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日本扁柏种子园经营上的问题之一,是不能卓有成效地像柳杉那样用赤霉素来处理,在这里,期待着研究出有效促进日本扁柏开花的新技术来。关于日本扁柏用赤霉素促进开花,除一直采用GA_3处理雌雄花之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国内外应用赤霉素(GA_3、GA_(4+7))在促进松属树种开花结实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比分析GA_3、GA_(4+7)在促进松属树种开花结实方面的影响程度及影响赤霉素促进效果的其他因素,大量研究结果表明,GA_3多用于杉科及柏科树种开花结实促进技术的研究,而非极性GA_4+GA_7混合物在促进松属树种开花结实方面研究较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外源GA_3对中秋酥脆枣内源激素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分析中秋酥脆枣发育期间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探索提高中秋酥脆枣果实品质的最佳外源GA_3浓度,为中秋酥脆枣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衡阳市祁东县中秋酥脆枣为试验材料,于花蕾期分别对枣花喷施400、200、100 mg/L的外源GA_3,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在枣花和枣果的不同发育时期进行采样,分析不同浓度外源GA_3对中秋酥脆枣内源激素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在试验水平范围内,经外源GA_3处理后,内源GA_3、NAA、ABA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其快速增长期均出现在36 h后,至第2天即达到峰值,而对照组内源激素含量峰值在喷施5~10 d后出现,随后激素含量开始下将趋于平缓;且在枣花枣果发育的整个过程中,GA_3处理的内源激素含量整体高于对照组;外源GA_3处理对果形指数没有显著影响;400 mg/L的GA_3处理的果实纵横径、果实单质量最大,但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最小;200 mg/L的GA_3处理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含量最大,分别为24.91%、24.99 mg/g、5.10 mg/g,CK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大为19.6%。【结论】外源GA_3处理能显著提高中秋酥脆枣的内源GA_3、NAA、ABA含量,400 mg/L的GA_3处理可使果实增大但会使果实品质降低;200 mg/L的GA_3处理对果实形态特征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提高果实品质,使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以山银花良种‘金翠蕾’为试验材料,分析组培苗继代增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内源ZR、ABA和GA_3在组培苗继代增殖分化丛芽过程中起主要调控作用,内源ZR、GA_3含量较高和内源ABA含量较低有利于其继代增殖分化丛芽,内源IAA含量高也有助于组培苗继代增殖分化和生长;内源IPA含量较高可促进组培苗启动培养,但与增殖分化丛芽的关系不紧密。在一个培养周期中,组培苗GA_3/ZR值主导其增殖分化丛芽,GA_3/ZR值较高有利于组培苗增殖分化和生长,增殖分化盛期时则需要GA_3/ZR值保持较低的水平;虽然GA_3/ABA值也呈现了相似的效应,但作用没有GA_3/ZR值明显。在继代增殖培养的前4个周期中,保持较高水平的GA_3/ABA值和IPA/ABA值能促进外植体启动培养和组培苗增殖分化丛芽。  相似文献   

5.
