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无血清培养的鸡卵泡(F3)膜细胞模型研究了催乳素(PRL)对卵泡膜细胞类固醇激素合成的作用。用不同剂量的PRL、黄体生成素(LH)及促卵泡激素(FSH)分别或共同处理在无血清培养液中培养了48h的鸡卵泡膜细胞,24h后收集培养液,测定培养液中睾酮(T)和雌二醇(E2)含量。结果表明,LH能明显刺激膜细胞合成T和E2,并具有剂量依赖关系;PRL单独对膜细胞类固醇合成无明显作用,但可抑制LH诱导的T和E2合成,以及FSH刺激的E2合成。本研究证明PRL能作用于鸡卵泡膜细胞,并能抑制促性腺激素LH和FSH诱导的类固醇激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2.
利用无血清培养的鸡泡(F3)膜细胞模型研究了催乳素(PRL)对泡膜在醇激素合成的作用。用不同剂量的RPL、黄体生成素(LH)及促泡激素(FSH)分别或共同处理在无血清培养液中培养了48h的鸡卵泡膜细胞,24h后收集培养液,测定培养液中睾酮(T)和雌醇(E3)含量。结果表明,LH能明显刺激膜细胞合成了T和E2,并具有剂量依赖关系;RPL单独对膜细胞类固醇合成无明显作用,但可抑制LH诱导的T和E合成,  相似文献   

3.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限制性酶切分析技术对鸡脾细胞体外受到有丝分裂原ConA刺激的情况下,其Th1样淋巴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了研究。实验结 果表明,ConA诱导培养3个小时的鸡脾细胞表达α-干扰素(ChIFN-α)、γ-干扰素(ChIFN-γ)和白细胞介素-2(ChIL-2)等鸡的Th1样淋巴因子mRNA 。未诱导但培养了3小时的鸡脾细胞可表达ChIFN-α和ChIFN-γmRNA,而未  相似文献   

4.
鸡卵泡细胞GnRH受体定位和定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对体外培养的鸡卵泡细胞GnRH受体定位检查,证明了卵泡颗粒细胞和膜细胞上均存在能与鸡GnRH结合的阳性物质。  相似文献   

5.
人参培养细胞饲料添加剂(CSGT)具有显著提高机体的体液和细胞免疫的能力。实验结果证明,CSGT10g/kg、5g/kg能显著的提高正常小鼠血清IgG含量,较薏苡(YY)、中草药饲料添加剂(ZCVT)都强。CSGT10g/kg、5g/kg、2.5g/kg对SRBC所致迟发型超敏反应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作用强于YY、ZCYY。CSGT10g/kg、5g/kg对PC-DTH有显著的增强作用。分别为41.9%、39%。CSGT对小鼠体重、免疫器官重量影响不大,对小鼠碳粒廓清速率无影响,对小鼠血清的溶血素影响亦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以马立克氏病(MD)三价苗(SB_1+814+HVT)和HVT疫苗免疫1日龄肉用雏鸡,15日龄时腹腔注射马立克氏病强毒(vDMV)进行攻击,在攻毒后5、25、45和75天用间接ELISA法测定实验雏鸡血清、泪液、气管液、胆汁和肠液IgG、IgM和lg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免疫雏鸡强毒攻击后,其血清、泪液和气管液的IgG、lgM和IgA含量显著高于感染对照鸡,胆汁和肠液中IgA以及IgG、IgM显著高于感染对照鸡,其中三价菌免疫鸡的3种免疫球蛋白含量明显高于HVT免疫鸡;表明MD强毒攻击后,免疫雏鸡全身和消化道、呼吸道局部的体液免疫应答显著增强,三价苗免疫鸡的体液免疫反应明显高于HVT免疫鸡,并与其较高的免疫保护率相关。  相似文献   

7.
以绵羊卵泡颗粒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体外培养细胞的方法,分别于不同时间收集细胞培养液,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雌二醇和孕酮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时间对卵泡颗粒细胞分泌雌二醇影响显著,24h、36h、48h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001),并随时间延长,雌二醇含量呈下降趋势;在不同时间收集的细胞培养液中检测不到孕酮。  相似文献   

8.
从组织细胞制备、不同试验细胞(pk15,ST)及不同维持液组成成份三个方面对TGEV在组织细胞上增殖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含15%FBS培养液进行ST或pk15细胞传代并制备悬液,操作方便,能形成良好单层,利用TGEVCPE判定;ST细胞在病毒增殖和检测毒价两方面均较pk15细胞分别高2个滴度和1个滴度以上;维护液中提高血清含量(8%FBS)或含一定量胰酶对TGEV增殖效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应用酶免疫吸附试验(ELISA),琼脂扩散沉淀试验(AGP)和鸡气管环培养中和试验(SN inTOCs)三种常规血清学方法对实验鸡血样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抗体进行了检测。从实验鸡血样的检测结果表明,ELISA和气管环中和灵敏度较好,而AGP的灵敏度相对较差,但三者均有较好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GnRH促鸡卵泡颗粒细胞孕酮合成功能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选用掌握产蛋规律的莱航鸡,在排卵前16-18h剖腹取卵泡,分离和纯化颗粒细胞。采用无血清贴壁培养法,初步探讨了鸡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颗粒细胞孕酮合成的作用机制。获得以下结果:(1)PKC阻断剂H7(25-50μmol/L)能阻断GnRH-Ⅱ促颗粒细胞P4合成作用;(2)磷酸二酯酶抑制剂MIX(10^-5-10^-3mol/L)能促进P4分泌,但对GnRH-Ⅱ促P4合成效应无明显影响;(3)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