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谭旭  王秀  童玲 《农机化研究》2013,(1):220-223
针对目前国内农业WebGIS存在的信息单一、功能单调等问题,提出了将标准的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平台和Google Maps同时应用于农业WebGIS的方法。利用Google Maps提供的开放地图接口自定义GoogleMap类可以为农业WebGIS系统提供详细的地理位置信息的显示、标注以及路线查询等功能。最后通过SuperMap.IS.NET开发平台与Google Maps实现对小汤山农业基地的信息管理,证明该方法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2.
再生水灌溉水质安全性分析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京市主要污水处理厂出水的再生水常规(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涉及的)水质指标、持久性有毒有机污染物进行了监测,结合国外再生水灌溉作物类型、发达国家的水质标准进行分析,得出北京市再生水的水质指标符合相关标准,持久性有毒有机污染物的毒性较小,风险极低。应制定与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再生水灌溉水质标准、再生水灌溉技术规范、再生水农业利用区划导则、再生水灌区环境影响评价规程、再生水灌区工程管理规范等标准规范,实现再生水安全利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Google Maps的农业机械作业轨迹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现代农业机械管理需要,实现农业机械作业调度与实时监控,运用GPS、GPRS和Google Maps技术进行有机集成,构建了农业机械作业轨迹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单片机整合GPS模块、GPRS模块实现车载GPS数据无线远程回传,通过Google Maps API构建Web GIS系统,采用ASP.NET实现农业机械田间作业管理;以Web Service技术及Ajax技术实现作业轨迹回放、作业实时定位及长度、面积测量等功能.  相似文献   

4.
再生水灌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再生水灌溉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综述了国内外再生水灌溉的研究现状,并对再生水灌溉的前景及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分析.再生水灌溉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地下水的盐化、氮磷化合物及其迁移转化方面;再生水灌溉对土壤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土壤盐分和重金属的累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等方面;再生水灌溉对作物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作物的品质、产量;再生水的安全灌溉技术、不同灌溉技术对土壤化学性质、作物产量、卫生方面的影响;再生水灌溉制度的研究.今后研究重点应集中在以下方面:再生水灌溉标准的制定,氮、磷、有机物、重金属在土壤植被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再生水安全高效灌溉技术,研究建立再生水灌溉环境影响和健康风险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城市再生水农业利用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严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再生水回用于农业是污水资源化的有效途径。在分析再生水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再生水灌溉优化模型,利用优化模型分析了用水组成、再生水质及农作物组成的相关指标。最后,以郑州市为例,对再生水农业回用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研究成果对于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回用和再生水灌溉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再生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水资源压力,但受再生水处理技术所限,水质问题可能会对氮素生物及土壤微生物产生不利影响。本文首先对再生水灌溉技术指标进行简单介绍,在此基础上,研究再生水灌溉对氮素生物有效性影响的微生物机制,包括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氮素植物影响和微生物影响机制等。  相似文献   

