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明确海南省四大芒果产区(三亚、乐东、东方、昌江)两大芒果品种(台农、贵妃)果实的品质特性,为芒果果实品质评价及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酸碱滴定、HPLC等方法测定76份芒果样品的单果重、果形指数、可食率、可溶性糖、蔗糖、果糖、葡萄糖、甜度值、可溶性固形物(TSS)、维生素C(Vc)、总酸、糖酸比、固酸比等13个品质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台农果实的TSS、可溶性糖、蔗糖、果糖、葡萄糖、总酸含量及甜度值、糖酸比、固酸比平均值均高于贵妃,贵妃果实的单果重、果形指数、可食率和Vc含量平均值均高于台农.不同产区同一品种芒果果实的TSS、可溶性糖、蔗糖、葡萄糖、果糖和Vc含量及甜度值差异显著(P<0.05);单果重、果形指数、可食率、总酸含量及糖酸比、固酸比差异不显著(P>0.05).13个品质指标的部分指标间存在正相关或负相关,同时主成分分析将13个品质指标综合为4个主成分(PC1、PC2、PC3、PC4),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5.078%,能够代表原品质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其中乐东台农PC1、昌江贵妃PC2、三亚贵妃PC3和PC4因子得分最高.[结论]台农和贵妃果实均具有鲜明的品质特征,贵妃口感酸甜,台农口感更甜;乐东的台农、三亚和昌江的贵妃果实品质特性更佳.  相似文献   

2.
以‘台农一号’芒果(Mangifera indica L.cv.Tainong No.1)盆栽苗离体叶片为试材,研究在增强UV-B辐射条件下芒果不同叶龄叶片的损伤表现和保护响应。结果表明:芒果不同叶龄叶片经增强UV-B辐射处理后,幼叶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急剧升高,叶绿素a/b值急剧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发生不稳定地升降变化;而老叶的这4个指标则变化较为缓慢;成年叶表现居中。不同叶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基本无显著变化,幼叶对增强UV-B辐射处理最敏感,老叶则不敏感,成年叶居中。幼叶的SOD和POD活性总体表现出下降趋势,而老叶的维生素C、还原型GSH、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含量却在增强UV-B辐射处理全程表现增强,且幼叶均表现最低,老叶除后期类黄酮含量降低外均表现最高,成年叶居中。叶片CAT活性在中后期例外地表现为按照老叶、幼叶和成年叶递增。总体上,增强UV-B辐射处理下不同叶龄叶片的损伤表现与其保护能力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3.
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增强UV-B辐射条件下"台农一号"芒果盆栽苗离体成年叶片抗氧化响应。结果表明:UV-B处理使叶片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升高,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降低,说明处理引起了叶片损伤,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片伤害加重;UV-B处理的叶片可溶性蛋白、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Vc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明显低于对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表现为前期(8 h前)高于对照和后期(10 h后)低于对照,说明增强UV-B辐射可诱导叶片细胞通过清除活性氧、积累保护色素直接吸收部分UV-B辐射和增强渗透调节能力来提高抗增强UV-B辐射损伤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增强UV-B辐射对芒果叶片光合作用影响的叶片组织形态学机理,笔者以生长健壮的‘台农一号’芒果树为材料,采用低剂量(24 kJ·m~(-2)·d~(-1))和高剂量(96 kJ·m~(-2)·d~(-1))的UV-B紫外灯在田间模拟增强UV-B辐射处理,观测了树体产量和果实主要品质、叶片光合生理指标和叶片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高剂量处理引起树体产量显著降低,果实品质显著下降;低剂量处理则对树体产量和果实品质无显著影响。高剂量处理使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降低,低剂量处理与对照在这些观测指标上则差异不显著。高剂量处理导致叶片栅栏组织细胞碎裂成小细胞而与海绵组织细胞混杂,海绵组织细胞变大和细胞间隙变宽;低剂量处理导致叶片栅栏组织细胞变短变粗,但仍保持其结构完整。与对照相比,高剂量处理导致其叶片表面角质层增厚明显,低剂量处理则增厚不显著。可见,高剂量处理通过破坏叶肉光合组织结构而抑制叶片光合作用,通过加厚叶片表面角质层而阻碍叶片吸收二氧化碳和抑制蒸腾作用,进而引起树体减产和果实品质变劣;低剂量处理则对叶片显微结构有一定影响,但未破坏其基本结构,对光合作用无显著影响,所以其对树体产量和果实品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LED株间补光对番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LED株间补光对番茄叶片质量、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LED补光使番茄上部、中部和下部叶片单位叶面积鲜重明显增加,光合作用增强;同时,LED补光增加了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VC含量和VE含量,并且果实品质有了明显提高,果实采收期提前5d。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桂南地区葡萄夏果成熟过程中果实品质变化规律,为桂南生产优质葡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维多利亚、赤霞珠、雷司令和优株玫瑰4个品种为试材,在其果实转色前2周、转色开始(5%转色)、转色结束(100%转色)、采收前4个时期采样,测定其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花色素含量、pH和糖酸比,分析4个品种夏果果实成熟过程中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维多利亚、赤霞珠、雷司令、优株玫瑰夏果在成熟过程中果实的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果皮花色素含量、pH和糖酸比呈上升趋势,可滴定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变化趋势.维多利亚和优株玫瑰夏果果实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最先迅速积累,随后花色素含量迅速增加,可滴定酸含量随之迅速降低,糖酸比迅速增加.[结论]鲜食葡萄品种维多利亚和优株玫瑰在生产上可通过枝梢修剪扩大其叶片光合作用面积,促进夏果糖分增加而生产出优质葡萄;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和雷司令夏果品质在桂南地区表现较差,不适合用于酿制葡萄酒.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完善优质苹果梨生产技术。[方法]以苹果梨为试材,探讨了不同栽培措施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套袋后,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有所降低,还原糖、糖酸比显著降低。果实可滴定酸、V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果实平均单果重有降低的趋势。着色指数提高1倍。而增糖剂可提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糖量、糖酸比及果实大小。[结论]套袋、增糖剂结合处理可明显改善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最佳处理为比大其梨膨大素结合套袋处理。  相似文献   

