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蛋用鸡经雏鸡和育成鸡两个阶段的精心培育.一般于131日龄转群上笼并过渡到成鸡饲养阶段。上笼后为了减少饲料应激。可继续喂育成鸡料,经1周后改喂产蛋前期料。要求140日龄时光照这12.5小时,并于141日龄开始每周增加光照30分钟,直至每天光照达16小时。在正常情况下,母鸡于21周龄开始产蛋,产蛋率逐渐增高.当产蛋率达50%时,再改喂产蛋高峰料,于28~29周龄达产蛋高峰。优良品种产蛋高峰产蛋率可达92%~95%.持续5~6周后产蛋率以每周下降1%左右缓慢下降,产蛋白线、非常平缓,这是正常鸡群产蛋的规律。如果违反这个规律,达产蛋高…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鼻炎(Infectious coryza,IC)是由副鸡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gallinarum)引起的鸡的急性或亚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鼻腔和鼻窦发炎,打喷嚏、流鼻液、颜面肿胀等。本病可在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中发生.可造成鸡只生长停滞、淘汰率增加以及产蛋显著下降(10%-40%).目前该病在我国已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3.
最新版NRC的家禽营养需要量(下)农学博士山崎昌良(2)产蛋前的营养需要量最近统计表明,蛋鸡的产蛋率明显提高,且产蛋期延长。研究表明,19周龄即使饲喂3,5%钙的饲料,对青年鸡的生长、骨骼的形成和肾脏组织等均没有严重的影响,倒是饲喂0.9-1.5%钙...  相似文献   

4.
维生素C对蛋鸡生产性能及抗体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C除了幼禽自身合成不能满足要求之外,成年禽自身合成一般能满足自身需要。据报道,在成鸡的饲养过程中添加一定水平的VC能减低在高度集约化生产体系中遇到的各种应激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维生素C对鸡的产蛋性能,蛋的品质及免疫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中,VC对鸡的产蛋性能的改进在1.2%和30%之间。另据报道,在对家禽传染性法氏囊炎抵抗实验中,VC添加组及对照的3周龄鸡群的死亡率分别为20%和37%。可见,VC对鸡处在高温不良环境中,对提高鸡的生产性能及抗病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而具有添加的…  相似文献   

5.
鸡患败血霉形体病引起产蛋下降杨秀荣,王长海,刘哲仁(黑龙江省畜牧兽医药械公司·哈尔滨·150036)鸡败血霉形体病(CRD)又称慢性呼吸道疾病,1995年3~4月间,哈尔滨市道里区新发三场某养鸡专业户饲养4500只7日龄罗曼商品代鸡,突然发病,产蛋下...  相似文献   

6.
试验共设五个组合,产蛋期每组两个重复,经过试验筛选出优秀组合伊莎父系公鸡×我所选育的纯系C,即(Ⅰ×C)。Ⅰ×C组合入孵蛋孵化率为93.6%,极显著地高于其它组,21-72周入舍鸡产蛋量达270.3个,饲养日只鸡产蛋量达297.2个,入舍只鸡产蛋重达15.63公斤,饲养日只鸡产蛋重17.20公斤,43用蛋壳强度达3.97公斤/厘米2,21-72周料蛋比为2.33:1。  相似文献   

7.
鸡胚成纤维细胞传代的探讨王建华(江西生物药厂)鸡胚成纤维细胞(CEF)能否传代这一问题,有的资料说不能传代。为了减少生产用蛋,降低产品的成本,在生产中,对CEF能否传代进行了试验性探讨。1材料犊牛血清、7.5%NaHCO3、双抗、0.5%的细胞生长液...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对广东地区矮脚黄鸡、新兴黄鸡、广西三黄鸡等品种种鸡产蛋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矮脚黄鸡的适应性、抗病性较强,死淘率低(6.31%),料蛋比低(5.05),产蛋整齐性好,从开产到产蛋率达80%的天数短(25天);新兴黄鸡产蛋期产蛋教高达182.44枚,破蛋率低,为1.55%;广西三黄土鸡开产日龄早(148日龄),日采食量低(164.83g),产蛋期只总耗料量为41.37kg。矮脚黄鸡对广东地区高温、多湿的环境适应性较强,适合在广东地区饲养。  相似文献   

9.
在养鸡生产中,影响鸡的生产性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育雏期到产蛋末期饲养管理的好坏都与生产性能密切相关,但育成期的体重控制却是饲养的关键,对开产日龄、产蛋数量、高产蛋率的持续期、蛋重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探讨鸡育成期体重控制对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本次实验。1材料与方法1.1材料2000年4月迁安市某一鸡场孵化的褐壳商品蛋鸡400只,健康活泼,采食饮水都正常。1.2方法(1)0~6周龄期间400只雏鸡生活在相同的环境里,饲养管理条件防疫措施等相同,使雏鸡正常发育。(2)从第7周开始将雏鸡转入育成…  相似文献   

10.
雏鸡从7周龄到18或20周龄这一阶段称为育成期。整齐度是育成期的关键指标,它包括体重、胫长、性成熟整齐度。一般所说的整齐度是指体重整齐度,它是指群体中体重超过或低于标准平均体重10%范围内的鸡所占的百分比。整齐度反映出整个鸡群的生长发育情况,整齐度高说明鸡群生长发育一致,则鸡开产整齐,产蛋高峰高且维持时间长,所以,提高育成鸡的整齐度很重要。要提高育成鸡的整齐度,须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1.
<正>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眼流泪、鼻腔、眶下窦发炎,面部肿胀,流水样鼻液。本病发病率高,传播快,主要造成8~9周龄育成鸡与产蛋鸡群发病,育成鸡生长不良,产蛋鸡产蛋下降10%~40%不等,混合、继发感染会造成一定的死亡,经济损失大。1发病现状1)发病日龄。在育成阶段的80~110 d左右,产蛋鸡群集中在150~300 d之间。2)临床表现。发病鸡突然出现精神不佳、食欲  相似文献   

