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0 毫秒
1.
[目的]研究沙糖橘在留树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及树冠覆膜对沙糖橘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沙糖橘适时采收和品质调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经树冠覆膜和未覆膜的留树贮藏沙糖橘进行单果重、果皮重、果皮厚度、色泽及可溶性固形物、糖、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Vc)含量等的连续测定.[结果]在留树贮藏过程中,沙糖橘单果重降低、果皮重增加,果皮亮度、红度值和色调角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略有上升,可滴定酸和Vc含量逐渐下降,糖酸比和固酸比上升.树冠覆膜可增加果皮红度值,降低色调角,延缓可滴定酸下降速度,对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果实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留树过程中果实综合评价得分逐渐下降,而树冠覆膜可延缓得分下降速度,提高果实综合评价得分.[结论]树冠覆膜技术可延长沙糖橘果实的采收期,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果实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2.
用主成分分析法选择纽荷尔脐橙品质的评价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中国24个产地纽荷尔脐橙成熟果实的单果重、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果皮厚度、出汁率、果皮亮度值、果皮红色度、果皮黄色度等10个品质指标。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6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92.16%,系统聚类结果显示可溶性固形物(或果皮红色度)、可滴定酸、Vc、出汁率、果皮亮度值(或果皮黄色度)、单果重(或果形指数或果皮厚度)共6个品质指标可以反映纽荷尔脐橙品质的绝大部分信息,从而简化了果实品质的评价因素,为制订评价纽荷尔脐橙品质指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龙眼品种石硖为试材,于花后87 d至采果期进行动态取样,用色差计陆续观测果皮色泽参数(L*、a*、b*、h°、C),测定龙眼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及单果质量,并对果实色泽与品质的动态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且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在成熟过程中,果皮色泽参数a*、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不断增加;h°值和可滴定酸含量不断减少;L*、b*、C值、维生素C含量先增加后减少;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L*值和a*值与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及维生素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L*值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a*值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此外,b*值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h°值与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固酸比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维生素C含量显著负相关,还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C值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果质量呈显著正相关;此外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建立了根据果皮色泽估测单果质量和果实品质的回归方程:YFW=55.386-0.787a*+0.277C-0.693h°;YTA=-1.67+0.04h°;YTSS=123.03+0.852L*-2.978a*+0.878C-2.028h°;YTSS/TA=622.816+5.678C-8.202h°;Yvc=-2.706+0.056L*。龙眼果实成熟过程中,果皮色泽与果实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密切相关,说明果皮色泽可以为判断果实发育情况和预判果实成熟期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泰国主栽9个榴莲品种为试材,对单果重、果肉重、果形指数、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VC含量等果实性状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金枕果实最大,果肉多,种子较小,可食率高,但果皮厚,有机酸含量较高。猫山王果实大,果肉较多,果皮较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竹脚果实较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VC含量最高,营养品质较高。9个榴莲品种风味各异,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相似文献   

5.
大果水晶梨果实套袋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果水晶梨(Pyrus pyrifolia‘Shisho’)果实进行了套袋试验,并采用模糊数学法对不同套袋果实品质和贮藏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有套袋处理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大果水晶梨果实的外观品质和贮藏性能,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c及石细胞含量都有下降的趋势,含水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提高,风味降低,贮藏期延长。黄色单层纸袋的套袋效果较好,塑膜袋较差。  相似文献   

6.
