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研究低温胁迫对扁桃休眠枝条冻害的影响,比较不同品种的抗寒性.[方法]以新疆4个主栽扁桃品种为材料,通过人工低温处理休眠枝条,测定枝条组织电解质渗出率.[结果]各温度处理区间不同时间处理后电解质渗出率的平均值总体趋势是由低至高;在持续时间上进行比较,12 h达到了极显著水平;4个品种之间比较,双果和小软壳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结论]在相同低温不同持续时间的处理下,随着低温时间持续,电解质渗出率整体表现为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然后降低的趋势;在不同低温及不同持续时间处理下,被测试的4个品种随着温度的降低,扁桃休眠枝条对低温所能忍受的持续时间则会缩短;4个品种抗寒力强弱的顺序为:双果、纸皮、寒丰、小软壳.  相似文献   

2.
采用人工降温的方法,从种球冻害位置、种球品种和规格、低温强度、低温持续时间等方面测定朱顶红种球在低温下的生理指标,生理指标内容包括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相同低温条件下,花芽外层鳞片受到的伤害大于次外层鳞片;随温度降低,不同品种与规格种球的电导率呈“S”形曲线增大,应用Logis-tic方程建立回归模型,确定苹果小球(鳞茎直径3-4 cm)、苹果大球(7~8 cm)、卡门(7-8 cm)、悉尼(7~8cm)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336、-4.479、- 4.873、-4.105℃,表明相同品种大球的抗寒性强于小球,相同规格种球的抗寒性:卡门>苹果>悉尼;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与抗寒性呈显著相关,可以作为朱顶红种球的抗寒生理指标,丙二醛含量与抗寒性相关性不显著;供试品种可以耐受0℃低温,-2℃条件下平均耐受2.983 d,-4℃条件下平均耐受1.431 d,不能耐受-4℃以下的低温,利用Logistic方程确定半致死时间的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3.
对安娜玛丽、蓝星等4个风信子品种的种球采用水培方式,研究种球不同冷处理时间对水培风信子根系长度、花期、观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种球冷处理抑制了水培风信子初期的根系生长;冷处理种球水培3~4周,明显促进其根系生长;种球冷处理能使水培风信子的开花期提前,使初花期提前64~80 d,且种球冷处理时间越长,花期越早;温室处理的4个风信子品种从初花到谢花的时间为23~27 d,花期持续时间相差不大;与种球温室处理相比,种球冷处理对4个风信子品种的叶片数量、花序长、花序直径、每株小花数等观赏特性均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山西农业科学》2016,(3):294-296
在低温下,用0.05%,0.20%,0.40%秋水仙素水溶液分别处理甘草的萌动种子1,2,3 d,干种子4,6,8 d,比较不同质量分数处理和不同处理时间对种子的萌发率、加倍率及嵌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40%秋水仙素处理萌动种子3 d染色体加倍效果最好,加倍率可达66.67%;萌发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有降低的趋势;嵌合率因秋水仙素质量分数和时间的不同而各异,最高可达34.62%。  相似文献   

5.
以香薷种子为材料,对不同贮藏时间、光照和暗处理、不同浸泡时间及低温贮藏的种子进行发芽率的测定,以观测其萌发特性。结果表明,在给予光照和遮光2个处理条件下,香薷种子均可以顺利发芽;低温4℃贮藏5 d的种子在9 d后发芽率可以达到96%以上;浸泡32 h以后的种子在经过24 h的萌发试验后,发芽率达96%;香薷种子存在后熟现象,贮藏30 d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达到99%。香薷种子可通过蒸馏水浸种24 h、黑暗处理提高其发芽速度,通过4℃低温保存种子来延长种子休眠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低温对豇豆种子萌发及出苗的影响,为华南地区冬种豇豆拒避低温影响提供参考.[方法]以油白1号和粤红5号豇豆种子为试材,在人工气候箱内研究不同温度(10、15、20和25℃)、不同温度组合和不同温度持续时间长短对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结果]不同温度处理试验结果显示,10℃时两个豇豆品种起始萌发比25℃滞后12~13 d,油白1号的萌发率为33.3%,粤红5号为63.0%;15℃时两个品种起始出苗时间比25 ℃滞后9~10d,油白1号的出苗率为22.0%,粤红5号为18.0%; 10℃时两品种均未能出苗.在低温处理不同时间条件下,10℃低温持续5 d以上种子萌发率显著降低,油白1号为74.1%,粤红5号为44.4%;出苗过程中10℃低温持续2d以上或15℃低温持续5d以上,种子出苗率显著降低.油白1号在相同低温条件下比粤红5号的抗性表现略好.[结论]在华南地区冬种豇豆如果出现10℃低温的天气,或15℃以下低温天气持续5 d以上不宜进行播种;若播种后10℃低温持续2 d以上或15 ℃低温持续5d以上,要采取保温等措施,确保较高的出苗率.  相似文献   

