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需要认真思考的几个问题 1.带毒种猪是引发猪瘟的主要根源我国猪瘟的持续性感染是相当严重的。妊娠母猪感染后,会发生流产、产死胎和弱仔。据有关报道,妊娠母猪中带毒母猪可高达43%,表现为隐性感染,带毒的母猪妊娠后可将猪瘟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垂直传播。同时,带毒种猪也能经水平传播将病毒传染给其他的健康猪只。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的反复、交替进行,造成猪场猪瘟的持续性感染和长期存在,一旦有应激因素存在,就会导致猪瘟的爆发。  相似文献   

2.
正一、需要认真思考的几个问题1.带毒种猪是引发猪瘟的主要根源我国猪瘟的持续性感染是相当严重的。妊娠母猪感染后,会发生流产、产死胎和弱仔。据有关报道,妊娠母猪中带毒母猪可高达43%,表现为隐性感染,带毒的母猪妊娠后可将猪瘟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垂直传播。同时,带毒种猪也能经水平传播将病毒传染给其他的健康猪只。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的反复、交替进行,造成猪场猪瘟的持续性感染和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3.
一、需要认真思考的几个问题 1.带毒种猪是引发猪瘟的主要根源我国猪瘟的持续性感染是相当严重的.妊娠母猪感染后,会发生流产、产死胎和弱仔.据有关报道,妊娠母猪中带毒母猪可高达43%,表现为隐性感染.带毒的母猪妊娠后可将猪瘟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垂直传播.同时,带毒种猪也能经水平传播将病毒传染给其他的健康猪只.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的反复、交替进行,造成猪场猪瘟的持续性感染和长期存在,一旦有应激因素存在.就会导致猪瘟的爆发.  相似文献   

4.
猪蓝耳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呈地方流行性。PRRSV只感染猪,各种品种、不同年龄和用途的猪均可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患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易感猪可经口、鼻腔、肌肉、腹腔、静脉及子宫内接种等多种途径而感染病毒,猪感染病毒后2—14周均可通过  相似文献   

5.
探讨猪瘟脾淋苗阻断带毒母猪垂直传播的作用。对比母猪所产猪幼崽的血清CSF抗原检测结果。I组、II组的检测结果明显好于III组(P0.05)。猪瘟脾淋苗阻断带毒母猪垂直传播作用良好,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猪瘟脾淋苗阻断带毒母猪垂直传播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猪瘟脾淋苗阻断带毒母猪垂直传播的效果。[方法]以3个有代表性的规模化猪场为试验点,将猪瘟带毒母猪随机分成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对照组。试验Ⅰ组采用脾淋苗1.5头份免疫,试验Ⅱ组采用脾淋苗2头份免疫,对照组采用细胞苗4头份免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带毒母猪所产仔猪的猪瘟抗原状况。[结果]接受猪瘟脾淋苗免疫的带毒母猪所产仔猪的抗原阳性率为18.5%,明显低于对照组母猪所产仔猪的抗原阳性率(48.1%),但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之间的抗原阳性率差异不显著。[结论]猪瘟脾淋苗免疫带毒母猪对阻断垂直传播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观察猪瘟脾淋苗限断多种基因亚群带毒母猪垂直传播的效果.选择5个有代表性的规模化猪场为试验点,分别将3种猪瘟带毒母猪(Subgroup1l,Suhgroup2.2,Subgroup2.3 )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猪瘟脾淋苗2头份免疫,对照组采用猪瘟细胞苗4头份免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带毒母猪所产仔猪的猪瘟抗原状况.接受猪瘟脾淋苗免疫的带毒母猪Subgroup2.1,Subgroup2.2和Subgroup2.3所产仔猪的抗原阳性率分别为20.75%,18.75%,20.93%.明显低于对照组母猪所产仔猪的抗原阳性率(51.02%,44.83%,48.78%)猪瘟脾淋苗免疫多种基因亚群带毒,母猪对阻断垂直传播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猪瘟脾淋苗与细胞苗阻断带毒母猪垂直传播的效果,以3个有代表性的规模化猪场为研究对象,将带毒母猪随机分成3组免疫接种.试验I组采用脾淋苗1.5头份免疫,试验Ⅱ组采用脾淋苗2头份免疫,对照组采用细胞苗4头份免疫.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带毒母猪所产仔猪的猪瘟抗原状况.结果表明,接受猪瘟脾淋苗免疫的带毒母猪所产仔猪的抗原阳性率(20.37%,11/54)明显低于接受细胞苗免疫母猪所产仔猪的抗原阳性率(48.15%,13/27),且试验I组与试验Ⅱ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说明猪瘟脾淋苗免疫阻断带毒母猪垂直传播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在多年的基层工作中,感到在猪瘟防治工作中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差异,应对以下几个重要问题引起重视,希望取得共识。1猪瘟的传染源临床病猪和亚临床猪瘟(隐性感染猪)体内带有大量病毒,并随其分泌物和排泄物向体外排出病毒,污染环境,是一个主要传染源。因此,需要隔离或扑杀并作无害化处理,已为人所共知。但是,对猪瘟病毒垂直传播,如母猪体内的病毒可以穿过子宫的胎盘屏障,在子宫内感染胎儿,造成"先天性感  相似文献   

