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烟草花叶病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烟草花叶病在安福县俗称泡烟、花叶病,是世界性分布的烟草重要病害之一,烟草花叶病可由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以及马铃薯Y病毒(PVY)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2009年安福县普遍发生烟草花叶病,发生面积333余公顷,发  相似文献   

2.
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是植物病毒中较重要的病毒之一,也是烟草花叶病毒属的模式种。TMV的寄主范围很广,可侵染十字花科、茄科、菊科、藜科及苋科等36科350种植物,包括烟草、番茄、茄子、辣椒、菠菜等。全世界每年因TMV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超过1亿美元。由TMV引起烟草花叶病自苗床至大田皆可发生,田间发病率一般在5%~20%,幼苗期或  相似文献   

3.
 1986年开始糸统普查花卉病毒病,对其中9种花卉毒原进行了寄主范围、症状反应、蚜虫传播、种子传播、血清学及电镜观察等试验。结果表明:忽地笑黄色条纹花叶病、鸢尾条纹花叶病、金盏花花叶及皱缩病、观赏木本番茄轻花叶病、虾衣花花叶病、菊花皱缩茎枯病、菊花花叶病、雏菊花叶病、秋葵轻花叶病的毒原依次为水仙黄条病毒、鸢尾花叶病毒、烟草环斑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烟草环斑病毒、番茄斑萎病毒、烟草环斑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和秋葵花叶病毒。  相似文献   

4.
<正> 烟草花叶病是我省烟草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在我省多次流行,已成为影响烟叶产量和质量的限制因素。据记载,50年代我省烟区花叶病的毒源是以烟草花叶病(TMV)为主,60年代以后黄瓜花叶病毒(CMV)渐趋上升,至70年代以后黄瓜花叶病毒成了烟草花叶病中的主要毒源,约占发病总数的80%左右。黄瓜花叶病毒主要是桃蚜传播的一种非特久性病毒,它的发病程度与初侵染源的数量和5—6月份降水强度与降水持续时间有密  相似文献   

5.
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是植物病毒中较重要的病毒之一,也是烟草花叶病毒属的模式种.TMV的寄主范围很广,可侵染十字花科、茄科、菊科、藜科及苋科等36科350种植物,包括炯草、番茄、茄子、辣椒、菠菜等.全世界每年因TMV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超过1亿美元.由TMV引起烟草花叶病自苗床至大田皆可发生,田间发病率一般在5%~20%,幼苗期或大田期感染损失可达30%~50%,严重者绝收[1-2].  相似文献   

6.
1烟草漂浮育苗病毒病流行的主要原因和特点 引起烟草病毒病的病原病毒种类较多,以普通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为常见。这2种病毒不论是单独侵染还是混合侵染,其显著的症状是植株矮缩、叶色浓淡不均和畸形,烟农俗称“花叶病”。这2种病毒病都很容易通过汁液摩擦和昆虫进行传播,在烟草漂浮育苗中主要通过修剪、间苗等操作传播。以下是花叶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广西西瓜花叶病病原病毒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广西各西瓜主产区采集到表现花叶症状的样品124份,经ELISA测定,所采样品均与西瓜花叶病毒二号(WMV-2)抗血清呈阳性反应,与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抗血清呈阴性反应.取典型样本摩擦接种西瓜、西葫芦、南瓜、黄瓜、毛节瓜、瓠瓜、罗汉果等葫芦科植物表现花叶症状;接种苋色藜产生局部坏死斑;接种番木瓜、普通烟、心叶烟、番茄、辣椒、豇豆等无任何症状反应.该病毒还可通过棉蚜和嫁接传染.病毒初提纯液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许多大小为12nm×(600~800)nm的线状病毒.ELISA测定结果显示,该病毒与莴苣花叶病毒(LMV)、大豆花叶病毒(SMV)抗血清呈阳性反应,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血清学关系.据此,广西西瓜花叶病的病原病毒应为西瓜花叶病毒二号(WMV-2).  相似文献   

