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酵工程是生物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可以分为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发酵工程技术在微生物发酵饲料、微生物酶法生产维生素、饲料酶制剂等方面得到了广泛运用。随着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发酵工程学、仪器科学、自动化科学的发展,发酵工程必将在菌种选育、发酵工艺研究、新型发酵设备研制、发酵过程的低成本自动化控制等方面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山东饲料》2005,(B08):13-14
1引言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深层液态发酵技术首次用于大规模生产产品以来,这种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饲料业中生产酶制剂的传统方法。然而,这并不是唯一的或最好的方法。这种技术依赖于经过基因修饰的转基因微生物,通过人工过程产生单一酶,其酶活与自然状态下微生物产生的酶相比潜力较差,生理生化属性也较差。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全球家禽饲料酶制剂的研发试验都把焦点集中在了固态发酵技术。  相似文献   

3.
饲料消化率是动物养殖业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关键。试验研究已经表明,酶制剂能提高猪饲料原料的消化,而且酶制剂产品商业化生产已有10多年的历史。近期复兴的固态发酵技术用于生产专门适合于饲料原料的酶制剂,最终研制出了天然的多种酶混合制剂,这种商业化酶制剂产品能使饲料消化率得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利用这些技术能生产出一种天然的具有一定酶活水平且适于在饲料中添加的多酶复合物。  相似文献   

4.
酶制剂是所有活的有机体产生的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是借助生物技术手段研发的一种饲料添加剂,它是通过参加生化反应促进动物对蛋白质、脂肪、纤维素、淀粉以及其它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补充动物体内某些消化酶的不足,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畜禽的生产性能,减少氮、磷的排泄量,保护生态环境。正是因为酶制剂所具有高效、专一、无毒副作用、无残留的特点,使其成为目前饲料行业研究的热点。酶制剂从出现、发展至今,经历一个逐步成熟、健全的过程,从单一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上升到ENIV理论的建立,从单一的添加方式到复合饲喂,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生产工艺不断改进,固态、液体发酵,菌种多样化;检测手段简便实用,精确度提高。但现阶段我国酶制剂的研发和应用还存在很多不足:①酶制剂的生产属于微生物发酵的范畴,而应用属于畜牧业的范畴,由于国内尚无饲料用酶制剂统一标准,使管理产生一定的困难;②饲用酶制剂的发酵国内大多采用固体发酵,固体发酵生产工艺存在的一些缺陷目前无法克服,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给应用带来一定的难度;③饲料加工过程(主要是制粒)中的高温、配合饲料中的重金属离子、动物体内环境等因素可导致酶制剂失活,功能下降。针对酶制剂在饲料生产中的广泛研究、应用以及存在的诸多问题,本刊携众多专家、学者共同推出“酶制剂专刊”,从酶制剂的生产、研发、检测、动物试验、最佳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在饲料中的具体应用等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报道,希望能对行业的研究人员、生产企业有所提示和帮助,使酶制剂的应用更合理、更安全。同时也真诚希望酶制剂的科研人员和相关生产企业能多投这方面的稿件,借助《饲料工业》这个平台把你们最新、最先进的技术信息和研究成果呈现给读者,供学习和探讨,共同推进饲料工业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5.
不同工艺对益生菌发酵饲料感观、pH值与重量损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用植物乳酸菌对饲料原料进行了液态转固态发酵工艺和液态发酵、固态发酵工艺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液态转固态发酵工艺组发酵饲料能较好的保持饲料的色泽,气味香甜,7d内没出现霉变;乳酸含量略低于液态发酵工艺组,pH值变化规律与乳酸含量基本一致;发酵损耗远低于固态发酵工艺组。  相似文献   

6.
以植物乳杆菌和大肠杆菌E.colik88为指示菌株,研究了饲料的液态转固态发酵与固态发酵两种工艺在20℃与30℃两种温度下的pH值变化及菌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①30℃温度下,物料的酸度变化(pH值)比20℃温度时下降的速度快、幅度大;②在固态发酵过程中,液态转固态发酵的起始pH值低于固态发酵(P<0.05),但液态转固态发酵和固态发酵在发酵过程中pH值差异不显著(P>0.05);③在30℃的发酵温度下,乳酸细菌数呈先增值后下降趋势,但液态转固态发酵与固态发酵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④在液态转固态发酵工艺下,大肠杆菌E.colik88菌数呈直线下降趋势,而在固态发酵工艺下,大肠杆菌E.colik88菌数呈先升后降,证实液态转固态工艺对原料中大肠杆菌直接产生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上期回顾:上期主要介绍了纤维素酶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重点阐述纤维素酶的分类及如何筛选产生纤维素酶的细菌。3使用深层液态发酵、固态发酵或者培养生产纤维素酶发酵是一种通过多种微生物将复杂的底物转化为简单化合物的生物转化技术。它被广泛地用于生产纤维素酶,并已在工业中广泛应用。多年来,由于其经济和环境优势,发酵技术已经变得非常重要。由于其快速发展,目前存在两种广泛的发酵技术:即液态发酵(SubmergedFermentation,SmF)和固态发酵(Solid State Ferentation,SSF)。3.1固态发酵/固态培养SSF利用固体底物,如麸皮、甘蔗渣、稻草、其他农业废弃物和纸浆。使用这些底物  相似文献   

8.
液态饲喂即采用液态粥状饲料进行饲喂,相比固态饲喂方式,具有饲料来源广,配方变换灵活,方便实现自动化控制等优点.同时,液态饲喂包括传统的湿拌料直接饲喂和经发酵后饲喂动物的饲喂方式,以及通过智能饲喂系统控制的智能饲喂方式.本文介绍了液态饲喂的相关概念,适合用作液态饲喂的原料,液态饲喂的方法以及在养猪中的应用研究,总结了液态...  相似文献   

