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旨在探讨脂多糖(LPS)刺激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IMVECs)对跨内皮迁移中性粒细胞(PMNs)溶菌酶释放量的影响及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马齿苋的干预作用。选取0、0.1、1、10、100 μg/mL LPS刺激RIMVECs,采用ELISA法检测12和24 h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水平以确定后续试验所需LPS浓度。建立PMNs跨RIMVECs黏附模型和迁移的Transwell模型,采用细胞计数法、染色法、ELISA方法评价5种中药对LPS刺激RIMVECs后PMNs的黏附情况、迁移率及其溶菌酶释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0 μg/mL LPS作用RIMVECs后24 h时的IL-6水平极显著升高(P<0.001);与LPS组相比,黄连、白头翁组的PMNs黏附率显著降低(P<0.05),溶菌酶释放量极显著升高(P<0.001),秦皮、白头翁组迁移率显著降低(P<0.05)。提示LPS刺激内皮细胞显著抑制了PMNs杀菌酶的释放,中药黄连、白头翁可以显著减轻这种抑制作用,PMNs杀菌酶的释放可能与内皮细胞的功能完整性有关,本试验为进一步筛选有效中药水溶性成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比较黄连、白头翁、秦皮、黄柏和马齿苋对脂多糖(LPS)刺激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IMVECs)后中性粒细胞(PMNs)释放杀菌酶及内源性抗菌肽(rCRAMP)表达的影响。建立大鼠RIMVECs-PMNs的Transwell体系,试验分为LPS对照组、LPS+黄连组、LPS+黄柏组、LPS+白头翁组、LPS+秦皮组和LPS+马齿苋组,运用ELISA和Western Blotting(WB)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以上5种中药对LPS刺激RIMVECs后PMNs杀菌酶释放及rCRAMP表达的变化。当LPS刺激RIMVECs后,与LPS对照组相比,LPS+黄连和LPS+白头翁组PMNs弹性蛋白酶(NE)分泌量显著增加;LPS+黄连和LPS+白头翁组PMNs组织蛋白酶(CG)分泌量明显增加,LPS+黄连和LPS+白头翁组PMNs溶菌酶(LYS)分泌量极显著增加,LPS+黄连组rCRAMP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结果表明,黄连和白头翁明显促进LPS刺激RIMVECs后PMNs释放杀菌酶和表达rCRAMP,对机体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研究白头翁汤(PD)对脂多糖(LPS)诱导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从而揭示白头翁汤的药理作用。分别采用水溶性四氮唑(WST~(-1))、乳酸脱氢酶(LDH)、苏木素伊红(HE)和Hoechst33342染色法检测PD和LPS对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IMVECs)增殖、细胞毒性、细胞连接和细胞核变化的影响;建立中性粒细胞(PMNs)跨RIMVECs迁移的Transwel模型,检测PD对LPS损伤的RIMVECs后PMNs细胞内和细胞外细菌数量的影响。结果显示,LPS(1μg·mL~(-1))致RIMVECs细胞核萎缩、细胞膜损坏,细胞毒性百分比达53.2%;细胞连接破坏导致细胞脱落,脱落率为39.6%。PD(20μg·mL~(-1))对上述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在20μg·mL~(-1)PD作用下,LPS诱导的跨内皮迁移的PMNs细胞内外细菌的存活明显减少(P0.01)。结果揭示PD可以有效保护LPS损伤的RIMVECs从而增强PMNs的杀菌能力,为临床治疗动物细菌性疾病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药复方抗炎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白头翁汤复方(Pulsatilla decoction,PD)作为经典的清热解毒中药方剂常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腹泻。然而其抗炎机制和靶细胞研究仍然不明确,本课题以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IMVECs)为模式细胞,旨在研究白头翁汤对LPS诱导的RIMVECs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利用LPS刺激RIMVECs,通过荧光定量PCR(RT-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白头翁汤对LPS刺激后RIMVECs的炎性信号通路TLR4-ERK1/2信号通路关键蛋白TLR4、TRAF6、ERK的mRNA及蛋白表达。进一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白头翁汤对LPS刺激后的炎性因子IL-6、IL-8、IL-1β、TNF-α的分泌情况。结果表明:白头翁汤可以显著降低LPS诱导的TLR4、TRAF6、ERK的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并降低了LPS诱导的细胞下游炎性因子的分泌。白头翁汤通过抑制TLR4-ERK1/2信号通路缓解LPS所诱导的RIMVECs炎性反应,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中药白头翁散各组分(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以及其他6种中药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用传统水煎法分别提取10种中药的有效成分;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单味中药、两药联合组成药对及自制白头翁散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白头翁散各组分均可有效抑制大肠杆菌,其中黄连的MIC为6.250 mg/mL,抑菌效果最佳。单味中药中对大肠杆菌杀菌效果较好的是黄连、秦皮、诃子,MBC均为200.000 mg/mL;药对中白头翁+黄连、大青叶+诃子对大肠杆菌的MIC均为3.125 mg/mL,抑菌效果最佳;白头翁+黄连对大肠杆菌的MBC为12.500 mg/mL,杀菌效果最佳。自制白头翁散对大肠杆菌的MIC为3.125 mg/mL、MBC为100.000 mg/mL。结果提示,白头翁散4种单药相加的抗菌效果优于单药和部分药对。  相似文献   

6.
