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通过试验3种生物降解农用地膜在相同土壤环境、相同作物上大田应用效果,验证新型生物降解农用地膜在土壤中的降解效果,评价其对产量的影响,寻找影响其生物分解率及降解周期的关键因素。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概况试验选择同条田同品种,土质为粘土,前作棉花,1膜3管6行滴灌,超宽膜膜上精量点播,机采棉  相似文献   

2.
正为验证欧甘+普欧乐多功能新型生物肥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特安排此试验,为此肥料在棉田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概况选择土壤肥力中等、土地平整、盐碱较轻的棉田作试验田。试验地设在89团1连9-3号条田。前茬作物为棉花,具备膜下滴灌设施。试验地于4月13日播种,采用2米宽膜,2膜12行膜上精量点播,机采棉种植模式。667米2理论株数20 400株,收获株  相似文献   

3.
一、试验目的明确当前播前除草剂防除棉田杂草效果、适用剂量及对棉花的安全性,为除草剂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二、试验条件1.供试作物供试棉花品种为新陆早33号。2.试验田概况试验田设在125团15连5#-2条田,面积5.3公顷,灌溉方式为膜下滴灌,气吸式播种机膜上精量点播,1穴1粒,株行距配置为超宽膜2膜12行,连作12年,草害较严重,主要杂草种类为稗、灰藜、田  相似文献   

4.
超宽膜棉花栽培技术是采用2.05米宽的薄膜、(66+10)厘米行距配置、1膜6行栽培模式种植棉花技术。为了使棉花在产量和质量上有新的突破.105团近几年对超宽膜技术在棉花栽培中的应用做了研究和试验.为今后超宽膜技术在棉花高产栽培中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一、播种优点 1.棉花膜上膜气吸式精量播种吸取了以往单一的膜上点播与膜下点播技术的优点,尤其在早春增温保墒与种行遇雨水出苗难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我场选用两种型号的气吸式精量播种机(3膜12行1.2米窄膜和2膜16行2.3米超宽膜)。  相似文献   

7.
一、精量播种机选型我场选用两种型号的气吸式精量播种机(3膜12行1.2米窄膜和2膜16行2.3米超宽膜)。二、田间出苗调查表1播种量调查  相似文献   

8.
2012年4~9月,我单位设置并实施了酸碱平衡护理剂改良盐碱地和拉运粪肥(猪粪、羊粪和牛粪)改良盐碱地的效果对比试验,现将对比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材料酸碱平衡护理剂,猪粪、羊粪和牛粪。试验条田:石河子大学试验场4连6号地。供试棉花品种:田苗10号。播种方式:1膜6行膜上点播。膜宽2.05米,滴灌毛管配置方式为1膜3管,毛管配置于窄行中间。  相似文献   

9.
双膜覆盖双覆土膜上植棉技术是在正常宽膜膜上点播的穴孔处(种行)再盖一层窄膜的新技术(两层膜均进行机械覆土)。我场正常膜上点播采用的是0.008毫米厚、1.25米宽的地膜,行距配置采用66+10厘米机采棉行距。膜上膜为0.004毫米厚、0.4米宽的窄膜,窄膜盖在种行上。膜上膜每公顷用量为25.5千克,增加成本400元。在正常播种的种行上再盖一层膜,可防止雨后土壤板结,同时也可提高地温,为棉苗提供有利的出土环境。  相似文献   

10.
刘俊  郎丽 《农村科技》2014,(5):26-27
<正>为减轻棉农打顶工作压力,推动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用化学整枝技术代替人工打顶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一、试验区概况89团2连是棉花化学整枝剂氟节胺重点观察区,总面积7.8公顷,地势平整,沙壤土,肥力中等,前茬棉花。播种使用超宽膜机采棉种植模式,膜上精量点播,1管2行膜下压力滴灌,行距(64+12)厘米,株距9.05厘米,667米2理论株数1.96万株。  相似文献   

11.
随着精准农业的发展,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已在各团场推广应用.我团经过试验和大田示范,实现了滴灌棉田667米2产皮棉200千克以上的目标. 一、宽膜植棉 为能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有利于棉田通风透光、保墒、灭草和抑制盐碱,我团采用超宽膜种植.株行距配置(66+10)×10.5厘米,采取气吸式播种机精量播种,1穴1粒.  相似文献   