7.
结合目前再生水回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问题,就污水处理相关技术与工艺、再生水灌溉的技术要求与标准以及再生水园林灌溉的管理和监测等方面,对再生水应用于园林灌溉进行了综合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
Google Maps 提供的高精度地理信息和开放 API 为各个行业提供了新的变革。为此,基于.net 平台,采用二次开发语言 C #和JavaScript ,结合GPS 技术和 SQL server 数据库技术,开发出基于Google Maps 的采棉机地理位置服务系统,实现对采棉机实时定位、历史轨迹回放和路径导航功能,为机采棉公司提供监控和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9.
再生水高效安全灌溉关键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再生水灌溉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手段。再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有害物质可能带来农田生态环境的污染风险,不合理再生水灌溉引起的系统安全和环境污染风险成为限制其应用的主要因素。以实现系统稳定、环境持续和调控有效为目标,深入开展相关理论和技术问题研究是保证再生水高效安全灌溉的关键。在系统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再生水灌溉对灌水器、灌溉系统、农田环境以及农产品等不同尺度介质的影响,阐释了再生水中的养分、盐分、微生物和典型污染物等的行为特征及相互作用机制。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再生水灌溉对系统性能影响的微观机制与宏观特征、对环境影响的动力学过程、对养分吸收利用及转化过程的影响以及高效安全调控机制等关键理论和技术,为实现再生水的高效安全灌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非常规水资源农业利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缺乏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和适当的水处理技术导致淡水资源枯竭和水质恶化问题日益严重,促使再生水、微咸水和雨水等非常规水作为一种新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得到发展,为农业灌溉提供了可靠且稳定的补充水源。然而,非常规水独特的水质特性决定了其农业利用过程中必然会对环境和健康产生众多负面影响,这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概述了国内外非常规水资源在农业中的利用与研究现状,总结了非常规水资源农业回用的生态风险和相关标准规范,并对非常规水资源农业利用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Irrigation water quality influences many aspects of agroecosystems, but less is known about how complex microbial and biological communities respond to changing water quality due to causes such as reuse irrigation.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are to monitor and assess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reclaimed wastewater irrigation on water quality and soil that might cause potential health hazards and to assess its agro-environmental effects. Two sites, which are irrigated by filtered wastewater after UV (Ultraviolet) treatment and from an agricultural reservoir that satisfied the agricultural water quality standards of Korea, were selected as treatment and control, respectively.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irrigation water quality on paddy soil, microorganisms, and arthropods were investigated. Monitoring results for water, soil, health risks, and eco-environments of the reclaimed wastewater irrigation site demonstrated no adverse effects in the paddy field. This research showed that reclaimed wastewater irrigation did not present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risks for the rice paddy agroecosystem, although long-term monitoring is needed to fully characterize its effects.  相似文献   

12.
灌溉水质和灌水方式对红壤斥水性及其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蒸馏水为对照,选取再生水和稀释2,4,6倍再生水等4种低质水,采用连续灌溉和再生水-蒸馏水交替灌溉等2种灌溉方式对红壤进行1年的处理,以此探明灌溉水质和灌水方式对酸性土壤斥水性、pH、盐分及有机质质量比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灌溉方式下红壤均产生亚临界斥水性,连续灌溉下红壤接触角比交替灌溉平均增加了23.1°;2种灌溉方式均使红壤酸性增强,盐分和有机质质量比增加,其中连续灌溉下的增长率大于交替灌溉下增长率;连续灌溉下红壤斥水性、pH、盐分和有机质质量比随灌溉水质的变化均可用二次函数来描述,决定系数均在0.9以上;交替灌溉下,红壤斥水性和盐分与灌溉水质的关系可用二次函数来表示,决定系数均在0.9以上,而土壤pH和有机质质量比与灌溉水质相关性不明显;2种灌溉方式下,红壤斥水性与pH呈负相关,与盐分质量比呈正相关,与土壤有机质质量比在连续灌溉下表现为正相关,而交替灌溉下则相反.采用再生水-蒸馏水交替灌溉方式能抑制土壤斥水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不同矿化度微咸水和再生水在不同灌水量条件下,盆栽棉花出苗率、苗期冠层和根生长情况,探索微咸水和再生水在棉花灌溉中的应用技术。试验设置灌水量和水质2个试验因素,研究灌水量和水质处理对盆栽棉花出苗率、苗期冠层和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出苗率、苗期冠层和根系生长随灌水量减少而降低;2~4 g/L微咸水和再生水处理促进出苗,高于4 g/L微咸水抑制出苗;在环境温度较低时,2~4 g/L微咸水和再生水处理促进冠层生长和根系生长;在环境温度较高时,2~6 g/L微咸水处理抑制冠层生长和根系生长,再生水处理促进冠层生长,抑制根系生长。该研究为再生水应用于棉花灌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微咸水和再生水对盆栽棉花土壤理化性质和根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缓解华北水资源短缺问题,寻求代替水源,进行了微咸水和再生水灌溉条件下不同灌水量对盆栽棉花土壤理化性质和棉花根系影响的试验。试验设置灌水水质和灌水量2个试验因素,灌水水质设计为低、中、高矿化度微咸水和再生水,清水作为对照;灌水量设计为田间持水量的95%、85%、70%、55%。试验结果表明:微咸水和再生水处理增加土壤含盐量,微咸水处理的土壤含盐量随着矿化度的升高而增加;再生水处理提高土壤有机质和硝态氮的含量;微咸水和再生水促进棉花根系的生长,在盐分累积严重的情况下根系生长最快。  相似文献   