9.
灵芝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草药,不仅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同时还具有抗病毒、抗癌、抗氧化、调节免疫和肠道微生物菌群等多种生理活性。通过人工固态栽培或深层液态发酵,可以获得灵芝菌丝体,菌丝体具有与子实体和孢子粉同等的功效,能够提高动物免疫力、降低料重比和促进生长繁殖等,且成本低、产量稳定,经加工后可作为饲料添加剂,替代或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文章基于近年来国内外科研成果,综述了灵芝发酵产物的功效成分、生理活性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为开发新型饲料添加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白酒糟是以谷物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的固态发酵和固态蒸馏工艺制得白酒后的副产物,其产量大、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富含蛋白质、纤维素、脂肪等发酵残余有机物,在反刍动物饲粮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近年来,随着生物发酵技术的发展,白酒糟的营养价值得以提升,白酒糟生物饲料在猪生产中也得到了应用。本文从白酒糟的物理特性、养分含量、菌群结构特点、生物发酵工艺及其在猪生产上的应用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固态发酵饲用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纤维素酶是目前饲料工业中应用较广的一种饲料用酶。许多实验结果表明:在动物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纤维素酶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动物的生长速度,对反刍动物的效果尤为明显。 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纤维素酶都是由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的。生产方式主要有二大类:液态发酵法和固态发酵法。欧美国家以液态发酵为主,产品酶活高,但是酶系比较单一。我国和日本以固态发酵法为主,产品酶活比较低,但是酶系比较复杂,适合于用作饲料酶。 经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固态发酵获得的纤维素酶主要有纤维素酶是由内切β-1,4-葡聚糖酶(包括 C1酶和 Cx…  相似文献   

12.
虫草饲料添加剂是用蛹虫草、古尼虫草及虫草分离菌,采用工业发酵技术而生产的虫草类系列产品,包括虫草培养物、虫草菌粉、虫草培养基、中草药虫草真菌液态发酵培养基、虫草无性型固液发酵产物和虫草提取物等。本文主要对虫草饲料添加剂的活性成分及生物学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饲料资源短缺的问题日趋突出,需要依靠科技手段提高其生产能力。在这一背景下,利用生物发酵技术来开发新型饲料资源、生产蛋白质饲料和新型添加剂越来越受到重视。饲料生物发酵产品如饲料蛋白、酶制剂、氨基酸、维生素和益生菌微生物制剂等在饲料工业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下期主题旨在了解养猪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广泛用于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可直接添加至饲料中,或作为酶制剂、氨基酸等发酵制品的生产菌株。微生物菌株的耐药性、产抗菌药物、产毒能力和致病性等特征直接影响饲料添加剂的质量安全。本文系统综述了欧盟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及发酵制品生产菌株的管理、安全性评价要求和技术方法,为我国饲料添加剂用微生物菌株安全性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饲料资源短缺的问题日趋突出,需要依靠科技手段提高其生产能力。在这一背景下,利用生物发酵技术来开发新型饲料资源、生产蛋白质饲料和新型添加剂越来越受到重视。饲料生物发酵产品如饲料蛋白、酶制剂、氨基酸、维生素和益生菌微生物制剂等在饲料工业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本期主题旨在了解养猪  相似文献   

16.
发酵液体饲料在猪日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酵液体饲料是利用微生物对饲料进行发酵后的液体饲料。与使用酸化剂相比饲料发酵能产生更多的酸和有益中间产物。因此,饲喂前的精细发酵已经成为液体饲料研究的一个新进展。现代饲料生产中,利用悬浮技术将配合饲料加工成均匀分散的液态饲料。同时,使用有益微生物对饲料进行发酵,最终得到发酵液体饲料。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应加拿大国际谷物学院的邀请,我们一行四人,赴加拿大参加国际饲料大麦学习班。这次国际饲料大麦学习班主要由加拿大动物营养、饲料加工和微生物发酵等方面的专家教授介绍加拿大近年来在利用饲料酶制剂提高大麦、燕麦等谷物在猪、鸡等单胃动物饲料中利用效率的最新研究成果。现将该国这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介绍,以期对我国的饲料研究有所借鉴。一、加拿大饲料酶制剂的研究和生产的基本情况。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的许多酶都是在微生物中发现的,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是各种酶的主要来源,也是饲料酶制剂的主要来源。饲料工业要求最终的酶制剂必须是固态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农业大国,畜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比重。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受饲料资源以及畜产品安全的影响。固态发酵饲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新型饲料,现代固态发酵技术在开发新型饲料资源、改善动物营养条件及动物健康等方面的研究中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就固态发酵的技术进行综述,阐述发酵培养基、发酵条件等对发酵结果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1固态发酵的发展历程1.1固态发酵固态发酵工程指在生物发酵过程中发酵状态并未呈现出液态流动状态的一种微生物发酵过程。固态发酵工程的培养基底物以聚合物固态的形式呈现,具有不溶于水、为微生物的滋长培育温床等特点。固态发酵的技术至今已有逾千年的历史,在新时代条件下,研究人员在尊重传统发酵操纵原则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使得当前现代固态发酵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渣是马铃薯淀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其含水量高、自带菌多,容易腐败变质,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果胶、蛋白质等可利用成分。利用微生物固态发酵马铃薯渣生产蛋白饲料不仅可解决马铃薯渣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而且可以缓解蛋白质饲料资源短缺。文章就微生物固态发酵马铃薯渣生产蛋白质饲料的菌种选择、生产方式、应用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利用前景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