8.
对陕西境内10种花卉病毒病的毒原进行了寄主范围、症状反应、蚜虫传播、种子传播,血清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等试验表明:美人蕉花叶病、美人蕉黄色斑驳病、美人蕉白色条点花叶病、唐菖蒲条纹花叶病、唐菖蒲环斑病、申红花叶病、早金莲花叶病.大理花明脉花叶病、大理花环斑病和鸡冠花花叶病的毒原依次为美人蕉花叶病毒、美人蕉黄色斑驳病毒、黄瓜花叶病毒、菜豆黄色花叶病毒,烟草环斑病毒、黄瓜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大理花花叶病毒、番茄斑萎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另外,在大理花病株中检测到黄瓜花叶病毒。  相似文献   

9.
转病毒移动蛋白及复制酶基因烟草的协生和重组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转化番茄花叶病毒 (ToMV)、烟草花叶病毒 (TMV)移动蛋白 (MP)基因和黄瓜花叶病毒P1株系(CMV P1)部分复制酶基因的 3种转基因烟草 ,分别接种马铃薯X病毒 (PVX)、马铃薯Y病毒 (PVY)、CMVRB株系 (CMV RB)和TMV。症状观察和ELISA测定发现 ,各病毒在转基因烟草和非转基因烟草上的症状及病毒浓度没有显著差异 ,表明这些病毒在转基因烟草上没有协生作用发生。对转化ToMVMP基因和转化CMV P1部分复制酶基因的转基因烟草 ,分别接种TMV和CMV RB ,定期进行生物学、ELISA和免疫捕获反转录PCR(IC RT PCR)检测 ,在 16个月的连续测定中未发现病毒重组现象。  相似文献   

10.
茄子上烟草花叶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1年在沈阳地区茄子花叶病病株上分离到SY—IS分离物.对该分离物进行生物学鉴定、血清学检测及多聚酶链反应(PCR)测定,确定引起沈阳地区茄子花叶病的毒原种类为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mosaicvirus,TMV)的一个株系.此为国内茄子花叶病新的毒原种类。  相似文献   

11.
一、普通花叶病 (一)发病规律.烟草普通花叶病是一种植物病毒引起的病害.这种病毒简称THV.除为害烟草外,还为害蕃茄、马铃薯、茄子、辣椒等作物.该病极易接触传播,无病菌烟株只要被病叶磨擦一下,叶片上的茸毛稍有损伤,就能传染病毒.  相似文献   