10.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农业部将其列入一类法定传染病。近年来,虽然采取了法定免疫防治措施,该病仍在全国范围内不间断地流行,每年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被称为养猪业的“头号大敌”,而且流行形势和发病特点发生了很大变化,急性暴发的少,主要表现为临床感染、隐性感染、妊娠母猪带毒综合症、仔猪胎盘垂直传播及仔猪先天免疫耐受、免疫麻痹等。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归根于猪瘟免疫失败。因此,猪瘟依旧是引起养猪业经济损失最大的疫病之一,本文主要是对猪瘟防疫过程中有可能造成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规模化猪场利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C株)对猪瘟进行预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猪场内若存在猪瘟带毒母猪综合征时,其对C株疫苗的免疫反应很差,给猪场猪瘟的预防控制工作带来潜在威胁。因此,猪场不可忽视猪瘟带毒母猪综合征的存在。一、猪瘟带毒母猪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猪瘟带毒母猪综合征主要是指某些母猪个体本身没有明显的猪瘟临床症状,但其体内能够检测出猪瘟野毒,并通过胎盘将病毒垂直传染给  相似文献   

12.
猪瘟病防治     
猪瘟是养猪临床常见病毒病之一,病原专一性很强,可对猪免疫系统造成损害,主要通过接触性传播和母猪垂直传播,妊娠母猪感染后可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弱仔,全身皮肤和组织器官广泛性出血是特征性病变;预防本病应从防控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健康猪群和加强管理4个方面入手;本病治疗难度较大,临床应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1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名蓝耳病,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猪是唯一的易感动物,对不同猪龄和性别的猪都可感染,尤其以对怀孕母猪和1月龄的仔猪最易感,患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可对养殖业造成重大的影响,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二类传染病,对该病的诊断和防治非常重要,下面就对本病的诊断和防治进行一下论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许多免疫过猪瘟疫苗的猪场仍发生猪瘟,并以由猪瘟病毒持续性感染所致的温和型(非典型)猪瘟及繁殖障碍多见,造成母猪早产、流产、死胎、不孕,以及造成猪群出现亚临床感染和亚健康状态比较多见,给养猪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张棕 《当代农业》2011,(6):43-43
本病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猪的繁殖障碍病,以初产母猪产出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弱仔猪,而母猪无明显症状为特征。一、诊断要点1.流行特点主要发生于初产母猪,可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染,特别是购入带毒猪后,可引起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6.
1.流行特点 近两年来,猪瘟流行形式和发病特点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大规模暴发变为周期性、波浪性、区域性、散发性流行,病程由急性变为慢性,病情来势也较为缓和,表现为持续性感染、隐性感染、带毒混合感染等,且发生频率在一些地方有所增高.妊娠母猪普遍存在隐性感染,带毒母猪一般不表现临床症状和明显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7.
猪瘟俗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猪,病猪是主要传染源,传播主要通过接触,经消化道感染。患病和弱毒株感染的母猪也可以经胎盘垂直感染胎儿,产生弱仔猪、死胎、木乃伊胎等。是威胁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8.
用单克隆抗体纯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监测猪瘟血清抗体.测得该场母猪40份血清样品中,猪瘟弱毒抗体效价OD值较高,有100%保护率,测得仔猪240份血清样品中,猪瘟弱毒抗体效价OD值适中,有87.6%的保护率.但是发现母猪群中有10%隐性猪瘟感染,仔猪群中有3.7%隐性猪瘟感染,其强毒抗体效价OD大于0.5,体内带有猪瘟病毒,且不显临床症状.遇见免疫接种、转群、气候骤变等应激,则发生非典型猪瘟,揭示了隐性感染的母猪是垂直传递和水平传播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19.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稽留、传播迅速和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近年来由于病原微生物抗逆性能增强,毒株变异,造成本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难以确诊,致使病猪长期带毒传播,降低了生猪抵抗力,极易感染和并发其他传染病。  相似文献   

20.
<正>1.诱发仔猪腹泻病的原因1.1母源带毒。母猪产后不注射抗菌消炎解热镇痛的药物,接产消毒不严,导致患子宫内膜炎、阴道炎、乳房炎等炎症和母猪隐性带毒,使致病因子通过乳汁和接触传染给乳猪。1.2乳猪感染。乳猪自身感染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病毒如:流感、猪瘟细小病毒、寄生虫等。1.3消化不良。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母猪产前营养过剩,蛋白质摄入过多,造成乳汁过浓,引起仔猪脂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