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对敖汉苜蓿的授粉受精、花粉萌发以及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敖汉苜蓿在人工授粉10min后花粉粒的内壁穿过外壁的萌发孔向外突出,20min时形成花粉管,1h后花粉管触及柱头,而后沿花柱道伸长.24~27h到达子房开始受精;经过受精作用胚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到第22d便形成了具有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的完整胚.胚的整个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球状胚形成期、子叶形成期、胚各部分发育成熟期.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干化的体细胞胚作为转基因苜蓿(Medicago sativa)人工种子的可行性,采用农杆菌菌株GV3101 感染苜蓿叶柄的遗传转化方法,获得转化苜蓿植株并诱导转化出苜蓿植株的体细胞胚。将成熟的子叶期体细胞胚先置于含10 mM脱落酸的胚形成培养基BOi2Y中培养14 d,然后将胚置于一系列的6种干燥剂中缓慢干燥7 d,最后将胚转到1/2MSO萌发培养基中,直到茎叶萌发和根形成。分析不同转基因株系干化人工种子的萌发率和再生植株中的GUS表达,并利用Southern杂交分析转基因干化人工种子再生植株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干化后的转基因人工种子萌发率达到74.3%,产生的植株从形态上相似于没有干化处理的体细胞胚再生植株。在随机的3个转基因株系中,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再生植株仍能稳定表达GUS,每个株系基因整合位点一致。因此,干化体细胞胚用作转基因植物种质保藏的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以建阳橘柚为试材,观察花器官结构、花粉育性、授粉后花粉管生长的荧光显微动态和早期胚胎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建阳橘柚的花为完全花,花粉染色活力为66.42%,花粉萌发率为8.68%;自花和异花授粉4h后花粉都开始萌发,授粉16h后异花授粉的花粉大量萌发,自花授粉萌发量比4h时多,但低于异花授粉,异花授粉24h后少量花粉管伸入子房中完成受精,自花授粉48h后花粉管进入子房,但并没有受精成功,自花授粉72h后可观察到少量受精成功。自花授粉胚胎在第2周观察到胚囊的空泡现象,出现早期败育;异花授粉前2周胚胎发育正常,第3周观察到部分胚囊的空泡现象。  相似文献   

4.
苜蓿组织培养体细胞胚发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采用17个农艺性状优良的苜蓿Medicago sativa丰产品种,诱导体细胞胚发生,结果表明:苜蓿无菌苗子叶在含有2.0 mg/L 2,4-D和0.25 mg/L KT的MS培养基(有机物质有改变)上诱导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含有0.05 mg/L NAA和0.5 mg/L 6-BA的MS培养基上形成胚性愈伤组织,并伴随着体细胞胚的发生;发育到子叶期的体细胞胚在不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上就可以萌发,再生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5.
内生根瘤菌在苜蓿芽苗与种子内的数量及优势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内生根瘤菌在11个苜蓿品种种子和芽苗中的存在部位与数量,并对游客苜蓿胚珠、幼嫩种子及芽苗内的根瘤菌含量和在可检出菌中所占的比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种子间根瘤菌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但其分布部位和比例基本一致,即主要存在于种皮内,而在子叶及胚中分布极少;游客苜蓿胚珠受精后开始有根瘤菌存在,含量随种子的发育而增大.种子储存1年后较刚收获时根瘤菌含量增加6.85倍,杂菌数量仅增大1.57倍;苜蓿芽苗中根瘤菌主要存在于子叶,仅37.24%的根瘤菌存在于茎,分别占其部位总可检出菌(同培养条件下)数的93.18%和76.78%,幼根内无可检出菌.说明在种子发育、储藏和发芽的过程中,根瘤菌在种子/芽苗中同一生态位下的内生菌菌落中占据优势.  相似文献   

6.
据《SEXUAL PLANT REPRODUCTION》(2012年12月)的一篇研究报道,无核柠檬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来自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调查花粉和胚囊育性、胚胎发育以及自花和异花授粉机制研究了"香水"柠檬无核性状的细胞及分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花粉和成熟胚囊的育性正常,当"香水"柠檬自花或异花授粉后,花粉粒能够在柱头正常萌发。在自花授粉情况下,花粉管发生扭曲,前端延长,花粉管在柱头底部破裂;异花授粉时,花粉管正常生长,并且在胚囊完成双受精作用。异花授粉的胚胎发育是正常的,合子在授粉2周后开始分裂,第3周能够观察到球形胚,第4周  相似文献   

