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王璞 《河南农业》2011,(5):31-31
露地栽培茄子时,病毒病常普遍发生,对生产产生较大威胁。发生病毒病一般减产30%左右,严重地块可减产60%~70%。一、发病症状及原因(一)茄子病毒病常见的3种类型症状1、大型轮点型。叶片产生由黄色小点组成的轮状斑点,有时轮点也坏死,有时一株上出现一种类型的症状,有时几种症状同在一株上出现,引起落叶、落花、落果,严重影响茄子的产量与质量。2、花叶型。整株发病,  相似文献   

2.
露地栽培茄子时,病毒病常普遍发生,对生产产生较大威胁。发生病毒病一般减产30%左右,严重地块可减产60%~70%。一、发病症状及原因(一)茄子病毒病常见的3种类型症状1、大型轮点型。叶片产生由黄色小点组成的轮状斑点,有时轮点也坏死,有时一株上出现一种类型的症状,有时几种症状同在一株上出现,引起落叶、落花、落果,严重影响茄子的产量与质量。2、花叶型。整株发病,叶片绿黄相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HrpZ激发对黄瓜、番茄和茄子3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情况。[方法]以盆栽黄瓜、番茄和茄子幼苗为材料,研究了15μg/ml的HrpZ激发黄瓜、番茄和茄子3种植株幼叶后,不同时间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3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变化。[结果]经HrpZ激发后,植株叶片中的3种防御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HrpZ喷施黄瓜12、24和48 h后,PPO、PAL、POD活性相应比清水对照提高83.0%、54.1%和39.3%;HrpZ喷施番茄12、24和48 h后,POD、PPO、PAL活性相应比清水对照提高31.8%、44.6%和33.3%;HrpZ喷施茄子1和3 h,POD、PPO活性相应比清水对照提高228.4%和142.5%。[结论]HrpZ能诱导植物PAL、POD、PPO的表达,从而诱导植物防御反应和系统获得抗性,增强植物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三七病毒病症状类型及危害情况,本研究到文山、砚山、邱北、马关4个县(市)11个乡(镇)七园,采取平行线取样调查法和加权平均统计法,对三七病毒病症状类型及发病率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依据病害症状表现不同,将文山地区三七病毒病症状划分为7种类型,即:皱缩型、褪绿型、花叶型、麻点叶斑型、驴耳型、丛顶型、复合型;皱缩型病毒病症状广泛存在于文山州各三七产区,2011,2012和2013年的平均发病率分别为6.56%,2.21%和14.21%;褪绿型、花叶型在三七产区七园有少量发生,平均发病率分别在3%和1%以下;麻点叶斑型在三七产区七园均有发生,部分七园发病率达11.42%;驴耳型在三七产区七园时有发生,其中透光率高的七园发病较重;丛顶型仅部分七园发生,3年调查平均发病率均在0.5%以下;复合型症状多出现在二年生、三年生七园,个别七园发病较重。可见,三七病毒病症状虽复杂多样,但以三七皱缩型病毒病的危害为主,且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在三七生产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辣椒、番茄、茄子、大白菜等蔬菜极容易感染病毒病 ,使植株畸形 ,越长越小 ,并逐渐死亡。由于蔬菜病毒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 ,一旦感病 ,就无法治愈。下面介绍一种能杜绝病毒病发生的新技术———接种植物病毒疫苗 ,提高蔬菜的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具体做法是 :在播种或移栽蔬菜幼苗时 ,用 6 0 0倍植物病毒疫苗水溶液浸泡种子 8- 10min后 ,捞起沥干水分 ,用清水清洗 2 - 3次后再播种或将幼苗根部浸泡在药液中 3- 5min ,使根系沾满药液后再种植。在种子发芽露出地面形成幼苗时或幼苗移栽成活后 ,用 6 0 0倍植物病毒疫苗水溶液淋根部 1次 ,每株…  相似文献   