12.
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对采自河南省中部烟区的花叶病标样检测结果表明,黄瓜花叶病毒(CMV)是1992年该烟区花叶病流行的优势毒原,其侵染率及含量均高于烟草花叶病毒(TMV)。CMV的平均侵染率为65.8%,TMV为29.7%,CMV和TMV的复合侵染率为27.9%。还对转基因抗花叶病NC89与普通NC89受侵染后的病毒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3.
辣椒花叶病防治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Capsicum annuum L.)花叶病,是近年影响产量和质量的重要问题。经近年来的研究(1980~1985年),初步鉴定,主要毒原为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及很少的烟草蚀纹病毒(TEV)和马铃薯Y病毒(PVY)等。因毒原种群不同症状表现有些差异。由TMV侵染的辣椒多表现黄色斑驳花叶型和普通花叶型;由CMV侵染的辣椒叶片,多表现黄化型和畸形、蕨叶等型。田间蚜虫传播CMV,品种间对病毒的抗性略有不同,若采取一系列栽培措施,有显著减轻本病的作用。兹将防治研究初步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对云南烟草病毒病进行了调查采样,应用病毒分离提纯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开展鉴定研究,得出:(1)烟草病毒病在田间的症状以花叶病为主,但多为复合症状,诊断价值不大;(2)云南烟草病毒病原以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病毒Y (PVY)为主、烟草蚀纹病毒(TEV)发生较为普遍,但为害不严重,此外有马铃薯病毒X (PVX)一种球形病毒[可能是番茄斑萎病毒(TSWV)]也有零星发生,以症状来看,还有环斑、曲叶、丛枝、条纹等类型,但未分离到明显的病原;(3)病毒病原的分布在云南主要烤烟栽培品种上没有明显差异,而与采集地点不同有明显的不同,即其分布主要与生态类型有关.同时,对烟草病毒病重病区宾川开展了集中采样鉴定研究并进行了初步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5.
烟草花叶病对烟草种植危害极大,推广应用高抗病品种是有效应对烟草花叶病危害的有效途径。为湖南省烟区筛选对烟草黄瓜花叶病抗性较好的烟草品种(系)提供参考,以17个烟草品种(系)为材料,对其进行烟草黄瓜花叶病毒(CMV)的人工接种,并于病毒接种后第14天、第21天、第28天、第38天调查其烟草黄瓜花叶病发病情况,鉴定其对烟草黄瓜花叶病的抗性。结果表明:17个烟草品种(系)在病毒接种后第14天的CMV抗性均表现为抗病。病毒接种后第21天,CZ-67、HC2030、C81-3-5、CZ-66的CMV抗性表现为抗病,YZ2008等12个品种(系)的CMV抗性表现为中抗;病毒接种后第28天,CS08、CS12、YZ10、M87的CMV抗性表现为感病,CZ-67等12个品种(系)的CMV抗性表现为中感;病毒接种后第35天,YZ2008、K326(CK1)、HC2032、CS12、YZ09、Ti245的CMV抗性表现为中感;CZ-67、CS08、云烟87(CK2)、HC2030、SY146-1、YZ10、M87、C81-3-5、CZ-66、G28的CMV抗性表现为感病。CS19对CMV的抗性在病毒接种后...  相似文献   

16.
可以感染玉米引起花叶症状的病毒有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甘蔗花叶病毒(SCMV)、约翰逊草花叶病毒(JGMV)和高粱花叶病毒(SrMV)等4种,目前国内主要认为是SCMV.为明确江苏发生的玉米矮花叶病的病原,2011年从姜堰田间采集自然发生的呈现玉米矮花叶病典型症状的玉米病叶,初提纯物电镜观察可见750 nm×13 nm线状病毒粒子.根据已经发布的SCMV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扩增获得预期的CP、HC-Pro、NIb和Vpg基因片段,而用MDMV、JGMV和SrMV特异性引物未扩增到预期目的片段.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表明,扩增到的基因片段序列与SCMV对应基因片段序列的同源性在90%以上,与SCMV亚组中另外3个株系MDMV、SrMV和JGMV相应基因片段序列的同源性在80%以下.由此判断姜堰玉米矮花叶病的病原为SCMV.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烟草蚀纹病毒(Tobaccoetch virus,TEV)对玉米矮花叶病(病原为甘蔗花叶病毒(SCMV))的预防效果,在防虫网室内,采用人工摩擦接种病毒的方法进行生物学试验,并用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预防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经过TEV保护接种后再接种SCMV的植株长势明显优于只接种SCMV的植株,其叶长、叶宽和株高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只接种SCMV全部发病10 d后,有13.8%经保护接种的植株叶片开始轻微褪绿,极大地延迟了花叶症状的发生;攻击接种50 d后,经TEV保护接种后再接种SCMV的玉米植株,体内SCMV CP基因表达量为只接种SCMV玉米的0.113 4倍。说明,SCMV能够有效地减轻玉米矮花叶病的发生及危害。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葫芦科作物6种病毒的多重RT-PCR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葫芦科作物上的病毒主要有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YMV)、西瓜花叶病毒(WMV)、黄瓜花叶病毒(CMV)、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GMMV)、烟草花叶病毒(TMV)和番木瓜环斑病毒(PRSV),通常发生复合侵染。基于Gen Bank中这6种病毒的核苷酸序列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在单重RT-PCR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影响2种多重RT-PCR扩增的DNA聚合酶浓度、d NTPs及镁离子浓度、退火温度、延伸时间、循环次数等因素进行优化,对检测灵敏度进行测定,建立了2种PCR反应同时检测葫芦科作物上6种病毒的多重RT-PCR方法。结果显示:2种多重RT-PCR体系均能同时扩增出各自特异性片段,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序列同源性在97%以上;优化的2种多重RTPC体系检测灵敏度为总RNA稀释102~103倍,应用于江苏省210份样品的检测结果与单重RT-PCR一致,体现了检测的可靠性;检测结果表明近年来江苏省葫芦科作物以种子传播的ZYMV和CGMMV侵染为主,病毒的复合侵染率达75.24%。  相似文献   