以3a生烟富3苹果为试材,研究了拉枝刻芽处理对苹果幼树1a生枝条萌芽率和叶片4种内源激素(IAA、GA_3、ZT、AB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刻芽处理的枝条萌芽率是未刻芽处理的1.34倍,平拉枝条的萌芽率最高,显著高于下拉枝和直立枝;下拉枝的赤霉素(GA_3)、生长素(IAA)和玉米素(ZT)含量均最高,显著高于直立枝,而脱落酸(ABA)含量以直立枝最高,下拉枝最低;GA_3/ABA、ZT/ABA、(GA_3+IAA)/ABA、(GA_3+ZT)/ABA均以下拉枝最大,直立枝最低;直立枝中,GA_3和ABA含量在下部最高,IAA和ZT含量在上部最高;平拉枝中,GA_3、IAA和ABA含量均以上部最高,ZT含量在中部最高;下拉枝中,GA_3含量在中部最高,IAA和ABA含量在上部最高,ZT含量在上部和中部无显著差异,两者显著高于下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不同种类内源激素和多胺化合物的含量和不同种类内源激素的比值对蓝莓花粉活力的影响情况,从而为蓝莓花粉育性、自交不亲和及花粉直感效应形成的生理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年生兔眼蓝莓品种‘芭尔德温’‘灿烂’‘蒂芙蓝’‘顶峰’‘粉蓝’‘杰兔’和‘园蓝’的花粉为试材,采用TTC法测定其花粉活力,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其花粉中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_3)、脱落酸(ABA)、玉米素(ZT)等种激素和腐胺(Put)、精胺(Spm)、尸胺(Cad)等多胺化合物的含量,在此基础上对各种内源激素的比值差异进行分析,同时分别对花粉活力与各种内源激素和多胺化合物的含量之间、花粉活力与各种内源激素比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杰兔’的花粉活力显著低于‘灿烂’‘粉蓝’‘园蓝’‘顶峰’‘芭尔德温’和‘蒂芙蓝’这6个品种的花粉活力。‘杰兔’花粉中IAA、GA_3、ZT和Put的含量均最低,且显著低于其他6个品种花粉中IAA、GA_3、ZT和Put的含量;而‘杰兔’花粉中ABA的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6个品种花粉中ABA的含量。‘杰兔’花粉中的IAA/GA_3和ZT/GA_3之值均显著低于其他6个品种花粉中的IAA/GA_3和ZT/GA_3之值,而‘杰兔’花粉中的ABA/IAA、ABA/GA_3、ABA/ZT及ABA/(IAA+GA_3+ZT)之值均显著高于其他6个品种花粉中的ABA/IAA、ABA/GA_3、ABA/ZT及ABA/(IAA+GA_3+ZT)之值。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兔眼蓝莓的花粉活力与花粉中IAA、GA_3、ZT和Cad的含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ABA的含量及ABA/IAA、ABA/GA_3、ABA/ZT和ABA/(IAA+GA_3+ZT)之值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兔眼蓝莓的花粉活力与花粉中IAA、GA_3、ZT、ABA这4种内源激素和Put、Spm、Cad这3种多胺化合物的含量之间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双季板栗休眠至花期(雌花序出现)结果母枝混合芽和结果枝基部叶芽、纯雄花序、混合花序内源激素含量及其比值,为板栗花芽分化调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双季板栗休眠期前期每隔30 d、休眠末期至芽体萌动每隔15 d采集结果母枝混合花芽,在萌动至花期每隔3~5 d采集结果枝基部叶芽、混合花序和纯雄花序,测定ZR、IAA、GA_3和ABA含量,分别以C(ZR)、C(IAA)、C(GA_3)和C(ABA)表示。