7.
采用4个春化温度(3、6、9、12℃)和4个春化时间(10,20,30,40d)二因素裂区试验,对迷您黄1号品种进行耐抽薹性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春化温度条件下,随春化时间延长,白菜播种至现蕾天数明显缩短,但当春化时间延长到30d后,播种至现蕾天数缩短并不明显;相同春化时间条件下,春化温度越低,从播种至现蕾、开花的天数越短,最短的为3℃低温春化处理。本试验条件下,最佳春化条件为3~9℃低温春化处理20d。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兰州百合种球萌发的促抑效应,及其萌发过程中鳞茎碳水化合物的变化规律.【方法】研究以外源赤霉素(GA_3)和脱落酸(ABA)对低温(2℃)条件下贮藏的‘兰百1号’进行处理.【结果】在2℃条件下,GA_3处理二级种球发芽时间由105d缩至90d.ABA处理三级种球发芽时间由95d延长至115d.在萌芽期内,鳞茎内淀粉含量随低温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可溶性糖含量、淀粉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显著上升;外源GA_3处理加快鳞茎内以上物质变化,而外源ABA处理延缓了鳞茎内的物质变化.【结论】芽的生长与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淀粉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具有相关性.芽高/鳞茎高介于0.5~0.6时,可作为判断兰州百合种球休眠已完全解除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麝香百合的种球经8℃低温冷藏处理,60d后进行促成栽培试验,探讨不同围径种球出出花率的关系。试验表明,百合促成栽培后可比正常出花斯提早4-5个月,不同球茎对出花率的影响,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出花率有随种球围径增大而提高的趋势,但从用种量的经济效益等综合考虑,宜选用15-16cm围径的种球进行促成栽培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10.
低温胁迫对辣椒幼苗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低温处理的辣椒幼苗的抗坏血酸含量减少,丙二醛(MDA)含量增加,不同品种的变化幅度不同;适宜低温处理后,抗坏血酸含量随时间延长有回升趋势,不同品种回升的速度和量不同。0℃,12h处理后放在常温(15℃)下恢复时,随着时间的延长,抗坏血酸含量有变化,不同品种变化不同。  相似文献   

11.
低温处理对观赏百合种球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东方百合和亚洲百合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冷藏处理(2~5℃)打破种球休眠以及冻藏处理(-1℃)抑制种球发芽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127d的种球冷藏处理中,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淀粉含量呈现下降-升高-下降的变化规律,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升高-下降-升高的变化规律;之后在151d的冻藏处理中,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淀粉含量出现降低-增加-降低的变化规律,可溶性糖含量出现增加-降低-增加的变化规律.东方百合种球冷藏73~84d,冻藏78~99d,亚洲百合种球冷藏58~68d,冻藏78~99d,碳水化合物变化最为活跃.冷藏处理期同一品种小球径种球淀粉含量最低值及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值出现时间均早于大球径种球.随着种球冷藏时间的延长,东方百合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现下降-升高-下降的变化规律,亚洲百合种球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现下降-升高的变化规律.东方百合种球冷藏58~68d后,亚洲百合种球冷藏94~103d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迅速增加,但在冻藏处理期不同品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比较复杂,呈波动变化.  相似文献   