6.
木醋液对茄子种子发芽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木醋液浸种和木醋液浇灌对茄子种子发芽的影响,以提高茄子种子的发芽特性。结果表明,稀释50倍的木醋液浸种后清水浇灌的处理效果为不同稀释倍数木醋液浸种后清水浇灌处理中的最佳处理,茄子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为82.67%,86%和4.14,平均发芽天数为5.5 d;清水浸种后浇灌稀释200倍的木醋液处理是清水浸种后浇灌不同稀释倍数木醋液处理中的最佳处理,茄子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为57.33%,80%和3.10,平均发芽天数为7.3 d;稀释200倍木醋液浸种后浇灌稀释200倍的木醋液处理效果为不同稀释倍数的木醋液浸种后浇灌不同稀释倍数的木醋液处理中的最佳处理,茄子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为64.67%,74%和3.13,平均发芽天数为6.6 d。适宜稀释倍数的木醋液浸种和木醋液浇灌对茄子种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增加,平均发芽天数减少。  相似文献   

7.
蛋白农药防治烟草病毒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选择的2种蛋白农药药效优于清水对照,其中真菌蛋白、3%超敏蛋白、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9.27%、43.73%、44.93%。经方差分析证明,2种蛋白农药与清水对照的防治效果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通过开展蚕豆病毒病绿色防控技术,筛选出绿色安全有效的蚕豆病毒病防治药剂。结果表明,喷施3次甾烯醇、香菇多糖、毒氟磷、病毒A防治药剂后,与清水对照相比较,凤豆六号的病毒病发病率均表现降低趋势,喷施毒氟磷后的凤豆六号平均产量为5 464.73 kg/hm~2,较清水对照增产101.38 kg/hm~2,产量排名第1,其余3种药剂处理均表现减产,说明4种生物防治药剂中毒氟磷对蚕豆病毒病有一定防效。  相似文献   

9.
对植物龙烟草专用型A、B、C 3种配方各 10 0 0倍液防治烟草病毒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3种配方对烟草病毒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其中植物龙A型表现最好 ,其防效在烟草病毒病发病盛期、末期分别达到了 65 .63 %和 60 .86% ,并对烟株有较好的促进生长作用 ,是一种很有市场潜力的烟草病毒病防治新药剂。  相似文献   

10.
<正>番茄病毒病是番茄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症状有3种类型:花叶型,条斑型,蕨叶型。病毒病是由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等侵染引起的,这些病毒多在病株残体、种子、杂草上越冬,翌年通过蚜虫、摩擦和田间操作等传播。在气温高或干旱时,发病严重。  相似文献   

11.
<正>番茄病虫害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方针。1病害防治番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灰霉病等。1.1番茄病毒病有花叶型、蕨叶型、条斑型三种。主要防治措施是:1选用抗病品种。2种子处理。3喷洒20%病毒A粉剂,每亩制剂30 g预防病毒病。4医用病毒灵片剂,每15片兑水15 kg,加3.4%碧护5 000倍液混合喷雾,3 d后再用1%食醋喷  相似文献   

12.
<正>茶黄螨,又名嫩叶螨、侧多食跗线螨,食性复杂,以前主要为害茶树。近些年来为害蔬菜作物日趋严重,主要为害茄子、辣椒、番茄、马铃薯,还可为害黄瓜、豆类等多种蔬菜作物和花卉。成螨、幼螨等均能为害,多集中在嫩叶部位,以茄子、辣椒受害最为严重。由于螨体小,肉眼难以发现,为害症状有时与病毒病相似,部分菜农误作病毒病,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1品种选择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如"航8"、"陇椒"等品种。2选种在清水中浸泡15分钟左右,捞去浮在水面上的秕粒,继续浸泡2小时。这样可使种子表皮的病菌抱子萌动,有利于药杀。3浸种3.1为了防治病毒病先将种子在清水中预浸4小时,捞出来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20-30分钟。也可以用2%氢氧化钠溶液浸种15分钟。  相似文献   

