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许多国家,副结核病是严重危害绵羊和山羊的疾病,对乳品加工业和家畜生意是一个威胁。此病是印度于1940年在绵羊中间首先发现的。各种品种的绵羊和山羊都易感此病。病的发生主要受传染的机会、饲养卫生和营养状况的影响。绵羊副结核病的病原是副结核分支杆菌。此病潜伏期长,感染数月乃至数年后才出现临床症状。幼畜似乎更易感染,刚出生的幼畜最易感染。  相似文献   

2.
正牛副结核病是一种以顽固性下痢、肠黏膜增厚形成皱襞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为副结核分枝杆菌,属于革兰氏阳性杆菌。牛副结核病潜伏期长,是以病牛出现卡他性肠炎、腹泻为特征的致死性传染病,常见于牛,尤其是乳牛严重,偶尔见有绵羊、山羊及骆驼等发病的报道。该病在成年牛中多不表现症状,在怀孕或妊娠的母牛中临床症状明显。1病原该病的病原为革兰氏阳性杆菌副结核分枝杆菌,大小约0.5~1.5um,为抗酸小杆菌。该病原在感染的畜  相似文献   

3.
一种检测牛血清中副结核分枝杆菌(M.P)抗体的商品化快速吸附ELISA经改良后用于检测山羊血清中M.P抗体,使用来自副结核病群中的163只山羊,评价诊断的敏感性,采集血和粪样,而且应用商品试验盒,通过测定分枝杆菌插入序列IS900DNA来估计粪便中M.P的排出怀情况。诊断的特异性是通过10群临床上认为无副结核病的123只山羊的血样来评估的。感染羊群中的163只山羊中有35只(21%)检出了IS90  相似文献   

4.
<正>山羊副结核病又称为副结核性肠炎,主要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山羊慢性、接触性传染病。其显著特征为患羊间歇性腹泻、渐近性消瘦,同时肠粘膜增厚且形成皱襞。该病分布广泛,尤其在青饲青黄不接、草料供应不上、山羊体质不良时发病率骤升。一旦转入青草期时,患羊症状得以减轻,病情出现好转。1流行病学山羊副结核病原菌主要存在于病羊的肠道黏膜和肠系膜淋巴结中,通过粪便排出,污染饲料、饮水等,经过消化道感染健康山羊,副结核分  相似文献   

5.
一种检测牛血清中副结核分枝杆菌(M.P)抗体的商品化快速吸附ELISA经改良后用于检测山羊血清中M.P抗体,使用来自副结核病群中的163只山羊,评价诊断的敏感性。采集血和粪样,而且应用商品试验盒,通过测定分枝杆菌插入序列IS900DNA来估计粪便中M.P的排出情况。诊断的特异性是通过10群临床上认为无副结核病的123只山羊的血样来评估的。感染羊群中的163只山羊中有35只(21%)检出了IS900DNA。在35只IS900DNA阳性山羊中有19只检出了M.P血清抗体,敏感性为54%,感染群中128只IS900DNA阴性山羊18只检出血情抗体。临床上认为无副结核病羊群中的123只山羊的M.P血清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  相似文献   

6.
小反刍兽疫     
正小反刍兽疫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型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兽,特别是山羊和绵羊,野生动物偶尔感染,未见有人感染该病的报道。该病为国际兽疫局规定的A类疾病,同时也是我国规定的一类动物疫病。一、病原简介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是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成员,同属的其他成员  相似文献   

7.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和多种动物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作者将从绵羊结核病的诊断、病原分型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绵羊结核病的研究和防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羊痘包括绵羊痘和山羊痘。侵害绵羊的为绵羊痘.侵害山羊的为山羊痘,山羊、绵羊互不传染,绵羊比山羊更容易感染。绵羊痘是由绵羊痘病毒引发。是多种家畜痘病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具有典型病理过程.以在无毛或少毛的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征性痘疹为特征。山羊痘的病原为山羊痘病毒.该病较少见.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绵羊痘相似.但症状较轻.  相似文献   

9.
牛副结核病又名副结核肠炎 ,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在肠粘膜及相应的淋巴结内繁殖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病的显著特征是顽固性腹泻和逐渐消瘦 ,肠粘膜增厚并形成皱襞。本病主要是使牛发生典型的副结核 ,绵羊、山羊和猪也可感染。马、水牛、鹿及骆驼等也有自然感染的报告。海猪、家兔、小鼠、鸡、狗等不感染副结核杆菌。人也有感染此菌的报告。1 诊断根据症状和病理变化 ,一般可作出初步诊断。诊断又分生前诊断和死后诊断 ,生前诊断主要包括临床诊断、粪便检菌和培养及免疫学诊断方法。死后诊断主要是病理学方法及病变组织的涂片和培养。应…  相似文献   

