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疫情报告2005年4月1日三监区发生疫情,有6头架子猪发病后急性死亡。发病猪表现为卧地不起、呼吸急促、皮肤发紫等。其中下午发病的3头猪体温分别为40.5℃、41.2℃、41.5℃,兽医采取肌注柴胡、快克、庆大霉素治疗无效,病猪很快死亡。4月2日上午,又有10头猪发病,症状如上。二、疫情调查1.猪场基本情况经了解,该猪场共有445头猪,其中生产母猪  相似文献   

2.
1994年12月21日,我县下汤镇某猪场发生一种以体温升高、喘息、肌肉僵硬、急性死亡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笔者根据发病死亡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确诊为猪应激综合症,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获得了满意的效果.l 发病情况 1994年该猪场从湖北某地购进仔猪121头,放养在新建的简易封闭式猪舍,猪舍周围村庄无任何疫病流行.在猪体机能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12月20日对购进仔猪用猪瘟弱毒苗和猪丹毒、猪肺疫二联苗进行免疫注射,第二天陆续发病,至24日发病78头,死亡15头,发病率64.46%,致死率19.23%,直接经济损失0.5万元2 临床症状 精神不振,被毛逆立,体温升高达39.5℃~40.5℃,喘息,有的发呼噜音,有的咳嗽,食欲减退,便秘或拉稀,皮肤局部充血.肌肉僵硬,行走不便,重者卧地不起.有的无明显症状突然急性死亡.  相似文献   

3.
第一部分疑似猪水肿病的诊断陕西省泾阳县,1975年夏末秋初在幼猪中流行一种临床上表现神经症状的疾病,有些猪还表现眼睑、头皮水肿,一般突然发病,病程很短,死亡率很高。当时主要怀疑为猪水肿病,但从症状上看,也象猪传染性脑脊髓炎。为了弄清病性,探索有效防治办法,我们进行了以下工作。一、流行病学调查1975年10月上旬对该县三个公社五个生产队发生这种疾病的社员户进行了粗略的调查。调查结果:共计10户,养猪18头(大猪3头,其余为小猪),发病13头,死亡12头,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瘟与猪气喘病混合感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邢兰君 《农技服务》2006,(10):38-39
(一)发病情况田某饲养104头猪,其中,母猪20头、种公猪3头、育肥猪62头,其余的为幼猪。2006年2月2日猪群突然发病,幼猪发病率高,并有个别猪死亡,症状也比较严重,其次是怀孕后期的母猪和产后哺乳母猪,全场共发病78头,发病率为65.4%,死亡8头,死亡率为7.7%。当地兽医认为是猪患感冒  相似文献   

5.
<正>2009年9月,学校派笔者到附近一家猪场去实践,刚到这家猪场就发现200多头的猪群发病,并且死亡27头,主要以高热、急性死亡、神经症状为主的急性传染性疾病。经过剖检,  相似文献   

6.
2010年3月至2010年6月以来,对呼和浩特市开通养猪场发生的疑似猪附红细胞体病从流行特征、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血液学检查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诊断,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该猪场母猪、仔猪、育肥猪共有1674头,发病的和疑似患病的占到28.6%,即478头。通过治疗之后,治愈率达到94.8%(454头),死亡24头,占5.02%。  相似文献   

7.
1发病情况 霞浦沙江镇某村生猪存栏257头,于2009年3月初均注射了猪瘟疫苗.4月13日猪群发病,传染较快,发病率、死亡率高;10 d左右,先后发病143头,发病率55.6%;死亡79头,病死率55.24%.现将发病、流行的主要特点归纳如下:(1)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猪易感,其他畜、禽未见发病.(2)以断乳后保育期猪为高发,先后共发病121头,发病率高达84.6%;生长育肥猪发病率低,先后发病22头,发病率只有15.38%;但生长育肥猪发病后死亡率较高,共死亡15头,死亡率63.2%;保育期猪发病死亡率略低,共死亡64头,死亡率52.89%.(3)发病十分突然,病程很急,仅4~6 d疫情波及全村的猪群.  相似文献   

8.
猪急性败血性链球菌病是由C群链球菌引起的。其主要临床特征为高热、跛行、呼吸困难、明显的神经症状及急性死亡。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流行广,危害大,严重影响养殖业的发展,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屏南县长桥镇虽未大面积发生和流行该病,但时有零星散发。现将一起仔猪去势而感染猪急性败血性链球菌病的诊治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某村养猪户2010年8月6日请民间阉割师傅给7~8日龄体重约3.5~4kg不等的20头小公猪和30~40日龄体重约5~10kg的26头小母猪进行去势,去势后注射猪瘟兔化弱毒冻干苗进行免疫接种。次晨有3头去势的小公猪  相似文献   