采收期和贮藏时间对红美人杂柑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美人柑橘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采收期及贮藏时间对果实平均单果重、色泽、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1月下旬及以后采收的果实着色好、固酸比高,有较好的品质;各采收期果实贮藏期间品质的变化类似,果皮着色呈上升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贮藏14 d达到峰值,可滴定酸含量持续下降,常温下贮藏28 d品质劣变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火龙果科学的肥水管理和采收贮藏提供参考依据,以紫红龙果实为材料,研究其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形指数、单果重、可食率、果皮厚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总酸及果实色度等的变化。结果表明: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实纵横径、单果重、果肉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增长,其中纵横径、单果重在授粉后30d趋于稳定,果肉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一直增加至采样结束;果皮厚度呈快速变厚-缓慢变厚-快速变薄的变化趋势;可滴定酸含量呈小幅下降再升高后降低,在授粉后36d达最大值;果皮颜色呈黄绿色-粉红色-深红色-紫红色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胡子有 《南方农业学报》2018,49(12):2500-2505
[目的]分析金都1号火龙果果实发育过程中品质的变化规律,为科学制定其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肥水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金都1号火龙果开花后第5d至果实成熟期间,每隔7d定期测定其果实的纵径和横径、果形指数、单果重、果皮和果肉鲜重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肉水含量等品质指标,由此绘制增长曲线图,分析果实品质变化规律.[结果]金都1号火龙果果实的纵、横径和单果鲜重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均呈快—慢—快的变化趋势,基本符合果实生长双S形曲线;在种子完全发育后,单果鲜重增加迅速,果皮鲜重呈抛物线变化趋势,果肉鲜重呈平稳—加快的上升变化曲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果实生长发育呈平稳—加快的上升变化曲线,其增长高峰出现在花后25~30 d,果肉发育过程中水分需求较大期出现在果实生长中后期(花后10~15和20~25 d).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果重与果皮鲜重、果肉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肉水含量等主要品质指标呈线性正相关,其中,单果重与果肉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关显著(P<0.05),且果肉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单果重增加而增加.[结论]金都1号火龙果实发育中后期(花后20~30 d)是果实品质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期保证有足够的肥水供应,可为获得最佳品质和最高产量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硼锌配比对杨梅品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5年生"荸荠"种杨梅为材料,正交设计不同硼、锌配比研究对杨梅品质的影响,并通过可溶性固形物(Soluble Solid Content,SSC)、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ity,TA)、可溶性糖(Soluble Saccharide,SS)、维生素C(Vitamin C,Vc)等生理指标,对处理后的杨梅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探讨硼锌元素的不同配比对杨梅果实发育及品质形成的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单施Zn组合中,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c等含量虽有一定的提高,但无显著差异,说明单施Zn对改善杨梅果实品质作用不明显;单施B组合中,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c含量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果实内可滴定酸含量下降,果实品质提高,且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均差异显著;B、Zn组合中,与其他组相比,果实品质都有所提高,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特晚熟蕉柑果实发育后期品质变化及其与果园温湿度的关系,为确定适宜采收期、制定栽培技术及示范推广提供依据.[方法]以桂林本地发掘的特晚熟蕉柑为材料,于2018年9月16日—2019年5月3日定期监测果园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同时每隔7~10 d采样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蔗糖、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Vc)的含量及果面色差.