10.
正奶牛副结核病是一种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以奶牛的的慢性传染病。它的感染途径主要是经口感染,病牛以进行性消瘦,持续性腹泻、体重迅速减轻,产奶力下降,严重的衰竭死亡为特征,给奶牛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奶牛副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病牛和隐性感染牛是传染源,在病畜体内,副结核杆菌主要从粪便排出,被病原菌污染过的饮水、草料等,均可通过  相似文献   

11.
两栖性人畜共患病(Amphixenses)人和动物都是病原的储存宿主。这类病在动物之间和人类之间都可以流行,人和动物又可互相感染。其特点是病原的宿主谱很广,传播媒介多,例如钩端螺旋体病,多种动物都能感染,病原排出于污水中,很容易传染给人。又如人和动物粪便中的日本血吸虫卵,污染了环境水源后,可以变成毛蚴、感染钉螺,钉螺又逸出尾蚴,可以感染动物或人,互为疫源。  相似文献   

12.
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反刍动物的慢性肉芽肿性肠炎和肠系膜淋巴结病。该病多发生于牛和绵羊,也发生于山羊。最近在我们实验室诊断了八例山羊副结核病,本文对这些山羊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羊支原体肺炎是羊易感的细菌性接触性传染病,病原有两种,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和绵羊支原体。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主要感染山羊,而绵羊支原体可以感染绵羊和山羊。在自然条件下,本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经呼吸道感染,发病后死亡率较高。本病有一周左右的潜伏期,羊营养不良及饲养环境差可以成为发病的诱因。2018年11月,师宗县葵山镇养殖户饲养的山羊感染绵羊支原  相似文献   

14.
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一、一类动物疫病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非洲猪瘟、非洲马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禽流行性感冒(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二、二类动物疫病多种动物共患病:伪狂犬病、狂犬病、炭疽、魏氏梭菌病、副结核病、布鲁氏菌病、弓形虫病、棘球蚴病、钩端螺旋体病。牛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恶性卡他热、牛白血病、牛出血性败血病、牛结核病、牛焦虫病、牛锥虫病、日本血吸虫病。绵羊和山羊病:山羊关节炎脑炎、梅迪———维斯纳病。猪病:猪…  相似文献   

15.
羊副结核病又称副结核性肠炎,是由副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绵羊、山羊的慢性、接触性传染病。1流行特点本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易感羊通过食入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感染发病。分布广泛,主要发生在成年绵羊,山羊自然感染的病例较少。幼龄羊对本病的易感性较高,月龄越小,易感性越大,但很少出现临床症状。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怀孕、分娩后哺乳  相似文献   

16.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反刍兽动物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的传染性疾病。其特征为发病急,高热稽留,鼻、眼有黏液脓性分泌物,流延,口腔糜烂,咳嗽,腹式呼吸,水样、血样粪便等症状,自然感染主要发生于山羊、绵羊、羚羊、鹿等反刍动物。临床上山羊较为易感,病死率较高,绵羊次之,牛、猪等呈隐性感染,该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OIE)列为A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17.
副结核病(Paratuberculosis),又称副结核性肠炎,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细菌性传染病。主要感染牛、绵羊、山羊、骆驼及鹿。本病已遍布各养牛国家,我国许多省份都有发生,我省的奶牛和黄牛群中也存在本病,给养牛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1985—1988年,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牛副结核病做了检疫和监测,对检疫方法和本病恃点做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山羊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以孕羊发热、流产、死产和产出弱羔为特征,严重影响山羊养殖业。鹦鹉热衣原体可感染多种动物,多为隐性经过。家畜中以牛、羊易感,禽类感染后称为"鹦鹉热"或"鸟疫"。许多野生动物和禽类是本菌的自然贮主,患病动物和带菌动物为主要传染源,可通过粪便、尿液、乳汁、泪液、鼻分泌物以及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排出病原体,污染水源、饲料及环境。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及损伤的皮肤、黏膜感染,也可通过交  相似文献   

19.
正小反刍兽疫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疾病。1流行特点小反刍兽疫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羚羊等小反刍动物,以山羊发病最为严重。本病主要通过直接、间接接触传染或通过飞沫传染,其传染源主要是患病动物和隐性感染动物,其中以亚临床型的病羊最为危险。患病动物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均含有大量病毒。本病发病率高达100%,严重暴发时,患病动物死亡率为100%,轻  相似文献   

20.
动物外来疫病——小反刍兽疫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山羊和绵羊的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的A类传染病,在我国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该病曾称为小反刍兽假牛瘟、小反刍兽瘟疫、山羊瘟病、绵羊和山羊瘟疫等。该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兽,山羊高度易感,绵羊次之,牛呈亚临床感染,野生动物(如白尾鹿)偶有感染,猪可被实验性感染,未见人感染的报告。PPRV有4个群,但只有1个血清型。该病给小反刍兽动物养殖及国家和外贸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