12.
高山冷凉的气候条件适合郁金香生长,栽培不出现退化.将单球重小于10g的郁金香退化球及子球在海拔880m处越夏贮藏及种植,收获后总球重有效增重在1倍以上,开花率提高,单球重大于10g的更新球比例增加明显.采取花后遮荫措施,平均叶枯收球期推迟12天,种球复壮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3.
豌豆种子发育过程中,核酸、蛋白质含量都随开花后日数增加而增加;其中豌豆开花21d后单粒RNA含量下降,24d后DNA含量下降,15d后开始累积豌豆球蛋白,18d后累积豆球蛋白,21d后累积伴豌豆球蛋白,27d后种子中各种蛋白质组分累积量都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14.
冷藏对石蒜鳞茎休眠生理及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掌握冷藏对石蒜(Lycoris radiata)鳞茎休眠生理及开花的影响,研究了石蒜球根在6和9℃低温下分别冷藏4、7、9周后,鳞茎尖内的生理变化,并观察其开花时间.结果表明:在6℃冷藏4周花期推迟19d;9℃冷藏4周花期推迟12d;6、9℃条件下冷藏7和9周均未开花.在6℃冷藏4周条件下,蛋白质和核酸质量分数均保持着较低的水平;同时对内源激素质量摩尔浓度测定表明内源激素IAA极显著对花期具有影响作用,ABA、ZR也具有影响花期的作用,而内源激素GA3质量摩尔浓度变化对开花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高温贮藏能否抑制中国水仙种球的物质消耗,延后中国水仙的花期。[方法]以室温贮藏的种球和高温(30℃)贮藏处于生态休眠期的中国水仙3年生种球为试验材料,对比分析其重量、贮藏形态及定植后分蘖数、叶长、叶宽、花朵数、花朵开放时间等相关生长指标。[结果]高温贮藏可缩小中国水仙种球贮藏前后表观形态差异,延长其生态休眠的进程;与室温贮藏相比,高温贮藏使中国水仙种球的观赏期延后近2个月。[结论]该研究为中国水仙的抑制栽培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不同条件下美锦桃果实硬度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美锦桃在树上、常温和冷藏条件下果实硬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美锦桃果实在室温、冷藏及树上,其果实硬度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冷藏条件下果实硬度下降最慢,室温条件下果实硬度下降最快。美锦桃为高硬度、长采收期和长货架期品种。美锦桃在树上采收持续期可达30 d,在室温条件下贮藏期为10 d以上,冷藏条件下可贮藏30 d以上。  相似文献   

17.
以甘肃临洮的“临洮大麻蒜”为试材,研究了春播蒜蒜种贮藏温度条件对二次生长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或冷凉高湿条件下贮藏有利于打破蒜种休眠,提高蒜种中GA_3水平,促进生根发芽;低温蒜种出苗后初级植株生长优势较强,鳞茎形成较早,但二次生长极显著增多;蒜种越冬期长期接触自然低温可能是春播地区大蒜二次生长严重发生的重要原因。春性蒜秋播,虽然出苗期仅提早约10天,鳞茎形成未提前,但由于出苗前根系已有明显优势,出苗后初级植株生长明显优于春播,而且未见二次生长发生。鳞茎形成期春播蒜鳞茎中GA_3和IAA水平明显高于秋播,可能是春播与秋播二次生长差异的重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4℃冷藏过程OT百合(Lilium hybrids)品种‘黄天霸’(‘Manissa’)鳞茎形态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49 d后顶芽生长点距鳞茎顶端小于1 cm,淀粉含量明显下降,可溶性糖、蔗糖和还原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在第49天出现峰值);ABA含量在贮藏初期略有上升,第35天开始明显下降;IAA含量的变化则与ABA相反;GA3与ZR含量的变化规律不明显;激素含量之间比值均在29-35 d明显上升.表明‘黄天霸’百合鳞茎4℃解除休眠的合适时间为49 d,冷藏后29-35 d为其打破休眠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9.
以滇北球花报春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冷藏方式和冷藏时间对其植株生长、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湿藏能够有效延缓滇北球花报春的花期,低温湿藏7个月的滇北球花报春植株开花整齐度好、观赏性强。低温干藏4~5个月虽能开花,但表现极差。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了解强筋小麦的后熟过程、探明强筋小麦在收获后不同储藏期的品质变化特点,以津强小麦及其衍生系中筛选出的8个强筋小麦品种(系)为试材,在室温条件下分别储藏10,90 d后进行品质测定。结果表明,储藏90 d时,8个品种的稳定时间均超过7 min;储藏10,90 d,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变异幅度均较小,湿面筋含量均有所增加,平均增幅3.69%,面团吸水率均有所下降,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的平均增幅分别为13.41%和56.34%。t测验结果表明,储藏10,90 d的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之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而蛋白质含量、吸水率、形成时间间的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