【结果】各时期IAA和ABA含量均高于ZR和GA_3含量,C(GA_3)/C(ZR)和C(IAA)/C(ABA)值均显著高于C(GA_3)/C(IAA)、C(GA_3)/C(ABA)、C(ZR)/C(ABA)和C(ZR)/C(IAA)值。在休眠至萌动期,混合花芽IAA含量从11.810 ng/g上升至36.770 ng/g,ABA含量从148.312 ng/g下降至64.938 ng/g,IAA含量在萌动前极显著升高,ABA含量极显著下降;C(IAA)/C(ABA)值从0.072显著上升为0.566,C(ZR)/C(IAA)和C(GA_3)/C(IAA)值下降最显著,分别从0.721和0.445下降至0.263和0.158。在萌动至花期,混合花序和结果枝基部叶芽IAA含量呈抛物线变化,纯雄花序呈不规则抛物线变化,均于3月30日达到峰值,分别为102.801、89.466、112.850 ng/g;各部位ABA含量呈波浪形变化,GA_3与ZR含量呈无明显规律的波动变化;混合花序和纯雄花序C(GA_3)/C(ZR)和C(GA_3)/C(IAA)值整体呈上升趋势,在现雄期至现雌期大幅上升并表现为混合花序C(GA_3)/C(ZR)和C(GA_3)/C(IAA)值高于纯雄花序;结果枝基部叶芽、纯雄花序和混合花序C(GA_3)/C(ABA)、C(IAA)/C(ABA)和C(ZR)/C(ABA)值的变化规律相似,在开始出现纯雄花序后,纯雄花序C(GA_3)/C(ABA)、C(ZR)/C(ABA)和C(IAA)/C(ABA)值均高于混合花序;C(ZR)/C(IAA)值与其他指标值的变化规律不同。【结论】高C(IAA)/C(ABA)值、低C(ZR)/C(IAA)和C(GA_3)/C(IAA)值共同作用,在促进芽萌动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C(GA_3)/C(ZR)、C(GA_3)/C(ABA)、C(ZR)/C(ABA)和C(IAA)/C(ABA)值可能影响板栗的花性,高C(GA_3)/C(ZR)值、低C(GA_3)/C(ABA)值、低C(ZR)/C(ABA)值和低C(IAA)/C(ABA)值有利于雌花形成。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解除紫椴种子休眠的方法,进行了不同温度层积催芽试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赤霉素GA_3处理后对紫椴种子萌发过程中贮藏物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前期高温后期低温(T20-5)的处理下种子具有较高的萌发指数,50 mg·L-1GA_3可使紫椴种子可溶性糖含量在萌发初期快速升高,以提高种子对逆境的适应能力;而150 mg·L-1GA_3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具有抑制作用。GA_3处理对紫椴种子淀粉分解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同层积温度对淀粉水解酶活性有影响,为提高淀粉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可适当提高GA_3浓度。  相似文献   

9.