拟探讨白头翁汤及其主要成分对细菌内毒素(LPS)导致的机体炎症等病理损伤的治疗作用.培养内皮细胞至单层融合状态,加入内毒素刺激,3h后加入高、中、低3种浓度的8种药物,继续培养21 h后收集细胞上清液,用ELISA方法测定NO、E-selectin和IL-8的含量.结果显示,白头翁汤高剂量组、白头翁素高剂量组和小檗碱高剂量组的NO含量极显著低于LPS对照组(P<0.01),白头翁汤中剂量组、白头翁素中剂量组、小檗碱中剂量组和秦皮乙素高剂量组显著低于LPS对照组(P<0.05);白头翁汤高剂量组和药根碱高剂量组的E-selectin含量极显著低于LPS对照组(P<0.01),白头翁皂苷B4高剂量组、小檗碱高剂量组和药根碱中剂量组显著低于LPS对照组(P<0.05);秦皮乙素高剂量组的IL-8含量极显著低于LPS对照组(P<0.01),白头翁汤高剂量组、秦皮甲素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秦皮乙素中剂量组显著低于LPS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白头翁汤及其主要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细菌内毒素作用,可在由NO、E-selectin和IL-8介导的机体炎症等病理损伤过程中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白头翁散对不同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本试验采用水提法分别提取白头翁散组方中4味中药白头翁、秦皮、黄柏、黄连的有效成分,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4味中药、自配白头翁散方剂及两种市售白头翁散水提物对7种不同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单味中药中黄连对大肠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胞杆菌、无乳链球菌、副溶血弧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均呈现较好的抑菌效果和杀菌效果,MIC为1.563~50.000 mg/mL,MBC为6.25~400.00 mg/mL。自配白头翁散方剂抑菌和杀菌效果更好,MIC为0.781~25.000 mg/mL,市售白头翁散的抑菌效果和杀菌效果均不及自配白头翁散。  相似文献   

8.
