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时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的严峻现实,该文在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的基础上,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关注的内容,并提出了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育人机制的措施,以期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的手段方法之一。介绍了近几年中南林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在对该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及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情况,揭示了高校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意义,说明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学校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从马家爵案反思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问题之一。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该文从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旨在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推进素质教育进程。  相似文献   

4.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的关键时期.由于各方面原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中出现了一些心理方面的毛病,针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作为学校和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认清形势,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正常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在面对各种压力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复杂的心理问题。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对自身、家庭、社会和高校都有很大的影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尽管目前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其专业化程度仍然很低,其科学化、规范化建设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积极探索职业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途径。该文引入哲学思想的唯物辩证法,对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作用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兰丽 《林产工业》2020,(1):I0005-I0005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对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大学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与个人发展和国家战略有关的重要项目。一个人抗压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整体素质,因此,在教育的各个阶段都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重点是抗压能力。《如何成为一个抗压的人》这本书,将如何提高抗压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21世纪高素质人才培养和学生培养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对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了探索,从其内涵、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原因分析、教育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基于心理契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契约是组织与成员之间对相互责任的期望以及彼此对自己义务的认知。心理契约的研究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供了新的思路。在阐述心理契约的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即大学生的自我定位不准确、承受挫折的能力差、人际关系紧张等。最后,提出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构建和谐的校生关系、提高学生工作人员素质等,构建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契约;通过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三观”教育、丰富校园文化、强化生涯规划等,维系良好的师生心理契约,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压力的逐渐加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增多的趋势。所以高校应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充分意识到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机制的重要性。该文在研究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及其成因的基础上,论述了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功能及其实现途径,提出以预警分析子系统作为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核心部分,构建多层次的心理危机预警信息网络系统,同时要采取重点关注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加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广度和深度等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认为,高校已成为我国互联网用户最密集的区域,网络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既有积极的正面影响,也有不少消极影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心理教育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即心理教育的范围过于狭窄;大学心理教育无固定的教育内容,没有专门的管理组织;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等。因此,该文提出,在网络环境下,高校要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扩大心理教育工作队伍,要不断充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充分利用互联网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调节,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缺失症”目前已经成为一种阻碍儿童健康成长的新的社会现象,根本原因在于儿童参加户外活动的机会缺失或时长不足。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长期处于大自然缺失状态下的儿童会出现异常行为,甚至会产生身体和心理疾病。文中阐述亲自然教育的理念及其意义、分析我国儿童大自然缺失症的主要表现与后果,提出亲自然教育理念对开展儿童户外活动的启示。为确保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家、园、社三方应开展有质量的儿童户外活动,以亲自然教育理念为指导,家长应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积极鼓励儿童开展户外活动;幼儿园应构建新型培养模式,开发亲自然教育课程;社会力量可协同创建知识环境,践行有质量的亲自然教育活动。研究可为幼儿园、教师、家长、社会教育工作者提供亲自然教育方法论的借鉴,以便其能够运用科学的亲自然教育方式,弥补儿童的自然缺失,使得儿童能够在可触、可闻、可感的自然环境中获得身心放松和精神滋养,从而降低儿童在身体、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发病率,进一步培养儿童的生态文明观念。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目前图书馆员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提出把EAP——员工帮助计划这一理论引入到图书馆员心理健康的维护中;同时也阐述了引入EAP的必要性及在图书馆施行EAP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3.
柯鑫  韩雪  许建强 《广东园林》2020,42(6):9-13
为了促进国内基于健康视角下户外植物景观可量化评价机制的形成与完善,归纳总结了健康景观以及普通植物景观中广泛存在的对人身心健康有促进作用的因素——植物的健康效益。从植物景观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机制手,分析户外景观环境中健康性要素构成,深入探究植物景观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作用机理,并初步构建了基于植物健康效益的适老性户外植物景观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自然环境与养生的关系,并从环境养生、情志养生、艺术养生、运动养生等方面探析中国古典园林的养生方法和思想,以期为现代康复园林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居民在收入水平提升后,对于居住品质尤其是绿色健康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已有系列研究证实了城市绿色空间与居民心理健康的正相关关系,但其因果关系特别是影响机制的相关研究尚不充分.基于此,文中综合不同学科的研究,概述了城市绿色空间与居民心理健康关系的相关结论,总结出可能的影响机制——即以情绪、压...  相似文献   

16.
关于城市绿地健康价值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君 《山东林业科技》2009,39(1):102-104
医学并不能完全解决现代社会因生活方式改变而引起的各种健康问题。城市中的绿地对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提高整体健康水平和幸福感。从情绪、认知、生理等层面探讨绿地对城市居民的影响,为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着因地制宜、尊重自然和保留场所精神的原则,最大化保留原场地大树、池塘和老建筑,利用老旧房屋改造提升残疾人之家活动室,对地块内的池塘梳理,大棚升级改造,布置动静区域,通过合理分区和精心规划,为残疾人提供了一处集园艺活动、康养锻炼、学习培训、桔园采摘加工为一体的花园式残疾人之家。同时运用保健植物和芳香植物知识,从五感方面进行了景观设计探索,最大化为残疾人提供身心康复有益的疗愈花园。同时对秦巷村美丽农村环境改造成果进行了考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村庄大面积环境整体提升,更加有益于残疾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家具信息化制造水平显著提升,但由于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家具企业自动化程度有所差异,绝大部分工人生产作业仍普遍采用体力和脑力劳动并存的作业模式,这势必会导致工人的体力与脑力双重疲劳。作业疲劳不仅会引发职业健康风险,还会严重影响作业绩效,甚至导致重大人因失误。在作业疲劳研究中,工人脑力疲劳的研究成为重点,而认知能力是衡量脑力疲劳的关键性指标。为了探究家具数控岗位工人的体力作业负荷强度对认知绩效和认知心理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法,先对16名健康大学生进行体力疲劳诱发实验,再进行心算测试,同时监测其心率变异性和行为学指标的变化,从而研究认知能力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在低强度下,被试的认知绩效、唤醒程度和紧张情绪较低,认知能力有所抑制;中高强度下认知绩效与认知紧张情绪都有所增强。因此,采用心率手环等监控设备将工人的体力负荷控制在中高强度内,并配合适当的排班与岗位轮换制度,可以维持较好的认知绩效水平,保持良好的情绪与心理状态。本研究旨在为现代家具制造作业设计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从而实现降低职业健康风险、提高作业绩效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蓝色空间在缓解精神压力和恢复心理健康方面具有重要潜能。选取海口市滨海型蓝色空间,通过语义分割图像处理、场地评价、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空间特征及公众心理健康恢复性评价数据,探讨不同蓝色空间恢复性评价以及空间特征因子对恢复性环境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植物、水体等空间自然元素丰富、休憩设施等空间特性要素完备的滨水空间恢复性效应更佳;蓝视率、植物丰富度、休憩设施对热带滨海蓝色空间恢复性效应具有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优化热带滨海空间元素配置,提升热带城市蓝色空间品质,调整恢复性环境空间布局等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