已实现了用日本山茶(Camellia japonica)与茶树(C. sinensis)子叶片断再生小植物体。如果没有愈伤组织形成的培养基,子叶表面发生分化,在子叶膨胀部分的表面直接形成了不定胚,从组织学上观察这些不定胚是很明显的。不定胚总是不取决于生长调节剂的浓度与存在度,在子叶片断上按相同的方式形成。在用GA_3(赤霉素)添加的培养基上,日本山茶的不定胚长出幼茎与根,几个月继代培养后,移植了许多小植物体,而且随着继代培养,体细胞胚在胚轴上形成了另外的胚,在GA_3培养基上,在胚的继续产生的始终,这个现象是永存的。在用10.0毫克/升BA(N6-苄基腺嘌呤)与0.5毫克/升IBA(吲哚—3—丁酸)添加的培养基上,茶树的不定胚长出幼茎与根;但在用GA_3添加的培养基上则不能。考虑通过子叶片断迅速大量的无性系繁殖可从山茶属选择杂交的1粒种子获得。  相似文献   

10.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夏黑葡萄膨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夏黑为试材,研究氯吡脲(CPPU)和赤霉素(GA_3)对夏黑葡萄膨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盛花期和花后15d分别用25mg/L GA_3+5mg/L CPPU处理夏黑葡萄,膨大效果最佳。为CPPU和GA_3在设施葡萄种植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林业科学》2021,57(5)
【目的】牡丹花期短而集中,为探究牡丹秋季开花机制,研究牡丹秋季开花过程中赤霉素和DNA甲基化的作用。【方法】以河南洛阳露地栽培的春秋二季开花牡丹品种‘户川寒’为试验材料,2019年9月中旬试验材料自然落叶前,平均分为4组,对照组无脱叶无药剂处理,3个处理组分别经脱叶、脱叶+650 mg·L~(-1)赤霉素(GA_3)、脱叶+500 mg·L~(-1)多效唑(PP_(333))处理,观察记录各处理组与对照在秋季萌芽、开花过程中的生长发育情况,并测定各处理组生理生化及基因组DNA甲基化状态。【结果】1) 4组牡丹‘户川寒’均能在秋季萌动、开花,但施加处理能够促进秋季二次萌动开花提前且增加开放整齐度,其中脱叶+650 mg·L~(-1)GA_3处理促进萌动和花朵开放作用最佳,在处理后11天时萌动率已达81.4%,并于42天时进入初花期,初花期时间较对照组提前30天。2)脱叶+650mg·L~(-1)GA_3、脱叶、脱叶+500 mg·L~(-1)PP_(333)都促进了‘户川寒’秋季较快较整齐地萌芽和生长,且对开花的加速作用依次降低,说明脱叶能够促进芽的萌动和生长,施加GA_3具有叠加促进效应,PP_(333)会一定程度抵消脱叶产生的促进效应。脱叶在短时间内发挥了对GA_3、GA_4含量的抑制作用后,又使芽内GA_3、GA_4的含量升高而ABA含量下降,施加GA_3后加强了GA_3、GA_4含量升高和ABA含量下降的强度,且延长了GA_3、GA_4含量上升期,而施加PP_(333)表现出相反的作用。3)芽萌动开花伴随大量淀粉和可溶性糖消耗,高浓度的可溶性糖含量可能有利于芽的萌动。4) MSAP检测结果显示,在整个试验期间‘户川寒’DNA总甲基化的变化范围为57.3%~72.4%,开始萌动前达到DNA甲基化的最高水平,之后逐渐下降。以对照1天时状态为基准,对比其甲基化状态与各处理不同时期甲基化状态发现,处理组甲基化状态变化更活跃,且集中为去甲基化和超甲基化2种模式。各处理组去甲基化率随时间推移增加,且都高于对照组同一时期的去甲基化率,推测去甲基化率高可能更有利于‘户川寒’秋季萌动。【结论】牡丹‘户川寒’能够在秋季自然萌动开花,脱叶能促进内源GA_3合成,结合外施GA_3的叠加效应,使体内GA_3增加并抑制ABA,促进其秋季提前萌动二次开花,且花期整齐,外施PP_(333)一定程度抵消了脱叶引起的内源GA_3的合成促进作用。芽从萌动到开花伴随着大量糖类物质消耗,高浓度的可溶性糖含量可能有利于芽的萌动。牡丹‘户川寒’可自我调控相关DNA序列CG位点的甲基化状态,从而诱导其花芽在秋季萌动,施加处理可能会提前触发这一调控过程,其中DNA去甲基化率高更可能促进秋季萌动、开花。  相似文献   

12.
为找出可以加快刨花润楠苗木生长速度的生长调节剂,采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PP_(333)、NAA、GA_3)及其不同浓度(0、60、120、240、480mg L~(-1))对刨花润楠幼苗进行叶面喷施试验,测定各处理后的苗高生长量,结果表明:PP_(333)阻碍苗木正常高生长,其余各种浓度的GA_3、NAA都有促进刨花润楠的苗木生长,以浓度240 mg L~(-1)GA_3或浓度480mg L~(-1) GA_3促进刨花润楠苗高生长作用最显著,浓度240mg L~(-1) NAA次之。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不同处理对杜鹃红山茶种子萌发的影响,以8-9年生杜鹃红山茶植株新鲜种子为材料,探讨GA_3、IAA、6-BA的应用,基质种类,播种深度以及低温沙藏等处理对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GA_3浓度与处理时间对杜鹃红山茶种子发芽率影响显著,高浓度的GA_3溶液浸种有利于种子萌发,发芽率最高的激素组合为600mg/L GA_3+100mg/L IAA+600mg/L 6-BA+浸种3h;(2)杜鹃红山茶种子萌发对播种环境响应较敏感,播种深度应综合播种基质种类共同考虑,采用混合基质(V椰糠︰V珍珠岩=2︰1),播种深度为1cm,种子萌发效果最佳;(3)低温沙藏能显著提高杜鹃红山茶种子萌发效果,随低温沙藏时间的增加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4)经低温沙藏的种子继续用GA_3浸种,可进一步提高种子发芽率,种子经低温沙藏60d后采用300mg/L GA_3浸种3h,发芽率最高,为67.78%。  相似文献   

14.