9.
<正> 1986年3月中牟县配种站猪场流行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传播快,而治愈率较低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我们对该病进行了现场调查、剖检及病原分离,确诊为猪溶血性链球菌病。一、发病情况该场共有种猪41头,其中杜洛克猪13头,淮南猪28头。于1986年2、3月份不断发病,杜洛克猪发病10头,淮南猪发病4头,总发  相似文献   

10.
2011年9月14日,宁蒗县蝉战河乡蝉战河村委会大石洞村民小组发生了以猪腹泻、呕吐及脱水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全村存栏猪329头,有能繁母猪33头,育肥猪94头,架子猪124头,仔猪78头,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猪发病63头,死亡21头,发病猪有不同的年龄段  相似文献   

11.
<正>猪水肿病是断乳后仔猪急性死亡率很高的一种传染病。其病原体是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主要临床特征是神经症状,运动失调,站立不稳,倒地四肢呈划水状运动,惊厥,抽搐,麻痹,头部、眼表现水肿。1发病流行病学2018年3月20日建平县某乡曹某养猪场饲养断乳24天的仔猪,存栏450头,28头仔猪突然发病,当天发病死亡10头。到4月1日共13天发病85头,死亡54头。经过多为当地兽医  相似文献   

12.
2010年4~7月中旬,辽宁省北票市部分乡镇的猪相继发生焦虫病。发病猪多消瘦、贫血、高热稽留、体表淋巴结肿大,该病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其中,六沟镇东山咀村刘某家70头猪发病,死亡5头,经治疗治愈65头,治愈率为93%。  相似文献   

13.
猪冬季病毒性腹泻病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一种直接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以呕吐、腹泻、失水为特征,是具有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的冬春季节肠道传染病。1流行概况海城市猪冬季病毒性腹泻病最早发生于1971年的西四镇,当时西四镇有193头猪发病无一死亡。1973年大办三级猪场以后,本病开始蔓延开来,全市29个镇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1971~1979年累计发病11740头,死亡273头,  相似文献   

14.
1发病情况 一养猪场于某年5月份饲养的30头体重在40千克的育肥猪发生以高热呼吸困难、两耳发绀、食欲减退或废绝,以及便秘为重要特征的疾病,曾用青霉素、链霉素治疗,并已造成3头重病猪死亡,经解剖化验并结合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确诊为猪弓形体与气喘病混合感染,经合理治疗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7天后发现病猪康复采食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铜仁地区猪附红细胞体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猪附红细胞体病流行情况调查,采用临床症状、剖解变化及实验室制片检查的方法,对铜仁地区思南、德江、印江、铜仁4个县(市),25个乡(镇),63个村,460个场(户)进行了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发病猪1 813头,死亡648头,死亡率20%~70%,感染率100%。  相似文献   

16.
2013年11月8日,永顺县灵溪镇猛岗村七组村民报告疫情,欧阳圣云等五户饲养的7头大肥猪突然发病死亡5头,笔者询问了一些情况后立即赶到现场。病猪临床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卧地不能站立、呼吸急促、口流白沫、全身肌肉颤抖、死亡快。结合疾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剖检情况及实验室检测,诊断为猪魏氏梭菌病感染。  相似文献   

17.
2003年6月,河南省某规模化猪场的保育猪、生长育肥猪突然发生以死亡,皮肤苍白,皮下特别是颈部和腹部水肿,后肢软弱无力以及个别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疾病。保育仔猪共死亡77头,生长育肥猪死亡46头。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以及细菌培养检测结果.确诊为由缺硒所引起的疾病。  相似文献   

18.
一起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由其引起的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疾病,呈全球范围流行,是危害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各月龄猪均易感此病,但主要引起1~2周龄仔猪发病,死亡率将近100%。2008年冬季山东招远市及周边地区有大量猪群出现腹泻症状,并有大量仔猪死亡。为探明是否存在TGE的流行,我们利用RTPCR的方法对某一猪场6头典型病例进行诊断,发现5头TGEV阳性,可见本猪场腹泻的流行与TGEV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为弄清贵州某场猪发病猪的死亡原因,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解剖诊断和RT-PCR检测核酸确诊等方法,对该场猪发病猪死亡原因进行了诊断。结果表明:流行病学调查和剖检病理初步诊断该猪场发病猪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RT-PCR检测核酸确诊发病猪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细菌培养、分离和生化特性鉴定确诊为猪副嗜血杆菌。造成该猪场猪发病死亡的原因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副嗜血杆菌混合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20.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物氏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的传染病,本病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来由于流通环节]复杂,有些地区对检疫重视不够,检疫执法不严,导致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发生与流行,如武威市某个体养猪场,饲养种猪12头,育肥猪24头,断奶仔猪30头,6月份从市场购进12头仔猪,未经严格检疫和隔离观察,即混群饲养,1周后购进仔猪出现咳嗽,3-4天后原有仔猪也出现煤田类似临床症状,饲料中添加泰乐菌素饲喂后,症状有所减轻,停药后症状又出现,发病仔猪32头,发病北41%,没有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