肝胰脏SOD、CAT、GPx活性(0 d)和GSH(21 d)、MDA(0、5 d)含量显著上升(P<0.05),CAT(5、12 d)活性、GSH(0、5、12 d)和MDA(12、21 d)含量显著下降(P<0.05)。处理组脾脏SOD、CAT、GPx活性在试验期内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GSH含量(0 d)极显著下降(P<001),GSH(12 d)和MDA(0 d)含量显著上升(P<0.05);肾脏SOD(0、5、12 d)、GPx(0 d)活性和GSH(12 d)、MDA(0 d)含量显著上升(P<0.05),CAT(0、5、12 d)活性和GSH(0、5 d)含量显著下降(P<0.05)。试验期内,处理组各组织SOD、CAT活性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肝胰脏GSH含量得到反弹性恢复,MDA含量降到了较对照组更低的水平,鳃GPx活性及MDA含量一直未恢复至对照组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空运过程中影响克氏原螯虾存活率的关键环境因子,为有针对性地进行空运前预处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模拟克氏原螯虾空运条件,将克氏原螯虾放入泡沫箱中,加入冰瓶后进行完全密封(密封组)或打孔通气(打孔组)。模拟空运过程实时监测泡沫箱内的含氧量、温度和相对湿度;模拟空运18 h后采集克氏原螯虾的血清、肝胰腺、鳃丝及中肠等组织样品,分别测定血清溶菌酶(LZM)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肝胰腺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MDA含量及蛋白质羰基含量,以及鳃丝Na+K+-ATP活性;并制作克氏原螯虾肝胰腺、鳃丝及中肠组织石蜡切片,统计模拟空运结束后克氏原螯虾的存活率。【结果】在模拟空运过程中,相对湿度变化不明显,温度和含氧量的变化引起克氏原螯虾应激反应,是影响空运的主要环境因子。经模拟空运后,密封组克氏原螯虾血清LZM活性、PPO活性及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下同),SOD活性显著降低;肝胰腺蛋白质羰基含量、MDA含量和T-AOC水平均显著高于打孔组及模拟空运前,而SOD活性变化不显著;密封组和打孔组克氏原螯虾经模拟空运18 h后,其鳃丝Na+K+-ATP活性均显著高于模拟空运前。克氏原螯虾经模拟空运18 h后其存活率较高,但模拟空运后暂养1周发现密封组和打孔组的克氏原螯虾存活率均从第4 d开始显著下降,至暂养第7 d密封组克氏原螯虾的存活率仅为59.33%;且其鳃丝有大量附着物,微血管腔结构已完全消失,大部分呼吸上皮细胞脱落、坏死,鳃膜结构遭到破坏。【结论】温度和含氧量是影响克氏原螯虾空运存活率的主要环境因子。模拟空运对克氏原螯虾造成严重损伤且不可逆,在模拟空运结束后克氏原螯虾因自身缺乏修复能力而大量死亡。因此,实际生产中可通过在运输前投喂免疫增强剂,或在运输后优化其暂养环境等方式以提高克氏原螯虾空运存活率,进而确得其引种成功。  相似文献   

12.
高温胁迫对苹果果皮组织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探讨了高温胁迫对苹果果皮组织中O2-·和MDA含量及SOD和POD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25℃)相比,45℃高温处理增加了果皮组织中O2-·和MDA含量及SOD和POD活性整体呈下降趋势;在高温胁迫下,O2-·能迅速产生,其含量在胁迫1 h内达到最大值,从而刺激诱导了细胞内过氧化保护系统功能的增强,致使SOD和POD活性明显增加,其活性在胁迫3 h左右达到高峰,而后迅速下降;而MDA含量在胁迫3 h最低,随后迅速上升,在胁迫5 h时其含量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3.
