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柑橘黄龙病是全国植物检疫对象,浙江省局部地区有发生。浙南山区景宁畲族自治县现有柑橘等芸香科植物1056.2hm2,普查发现有2个乡发生黄龙病,发生面积4.7hm2,占全县芸香科植物的0.44%。柑橘黄龙病为害严重,防治困难。幼龄树发病后一般2~3a就死亡,老年树发病在3~5a内枯死或丧失  相似文献   

2.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白背飞虱传播的一种水稻病毒病,近几年在万安县呈上升发生态势。该病发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发病面积大,为害严重。2007年全县发生面积为3 000 hm2,平均发病丛率1.2%,2010年发生面积为5 000hm2,平均发病丛率2.4%,2013年发生面积为8 000 hm2,平均发病丛率3.1%。二是易感病品种多。  相似文献   

3.
受小麦抽穗扬花期暖湿天气的影响,2009年我县小麦赤霉病大发生,发生面积2.83万hm2,占小麦种植面积的97.3%,早熟品种病穗率一般在8%左右,迟熟、感病品种高达30%~40%,造成损失1636.3t,是2006年大发生以来发生最为严重的一年.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周至县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人工栽培猕猴桃,目前栽培面积已发展到8667hm2,成为全国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县。自《植保技术与推广》2001年6期报道陕西省猕猴桃发生新病害——猕猴桃溃疡病以来,此病已成为本县生产中的常发病害。据本县植保站调查,2000年全县平均病园率45%,平均病株率16.65%,病指4.76;2001年平均病园率70%,平均病株率49.2%,病指20.3;2002年平均病园率65.6%,平均病株率11.3%,病指3.52。其中尤以2001年发病最为严重,全县发病面积约为6000hm2,重病园病株率达40%,最重者发病1~2a即可毁园。产量损失10%~15%,严重者达50%以…  相似文献   

5.
2004年,招远市苹果褐斑病大发生,发病面积1.5万hm2,占果园种植面积的90%以上.发病果园病株率100%,平均病叶率76.6%,平均病情指数49.4,严重的平均病叶率达95%以上,病情指数达81.7.有1.33万hm2因病提早落叶,9月下旬平均落叶率达55%,严重的8月中旬前即开始大量落叶,9月下旬落叶率达87%~100%.约有150 hm2果园因过早落叶而引起秋后再次开花.褐斑病的大发生,不仅严重影响了当年的果品产量和质量,削弱了树势,而且对下年果树的生长发育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1重大病虫害发生特点据初步统计,2005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总发生面积近3亿hm2次,比2004年增加3%左右。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特点:一是迁飞性害虫暴发频繁。2005年稻飞虱在南方稻区大发生,发生面积达0.23亿hm2次。其中,严重发生面积506.7万hm2次;东亚飞蝗在海南、广西严重发生,两地累计发生面积约13.3万hm2。二是大区域流行性病害发生加重。稻瘟病在西南及东北稻区发生严重,发生面积达580万hm2次,在东北部分稻区出现严重成灾现象;小麦条锈病在西北、鄂北、豫东等麦区冬前显病早、病点多、病情扩展快,发病中心形成早。三是经济作物病虫上升明显…  相似文献   

7.
2004年阜南县水稻稻曲病暴发流行,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1发生特点1)流行面广,发病率高。全县2.1万hm2水稻,有1.6万hm2发病。其中严重发病田块占水稻种植面积的50%以上。发病田块病穗率平均31.8%,严重的70%~100%;病粒率平均4.37%,最高达54.0%。2)感病品种较多。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水稻主要品种均受到不同程度的为害,尤其是新品种粤优938受害损失严重,个别田块基本绝收。从田间调查结果看,一般高感病品种(如粤优938)病穗率达70%~80%,病粒率15.2%;严重田块病穗率达90%~100%,病粒率达54%;中感病品种(如Ⅱ优725)病穗率为40%;病粒率平均为1…  相似文献   

