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明确兰州市售葡萄中农药残留状况,并对39种农药的检出情况和农药累积暴露风险进行评估。[方法]2018年采集葡萄共计154份样品,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测定了39种农药残留量,其中植物生长调节剂18种,通过对葡萄摄入农药产生的急性和慢性累积风险进行评估,利用慢性膳食摄入风险(%ADI)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RfD)评估急慢性膳食摄入风险。[结果]共检出20种农药残留品种,分别为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2种内源性植物生长调节剂、7种杀虫剂、4种杀菌剂、1种除草剂。其中,%ADI为6.57×10~(-6)%~2.39%,均值为1.20%,%ARfD为0.000 16%~35.64%,均值为13.77%。[结论]葡萄中农药的急性膳食摄入风险总体较低,风险可控,但由于农药检出率较高,应持续保持对样品的监控,并考虑制定相应的最大残留限量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评估西安市草莓中主要农药残留情况及其产生的问题,对西安市主要草莓生产区进行草莓样品采集与检测,对不同人群的膳食暴露风险进行评估。[方法]主要对草莓中的红颜、随珠、章姬、桃熏、石梅、贵妃天香6个品种168批次样品进行农药残留风险检测,用%ADI和%ADfD进行农药残留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同时计算出鲜食草莓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估计值(eMRL)。[结果]168批次样品中有130批次样品检出了农药残留,占77.38%,130批次样品中共检出农药17种;一般人群慢性膳食摄入风险%ADI值为0.000 039%~0.299 000%,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DfD值为0.022 4%~33.200 0%,其中克百威%ARfD最大,为33.200 0%;婴幼儿(8~20月)人群%ADI值为0.000 046%~0.375 000%,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DfD值为0.224 0%~179.000 0%,其中克百威%ARfD最大,为179.000 0%;育龄妇女(14~50岁)人群%ADI值为0.000 039%~0.299 000%,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DfD值为0.057 1%~84.800 0%,其中克百威%ARfD最大,为84.800 0%。[结论]草莓农药残留膳食摄入风险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3.
葡萄农药残留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都江堰市葡萄农药残留进行急性和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方法]2017—2018年对都江堰市生产的86批葡萄样品进行50种农药残留定量检测分析。[结果]2年抽检86个样品中有67个样品农药有检出,检出率为77.9%,有1个样品氯氟氰菊酯超标,超标率为1.2%。杀菌类农药嘧菌酯、多菌灵、腐霉利等检出率较高,膨大剂氯吡脲、多效唑均未检出,检出的农药有5种未在葡萄上登记。检出的14种农药慢性膳食摄入风险(%ADI)为0.01%~0.35%,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RfD)为0.31%~44.26%。根据残留风险得分,检出的农药有1种为高风险农药,其余13种农药为中低风险农药。按照风险指数(RI)排序,中风险样品占3.5%,低风险和极低风险样品占96.5%。[结论]出于保护消费者健康角度,建议吡虫啉、丙环唑、异菌脲、咪鲜胺4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分别设为6、7、6、1 mg/kg。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中山市主要种植基地蔬菜中农药残留情况及膳食摄入风险,对2021年随机抽样的10大类56个品种蔬菜样品中76种农药残留进行风险评估分析。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9)、(GB 2763—2021)对结果判定,并结合风险系数法的评估分析,最终选取检出率大于5%及有超标情况的24种农药进行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显示:2021年共检测蔬菜样品1 353份,有51种农药检出,农残检出率为56.98%,超标率为3.62%;以残留平均值计算各类农药的慢性膳食摄入风险(%ADI)均<100%,食品安全指数(IFSc)均远<1,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RfD)提示应重点关注氟虫腈*、虫螨腈、联苯菊酯3种农药对人体有不可接受的风险。终上所述,中山市种植蔬菜农药残留整体情况良好,长期膳食摄入风险在安全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5.
水蜜桃农药残留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浙江省慈溪市当地散户种植的水蜜桃中农药污染状况,开展水蜜桃农药残留风险评估研究,为水蜜桃食用、农药残留监管和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在2015年7月下旬对慈溪市散户种植的20批次水蜜桃样品进行了34种农药残留定量检测分析,分别用慢性膳食摄入风险(%ADI)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Rf D)进行农药残留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用每日允许摄入量(ADI)、大份餐和体重计算最大残留限量估计值(e MRL)。[结果]试验表明,水蜜桃农药检出率为75.00%,超标率为10.00%。检出的6种农药其慢性膳食摄入风险为0.010%~3.070%,平均值为0.660%;其急性膳食摄入风险为2.18%~31.28%,平均值为8.92%。在检出的6种农药中,除毒死蜱外,其余5种农药MRLS均过严,建议毒死蜱、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氧乐果、氯氰菊酯、甲氰菊酯的最大残留限量分别设为13.50、5.50、39.50、0.40、26.50、39.50 mg/kg。[结论]水蜜桃的农药残留检出率较高,超标率也较高,但其农药残留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均很低,建议修订或制定水蜜桃中毒死蜱等6种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梨安全食用、质量管理和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值设定提供可靠依据,在2009—2013年对慈溪市生产的61批次梨样品进行了农药残留定量检测分析,分别用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Rf D)和慢性膳食摄入风险(%ADI)指标进行农药残留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用大份餐(LP)、每日允许摄入量和体质量计算最大残留限量估计值(e MRL)。结果表明,近5年来慈溪市梨农药残留检出率为60.66%,超标率为0。三唑酮、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三唑磷和毒死蜱等5种农药检出率较高。检出的7种农药的慢性膳食摄入风险(%ADI)在0.008 5%至2.380 0%之间,均值为0.400 0%,风险均可接受;除三唑磷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Rf D)为460.00%外,其他农药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Rf D)在0.21%至19.92%之间,均值为4.97%,风险也均可接受。在检出的7种农药中,甲氰菊酯最大残留限量值(MRL)过松,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三唑酮最大残留限量值均过严,三唑磷在梨中没有相关限量标准。因此建议三唑磷、氯氰菊酯、氰戊菊酯、三唑酮和甲氰菊酯的最大残留限量值分别设为0.1 mg/kg、4.5mg/kg、2.0 mg/kg、3.0 mg/kg、3.0 mg/kg。  相似文献   