余诺  张萍  李哲  姜海明  杨晓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265-12266
[目的]探讨保护酶系统及丙二醛(MDA)在黑松中的抗盐碱作用。[方法] 以1年生黑松幼苗为材料,研究了海水盐度及胁迫时间对其根、茎、叶中活性氧和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 在低盐度的海水胁迫下,SOD活性呈非线性上升趋势;在高盐度的海水胁迫下,SOD活性呈降低趋势,且海水浓度组的SOD活性最低。第3天,1/2海水浓度组的POD活性达最大值,比对照组高88.23%。第6天,1/2海水浓度组的POD活性比第3天下降95.86%;海水浓度组的POD活性是对照组的309.00%,仅比1/4海水浓度组低29.19%。第9天,1/4海水浓度组的SOD活性达最大值,比对照组高96.27%,比第6天高13.75%;海水浓度组的MDA含量达最大值,比对照组高320.00%,比第3天高130.00%,比第6天高52.30%。[结论] 黑松幼苗具有良好的抗盐碱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琉球红"对低温的耐受能力。[方法]试验采用盆栽方法,以"琉球红"杜鹃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琉球红"杜鹃叶片中3种保护酶活性[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理化指标,在0、-3和-6℃(T_1、T_2和T_3)低温条件下,处理1、2、3、4、5、6 d时的变化情况。[结果]在低温胁迫下"琉球红"杜鹃叶片中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琉球红"杜鹃叶片保护酶CAT、POD和SOD活性先升高,且在低温胁迫4 d时,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酶活性达到最高,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增加,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开始下降,在低温胁迫6 d时达到最低,且杜鹃叶片出现轻微萎蔫情况与对照变化较为明显。试验证明"琉球红"杜鹃在-6℃低温胁迫3 d内保持着正常的生理指标,在低温胁迫3 d后,包括外部形态特征、保护酶活性均发生较明显变化。在低温胁迫下"琉球红"杜鹃通过提高保护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等,减少了活性氧(ROS)的积累和膜脂过氧化产物的产生,增强了"琉球红"杜鹃耐低温胁迫的能力,但是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增加,植物细胞受到不可逆的破坏,导致抗氧化酶活性下降,试验表明,"琉球红"杜鹃能耐受的较低温度为-3℃。[结论]该研究可为宁波及周边城市将"琉球红"作为绿化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小苍兰品种“上农金皇后”15 d幼苗为实验材料,测定其叶片在30℃高温胁迫144 h期间的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高温胁迫期间,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不断下降,胁迫结束时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细胞膜透性(EL)、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脯氨酸随胁迫不断积累;可溶性糖含量在高温胁迫前6h里轻微下降,然后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骤冷对虎纹蛙(Hoplobatrachus chinensis)和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不同组织中丙二醛(Malonaldehy,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低温恒温培养箱进行冷暴露试验,研究了骤冷6 h分别对虎纹蛙和中华大蟾蜍肝脏、肠和肾脏MDA含量及SOD活性的影响,并比较骤冷6 h对虎纹蛙和中华大蟾蜍肝脏、肠和肾脏MDA含量及SOD活性的影响。[结果]骤冷刺激后虎纹蛙肝脏、肠和肾脏中MDA含量不变,SOD活性均降低。骤冷刺激后中华大蟾蜍肝脏中MDA含量不变,肠和肾脏中MDA含量增加;肝脏中SOD活性下降,肠组织中SOD活性增大,肾脏中SOD活性不变。对比骤冷对虎纹蛙和中华大蟾蜍肝脏、肠和肾脏中MDA含量和SOD活性的影响,发现中华大蟾蜍的肝脏、肠和肾脏中MDA的相对含量和SOD的相对活性均高于虎纹蛙的肝脏、肠和肾脏中MDA的相对含量和SOD的相对活性。[结论]在遇到骤冷刺激时虎纹蛙的氧化压力和抗氧化能力均低于中华大蟾蜍。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中国春-百萨偃麦草双二倍体进行盐胁迫处理,测定不同盐浓度下中国春-百萨偃麦草双二倍体叶片中SOD、CAT两种保护酶的活性及MDA的含量变化。在盐胁迫下中国春-百萨偃麦草双二倍体SOD活性随着盐浓度升高出现三个升降过程。在盐浓度高于300mmol/L的处理时,中国春-百萨偃麦草双二倍体SOD活性均高于对照中国春;盐胁迫下中国春和中国春-百萨偃麦草双二倍体CAT活性均出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盐浓度高于300mm01/L的处理时,中国春-百萨偃麦草双二倍体CAT活性均高于对照中国春,且两者的CAT活性均存在下降趋势。中国春-百萨偃麦草双二倍体的CAT活性总的下降幅度明显低于中国春;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中国春膜脂化产物MDA含量逐渐升高,而中国春-百萨偃麦草双二倍体MDA含量变化不大,总体维持5.59±0.98umol/L。在盐浓度高于300mmol/L处理时,中国春MDA含量显著高于双二倍体。结果表明:中国春-百萨偃麦草双二倍体在较高盐浓度处理下,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酶活性,活性氧清除能力增加;质膜伤害程度保持相对稳定,以较低的水平积累MDA。中国春-百萨偃麦草双二倍体具有较好的耐盐性,可作为小麦抗盐育种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