为阐明秦公散的抗炎作用机制,本试验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LPS刺激的内皮细胞黏附分子E-选择素和ICAM-1的表达,用一氧化氮(NO)测定试剂盒检测LPS刺激的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的含量。结果表明,LPS刺激的内皮细胞可显著提高E-选择素和ICAM-1的表达(P0.01),显著提高培养上清液中NO的含量(P0.05);用秦公散及其含药血清处理后则明显抑制LPS诱导的E-选择素、ICAM-1的表达和NO分泌(P0.05)。表明秦公散可通过抑制黏附分子的表达及NO分泌量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价白头翁散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白头翁散组方中白头翁、秦皮、黄柏、黄连4味中药水提物及其组成的药对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BC),并筛选出抗菌作用较强的药对精简组方。单药中黄连抑菌效果(MIC为50 mg/mL)和杀菌效果(MBC为50 mg/mL)最强,黄连与秦皮联合组成药对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MIC为12.5 mg/mL)最强,将4味药物联合组成的方剂抑菌效果最佳(MIC为6.25 mg/mL、MBC为100 mg/mL)。由此表明,白头翁散组方中两种药物联合比单药的抑菌效果好,4种药物组成的方剂比2种药物组成的药对抑菌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比较鸡和鸭在脂多糖(LPS)刺激下脾脏淋巴细胞归巢相关分子的差异性表达。腹腔注LPS 3h后,光镜和电镜下鸡和鸭脾脏红髓均可见大量的淋巴细胞和粒细胞,鸭内皮细胞间隙和椭球结构均较疏松,并可见迁移至椭球周围淋巴鞘PELS中的椭球相关细胞。Western blot显示内皮细胞间连接蛋白Claudin-10表达量在鸡脾脏显著升高,在鸭脾脏显著降低(P0.05);血管黏附蛋白VCAM-1在鸡脾脏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在鸭脾脏下降不明显。荧光定量PCR显示,LPS注射后淋巴细胞归巢基因MAd CAM-1,VCAM-1和Integrinα4在鸡脾脏中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而在鸭脾脏中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调节细胞运动相关基因RHO-A和FAK在鸡脾脏表达量显著性下降(P0.05),Cdc42降低不明显,而RHO-A、FAK和Cdc42在鸭脾脏显著升高(P0.05)。LPS处理后鸡和鸭均产生了宿主免疫反应,并招募大量淋巴细胞和粒细胞参与炎症反应。鸡脾脏淋巴细胞归巢的发生主要归于内皮细胞与淋巴细胞之间的黏附作用;而鸭脾脏淋巴细胞归巢的发生可能归于两方面:一是细胞间调节紧密连接的蛋白表达量下降引起细胞间的渗透性增强,间接地促进了细胞的迁移,二是通过上调细胞迁移和运动方向的相关基因,进而增加淋巴细胞的迁移能力。本研究为鸡和鸭脾脏炎症刺激后淋巴细胞归巢的分子机制比较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头翁素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IMEC)内皮素(ET-Ⅰ)和一氧化氮(NO)分泌增加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IMEC)为试验模型,ET-Ⅰ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技术,NO测定采用还原酶法.结果:白头翁素10 μg/ml、5 μg/ml、1 μg/ml预孵2 h加入1 μg/ml的LPS刺激12 h后.白头翁素组1 μg/ml ET-Ⅰ分泌显著低于LPS组(P<0.05),5 μg/ml、10 μg/ml白头翁素组ET-Ⅰ分泌极显著低于LPS组(P<0.01);10 μg/ml、5 μg/ml、1 μg/ml白头翁素组NO分泌极显著低于LPS组(P<0.01) 结论:白头翁素可以下调LPS诱导的ET-Ⅰ和NO分泌增加,这可能是白头翁的抗炎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为了考察白头翁汤中其他药味对秦皮主要有效成分溶出的影响,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以乙腈(A溶液)-0.1%磷酸(含0.2%三乙胺,B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23 min,流动相中A溶液含量由10%逐渐升为20%,流速0.8 m L/min,检测波长345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检测白头翁汤及相关组方中的秦皮素、秦皮甲素、秦皮苷、秦皮乙素。结果表明:秦皮甲素、秦皮苷、秦皮乙素、秦皮素浓度分别在0.090~22.500,0.120~29.800,0.110~27.100,0.076~19.000μg/m L内,线性关系良好;仪器精密度、方法的重复性、稳定性、加样回收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在2.0%以内;秦皮素溶出率受其他物质影响不大;黄柏和白头翁汤醇提液能明显增大秦皮乙素的溶出;白头翁汤中秦皮苷溶出率都低于秦皮药材;秦皮甲素的溶出规律与秦皮苷非常相似。说明该方法准确灵敏,可用于白头翁汤等相关中药组方中秦皮甲素、秦皮苷、秦皮乙素和秦皮素的含量测定;白头翁汤中的黄连、黄柏、白头翁对秦皮中秦皮素、秦皮甲素、秦皮苷、秦皮乙素的溶出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脂多糖(LPS)诱导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IL-12和TNF-α表达的关系,试验采用不同浓度LPS以不同时间体外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TEC)和肺泡巨噬细胞(AM),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上清液中IL-12和TNF-α的分泌量。