12.
李举文  孙立 《农村科技》2014,(12):30-31
<正>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在新疆具有重要意义,2012~2013年,新疆田苗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利用新型盐碱土壤改良剂——酸碱平衡护理剂在兵团第8师143团21连弃耕盐碱荒地上进行种植棉花的效果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材料供试盐碱改良剂为酸碱平衡护理剂。试验条田为143团21连弃耕盐碱地,面积15公顷。供试棉花品种为新陆早46号。棉花播种方式:1膜6行膜上点播,膜宽2.05米。滴灌毛管配置方式为1膜3管,毛  相似文献   

13.
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材料 供试籽瓜品种为改良林籽1号.试验设6个密度处理,每个处理2膜4行,宽、窄行种植,处理A宽行1.10米,窄行0.40米,平均行距为0.75米;处理B宽行0.90米,窄行0.40米,平均行距为0.65米.各处理株距如表1所示,采用随机排列,膜宽0.7米,试验小区面积为21.0米2和18.2米2,田间管理同一般大田.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团针对标杂A1杂交优势突出、个体优势突出、大株型、结铃性强、叶枝发达、成铃率高等特性,探索宽行膜下精播稀植播种方式(1膜2行,66+86厘米行距配置),并与常规1膜4行膜上点播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15.
孙昕路  张莉 《农村科技》2014,(12):13-13
<正>通过不同播量比较试验,确定滴灌花生最适宜的播种量,为实现滴灌花生的高产高效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参试品种鲁花花生。2.试验设计花生采用滴灌膜上点种方式,2米宽膜,1膜6小行,30厘米等行距,株距20厘米,理论穴数为8 810株,滴灌带铺设为1膜3管,1管2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每小区1膜,行长5米,每小区面积11.25米2,在收获前后每小区连续10穴,调查不同穴粒数植株生长特性及产量。3.试验处理设置3个播量处理:处理1,每穴1粒种,667米2播量8.5千克;处理2,每穴2粒种,667米2播量17.0千克;处理3,每穴3粒种,667米2播量25.5千克。  相似文献   

16.
<正>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材料供试药剂为酸碱平衡护理剂,供试作物为棉花,品种为新陆早46号。2.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147团11连11-3条田,面积10公顷。该条田上年秋季结合翻地每667米2全层施46%三料17千克、46%尿素8千克。试验地土壤为粘质土,盐碱较重,有机质含量13.6克/千克,碱解氮75毫克/千克,速效磷18.7毫克/千克,速效钾305毫克/千克。前茬为棉花。3.试验设计试验设5个处理,各处理设置如表1所示。4.试验实施试验棉田4月13日播种,行距为(66+10)厘米,穴距9厘米,采用1穴1粒膜上精量点播,667米2理  相似文献   

17.
一、主要指标1.产量目标籽棉667米2平均产量450~500千克。2.产量结构667米2理论株数9 238株,收获株数7 000~8 000株,单株成铃11~13个,667米2总铃88 000~91 000个,单铃重5.0~5.5克,霜前花率90%以上。二、关键技术标准1.超宽膜精量点播①播后滴水标准播后立即布管,接好出地孔及接头,24小时内进水,667米2滴水量8~10米3。②播期标准膜下5厘米地温3天内稳定通过12℃即可播种,127团以4月8~18日为最佳播期,完  相似文献   

18.
<正>一、膜下滴灌增产机理每年4月,农1师各植棉团场经常遭受大风袭击,田间棉苗损失严重,利用膜上点播膜下滴灌技术,可有效减轻风灾损失。膜上精量点播和膜下滴灌相结合,既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又提高了出苗率。覆膜种植,前期有明显的增温作用,有利于棉花早出苗、出全苗。滴灌棉田属无埂渠农田,可节地5%~7%,每667米2增加收获株数1000株左右。滴灌采  相似文献   

19.
棉花是沙湾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2021—2022年沙湾市连续2年推广棉花超宽膜栽培新技术,推广面积分别为470.7公顷、2 133.3公顷。棉花超宽膜种植选用幅宽4.4米、厚0.014毫米地膜,由常规的1膜6行种植模式改为1膜12行种植模式。与常规种植模式相比,超宽膜种植模式因地膜覆盖度高,可有效提升地温,棉花苗期土壤保墒效果好,保证了棉花出苗率,同时可提高产量5%左右。本文从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化调化控、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沙湾市超宽膜机采棉高产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20.
阿拉尔垦区是自治区主产棉区。近年来,由于我区不断更新陆地棉品种,棉花栽培模式、栽培技术不断改进,产量及品质得到大幅度提高。一、技术指标1.超宽膜播种1膜6行,播幅5.94米,宽行66厘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