15.
灌溉水质对苜蓿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污水、再生水等不同灌溉水质对三次刈割期内苜蓿生长和养分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清水灌溉,再生水及污水灌溉可增加苜蓿的株高及产草量,但长期引用未经处理的污水灌溉不利于苜蓿根系的生长。第一次刈割时各灌溉处理间含钾量差异不显著,第二次刈割时污灌、再生水灌溉处理与清水灌溉相比苜蓿含钾量分别增加了33.05%和40.68%,第三次刈割时分别增加了12.90%和23.39%。污水及再生水灌溉处理苜蓿含钙量在第一次刈割时显著高于清水灌溉,但在第二、三次刈割时均低于清水灌溉。未经处理的污水不宜用作灌溉,采用混灌与轮灌方式可适当减缓其不利效应;再生水可作为苜蓿的灌溉用水,但其长期效应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水微灌系统生物堵塞特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中水微灌作为缓解农业水资源危机的一种灌溉方式,可以将污水灌溉对环境和农作物造成的污染减轻到最小,但中水微灌溉将会加大灌溉系统堵塞的可能性。通过对造成中水微灌系统生物堵塞的水质、堵塞原因及堵塞的严重程度的分析认为,中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会造成微灌系统的堵塞,但中水中的无机颗粒是造成灌水器堵塞的首要原因。微灌系统的堵塞取决于污水的处理工艺及中水水质标准,其中主要与灌溉水的pH值,TSS和BOD5等参数有关,这3个水质参数可以用来对微灌系统的堵塞的危险性进行评估。对于微灌系统堵塞问题,可以通过改善水质,合理配置过滤设备及使用大流量灌水器和具有自冲洗功能的灌水器等方法来解决。  相似文献   

17.
集约化畜禽养殖再生水灌溉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畜禽养殖污染是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畜禽养殖废水经合理处理后科学、合理地用于农田灌溉,已成为提高水肥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农村水环境的有效途径。在对畜禽养殖再生水灌溉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畜禽养殖再生水灌溉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并重点从预处理技术与模式、灌溉系统与灌水技术、对作物生长和果实品质以及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效应、政策保障措施等多方面对畜禽养殖再生水灌溉的研究现状和成功经验进行了分析,最后探索性地提出了目前中国在畜禽养殖再生水灌溉领域研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The reuse of treated wastewater (reclaimed water) for irrigation is a valuable strategy to maximise available water resources, but the often marginal quality of the water can present agricultural challenges.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ere held with Jordanian farmers to explore how they perceive the quality of reclaimed water. Of the 11 farmers interviewed who irrigate with reclaimed water directly near treatment plants, 10 described reclaimed water either positively or neutrally. In contrast, 27 of the 39 farmers who use reclaimed water indirectly, after it is blended with fresh water, viewed the resource negatively, although 23 of the indirect reuse farmers also recognised the nutrient benefits. Farmer perception of reclaimed water may be a function of its quality, but consideration should also be given to farmers’ capacity to manage the agricultural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reclaimed water (salinity, irrigation system damage, marketing of produce), their actual and perceived capacity to control where and when reclaimed water is used, and their capacity to influence the quality of the water delivered to the farm.  相似文献   

19.
采用北京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生产的二级水、三级水,以纯灌、混灌、轮灌等方式灌溉盆栽玉米,设置7种处理研究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质的再生水在不同灌溉方式下对玉米生殖生长阶段的株高、叶面积、干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影响差异不显著,影响主要体现在营养生长阶段。苗期再生水轮灌比混灌和纯灌较好,二级水相对于清水和三级水对玉米苗期的干重有一定影响。同一水质在纯灌、混灌和轮灌不同方式下对玉米生殖生长和产量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