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连森林动物园于2008年7月从南宁动物园引进1对白颊长臂猿,至今已成功繁殖3只幼仔。现对白颊长臂猿的饲养环境、日常管理、饲料配制及繁殖行为等方面进行一定的阐述,以期为人工饲养下白颊长臂猿的繁殖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白颊长臂猿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是类人猿之一。关于长臂猿人工育幼及饲养方面的报道不多[1-2]。笔者在整理杭州动物园白颊长臂猿育幼记录时发现,有些饲养过程与文献报道不尽相同,因此将该白颊长臂猿的育幼过程进行整理,供同行探讨。1动物个体及方法1.1白颊长臂猿幼仔和育幼环境情况2015年1月22日,1只35日龄白颊长臂猿幼仔被首次繁殖的母猿抛弃,只能取出进行人工饲养。幼  相似文献   

3.
2001年9月20日,深圳市野生动物园小湖的湖心岛上的母白眉长臂猿产下l只雄幼仔,其父亲是长臂猿另一“家族”白颊长臂猿,这是国内首次繁殖长臂猿的杂交后代。中国现有4种长臂猿,它们是白眉长臂猿、白颊长臂猿、白掌长臂猿和黑长臂猿,它们在野外数量每种都不足100只,是中国重点保护的濒危物种。 深圳市野生动物园于1996年开始饲养长臂猿,当初从国内引进5只雄性白颊长臂猿及1只雌性白眉长臂猿,当时它们均未成年,混养肘并未出现排斤现象。一年后1只雄性白颊长臂猿与白眉长臂猿产生感情,从此它们成双成对,形影…  相似文献   

4.
天津动物园于1994年底开始饲养白颊长臂猿,其中1只雌性(呼名唯唯)与雄性(呼名鲜鲜)于2000年9月份成功繁殖了第一胎白颊长臂猿。由于当时雌性产仔后对幼仔弃之不理,幼仔生命垂危,饲养员只好将幼仔取出放入新生儿早产箱内进行人工育幼并获得成功,这在我国华北地区尚属首例。此后,唯唯与  相似文献   

5.
白颊长臂猿是中、老、越三国交界地区的特有种,属于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目前我国白颊长臂猿主要分布于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和绿春黄连山自然保护区。北京动物园目前共饲养了十几只白颊长臂猿,繁殖状况良好。2009年9月我园1只白颊长臂猿体表出现多处脓肿。后抽取脓液,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小杆菌。该白颊长臂猿经治疗无效后死亡。剖检时发现其体内有亦有大量脓液,经分离培养,与体表分离到的是同一株细菌。该菌株经鉴定是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Klebsiella pneumoniae ssp pneumoniae)。并对其进行了药物敏感试验。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收集重庆动物园人工饲养的4只北白颊长臂猿和1只黄颊长臂猿血液样本用以检测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共检测了24项血常规指标和26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亚成体北白颊长臂猿和成年黄颊长臂猿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均有部分不在成年北白颊长臂猿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平均值±标准差”内,表明不同年龄、性别和物种可能影响长臂猿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值。本试验是健康长臂猿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国内首次详细检测,为国内圈养长臂猿血液标准值的确定提供了基础数据,对长臂猿的饲养繁育、健康管理和疾病诊断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扬州动物园有两只白颊长臂猿先后处于展出区(喧闹)和繁殖区(安静)饲养,我们通过观察白颊长臂猿处在不同区域的日常行为,分别记录5日内运动、休息、取食、社会性行为时长和频次。结果分析发现,白颊长臂猿在展出区中取食行为所占时间高于繁殖区,运动、休息和社会性行为时间占比均低于繁殖区猿猴。两只长臂猿在展出区中运动、取食、休息频次高于繁殖区,展出区社会性行为频次低于繁殖区。其中雄性白颊长臂猿在两个笼舍中的运动频次,差异显著,雌性的差异极显著。雌雄白颊长臂猿在两个笼舍中的休息频次、取食频次和社交频次差异极显著。所以我们认为环境不同对白颊长臂猿的行为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幼长臂猿人工哺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9月2日,天津动物园一对白颊长臂猿首次繁殖成功,2001年8月29日,第二胎繁殖成功,幼猿出生后均被母兽抛弃,经人工哺育。2只幼猿均已成活,并且发育政治。经过连续2年人工哺育,成功地摸索了一种幼长臂猿人工哺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2000年9月2日,天津动物园一对白颊长臂猿首次繁殖成功,2001年8月29日,第二胎繁殖成功,幼猿出生后均被母兽抛弃,经人工哺育.2只幼猿均已成活,并且发育正常.经过连续2年人工哺育,成功地摸索出一种幼长臂猿人工哺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笼养白颊长臂猿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笼养白颊长臂猿的行为特征,包括休息行为、理毛行为等;再根据工作经验,对笼养白颊长臂猿的饲养管理要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对白颊长臂猿的采血训练,一方面是方便兽医对白颊长臂猿健康状况的检查,了解长臂猿在放松无刺激环境下的常规和生化值,为动物的饲养和繁殖作出针对性的指导。另一方面可增强长臂猿与人的信任感,减少动物的刻板行为,丰富长臂猿日常生活,提高动物福利。于2015-2017年陆续对5只长臂猿成功进行采血训练,发现训练效果与动物年龄大小、个体性格差异、训练环境以及动物疾病的治疗干预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2007年3月11日,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的黄颊长臂猿"园园"出生不久便被亲代遗弃,该园首次尝试人工育幼并成功。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至今尝试人工育幼并成功9只。对黄颊长臂猿的人工育幼做出研究总结,描述了幼龄黄颊长臂猿对温度、湿度的要求,对人工育幼黄颊长臂猿的育幼方法、人工乳的配制、饲养管理以及疾病防治方面给出了建议,并对1~180日龄的黄颊长臂猿幼仔体重进行了测量。  相似文献   