14.
蔬菜餐前处理与农药残留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叶菜类和茄果类蔬菜采用不同的浸泡方法、时间及去皮处理,以研究农药残留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青菜餐前采用清水浸泡0~10 min后清洗,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农药残留去除率最高(45.0%~66.7%);采用清水浸泡0 min直接清洗,氰戊菊酯、乐果农药残留去除率最高(60.0%~64.9%).生菜餐前采用清水浸泡10 min后清洗,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农药残留去除率最高(62.1%~87.5%);乐果农药残留去除率清水浸泡30 min后清洗最高,为52.7%,其次是清水浸泡10 min后清洗农药残留去除率为40.9%.茄子、黄瓜经不同时间浸泡去皮处理,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敌敌畏、氧化乐果、乐果农药残留去除率为53.8%~100%,平均去除率达87%.建议青菜、生菜餐前宜用清水浸泡0~10 min后清洗处理,茄子、黄瓜以清水浸泡0 min后清洗去皮处理为宜.  相似文献   

15.
<正>番茄病毒病是番茄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几乎遍布所有番茄产区。春番茄每年因此病大约减产30%左右,夏、秋番茄损失更为严重,有的年份或有的地块几乎绝收,严重影响番茄生产。高温干旱、土壤板结、缺肥、缺水及有蚜虫危害等均有利于病毒病的发生。一、症状。番茄病毒病田间症状多种多样,在同一植株上有时也会同时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症状类型。常见的症状类型有:花叶型、条斑型、蕨  相似文献   

16.
在日光温室中研究常规灌溉、固定灌溉、交替隔沟灌溉3种灌溉方式对茄子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茄子生长初期,固定灌溉茄子的株高最高,常规灌溉的最低;常规灌溉茄子的叶面积最小,交替隔沟灌溉的最大;交替隔沟灌溉茄子的叶片数最多,叶绿素含量最高,常规灌溉的叶片数最少,叶绿素含量最低。生育中、后期,3种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和叶数的变化与生长初期相似,株高是常规灌溉的最高,交替隔沟灌溉的最低。交替隔沟灌溉茄子的光合速率最高,固定灌溉最低。交替隔沟灌溉茄子的产量最高,为19.78kg,比常规灌溉和固定灌溉分别增产19.52%和25.35%。交替隔沟灌溉的水分利用率为21.98%,比常规灌溉和固定灌溉分别提高139.17%和25.39%。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二金条辣椒品种病毒病防控主要依赖化学农药的现状,采用宁南霉素、香菇多糖、有机诱导抗病剂"多肽保"3种环境友好型生物制剂产品对辣椒病毒病进行防控试验。结果表明,3种生物制剂对辣椒病毒病的防效均在58%以上。其中,有机诱导抗病剂"多肽保"对辣椒病毒病的防效最好,相对防效为73.20%;宁南霉素对辣椒病毒病的防效次之,为61.86%;香菇多糖对辣椒病毒病的防效为58.76%。有机诱导抗病剂"多肽保"能促进辣椒的生长发育,提高辣椒的经济性状指标,显著提高辣椒的产量和产值,分别增加1 950 kg/hm~2和5 850元/hm~2。  相似文献   

18.
辣椒花叶病又称病毒病,是辣椒的主要病害之一,危害十分严重,一般可减产30%,重则损失50%~60%。发病症状有三种类型:花叶型、丛簇型、条斑型。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番茄的主要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叶霉病、病毒病等,主要虫害有白粉虱、蚜虫、棉铃虫等。一、播种期防治(一)优选良种选用商品性好、产量高的抗(耐)病品种,如粉都女皇、中杂9号、佳粉17、佳粉10号等。(二)种子处理把种子放入55℃热水,维持水温均匀浸泡15min,主要防治叶霉病、溃疡病、早疫病。或用清水浸种3~4h,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min,捞出洗净,主要防治病毒病。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加上种子带菌传染和气候条件适宜,以黄瓜花叶病毒为主引起的番茄病毒上升幅度迅速,发生危害严重。因此,番茄病毒病的防治已成为重点。现对番茄病毒病防治技术简介如下: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2.实行无病毒种子栽培。播种前用清水浸种3-4小时,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40-5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冲净后再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