8.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Pseudormms Panid(Elliott)stapp]是合浦县的一种较常见的水稻病害,凡连日暴雨,受洪水淹没的田块都易发病。一般稻株受淹后3~8d开始出现症状。该病害往年在合浦县发生面积较小,为害不大,但2008年局部地区晚稻细菌性褐条病发生严重,损失之大为历年罕见。为今后更好地指导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防治工作,笔者经过认真细致调查,现将2008年合浦县局部地区晚稻细菌性褐条病严重发生的原因及防控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黄瓜红粉病的发生为害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瓜红粉病是永年县黄瓜新发生的病害。2001年11月在小龙马乡何营村少数棚室黄瓜上首次发生,发病棚率1.5%,病棚内黄瓜病株率2.5%~11.5%。2002年11月至2003年4月调查,该病在小龙马乡何营村、蔬菜园区、小郑庄村、大郑庄村等黄瓜棚室中都有发生,病棚率5%左右,病棚内黄瓜病株率9.8%~70%,病叶率30%~89%,病指8~53.6。2003年8月6~10日调查,黄瓜红粉病在部分露地黄瓜上发生,病株率10%~100%,病叶率4.5%~26.7%,病指0.5~7.5,发病面积占黄瓜种植面积的15%。1为害症状黄瓜红粉病一般发生在黄瓜生育中、后期,15~20片叶时开始发病。主要为害叶片,…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玉米大、小斑病流行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是一个典型的高原山区省份。山区、半山区面积占94%,坝区仅占6%。玉米是云南省主要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80万~100万hm2,占耕地面积的23%~28%,其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的28%。2003~2004年玉米大、小斑病在云南省普遍发生,并造成较大的为害。主要的流行区域在滇西南的德宏、保山、临沧、怒江、思茅等州、市,并有扩大蔓延的趋势。据8个主要玉米种植州(市)统计,2004年玉米大、小斑病发生面积12郾54万hm2,占种植面积的21%(发生面积大的保山市占67%,临沧占51郾8%,德宏占48%)。其中,2郾68万hm2损失产量三成以上,0郾24万hm2绝收,玉米…  相似文献   

11.
曹立武 《植物医生》2003,16(5):23-24
桃树穿孔病是大棚温室油桃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 ,在夏县桃树穿孔病分为细菌性穿孔病、真菌性霉斑穿孔病和真菌性褐斑穿孔病等 3种 ,而以细菌性穿孔病危害最甚。在多雨年份 ,排水不良 ,湿度大或红蜘蛛多时发生严重 ,常引起早期落叶、新梢枯死 ,削弱树势 ,降低果品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来在油桃产区 ,年年都有发生 ,2 0 0 2年发生面积达 333hm2 ,发病率达 30 %~ 4 0 % ,严重制约了桃树的经济效益。1 细菌性穿孔病1.1 发病症状桃细菌性穿孔病 ,主要危害叶片 ,其次是新梢和果实。1.1.1 叶片症状 叶片发病初期为水渍状浅褐色小斑点 ,其周围有…  相似文献   

12.
<正>柑橘溃疡病是国内外植物检疫性病害。近年来,由于苗木的调运引种和生产上的疏忽,柑橘溃疡病在万安县发生为害有加重趋势。全县柑橘种植面积3 000 hm2,发病面积2 460 hm2,占柑橘种植面积的82%,对全县果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1发病情况据调查,柑橘溃疡病在万安县16个乡镇场果园均有发生,尤其在下造、窑头、枧头、罗塘等乡镇老果园发病严重。柑  相似文献   

13.
济宁市的棉花苗期病害主要是棉苗立枯病 (Rhizoctonia solani), 其次是棉苗炭疽病 (Colletotri-chum gossypii)、红腐病 (Fusarium moniliforme)等.其发生程度除受种子带菌、土壤带菌影响外,主要与棉苗定植后的气候条件相关.据统计资料表明,济宁市 1990~ 2003年 14 a中,发生程度中等偏上年份有 8 a(1992、 1993、 1996、 1997、 1999、 2001、 2002、 2003). 2003年棉花苗期病害在全市大发生,发生面积达 6.57万 hm2,占棉花种植面积的 75.8%,且发病早,持续时间长,死苗率高.据鱼台、金乡县调查, 4月下旬 60%苗床发病,严重苗床病株率达 30%, 5月上、中旬大田普查,病田率达 100%,病株率平均达 55.5%,最高 86.5%,死苗率 5%~ 10.5%,高的达 20.3%,田间缺苗断垄严重.全市发生程度与发生面积也超过以往任何一年.  相似文献   