7.
以酒泉市东洞戈壁农业产业园和总寨戈壁农业产业园区设施栽培的118份番茄样本为研究对象,对其中80种农药残留量进行测定分析,利用%ADI和%ARfD对番茄中农药残留水平进行慢性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以兽药残留风险排序矩阵进行农药和样品风险排序。结果显示,118份番茄样本中有22份样品检出了农药残留,共检出12种农药,其慢性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均很低。根据农药惨厉风险得分排序、12种农药被分为3类,既高风险农药4种、中风险农药5种、低风险农药 3种。酒泉戈壁设施番茄应重点关注阿维菌素农药的残留。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目前广东和广西地区主要西番莲产区的农药残留水平,为农药残留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在两广地区采取的63个西番莲样品运用现有的检测标准方法进行105种农药残留分析检测,分别用%ADI和%ARf D进行农药残留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通过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有农药检出的样品数有38个,共检出18种农药残留。慢性摄入风险在0.0001%~0.0683%,平均值为0.0110%;急性摄入风险在0.010%~8.620%,平均值为1.000%。【结论】西番莲农药残留检出率相对较高,但检出的西番莲样品其农药残留量均低于MRLs,残留水平不高。西番莲农药残留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均很低。  相似文献   

9.
为金华市茭白生产安全用药,以及农药登记管理和制定茭白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提供参考,在金华市茭白生产基地抽取32批次茭白样品进行甲胺磷等73项农药残留检测,并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未登记农药在金华茭白生产中使用较为普遍;32批次茭白样品中有5批次共5种农药残留检出,但无超标样品;检出5种农药在3种假设情景下,对儿童和成人的慢性膳食摄入风险(%ADI)最高值分别为0.26%和0.14%,对儿童和成人的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RfD)最高值分别为2.53%和1.33%,均低于100%,风险完全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10.
苹果中4种常用农药残留及其膳食暴露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国产苹果中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吡虫啉和灭幼脲4种常用农药残留及其膳食暴露进行评估,明确并量化中国居民食用苹果途径的上述4种常用农药膳食摄入风险水平,为苹果安全生产、消费及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渤海湾(辽宁、山东、河北)和西北黄土高原(陕西、山西、河南)两大苹果优势主产区采集的282份苹果样品,运用专业风险评估软件@Risk,尝试构建非参数概率评估模型,对中国居民食用苹果途径的农药膳食摄入(暴露)风险进行概率评估。首先对282份苹果样品中上述4种农药残留检测值进行分布拟合,拟合度运用Chi-Squared、Anderson-Darling、Kolmogorov-Smirnov 3种统计方法进行检验,综合考虑3种评估拟合结果,确定最佳拟合分布。STMR、HR取最佳分布拟合值,%ADI和%ARfD分别表示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结果】参试的282份苹果样品,255份(占90.4%)苹果样品中检出了农药残留。在检出的4种常用农药中,多菌灵的检出率最高,达到81.9%;其次为甲基硫菌灵和吡虫啉,分别为52.1%和39.0%;灭幼脲的检出率最低,仅为31.2%。绝大多数苹果样品中农药残留量处于较低水平,最大检出浓度为0.9251 mg·kg-1(多菌灵),但仍远低于最大残留限量值3.0 mg·kg-1。样品中4种常用农药残留量均值依次为多菌灵(0.1042 mg·kg-1)>灭幼脲(0.0182 mg·kg-1)>甲基硫菌灵(0.0082 mg·kg-1)>吡虫啉(0.0050 mg·kg-1)。样品中4种常用农药残留量离散程度有异,变异系数分别达到232.8%(甲基硫菌灵)、214.8%(吡虫啉)、174.1%(灭幼脲)和136.4%(多菌灵)。282份苹果样品农药残留量分布规律较明显,随着农药残留浓度的升高,样品所占的比例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27份(占9.6%)苹果样品中未检出上述4种常用农药,198份(占70.2%)苹果样品中检出2种及以上农药残留,19份(占6.7%)苹果样品甚至检出4种农药残留。不同年龄组人群食用苹果途径的上述4种常用农药慢性膳食摄入风险(%ADI)分别为0.2120%-35.1100%(多菌灵)、0.0051%-0.8240%(吡虫啉)、0.0049%-0.1710%(甲基硫菌灵)和0.0004%-0.0152%(灭幼脲);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RfD)分别为0.1940%-16.0500%(多菌灵)和0.0122%-0.9400%(吡虫啉)。幼儿(2-6岁)和儿童(7-13岁)2个年龄组人群由于体重较轻,而苹果摄入量相对较高,膳食摄入风险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人群,为重点监控对象。不同年龄组人群之间,随着年龄的增加,农药膳食摄入风险整体呈逐渐下降趋势;同一年龄组人群,选取的百分位点值越高,农药膳食摄入风险越大。【结论】中国苹果中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吡虫啉和灭幼脲这4种常用农药检出率较高,但所有样品农药残留量均低于最大残留限量。中国居民食用苹果途径的上述4种常用农药慢性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均很低,幼儿和儿童2个年龄组人群膳食摄入风险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人群,需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土壤铁锰结核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锰结核是土壤成土过程中的产物。我国近年来对土壤铁锰结核的物理性状、内部结构、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锰矿物类型的鉴定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及形成时代,同时对铁锰结核所引起的土壤环境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今后一段时期铁锰结核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深化土壤铁锰结核形成机制、铁锰结核的空间比较性研究以及铁锰结核与土壤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试管开花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莹  林庆良 《北京农业》2007,(36):46-49
植物试管开花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本文主要从不同外植体、植物激素、营养水平和环境因素4个方面说明对植物试管开花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哺乳动物显微受精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从注射部位、精子状态、精子发生、卵子状态、卵子激活等方面阐述了影响显微受精的主要因素,并指出了在我国开展显微受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苜蓿抗霜霉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霜霉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及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提出苜蓿霜霉病的防治更侧重于“防”,更依赖于科学的田间管理与草地利用等综合防治措施,即牧草混播、合理施肥、合理利用、搞好田间卫生、种子处理,最后指出了苜蓿育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相思树种的体外繁殖及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从茎尖的培养、器官发生和体细胞胚胎发生3个方面详细综述了国内外近30年来相思树体外繁殖的研究进展,并分析总结了相思树基因工程育种的研究近况,从而提出了相思树体外繁殖及基因工程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认为只有在阐明相思树体外再生的生化、生理机制的基础上,才能对其体外繁殖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促进更多、更有价值的林木基因工程新品种的培育.   相似文献   