7.
猪是我国重要的家畜之一。然而过去对其胚胎早期发育过程的研究报道甚少。本项研究对猪受精后至192h前的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以及在其生殖道内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猪胚胎胚龄72h左右时,胚胎均分布在输卵管内,猪胚胎发育期为8细胞前期;72h至120h期间,猪胚胎已进入子宫角,分布比较集中于靠近宫管结合部,胚期已发育至桑椹期:120-192h胎龄的猪胚已发育形成囊胚;到192h时,胚胎已分布在整个子宫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无核沃柑的无核成因,以沃柑和无核沃柑为试验材料,对其花药发育、自交异交亲和性和种子发育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沃柑和无核沃柑花药发育均不良,表现为花粉囊狭小甚至缺失,产生的花粉粒少,同属于败育型花药。沃柑和无核沃柑异花授粉后,花粉管均能正常生长进入子房室,但产生的种子数差异大;不同授粉组合,沃柑平均每果种子数为10-18.5粒,无核沃柑平均每果种子数为0-1.5粒。沃柑和无核沃柑种子发育动态也不同,沃柑异花授粉后4周胚珠出现明显的大小分化,授粉后12-16周合子胚从球形、心形快速发育成子叶胚,授粉后20周部分子叶胚已占满整个胚囊;无核沃柑异花授粉后2周胚珠已停止发育,部分珠心细胞解体,授粉后10周胚珠组织细胞明显解体萎蔫,授粉后12周完全萎蔫皱缩,形成0.5 mm左右的微小瘪子。研究结果表明,雌性不育、受精受阻或胚早期败育可能是无核沃柑的无核成因。  相似文献   

9.
在本项研究中,以来自中国东北和内蒙古地区7个商业苜蓿品种为材料,以无菌苗的子叶和叶片作为外植体,对其体细胞胚发生进行了研究。在我们所用的组织培养程序中,所有品种均有体外胚发生,但品种之间形成体细胞胚的能力差别很大。以从子叶和叶片再生植株的叶片为外植体,体细胞胚发生率明显提高,7个品种的平均值分别为73.01%和85.40%。由于体细胞胚诱导效率大大提高,建议在对再生频率低的优良苜蓿品种进行遗传转化时,使用再生植株叶片为外植体。  相似文献   

10.
对收集到的6种东北地区常见苜蓿品种(肇东、公农1号、敖汉、龙牧801、龙牧803及美国苜蓿王(Alfalfa King)进行了Na2CO3溶液胁迫下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在碱性盐的6种不同浓度梯度下,测定了6种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度、胚根及胚芽的相对长度等指标。结果表明,Na2CO3溶液胁迫苜蓿种子萌发的耐受临界水平为0.002g/100mL,超过上述浓度水平对种子萌发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水分胁迫下苜蓿品种抗旱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33,自引:9,他引:24  
赵金梅  周禾  王秀艳 《草地学报》2005,13(3):184-189
研究在水分胁迫下4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抗旱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叶片水分饱和亏缺、甜菜碱含量、甜菜碱醛脱氢酶活性和脱落酸含量在水分胁迫下明显增加,品种间差异显著;叶片水分饱和亏缺在中度和重度胁迫下明显增加,其中WL323和皇后苜蓿较高,Vector和敖汉苜蓿较低;WL323和Vector苜蓿甜菜碱含量随着水分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皇后和敖汉苜蓿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含量较高的是Vector和敖汉苜蓿;Vector苜蓿的甜菜碱醛脱氢酶活性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皇后、WL323和敖汉苜蓿呈单峰变化,在中度胁迫下达到最大值;在水分胁迫下ABA含量明显增加,其中变化最大的是敖汉苜蓿,WL323苜蓿变化最小;脱落酸通过甜菜碱醛脱氢酶间接影响苜蓿叶片在水分胁迫下甜菜碱的积累;敖汉苜蓿的抗旱性最强,其次是Vector,WL323和皇后苜蓿抗旱性较弱。  相似文献   

12.
《农业新技术》2006,(1):31-31
硼元素具有不可代替的专一的生理功能,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过程。并加强作物的许多重要大量生理功能。硼素供应充足,植物生长繁茂,坐果率高。品质好,产量高,根系良好,丰产有保证,反之,植物生长不良,产品质量和产量下降。严重时甚至颗粒无收。硼能刺激花粉的萌发、增强花粉的活力,促进花粉管伸长,促进授粉受精、开花结实,缺硼时,作物不能形成或形成不正常的花器官,花粉管形成困难,妨碍受精作用。花粉粒发育不良,形成“蕾而不花,花而不实,实而不果,果而不良”等现象。  相似文献   

13.
<正> 1 胚胎的发育与附植受精卵形成合子后,卵裂球不断时行分裂增殖,先后经过桑椹胚、囊胚、扩张囊胚等阶段,最后从透时带中孵出,形成了泡状透明的胚泡。初期的胚泡在子宫内的活动受到限制,在子宫中的位置逐渐固定下来。并开始与子宫内膜发生组织上的联系,逐渐附植着床在子宫黏膜上。牛受精后一般20~30天开始着床,着床紧密的时间约为受精后60~75天。胚泡由2部分细胞组成,一部分在胚泡的顶端聚集成团,将发育成为胚体,另一部分构成胚泡壁,覆盖上述部分,成为胚泡的外膜,将形成胎膜和胎儿胎盘。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4个苜蓿品种为材料,在萌发期进行盐胁迫,从相对发芽率、萌发指数等指标着手,对它们的抗盐性进行研究,采用聚类方法分析4个苜蓿品种的抗盐性强弱,随盐浓度的增加,4个苜蓿品种的相对发芽率、萌发指数、耐盐指数等指标总体呈下降趋势,0.6%的NaCl浓度是这些指标变化的"拐点",通过试验得知所选4个品种抗盐性强弱排序:丰宝、WL324、猎人河、敖汉。  相似文献   