13.
雄性白颊长臂猿的饲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报道雄性长臂猿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笼舍设施、饲料喂养方法及常见疾病的防治 ;以重量法测定 2头白颊长臂猿日粮组成和比例 ,谷物饲料占总量的 5 2 63%。实践证明 ,生活集小群 ,过冬采用小气候保温房 ,有利于白颊长臂猿适应西双版纳勐 仑山地区生活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白颊长臂猿的饲养环境,对福州动物园2只白颊长臂猿进行丰容,并根据丰容前后动物行为的变化对丰容效果进行评估.研究表明,玩具丰容对白颊长臂猿的多项日常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个体1吃植物枝叶的行为显著增加,移动行为极显著增加;个体2地面活动、梳理同类、跑的行为显著下降和追逐行为极显著下降.研究结果同样表明,玩具丰容效果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训练对象及目标、训练准备、训练方法等方面介绍了白颊长臂猿的采血训练,笔者所在动物园珍猴馆有2只白颊长臂猿,(雌)五瓜、(雄)四零,训练员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出训练计划,并对五瓜做采血训练。经过不断的行为训练,五瓜能完成采血训练,这为以后在饲养管理、身体检查及疾病治疗中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6.
正南白颊长臂猿是灵长目长臂科冠长臂猿属的一个亚种,主要分布泰国、老挝和越南三国交界的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季雨林,为树栖动物,目前白颊长臂猿所有总数估计不超过350只,为高度濒危物种,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相似文献   

17.
扬州动物园1只雄性白颊长臂猿"二丁"由于与其余3只长臂猿打斗,造成左臂撕裂伤,经保守治疗无效,引起伤口处感染后进行截肢手术。手术后伤口处恢复良好,行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8.
我园1只雌性白颊长臂猿"可可",因暂时无法展出被关于笼舍内。进入11月份后,"可可"出现了较严重的脱毛现象,但无其他症状。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治疗,该长臂猿脱毛现象好转,现基本恢复正常。长臂猿脱毛症的发病因素有很多种,诊断时要从饮食、环境、寄生虫、真菌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9.
从2010年起,通过对本园自繁的16只子一代猎豹在半散放饲养管理条件下的日粮组成结构的营养分析及优化、种群结构的优化调整、饲养环境条件的改善,来提高猎豹种群的繁殖力,其中1只于2011年成功繁殖一胎7只,并全部成活。  相似文献   

20.
正白颊长臂猿(Hylobates leucogenys)属灵长目、长臂猿科,成年雄体毛黑色为主,混有不明显的银色,面颊的两旁从嘴角至耳朵的上方各有一块白色或黄色的毛,雌体毛为橘黄色至乳白色,腹部没有黑色的毛,故名白颊长臂猿。分布在越南、老挝、泰国三国交界地区,在中国云南仅见于西双版纳的江城、建水、勐腊和绿春黄连山。白颊长臂猿手指弯曲呈钩,善于利用双臂交替摆动,腾空悠荡前进,为世界濒危物种之一,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