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蘖肥不同施用期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分蘖肥施用时期的后移,水稻的平方米穗数逐渐增加,而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逐渐降低。返青后第5d施用分蘖肥较对照减产256.5kg/hm^2,减产率为2.6%;返青后第10d施用分蘖肥较对照减产520.5kg/hm^2,减产率为5.4%,因此建议水稻返青后应立即追施返青分蘖肥。  相似文献   

2.
蘖肥不同施用时期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分蘖肥施用时期的后移,水稻平方米穗数逐渐增加,而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则逐渐降低。返青后第5d施用分蘖肥,较对照相比公顷减产256.5kg,减产率为2.6%;返青后第10d施用分蘖肥,较对照相比公顷减产520.5kg,减产率为5.4%,因此建议水稻返青后应立即追施返青分蘖肥。  相似文献   

3.
水稻白叶枯病是国家检疫性病害。发病时一般减产10%-20%,严重减产50%以上,而且条件适宜时传染很快,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应用辽阳市二氧化氯制品厂生产的金尔康防治水稻白叶枯病进行实验,结果防效在99.53%-100%,不但提高了水稻的品质,而且有增产增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稻瘟病又名稻热病,是一种生物性自然灾害.又称水稻癌症。是全国各稻区常见的重要病害之一,危害水稻各部分,在整个生长期都会发生.因此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我国水稻每年因稻瘟病减产达7%~9%。  相似文献   

5.
周文富 《现代种业》2004,(3):9-9,22
水稻细粒小穗是一种生长发育不良的畸形稻穗,稻穗呈直立状,穗短谷粒少而细小。据调查,田间小穗细粒发病率达10%,较标准田减产10.6%,重发田减产50%以上,现已成为当前水稻高产高品质的重要障碍。  相似文献   

6.
水稻稻飞虱自1999年发生以来,不同程度地在吴忠市间歇发生为害,引起水稻减产和品质降低。据测定.稻飞虱吸汁为害可造成千粒重下降10.5%~20.7%。  相似文献   

7.
柳金来  宋继娟 《农业与技术》1999,19(5):54-55,58
根据氮肥的不同损失途径试验表明,在白浆型水稻土上,氮素淋溶损失大于反硝化损失,淋溶和反硝化损失氮素减产19.7%,共中,淋溶损失氮素减产11.6%,反硝化损失氮素降低产量8.1%。  相似文献   

8.
贵州余庆县稻田主要杂草的发生及化学防除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余庆县水稻田本田主要杂草共14科29种,以阔叶杂草为优势种,占总发生量的87.5%,莎草科杂草11.9%,禾本科杂草0.6%。杂草的发生以水稻移裁后15~30天和25~50天先后出现两个高峰期。1株/m^2稗草,水稻减产2%,10株/m^2稗草,减产88%。5.3%去西合剂防除稻田多种一年生杂草效果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9.
水稻二化螟又称钻心虫,水稻从分蘖期到乳熟期均可受害,对水稻的生产构成威胁,一般发生时可减产5%~10%,严重发生时可减产30%以上,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
在黑龙江省,由于气候变暖、水稻栽培技术不断提高,使用肥量逐年加大、水稻面积不断扩大,使水稻叶鞘腐败病成为继水稻稻瘟病之后,又一种严重威胁水稻生产的病害,并有逐渐发展的趋势。本病主要引起秕谷率增加,米质变劣.一般流行年份减产10%~20%。严重的可高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11.
稻粒黑粉病是水稻的常发病害之一,近年在巢湖市发生呈加重趋势,发生品种主要集中为杂交籼稻和杂交籼稻制种田的母本。杂交籼稻制种常年因此病减产10%.25%,重发年份减产30%以上.严重影响杂交籼稻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对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本站对稻粒黑粉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控对策等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NaCl进行水稻,大豆土培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NaCl对大稻,大豆的生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超过一定浓度便产生危害,生育受阻,产量降低,当土壤NaCl含量为1500mg/kg时,水稻减产14.6%,为1000mg/kg时,大豆减产17.1%。  相似文献   

13.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是由菊基腐欧氏菌玉米致病变种侵染引起的细菌性病害,是一种植物细菌,厌气生长.与大白菜软腐病的致病菌类似。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浙江省先发现.目前在各省均有发生,是近年发展较快的一种水稻病害.特别是随着氮肥用量的提高,该病发生有上升的趋势,主要危害水稻根节部和茎基部,严重时可导致整株稻秧枯死甚至造成整片稻田绝产.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可减产50%以上,所以在生产中要做好相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流行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国内植物检疫的对象.近年来在有的稻区上升为晚稻的主要病害,2005年是继1997年以来发生最为严重的一年,稻区都偏重发生。防治不及时的田块。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30%以上。  相似文献   

15.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占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20%,总产量为世界水稻产量的34%,居世界第一位。水稻后期的倒伏除了使产量大幅降低,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外,还使稻米本身的质量下降,影响了水稻的经济效益。本文作者主要谈一下水稻倒伏减产的因素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研究结果表明闽西北山区煤矿污水废渣中的有机碳、含硫、铁物质以及强酸性的废水等是污染危害水田土壤的主要因子,它造成水稻减产甚至颗粒无收。经各种措施治理后,土壤中几种主要危害因子有所减轻,土壤pH提高0.5-3个单位,全硫降幅达5%-52%,有效硫降幅达5.3%-72%,亚铁降幅达16.2%-72.5%。水稻产量明显提高,水稻增产幅度达25.4%-214%。  相似文献   

17.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近几年来豫南地区杂交水稻常受高温热害影响,致使水稻结实率下降,影响产量,一般减产15%左右,严重地块减产50%以上。  相似文献   

18.
水稻二化螟的有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二化螟[ChilosupPressailis(Walker)]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名蛀心虫、蛀秆虫、枯心虫。我国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危害水稻、茭白、玉米、甘蔗、麦类等作物。一般年份因二化螟危害造成减产3%-5%,严重时减产3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水稻白叶枯病俗称着风、白叶瘟等,是一种毁灭性检疫性病害,一旦传入,蔓延迅速,很难根治。据调查,该病可使水稻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50%,甚至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20.
水稻移栽后。迟迟不缓青.要死不活的样子,这就是僵苗。这种秧苗分蘖延迟,无效蘖多,穗小粒轻,产量低。一般减产10%-20%,重者高达50%以上。水稻僵苗一般可分为四类.下面就四类僵苗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