15.
摘要:以密斯蒂蓝莓为试材,进行花粉粒电镜扫描及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试验,观察花粉管萌发及生长动态荧光显微,调查不同授粉方式的坐果率,测定果实品质。结果表明,密斯蒂花粉形态均为四合花粉,呈四面体排列,近似圆角三角形,极轴*赤道轴为28.5*26.02μm;荧光显微观察发现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8h花粉开始在柱头萌发,14h有大量花粉萌发,花粉管进入花柱;24h花粉管进到花柱底部;48h花粉管进入胚珠,到达胚囊,完成双受精,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均有较好的亲和性;密斯蒂异花授粉坐果率最高,两种授粉方式果实品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适宜内蒙古通辽地区种植的优质苜蓿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蒙古通辽地区研究了18个苜蓿品种的主要生产性能及越冬率.结果表明:加拿大苜蓿、美国杂花苜蓿、加拿大中间苜蓿、敖汉苜蓿、美国紫花苜蓿和草原3号在各方面都优于其他供试品种,其中敖汉苜蓿、美国紫花苜蓿和草原3号表现最优,适宜在该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何龙  师尚礼  康文娟  刘旵旵  王文娟  武蓓 《草地学报》2022,30(11):2892-2898
为探寻苜蓿种子内生根瘤菌的有效灭菌方法,试验以‘甘农9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Gannong No.9’)种子为材料,设置DF(碘伏浸泡6min),DS(碘伏浸泡5min→无菌水冲洗→ST液-0.9%无菌氯化钠溶液和0.5%吐温80浸1min),SH3(3%次氯酸钠浸泡6min)和SH10(10%次氯酸钠浸泡6min)4种灭菌方法,分别以完整种子、去皮种子、种皮、子叶、胚、子叶+胚、子叶-胚连接处、幼苗为研究材料,以无菌水浸泡相应时间处理为对照,分析4种灭菌方法对供试材料内生根瘤菌的灭菌情况以及对种子萌发能力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内生根瘤菌主要分布于紫花苜蓿种子的子叶+胚(52.7个·粒-1)中,种皮有少量分布(16个·粒-1),而在子叶+胚组织中内生根瘤菌主要分布于子叶-胚连接处(38.33个·粒-1),其余分布数量依次为子叶(9.67个·粒-1)、胚(4.17个·粒-1);DS处理可对种子完全灭菌,且DS处理下完整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芽长、胚根长和幼苗长与CK差异不显著。综上,子叶-胚连接处是紫花苜蓿种子内生根瘤菌的主要存在部位,DS处理是紫花苜蓿种子内生根瘤菌的最佳灭菌方法。  相似文献   

18.
西卡柱花草传粉受精过程花朵形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丽娟  刘国道 《草地学报》1999,7(2):136-141
对西卡柱花草传粉受精过程花朵形态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凌蛄3~6时,多数花蕾进行自花授粉,6~7时,花蕾完成自花授粉过程,此时萼管与花冠长度几乎相等。上竿8:30~9:30,小花开放但龙骨瓣仍闭合时,花粉粒在柱头上萌发。开共经骨瓣松开,露出雌雄蕊,花粉管穿过花柱道、子房内壁进入胚珠。花后6小时左右,小花关闭,合子及初生胚乳核中出现雄性核仁。小花开放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可作为传粉、花粉萌发、受精作用的形态  相似文献   

19.
不同生长年限敖汉苜蓿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生长年限敖汉苜蓿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研究了不同生长年限敖汉苜蓿体内游离脯氨酸(Pro)、丙二醛含量(MDA)、电导率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生长年限敖汉苜蓿生理调节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其变化规律与生长年限间无明显的规律性;(2)研究的4项生理生化指标均能较好地反映敖汉苜蓿的生长状况;(3)相关分析表明,苜蓿草产量与Pro、CAT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r0.85),与MDA、电导率呈显著负相关(P0.01,r0.85)。  相似文献   

20.
天蓝苜蓿种子休眠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天蓝苜蓿种子不同时期发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收获的天蓝苜蓿的种子发芽率很低,为9.1%左右,种子萌发对温度反应不敏感;经砂擦种皮后,发芽率提高到74.8%。对刚脱未经晾晒的新鲜种子的试验表明:种子一旦成熟脱落,胚已经成熟,胚没有后熟期。发芽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硬实导致种子很难吸胀或吸胀后胚的伸长受阻,存在种皮抑制胚的现象,排除了胚后熟造成休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