8.
根际交替灌溉技术在南岛无核荔枝上的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年生南岛无核荔枝成年树为试材,以常规灌溉为对照(C K),以根际交替灌溉(PRD)和半量常规灌溉(HN)为处理,研究PRD对单株产量、果实品质、叶片可溶性糖和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K和PRD的单株产量差异不显著,二者都显著高于HN;PRD在果实单果重、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和果肉TSS、TA、TSS/TA上与CK均无显著差异,而显著高于HN;在果肉Vc含量上,HN显著高于CK和PRD;不同处理和CK对果实可食率无显著影响.不同处理和对照的叶片可溶性糖、光合色素含量动态变化特征不一样;PRD在总体上提高叶片可溶性糖、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并且提高叶绿素a/b值.PRD未引起树体减产和果实品质变劣,可提高水分利用率和光合能力,降低用水量和生产成本,因此,该技术应用于南岛无核荔枝栽培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沙糖橘在留树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及树冠覆膜对沙糖橘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沙糖橘适时采收和品质调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经树冠覆膜和未覆膜的留树贮藏沙糖橘进行单果重、果皮重、果皮厚度、色泽及可溶性固形物、糖、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Vc)含量等的连续测定.[结果]在留树贮藏过程中,沙糖橘单果重降低、果皮重增加,果皮亮度、红度值和色调角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略有上升,可滴定酸和Vc含量逐渐下降,糖酸比和固酸比上升.树冠覆膜可增加果皮红度值,降低色调角,延缓可滴定酸下降速度,对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果实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留树过程中果实综合评价得分逐渐下降,而树冠覆膜可延缓得分下降速度,提高果实综合评价得分.[结论]树冠覆膜技术可延长沙糖橘果实的采收期,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果实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在大田栽培和自然光照条件下,人工模拟紫外辐射(UV-B,280~320 nm)增加对棉花叶片显微结构、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人工增加对棉花UV-B辐射,设置4个处理,每个处理的辐射剂量分别为0 w/m2 (R0)、0.5(R1)、1(R2)和1.5 w/m2(R3).在处理的第45 d时测定棉花叶片伤害状况,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棉花叶片显微结构.[结果]随着UV-B辐射增强, 棉花叶片可见伤害症状越来越严重;叶面积逐渐减小,各个处理之间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P<0.01);棉花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经过主脉的叶片厚度、木质部和韧皮部厚度变化趋势是R1>R0>R2>R3,上表皮、下表皮、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大小为R1>R2>R0>R3.[结论]UV-B辐射增强对棉花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当辐射剂量超过棉花植株体内一定的阈值之后,伤害程度就越大.  相似文献   