[结果]2018年秋—2019年春特晚熟蕉柑果实发育后期果园空气相对湿度较高,温差较小;特晚熟蕉柑整个发育后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的总体上升趋势;蔗糖和总糖变化趋势总体上趋于一致,急剧上升之后下降又升至最大值后小幅度波动变化;可滴定酸含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Vc含量先呈上升趋势,上升到最大值后呈波动变化,但后期整体呈下降趋势;固酸比和糖酸比的变化趋势总体上呈增加趋势,且前期缓慢增加后期迅速;果实成熟期果皮红绿色差指标a*、黄蓝色差指标b*和亮度L*均为正值,果实着色后果皮颜色为橙红至橙黄色.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实内在品质(除Vc含量外)各项指标均与空气日平均相对湿度呈极显著相关(P<0.01,下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与温差无显著相关性(P>0.05,下同),但与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P<0.05,下同);果实蔗糖含量、总糖含量、Vc含量与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日平均气温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在着色后的成熟期果皮色泽仅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著相关,与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特晚熟蕉柑在2018—2019年由秋至春果实发育后期雨水较多、温差较小的气候条件下,4月初果实达鲜果采收标准,品质在4月中旬最佳,宜在4月初—4月中旬进行采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树体载果量水平对初果期红桔、美国糖桔、春见、红美人和胡柚等5个晚熟杂柑品种风味品质及果实质地的影响,以期为各品种初果期最适宜树体载果量区间设定和鲜食品质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9年,以生长势基本一致、4年生的各品种挂果树为材料,在设施栽培条件下设定单一载果量处理,以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与可滴定酸(TA)含量比值变化趋势为主要指标,判断各品种果实成熟进程并选定相对适宜的采收期;2020年在此基础上设定高、低载果量2个处理,分别测定各品种成熟期果实TSS和TA含量,果肉和果皮中可溶性糖、有机酸组分及含量,以及果实质地相关参数,并对载果量与各果实品质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适宜的低载果量下,初果期红桔果肉中蔗糖、果糖、葡萄糖和柠檬酸含量不同程度提升;春见果肉中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提升的同时柠檬酸含量下降、苹果酸含量提升;而红美人在低载果量下果肉中蔗糖含量下降、葡萄糖含量提升的同时苹果酸含量下降,各品种果肉中糖酸比例不同程度发生改变;至采收时,高载果量处理下红桔TSS/TA比值较低载果量降低12.7%;春见和美国糖桔2个品种TSS/TA比值较低载果量分别增加7.3%和7.1%。在红桔上,树体载果量水平与果皮硬度呈极显著相关(P<0.01,下同),与果皮韧性和果肉有机酸含量呈显著相关(P<0.05,下同);在胡柚上,载果量与果皮韧性呈极显著相关,与果皮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相关;在红美人上,载果量与果皮硬度呈显著相关,与果皮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相关;在春见上,载果量与果皮有机酸含量呈显著相关,与果肉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相关;在美国糖桔上,载果量与果肉硬度呈极显著相关,与果肉韧性呈显著相关;但所有供试品种果肉化渣性指标,即果肉紧实度和囊衣硬度与树体载果量水平均未表现出明显相关性。【结论】初果期红桔、红美人和胡柚3个供试品种在较低载果量下,TSS/TA比值略高、最终采收时综合风味更好,春见和美国糖桔2个品种则在较高载果量下TSS/TA比值略高,综合风味更佳。该结果可为不同品种柑橘控产提质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GA_3和套袋对红肉脐橙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贵元  夏仁学  吴强盛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912-4913,4915
以红肉脐橙为试材,于幼果期喷施不同浓度的GA3,并于第2次生理落果基本结束后对果实套袋,分析GA3和套袋处理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GA3处理均极显著降低了单果重,显著或不显著地提高了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和Vc含量,对果皮的亮度、黄色度、果皮厚度、可食率、出汁率、可溶性总糖和可滴定酸无显著影响;套袋处理显著或不显著增加了果皮亮度、黄色度和果形指数,但显著降低了果皮红色度、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和糖酸比,对其他品质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综合评价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对砂糖橘果实品质的影响,文章以健康砂糖橘植株和具有HLB症状植株上采的果实为试验材料,对两类果实的外观、内在、感官、果皮及果肉着色等品质指标进行量化比较。