19.
唐菖蒲(Gladiolus hybridus)在生长过程中,易受不良环境的影响及真菌感染产生多种病害,如叶片锈病、根腐、球茎腐烂病等真菌性病害及病毒病害,这些真菌性病害和病毒病害都严重影响唐菖蒲植株的生长势及鲜切花的观赏价值。本研究于2013-2014年对青海省唐菖蒲主产区田间及球茎贮藏期间的病害发生进行了调查,以确定发病种类、危害程度,并进行田间取样,在室内分离培养,通过显微镜观察鉴定和回接实验,研究病原菌种类及致病性。研究结果发现:唐菖蒲生长期间有3种真菌性病害(球茎腐烂病、根腐病和锈病)和1种病毒病(烟草花叶病),而贮藏期间球茎发生球茎腐烂症状。田间发病最严重的是真菌性病害,发病率为7.8%~66.7%(重茬地块发病率最高)。真菌性病害中尤其是球茎腐烂病和根腐病受地区气候影响最大,夏季高温和平均温度较高的地区发病率越重,因此,作为种球繁殖基地,夏季气候冷凉是减轻发病率的关键。田间病原菌分离后经荧光显微鉴定证实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是唐菖蒲根腐病的致病病原;青霉菌(Peniaillum sp.)为青霉属真菌,但回接后无致病性;单胞锈菌(Uromyces sp.)为唐菖蒲叶片锈病的致病病原。不同贮藏方式及贮藏温度下的发病种类和发病率存在较大差异,从贮藏期间腐烂的球茎上我们分离到3种病原真菌,经显微鉴定和回接实验证实为无致病性的次生真菌和球茎腐烂病致病病原。采用r DNA-ITS分子标记对贮藏期间病原菌8个样进行鉴定,通过DNA提取、通用引物扩增r DNA基因族ITS全序列、PCR产物的回收纯化及序列分析,对测定序列blast比对表明:Gp6的r DNA-ITS序列与Talaromyces funiculosus菌株的ITS序列同源性高达99.75%,确定为青霉属、篮状菌亚属中的Talaromyces funiculosus。2013、2014年通过生长期间叶片、花瓣的表现特征,对田间疑似携带病毒的植株,分别选用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和烟草环斑病毒(Tobacco ring spot virus,TRSV)三种病毒ELISA试剂盒进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检测。对24组样品进行检测,空白对照及标样阴阳性检测证明试剂盒酶标板灵敏有效,其中,黄瓜花叶病毒、烟草环斑病毒的样品OD值均小于临界值(CUT OFF),判定为阴性,即样品中未检测到黄瓜花叶病毒、烟草环斑病毒。在烟草花叶病毒检测中,样品05、07的OD值大于临界值(CUT OFF),判定为阳性,即样品05、07中含有烟草花叶病毒。根据取样量和检测量比较,烟草花叶病毒的检出率达到8%左右。  相似文献   

20.
对所采集的百日菊、美人蕉、唐昌蒲病毒病的毒源标样,经鉴别寄主反应、电镜观察、物化属性测定、蚜传试验、种(球)传试验及血清学反应,百日菊的病原病毒鉴定为: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番茄不孕病毒(TAV)、蚕豆萎蔫病毒(BBWV)。其中以 CMV 为主,约占64%。4种病毒均可通过汁液摩擦接种,不经种传。美人蕉病原病毒鉴定为黄瓜花叶病毒。其块根带毒率达45%以上。唐昌蒲病原病毒经鉴定为黄瓜花叶病毒。其球茎带毒率可达4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