14.
小麦是河南省渑池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万hm2。小麦腥黑穗病在本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生比较普遍,80年代后基本绝迹。从1998年开始,本县又发生小麦腥黑穗病,有2个乡4个村,发病面积15hm2。近几年,该病在本县发病面积逐年加大,但大都为零星发生,损失较小,从未引起群众重视。2004年在本县大面积暴发,发生面积0.53万hm2,占小麦种植面积的26.2%,发生程度也是历年最重,发病田平均病株率14.5%,全县平均病株率30%以上的面积达0.17万hm2,占发生面积的31.3%。特别是西阳乡高桥村120hm2小麦全部发病,平均病株率12.4%,其中一户农民0.53hm2小麦…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咸阳地区新增葡萄种植面积约2600hm2,主栽品种主要是美国红提、美人指、户太8号、巨峰等,约占葡萄栽培面积的95%。2002年,本地区葡萄炭疽病重发生面积2400hm2,一般果园发病12%,重发生果园发病达30%,造成大量烂果,给果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经调查研究,已找出葡萄炭疽病在本地区的流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1流行原因1)气象条件适宜。葡萄炭疽病菌侵染的最低温度为15℃,最适温度为28~30℃,若这时降雨超过15mm,24~48h即可完成侵染。本地区2002年5~8月份,降水量超过15mm有9次,最大降水在6月9日,为57.1…  相似文献   

16.
玉米苗枯病发生原因调查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枣庄市玉米常年种植面积 10万 hm2,其中夏直播 8.6万 hm2,无水浇条件地块占 70%以上.近年来,夏玉米苗枯病发生有加重趋势,成为本市玉米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病地的病株率 10%~ 18%,严重地块达 20%~ 50%,个别地块高达 60%以上,甚至绝产,对玉米生产造成威胁.  相似文献   

17.
1999年 ,水稻穗瘟病在江苏沿海地区大流行 ,其发生面积之大 ,为害程度之重是近 2 0a来没有见过的。据东台市调查 ,1 999年水稻穗瘟病大流行的特点一是发病时间早。于 8月 3 0日在生育期较早的水稻上始见 ,9月 5日前后大面积上普遍发生 ,其见病期比水稻破口抽穗期仅晚 7d左右。病穗出现时间之早是籼改粳以来没有过的。二是流行面积广。全市总发病面积 2 .7万hm2 ,占水稻总面积的 81 .0 8%。其中病穗率在 1 %以下的面积占 2 5.96%,病穗率 1 %~ 5%的占4 6.1 5%,病穗率 5%~ 1 0 %的占 1 8.2 6%,病穗率 1 0 %~ 2 0 %的占 5.77%,病穗率 2 0…  相似文献   

18.
许昌市禹州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是全国四大中药材生产基地之一。其中地黄常年种植面积2300hm2左右。近年来,地黄斑枯病日益严重,已成为影响地黄生产的重要病害。2005年发生1800hm2,占种植面积的78.3%。据调查,发病盛期平均病株率为19%,严重地块高达83%,一般减产20%左右,严重的减产70%以上,对地黄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为此,笔者对地黄斑枯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1病害症状及病原侵染循环地黄斑枯病常在地黄生长的中、后期发生。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初期为淡黄褐色,有黄色晕圈,边缘无明显界限。随后病斑扩大,呈黄褐色至深褐…  相似文献   

19.
李雄立 《广西植保》2000,13(1):32-34
1  1999年稻瘟病发生概况  百色地区 1999年稻瘟病严重发生。发生面积 3.5万 hm2 ,成灾面积 4186 hm2 ,绝收面积 990 hm2 ,经防治后仍损失稻谷 1.37万 t,其中以中稻为主的德保、凌云、乐业、田林、隆林和早玉米加晚稻 (其生长发育进度与中稻基本相同 )的靖西等县尤为严重。  经统计及与前 8a ( 1991~ 1998年 ,下同 )平均值比较 ,全地区 1999年稻瘟病发生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 2 8.5 6 %,比 8a稻瘟病发生面积的平均值多 1.8倍 ,所占水稻种植面积的比例也是最高 ;成灾面积 4186 hm2 ,占 1991~ 1999年成灾面积总和的 97.2 %;绝收面积 99…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小麦条锈病综合治理初见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条锈病属甘肃省小麦生产上严重流行的病害。该病的发生轻重直接左右着全国小麦条锈病的流行形势,从而严重影响全国小麦的安全生产。新中国成立以来,小麦条锈病在甘肃有12次大流行,其中2002~2004年连续3年发生面积超过53.33万hm2,给小麦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2005年甘肃省小麦条锈病又是大发生年,发生面积达56.71万hm2(严重发生的面积20万hm2),占小麦播种面积的60.76%,冬麦面积的89.54%,尤其是临夏、定西等中部地区,发生程度之重是近十多年来罕见的。然而,当年全省的夏粮产量并未因条锈病的严重发生而出现下滑,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条锈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