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根艺创作中,人们往往利用根材的自然美,因材施艺制作出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根艺实用品,如根几座、根书架、根凳,根桌、根屏及根文房用品等,这些根艺实用品之所以很受人们的喜爱,其原因一是实用,二是有定的艺术欣赏价值。我爱根艺、盆景,也喜欢书画艺术,自然就备有文房四宝,把文房用品用根艺的形式表现出来,就  相似文献   

2.
《奇石根艺》报创刊于1995年10月。它是一份学术性、艺术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科学性基本兼顾的专业报纸。一年多来,这张看起来似乎不起眼的内部小报,却得到了海内外同行的一致赞誉。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副会长赵庆泉认为该报“理论与实用并重,普及与提高兼有,特色鲜明,内容丰富”。中国民协根艺专委会会长、中国根艺大师屠一道认为,“所刊内容丰富多采,印刷纸张质量都很不错”。“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和交流信息”,他特别指出:“这张报纸,为了减轻读者负担,收费只有同样的根艺刊物之一半。我乐意介绍中国民协根艺委员会会员踊跃订阅。”广东阳春市根艺雅石协会会长廖正炎说:“我爱《奇石根艺》且一见钟情,我们协会几十名会员每个订一份,拜读后无不叫好。”他祝愿该报“茁壮成长,为根石文化作更大贡献”。中国观赏石协会秘书长李维信认为“这是一份理论性强、信息  相似文献   

3.
雕塑大师刘开渠指出:根艺是美术领域中一个独特门类,重发现,轻雕刻,删削讲究巧。他一言道破了根艺创作的特点和应遵循的原则。我通过实践认为,“重发现,轻雕刻”这一创作特点是由根之天趣所决定的。这里简单谈一下对“轻雕刻”的认识。能成为根艺品的根材,是有天然造化美的独特的有个性的根。对这些根材的选用和取舍,都离不开根材本身的天趣之美。根艺作者,  相似文献   

4.
自然美是根艺的灵魂。因而要求根艺作者在创作时,从选料到定型制作,都要尽力发现、挖掘、利用能表现自然美的木纹、疤结、根孔、断裂和颜色。以照片上这只鹿为例。当我从湖边烂泥中把已被水淹死的树根挖出时,发现几处树皮已自然脱落,  相似文献   

5.
我是浙江省根艺研究会会员。十几年来制作了不少根艺品。其中以整体独立式作品为最佳,在几次展览会上受到观众的喜爱和好评。所谓整体独立式,就是挑选一  相似文献   

6.
我作为一名根艺业余爱好者,在创作过程中,受到铁画和树皮画的启发,把根艺有机地同国画相结合,制作了一种形式别致的根画挂屏。这可说是在根艺创作上的新尝试。根画是建立在根艺品的基础之上。它的制作关键在于挑选根艺作品。它的正面与背面不宜太厚,最佳视线角度与背面的厚度在三厘米左右为好。作品凸出画面太多不但不美,反而有画蛇添足之感。内容选定  相似文献   

7.
我是个山区农民,业余酷爱根艺。平时常为寻觅理想根材翻山越岭,为构思创作通宵达旦。由于偏重“天成为贵”,以往创作总难以突破根艺传统形式和技法的局限。前年,有幸读到潘明德的《根艺形式的创新》(载《中国花卉盆景》91年第7期,P.22),使我的根艺创作思路得到了拓宽。我赞同融绒制的(或其他的)工艺品于根艺之中,融根艺于插花艺术之中的创作技法。那末,除了以形式组  相似文献   

8.
对于壁饰根艺的背景装饰,被人们经常采用的是镜框镶嵌式。这种装饰能产生画的效果,尤其适合于大型壁饰根艺品,如:根书条幅等。然而,它也有不尽完美之处,即人工气太重,缺少变化等。因此,我在创作实践中探索着利用根艺的原始材料来进行装饰。  相似文献   

9.
1991年10月在湖北沙市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根艺展览》上,河南青年根艺家时勇创作的根书《惜时》引起了专家、观众的强烈反响,并荣获那次展览的一等奖。人们之所以推崇《惜时》,我认为她的美主要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惜时》发挥了淋漓的根味。大自然对树根的孕育从某种意义上讲竟象熟练的书法家在宣纸上挥洒——随意而不随便,狂放而  相似文献   

10.
也许,我对竹根艺术有一种特殊的好感。因此,读了许传先同志的文章(本刊1987.12)后,很想为竹根艺术争辩几句。首先,我认为“根艺”是一个广义概念,指根的艺术。它既包括树根艺术,也包括竹根艺术。总之,凡是用植物的根创作的艺术品都应包括在内。决非许同志所说“根艺即树根之艺”,这种理解主观武断地缩小了概念的内涵,显然是狭隘的。因此,我们没有理  相似文献   