结果表明:用2μg/mLLPS刺激TEC,其分泌IL-12的量于24小时达到峰值(P0.01);随着LPS浓度的增加,TEC分泌IL-12的量逐渐增大,当LPS浓度增加到20μg/mL时IL-12的分泌量达到峰值。用10μg/mLLPS刺激AM,AM分泌TNF-α的量于2小时达到峰值(P0.01),随后逐渐下降;随着LPS浓度的变化,TNF-α分泌水平有明显不同。说明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IL-12和TNF-α的分泌量与LPS呈剂量及时间依赖关系,但随着LPS刺激时间及浓度的增加,IL-12和TNF-α的分泌量逐渐减少;不同浓度的LPS与细胞因子的产生效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丹参多糖对导致免疫性肝损伤相关炎性因子的体外调节作用,在体外用LPS刺激共培养的小鼠正常肝细胞NCTC1469和小鼠巨噬细胞RAW246.7建立体外肝细胞损伤模型,LPS单一刺激RAW246.7建立炎症模型。MTT法测定丹参多糖对NCTC1469和RAW246.7活性的安全范围;微板法测定NCTC1469与RAW246.7共培养细胞上清液中ALT的活性;Diff-Quik染色观察RAW246.7的形态变化;ELISA测定RAW246.7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6、IL-10和IL-1β水平;Griss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NO的含量。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LPS组能显著性提高NCTC1469和RAW246.7共培养中ALT的含量,刺激RAW246.7细胞变形,RAW246.7细胞液中TNF-α、IL-6、IL-10、IL-1β和NO的释放量显著性升高(P0.01)。丹参多糖各组(2.0,1.0,0.5g/L)能显著性降低共培养细胞液中ALT的活性(P0.05),并能改善LPS导致的RAW246.7的变形程度,显著性降低RAW246.7细胞液中TNF-α、IL-6、IL-10、IL-1β和NO的释放量(P0.01)。结果表明,丹参多糖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并通过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达到缓解免疫性肝损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三黄连”合剂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三黄连"合剂体内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炎症模型和体外对脂多糖(LPS)刺激RAW264.7细胞所致炎性反应的影响,研究该复方制剂的抗炎效果。结果表明,"三黄连"合剂高剂量(30mL/kg)、中剂量(15mL/kg)组小鼠耳肿胀率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除中剂量组的胸腺指数外,各试验组小鼠肝脏、肾脏、脾脏和胸腺指数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三黄连"合剂对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的NO、TNF-α、IL-1β、IL-6、IL-8水平的升高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且呈剂量依赖关系。"三黄连"合剂在体内和体外均具有良好的抗炎效果,并且在体内无明显毒副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开展了乌梅、白头翁、黄连、穿心莲等22味中药对犊牛腹泻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按照常规法制备中药水提物,采用平板打孔法和微量稀释法测定了22味中药对犊牛腹泻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22味中药中有10味中药对犊牛腹泻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其中乌梅、诃子、五倍子和半边莲对犊牛腹泻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最佳,抑菌圈直径为15 mm以上,为高度敏感;其次是黄连、秦皮、穿心莲、连翘、金银花、石榴皮,抑菌圈直径均大于10 mm,为中度敏感;黄柏、紫花地丁等12味中药对犊牛腹泻大肠杆菌无抑菌作用。对五倍子、乌梅、诃子和半边莲等抑菌作用较好的中药可进一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黄芩苷的抗炎作用,研究黄芩苷对脂多糖(LPS)刺激后仔猪血清中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36头健康状况良好、体重(11.0±1.2) kg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LPS组、氟尼辛葡甲胺组和黄芩苷组(黄芩苷剂量分别为按体重25,50,100 mg/kg添加)6组。饲喂7 d后,氟尼辛葡甲胺组和黄芩苷组提前0.5 h肌肉注射给药,然后与LPS组一起按体重0.1 mg/kg腹腔注射LPS,阴性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LPS 6 h后再次给药1次。