结果表明,与健康砂糖橘相比,感染HLB的果实单果重明显变小变轻,果形发生显著变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固酸比、可食率和出汁率显著减小,而可滴定酸含量及果实硬度明显增加;两类果实在果皮及果肉着色上差异显著。通过人为感官评价,感HLB果实的综合风味明显下降,果实萎缩,部分变僵硬,果实有异味,食用价值变低。HLB对砂糖橘的大小、果形、果实硬度、果皮果肉色泽亮度、感官及内质存在显著影响,造成砂糖橘品质严重下降,应高度重视砂糖橘感染黄龙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福建地区几种主栽柚子品种的优劣,并挑选出优良的栽培品种。[方法]以红肉蜜柚、云南东试早、海南水晶柚、玉环1号、顺昌红心柚、西双版纳1号、美国强得勒7个柚子品种为试材,对各柚子品种果实的主要品质特性,如果形,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可食率,V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的含量,糖酸比和固酸比等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柚子果实品质进行客观评价。[结果]试验表明,不同柚子品种在主要品质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以玉环1号、顺昌红心柚表现较优,其次为西双版纳1号,其他品种果实的品质相关指标测定结果均存在或多或少的缺憾。[结论]对柚子果实品质进行客观评价时可使用模糊综合评判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综合评价黄龙病对绿橙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采自海南琼中县同一果园的健康绿橙植株和具有柑橘黄龙病典型症状植株上的果实为试验材料,对单果重、果形指数、果皮厚度、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果汁率、可食率等指标进行测定,探讨黄龙病对琼中绿橙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同一生产果园中健康绿橙和黄龙病绿橙果实在外观、内在品质等多个指标上存在明显差异,感病绿橙果实品质严重下降。与健康植株果实相比,感染黄龙病的植株果实单果重明显变轻,果实变小,果实变硬,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固酸比、可食率和出汁率显著减少,而可滴定酸含量明显增加。[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科学评估黄龙病对绿橙产业造成的损失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厚皮水果内部品质检测存在的问题,采用基本水果中密度与含糖量的函数关系,以质量和体积关系检测水果密度,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对水果密度和含糖度进行曲线拟合得出水果含糖量,进而研制了一种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厚皮水果糖度无损检测装置。实验(以蜜柚为例)表明,蜜柚的密度和含糖量相关系数高达0.984 6,因此利用蜜柚密度来检测蜜柚的含糖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新疆鲜食葡萄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中  张静  汤兆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004-7007
分析测定了26个鲜食葡萄品种的单果重、果形尺寸、糖酸比、出汁率和蛋白质、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含量及风味等加工品质指标,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鲜食葡萄多个品质指标间存在相对独立性和密切相关性;经主成分分析,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9.02%,可反映鲜食葡萄品质的绝大部分信息;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个主要品质指标被聚为5类,最终将品质指标简化为出汁率和可滴定酸、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风味5个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特效植物营养素对蜜柚果实的影响。[方法]在蜜柚谢花后开始用特效植物营养素(SPNE)喷施植株,间隔20 d以上再喷施,采收前一共喷了4次,比较了SPNE处理和对照产量及品质的差异,果实重量及外观表现的差异,果肉球重量及内观差异。[结果]SPNE使蜜柚的单株成果数比对照多,平均果重增加因而提高产量,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使维生素C及可溶性固形物高于对照品质更好。用SPNE处理过的果实外观比对照大且色泽靓丽、光洁无疤、形状漂亮,外果皮比对照果皮稍薄,果肉球重量比对照增加且外观圆润光洁,尤其是果肉瓣比对照大分布均匀无内裂,果肉比对照更晶莹透亮口感更佳。[结论]为促进蜜柚生产更加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选择成熟度一致的海南主栽蜜柚品种‘红心蜜柚’与‘无籽蜜柚’进行品质分析.分别检测其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维生素C、出汁率、可食率、单果重、农药残留.结果表明:‘红心蜜柚’与‘无籽蜜柚’rss含量在8%~12%之间;维生素C含量在0.3-0.6 g/L之间;出汁率在56%-68%之间;可食率在52%-68%之间;单果重在1 kg~2.5 kg之间.两个品种的品质差别主要在可滴定酸上,且‘红心蜜柚’可滴定酸略高于‘无籽蜜柚’.仅在2个品种蜜柚果皮中检测出低浓度的毒死蜱和吡虫啉残留,果肉中7种农药残留均低于检出限,因此在海南境内生产的蜜柚均可安全食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