11.
笔者长期在根艺天地里苦心耕耘。几年前,偶得一根材,形状酷似一足球运动员,背后有一椭圆形虫斑凹处。于是勾起联想:我国的体育项目中足球比较落后,一直徘徊不前,打不出亚洲。由此引起了用树根制作根艺宣传画的念头。又  相似文献   

12.
我认为,目前根艺理论界存在着两种错误的审美取向,一是将根艺创作绝对自然化,认为只有纯天然的根,才符合根艺美的原则;另一种则将根艺创作指向相对人工化,即过分强调人在根艺本体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两种取向若不及时地加以理析,扬弃,将会对根艺事业产生深刻的负影响。绝对自然化倾向,它以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为依据,强调作品的意趣、形趣和浑然天成的韵味,而排斥经过人工斧凿的作品。不言而喻,形神兼备、浑然天成应成为根艺作品的最高审美标准。但它决不是也不应该是绝对排斥人工痕迹。  相似文献   

13.
在各类造型艺术中,人体艺术是最美也是最难表现的。用树根去表现人体美,将会打破根艺界飞禽走兽猖獗的现状,可扩展根艺创作的空间,使作品上升到一个新水平,也将为人体艺术开创一个新领域。由于人体根艺创作有一定难度,所以又将是根艺创作的又一个新起点。我是1987年开始对根艺人体进行探索创作。当时正在学习绘画艺术,所以我对人体艺术及其结构  相似文献   

14.
陈德同志在《根艺分类之我见》一文中,对竹根艺术下了一个定义:“它界于木雕与根艺之间,它虽保留部份自然竹节和根须”,但它“无雕无形,仗雕传神”,其特征“全在‘雕功’”(见《中国花卉盆景》1988·6·p25以下引用刊名略)。照此说来,惟具有自然风貌的“树根艺术”,才是“正宗”的根艺:这很可能有一部分人会投赞同票,我实在难以苟同。第一,根据根的形态、纹路、色泽等自然风貌进行创作的根艺作  相似文献   

15.
据中国花卉盆景协会根艺组负责人吴翼透露:中国花卉盆景协会拟于今年春成立中国树根造型艺术研究会。近年来,各地的根艺爱好者逐渐增多,根的造型艺术可能成为继盆景之后的又一热潮,因此,成立全国性的根艺组织,将有利于把我国的根的艺术推向新的高潮。吴翼同志说:希望各省市的根艺爱好者在二月份以前将自己的树根艺术协会成立起来,并尽快组织起本协会的代表作品。争取今年五月份举办第一  相似文献   

16.
如何使根艺作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能把观赏者提高到一个新的审美层次,段志安先生提出了很好的意见(见《中国花卉盆景》九三年第四期)。但他说:“根艺与二维空间的绘画和三维空间的雕塑艺术不同,后二者是艰苦的专业修习的结果。它的创作特点是立意在先……,根艺则是因物赋形的发现艺术,构思与立意在后。”我以为,就一件具体根艺品  相似文献   

17.
根艺书法好     
贵刊88年第8期刊登的《略论根艺创作的艺术特点》一文中,关于否定根艺书法的观点笔者有不同见解,在此提出商榷。我认为,借鉴书法形体,利用根系组字,是根艺创作的一大赏试。根书作品的可贵之处,同样是以天  相似文献   

18.
最近看了几次根艺展览,发现有些作者求全求细求完美,精工细作,仿佛如雕塑一样。有的将人物的五官镂刻得纤毫毕现,甚至刻出人物领口的线条等等。我觉得这与根艺的特性相距甚远。因为根艺品不同于普通的雕塑,它是一种象形艺术,作品仅是“象”某物而已。过于写实,刻意求工,反而会失去一种天然之美。  相似文献   

19.
我不是预言家,但我象每个普通人一样,有自己的对于某种前景的判断。十余年来,我一直挚爱着树根艺术,我在挚爱中得到莫名的享受。我眼中的根艺前景如下: 一、“根艺热”将继续根艺本来就是崇尚自然的产物,它能够最大程度体现自然的意蕴。人类愈是走向文明,失去的自然就愈多,对自然的关注就愈强烈。根艺使当代国人找到惜念自然的调节物。“根艺热”也源于根艺的意象平和、主题宽泛和生活气息浓。  相似文献   

20.
根艺之奇,基于根料。根料之奇,在于天然根味。常言道:无味不成气。根味,即根在自然中生成的节、穴、瘤、疤、斑、须、色、纹以及扭曲盘结的线条。从根艺的本质特征讲,发现就是创造。这里所讲的发现,并非常人常眼的一般所视所见,发现必须在积累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