检测注射LPS后3,24小时时猪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和IL-8的含量,并于注射LPS 24 h后检测血管和腹膜中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和IL-8的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LPS刺激仔猪3 h后,LPS组血清中TNF-α、IL-1β、IL-6和IL-8的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氟尼辛葡甲胺能显著抑制血清中IL-6含量的升高(P0.05),黄芩苷能显著或极显著抑制血清中TNF-α、IL-1β、IL-6和IL-8含量的升高(P0.05或P0.01);LPS刺激仔猪24 h后,LPS组血清中TNF-α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氟尼辛葡甲胺对血清中TNF-α、IL-1β、IL-6和IL-8含量升高无显著抑制作用(P0.05),100 mg/kg黄芩苷能极显著抑制血清中TNF-α、IL-6和IL-8含量的升高(P0.01),显著抑制IL-1β含量的升高(P0.05)。LPS刺激24 h后,仔猪血管和腹膜中TNF-α、IL-1β、IL-6和IL-8基因的表达显著或极显著上调(P0.05或P0.01);氟尼辛葡甲胺和黄芩苷能显著或极显著抑制血管中TNF-α、IL-1β、IL-6和IL-8基因表达上调(P0.05或P0.01);氟尼辛葡甲胺和黄芩苷能显著抑制腹膜中TNF-α、IL-1β、IL-6基因表达上调(P0.05)。说明黄芩苷能有效地抑制LPS刺激后仔猪血清中炎性因子的分泌及血管和腹膜组织中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分析猪细胞因子诱导的含SH2结构域蛋白(CISH)基因对白细胞介素6(IL-6)和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基因表达的调控,深入研究CISH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试验采用猪CISH基因过表达质粒pcDNA-CISH瞬时转染PK-15细胞,利用Real-time PCR技术分析了CISH过表达对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K-15细胞中,CISH基因过表达并没有引起TLR4、MyD88、NF-κB、IL-1β、IL-6、TNF-α等基因相对表达量的显著改变;细菌脂多糖(LPS)刺激PK-15细胞后,IL-6、TNF-α和TLR4等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1);LPS刺激CISH基因过表达的PK-15细胞后,IL-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说明在LPS的刺激下,CISH过表达可以上调IL-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中国蜂胶乙醇提取物(ethanol extract of Chinese propolis,EECP)对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刺激下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相关基因mRNA转录水平和紧密连接渗透性的影响。EECP中总酚酸和总黄酮含量测定采用福林酚法和硝酸铝法,并建立LPS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MAC-T)炎症模型,采用CCK-8法测定EECP对MAC-T相对增殖率的影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评估EECP对LPS诱导的MAC-T细胞炎症相关因子(IL-6、IL-8、TNF-α和IL-1β)相对mRNA转录水平;以及对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相对mRNA转录水平进行检测,并进一步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对紧密连接膜蛋白进行定位,确定EECP对LPS诱导MAC-T细胞炎症紧密连接渗透性的影响。结果显示:EECP中总酚酸含量为106.35 mg没食子酸当量(GAE)·g~(-1)、总黄酮含量为320.85 mg芦丁当量(RE)·g~(-1);CCK-8结果显示EECP的安全浓度为0~15μg·mL~(-1),并可有效提高LPS刺激下MAC-T的活力;LPS刺激显著增加了细胞炎症相关因子IL-6、IL-8、TNF-α和IL-1βmRNA的转录量(P0.001);但2.5~15.0μg·mL~(-1) EECP预处理显著降低了IL-6、IL-8、TNF-α和IL-1βmRNA的转录量;与此类似,LPS刺激显著抑制了紧密连接蛋白基因(occludin、ZO-1)mRNA的转录量(P0.01),而EECP预处理后紧密连接蛋白基因(occludin和ZO-1) mRNA的转录量显著增加(P0.05);免疫荧光染色试验也证实EECP能通过上调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的表达,缓解LPS诱导的乳腺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紊乱。该结果证实,EECP对细菌脂多糖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这为利用中国蜂胶预防奶牛乳腺炎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黄芪水煎液能否诱导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IMVECs)表达IFN-γ,采用MTT和双夹心ELISA分别检测了黄芪水煎液对体外培养的RIMMVECs增殖以及表达IFN-γ的影响。结果显示,黄芪水煎液在25mg/L~3 200mg/L时促进RIMVECs增殖。为更好的研究黄芪水煎液诱导效果,将不同浓度的黄芪水煎液(0.1、1、6、30mg/mL)诱导RIMVECs 6、12、24h检测IFN-γ含量,结果显示,在各检测时间点0.1、1mg/mL组和空白组差异显著(P0.05),6mg/mL组差异极显著(P0.01),30mg/mL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黄芪水煎液的抗病毒作用可能与诱导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IFN-γ有直接的关系,为黄芪"益气解毒"功效的现代阐释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