12.
1 产蛋后备鸡、产蛋鸡粗蛋白质及氨基酸的修订 GB/T 5916-2004产蛋后备鸡前期和中期饲料粗蛋白质营养参数主要依据GB/T 5916-1993而定,没有变动,但删除了产蛋后备鸡育成后期阶段;  相似文献   

13.
杭州市蛋鸡试验场是我国首家饲养依莎褐商品蛋鸡的大型鸡场。从试生产开始就研究设计了春秋、夏季和冬季,育雏、育成、产蛋前期和产蛋后期,三种季节四个阶段共十一种不同能量浓度和蛋白水平的依莎褐蛋鸡全价饲料系列配方。通过二年来试用,在杭州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的气候环境下,使40万只雏鸡、31万只育成鸡的体重都达到或超过法国依莎公司的标准,获得15万多只产蛋鸡72周饲养日产蛋量达16.2千克,入舍鸡产蛋量14.23千克的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养鸡最终目的就是想达到在一个饲养周期内多产蛋、低死淘率,从而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然而,生产实践中人们往往因种种原因疏于管理而达不到预期目的。笔者通过12年的养鸡实践,认为养鸡要取得最佳效益,除了要搞好育雏、育成期及产蛋后期饲养管理外,在产蛋高峰期还应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1.适时补钙,调整钙磷比例,防止产软壳蛋、薄壳蛋及鸡只发生软骨病、骨质疏松症或痛风。一般从开产至产蛋率达80%时,鸡只日需钙量约为日采食量的3%~3.3%。当产蛋率大于 80%时,应及时补充钙,使其比例达到3.5%~4.0%。另外,还…  相似文献   

15.
蛋鸡生产性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备母鸡的培育。实际生产中,养殖者只重视育雏和产蛋阶段的饲养管理.而疏于对育成期的管理.特别是在环境温度和营养方面。造成育成鸡合格率低、后备鸡体重不达标准,严重影响以后的生产性能.这也是当前蛋鸡生产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育成鸡是指7周龄到开产前的鸡。雏鸡7周龄时转入育成舍开始进入育成阶段.该阶段培育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蛋鸡性成熟后的体质和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16.
1鸡对钙磷的需求量   鸡对钙磷的需求量与鸡的品种,生长期,产蛋,钙磷比例,维生素 D3浓度,植酸磷比例,环境温度和饲料能量密度等因素有关。 1.1鸡品种   虽然不同的品种对钙磷的要求不同,各育种公司提供的饲养指南上都有营养标准可供参考,但制定新品种的饲养标准需要经过大量饲养实验来进行。由于品种在不断选育和改良,因此钙磷的推荐需要量也要修订。但某些商业品种的饲养标准并非经过大量饲养实验而得出,仅仅是估计的新的需要量,这一点要特别强调。 1.2生长期   育雏、育成、产蛋期鸡对钙磷的需求量不同,因此生产中常常…  相似文献   

17.
在饲料中添加大麦芽对黑羽乌骨鸡产蛋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试验组人产蛋母鸡日喂大麦芽为76g(相当于大麦20g),其日均产蛋数、日均产蛋量和产蛋率较对组分别提高了48.72%(+3.7枚),47.26%(+324.6g)和48.52%(+17.59%),差异极显著(P〈0.001)。由此可见,在饲料中添加大麦芽可以有效地提高黑羽乌骨鸡的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18.
江苏农垦东辛祖代鸡场于1988年3月建成以来,已先后从美国AA公司引进了AA祖代鸡三批,每批为4400套。目前第一批鸡处于产蛋高峰期,第二批在育成阶段、第三批88年12月30日引进正在育雏。育雏、育成、产蛋等期的指标均达到美方提供的标准。现己向社会提供AA父母代雏鸡。为缓和我国肉鸡苗紧缺,促进我国肉鸡业迅猛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为了让广大的养鸡爱好者了解AA鸡,现就我场的生产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鸡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利用体外受精方法生产鸡及进行鸡胚胎移植研究。以期通过此路径的顺利实现来生产转基因鸡。试验结果显示:母鸡产蛋后的30-40min内有72%的卵排出在卵巢囊内,此时收集卵子较为适宜。在44只体外受精的受体母鸡中,有28只产蛋,产蛋率为63.63%(软壳蛋7枚)。其中产出受精蛋8枚,受精率28.57%。孵化后有6枚发育,发育率25.00%;在28只蛋中有3枚出雏,出雏率为10.71%。尽管孵化率低,但是在8枚受精卵中有3枚孵出小鸡。说明这一路径是可行的,该试验结果为转基因鸡的生产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鸡白痢病检疫净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白痢病检疫净化的研究刘红,韩孝义,金维江,郎丰功,路凤琦(山东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济南250023)为了减少鸡白痢病的危害,提高孵化率、雏鸡存活率及成鸡产蛋率,我们对经5~7个世代连续选择的3个白壳蛋鸡纯系A、B、C,采取严格的检疫程序并加强孵化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