16.
盘锦冬季日光温室小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俊和 《农学学报》2015,5(11):113-117
为了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对盘锦地区冬季日光温室小气候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天气条件下日光温室各月气温日变化趋势相似,均呈“单峰”曲线型。晴天和多云天气日光温室内相对湿度昼高夜低;阴天和雨雪天日光温室内相对湿度变化比较平稳。不同天气条件下冬季日光温室室内总辐射最大值出现月份不同,有无草帘对温室内总辐射值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江淮地区小麦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蔡祖玉  张先胜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119-3119,3141
试验结果表明:江淮地区N、P、K的施肥配比为1∶0.5∶0.5时,小麦增产又增效。  相似文献   

18.
我国苜蓿褐斑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苜蓿是农牧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牧草之一。苜蓿褐斑病是由苜蓿假盘菌引起的一种最常见的世界性豆科牧草病害,对它的研究多数集中于褐斑病的田间病情调查与病原菌的鉴定。近年来,由于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的研究者开始对褐斑病进行一些比较深入的研究,本文对苜蓿褐斑病的研究进展做一介绍,不仅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我国有关的科技人员和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适宜新辟桃园的除草剂品种进行了比较,筛选并研究了合理的混用技术。在所选的5 种药剂中,克芜踪的速效性最好,但持效期短。用20% 克芜踪3 000m l/hm 2 喷施,药后10天,杂草平均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达91.1% 和96.2% ;药后15 天,杂草开始复生,防效下降;药后60 天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降至35.4% 和67.7% 。草甘膦系列的除草净度高、防效持久,但药效发挥较缓慢。用41% 农达5 250m l/hm 2,药后20 天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达90.7% 和93.1% ;药后60 天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仍达94.0% 和93.7% 。克芜踪、草甘膦系列除草剂与禾耐斯(乙草胺)混配,能互补长短,提高药效。混用后,克芜踪防效提高2% ~8% ;农达、草甘膦防效提高2% ~5% 。人工锄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仅为70.6% 和84.1% ,且山地表土层松动后易造成水肥流失。  相似文献   

20.
以引自以色列、日本、台湾农友及国内引进的 8个不同类型的甜瓜品种为材料 ,在二代日光温室无土栽培条件下进行了品种对比。结果表明 ,以 Galia C- 8和蜜世界综合表现最佳 ,其次为劳郎 ,这 3个品种低温下果实膨大性能优良 ,丰产、优质、抗病 ,可在生产中扩大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