11.
刘晓辉  杨明  任敬民  文素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6997-16999
[目的]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可食花、可食果、可观花3类不同用途的8种树叶片进行了研究。[方法]测定了抗逆性、糖类、营养物质3个方面9个指标。[结果]可食果树叶片黄酮含量高,可食花树叶片VC含量高。可食花、果树叶片中糖类含量在叶脉和叶中部多,SOD和营养物质在叶肉中多。可观花树叶片黄酮、蛋白质含量在新叶中高,SOD、VC、叶绿素在叶肉中高,可溶性糖含量在叶脉中高,还原糖和总糖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老叶中高。[结论]参试的8种叶片中龙眼树叶片基部SOD最高,芒果树新叶中黄酮和叶中部还原糖含量最高,黄槐树叶肉中VC含量最高,紫荆花树叶脉中蛋白质和叶中部叶绿素含量最高,桂花树叶脉中可溶性糖和总糖含量均最高,水石榕老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以台农一号芒果盆栽苗离体幼叶为试材,研究增强UV—B辐射条件下芒果幼叶的损伤和保护反应。结果表明:UV—B辐射处理使芒果幼叶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升高、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h降低,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片损伤加重。UV—B辐射处理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抗氧化酶(SOD、CAT)活性、保护色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和还原型GS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叶片,UV—B辐射处理叶片VtiC含量和P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叶片,表明增强UV—B辐射可诱导叶片细胞通过提高活性氧清除能力和积累保护色素来直接吸收部分UV—B辐射,从而提高抗增强UV—B辐射损伤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蔗糖基聚合物对龙眼果实营养成分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8年生石硖龙眼树为材料,并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在果实成熟期叶面喷施0.5%的蔗糖基聚合物水溶液,研究蔗糖基聚合物对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总糖、Vc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结果]喷施蔗糖基聚合物后第152、0和25天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对照高15.2%、15.6%和7.2%。在果实采收日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Vc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7.2%、9.2%和12.9%;果实百粒重和可食率分别比对照高11.9%和16.4%;蔗糖聚合物处理对可滴定酸含量影响不大。[结论]在龙眼果实成熟期叶面喷施蔗糖基聚合物能明显改善果实品质,提高果实百粒重和可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根系修剪对冬枣(Zizyphus jujuba Mill.)生殖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为冬枣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指导。[方法]以6年生冬枣为试材,分别在行间两侧距树干3、5和7倍胸径距离处对其进行根系修剪处理,调查各处理枣吊数量、花量、坐果率、产量及果实维生素C(VC)、可溶性总糖、有机酸含量,研究根系修剪对冬枣生殖生长的影响。[结果]3倍胸径根系修剪与对照相比,有效地抑制了枣吊数量和花朵总数,但却极大地提高了坐果率,对产量无明显影响,但却明显提高了维生素C和总糖的含量,降低了总酸的含量。[结论]3倍胸径距离根剪是改善生殖生长的最佳距离。  相似文献   

15.
UV-B辐射对葡萄叶片光合色素和类黄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UV-B辐射对葡萄叶片光合色素和类黄酮含量的影响,以期为研究UV-B辐射增强对葡萄光合作用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试验在室外条件下,以酿酒葡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为材料,通过增加不同强度的UV-B辐射,测量葡萄叶片光合色素和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低辐射(T1)处理下,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平均值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2%、4%、3%;高辐射(T2)处理下,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1%、9%、10%、7%,其中,叶绿素a差异达显著水平。类黄酮的含量也随着UV-B辐射天数延长而显著增加,T1、T2平均值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3%、9%。[结论]葡萄对UV-B辐射增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一定范围内适当增加UV-B辐射可能不会对葡萄叶片的光合作用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基于新型竹纤维高分子材料的竹纤维高分子菌肥对杂交柑橘产量与品质的作用,以乐山市井研县5年生杂交柑橘“爱媛38号”为试材,每株沟施竹纤维高分子菌肥0(CK)、100(T1)、200(T2)和300g(T3),探究不同处理下杂交柑橘产量与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CK相比,竹纤维高分子菌肥处理下柑橘果实单果重增加,株结果量、单株产量和总产量均显著增加(P<0.05),其中单果重、株产量和总产量在T2处理下最高,而株结果数在T1处理下最高;菌肥处理组柑橘果实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还原性糖、糖酸比与固酸比均显著高于CK(P<0. 05),其中T1处理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最高,比CK分别提高了20.98%、29.45%、20.12%,T2处理下果实Vc、还原性糖含量最高,比CK分别提高了21.40%、23.61%,T3处理下果实固酸比最高,比CK提高了33.78%。综合分析可知,100g.株-1竹纤维高分子菌肥处理对井研地区杂交柑橘土壤养分与树体营养有显著促进作用,并有助于杂交柑橘果实提质增产,在实际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应用价值。竹纤维高分子菌肥处理能显著提升土壤养分,并促进柑橘果树汲取养分,使其树体维持较适宜的营养水平,从而促进杂交柑橘果实生长,提高其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17.
王秀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518-17519
[目的]探讨酸浆不同品系各生理指标含量的变化,为酸浆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菱状卵形(A)、粗齿状卵形(B)、长卵形(C)、狭长形(D)及宽卵形(对照)叶片酸浆为试验材料,在花期、结果期、果实膨大期及果实成熟期,测定5种不同品系酸浆叶片中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果实中Vc的含量。[结果]品系C、B的叶绿素含量较高;品系C可溶性糖和V,的含量最高;品系C、B的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较高。[结论]品系C为最优良的品系,可用于推广。  相似文献   

18.
酸性土壤条件下复合微生物肥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酸性土壤条件下复合微生物肥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在西瓜大田试验中设4个施肥处理:不施肥(对照)、饼肥、活性复合微生物肥和化肥,测西瓜单果重、糖度、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研究复合微生物肥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施复合微生物肥可明显提高西瓜的产量和品质,产量比对照高61.3%,比施用化肥和饼肥分别高25.5%和27.7%。西瓜糖度、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复合微生物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当复合微生物肥用量为1 500 kg/hm2时效果最好。[结论]在酸性土壤条件下,西瓜田基施复合微生物肥1500 kg/hm2可明显提高西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