蒿柳成花过程中内源激素和多胺含量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蒿柳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过程中内源激素和多胺对蒿柳成花的调控作用及其性别差异的影响,为解析雌雄异株植物花器官形成及性别决定机制,并为人工调控花器官形成及性别分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蒿柳1年生枝条生长过程划分为营养生长期(S1)、花芽生理分化期(S2)和花芽形态分化期(S3),分别以树龄15~20年的雌、雄蒿柳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离子阱串联质谱法测定茎尖脱落酸(ABA)、玉米素(ZT)、生长素(IAA)、赤霉素(GA_3)、腐胺(Put)、精胺(Spm)和亚精胺(Spd)含量,分析不同生长阶段内源激素和多胺含量的变化及其与性别间差异的关系。【结果】从营养生长期到花芽生理分化期,雌、雄蒿柳的ABA、ZT、Put、Spm、Spd含量,ABA/GA_3、ZT/GA_3比值以及雌株中IAA/ZT比值均显著升高,IAA/ABA比值及雄株中GA_3含量显著下降。从花芽生理分化期到形态分化期,雌蒿柳的ABA、ZT、IAA和GA_3含量,雄株IAA/ZT、雌株ABA/GA_3比值均显著下降,Put、Spm、Spd含量,雄株的ZT/GA_3、雌株的IAA/ABA均显著上升。S1期的IAA、Spd含量及IAA/ABA比值,S2期的ABA、ZT、IAA、Spd含量,S3期的IAA/ABA、IAA/ZT比值均表现为雌蒿柳显著高于雄蒿柳;而S2期的IAA/ABA比值,S3期的ABA含量及ABA/GA_3、ZT/GA_3比值则表现为雌株显著高于雄株。【结论】高水平的ABA、ZT、IAA、多胺含量及ABA/GA_3、ZT/GA_3比值启动雌、雄蒿柳花芽生理分化,高水平的多胺含量、ZT/GA_3、IAA/ABA比值有利于雌、雄蒿柳花芽的形态分化;蒿柳成花过程中,虽然雌、雄植株内源激素和多胺的变化趋势几乎一致,但生理分化期的ABA、ZT、IAA、Spd含量及IAA/ABA比值均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可能与雌、雄蒿柳的性别分化相关。  相似文献   

15.
研究比较不同浓度的生根粉(GGR)、萘乙酸(NAA)、生根粉(ABT)和赤霉素(GA_3)等4种激素对油丹(Alseodaphne hainanensis)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显示,GGR和ABT浓度对种子发芽率均无显著影响,N AA浓度对油丹种子的发芽率具有显著性影响,但其最高的发芽率60.0%与对照组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GA_3处理对油丹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具有显著影响;浓度为0.3 g/L GA_3处理时,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达到最高,分别为86.7%和66.7%。故选择浓度0.3 g/L GA_3浸泡去皮1h处理对油丹种子发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正交试验优选白及组培苗生根培养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白及(Bletilla striata)组培苗生根技术体系,试验以1/2MS为基础培养基,采用4因素3水平(L_9(3~4))3次重复正交试验,研究NAA、GA_3、6-BA及香蕉泥4因素不同组合对白及组培苗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试验因素对白及生根的影响大小程度依次为NAA香蕉泥GA_36-BA,其中NAA、GA_3及香蕉泥有促进白及根系生长的作用,6-BA则对白及生根有抑制作用;白及生根培养基的最适配方为:1/2MS+NAA0.2mg/L+GA_30.5mg/L+香蕉泥30g/L;白及根系生长曲线,总体呈慢—快—慢的"S"型增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温解除休眠处理后,山桐子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及与种子萌发的关系,为明确山桐子种子萌发机制提供依据,也为其繁育与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撑。【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济源种源山桐子种子进行内源激素含量动态变化的测定。【结果】1)25℃恒温条件下,济源山桐子种子萌发率均低于10%;15℃/25℃变温条件下,没有经历低温处理的山桐子种子发芽率仅为33%~37%,随着5℃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发芽率逐渐升高,60天低温处理的济源山桐子种子发芽率可达98.0%。2)15℃/25℃变温条件下,济源山桐子种子内源激素IAA、GA_3、ZR含量均明显高于25℃恒温,而ABA含量正好相反,(IAA+GA_3+ZR)/ABA或GA_3/ABA比值变大。3)在变温条件下,没有低温处理的山桐子萌发过程中IAA与ABA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GA_3与ZR含量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但经过5℃低温处理的山桐子种子只有ABA含量呈下降趋势,而IAA、GA_3、ZR含量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差别是峰值出现时间不同。4)不同低温处理时间,(IAA+GA_3+ZR)/ABA与GA_3/ABA的比值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峰值分别达到3.8±0.2,2.0±0.1,但达到峰值的时间不同,0、20、40和60天的比值达到峰值的时间分别为20、12、12天或8天、8天。5)不同低温处理时间山桐子种子发芽率虽与单一内源激素没有相关性,但与(IAA+GA_3+ZR)/ABA与GA_3/ABA比值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结论】济源山桐子种子具有明显的冬休眠特征,在变温条件下经历不同时间5℃低温解除休眠后的济源山桐子在萌发过程中(IAA+GA_3+ZR)/ABA以及GA_3/ABA比值升高达到峰值的时间越早发芽率越高,当比值达到峰值的时间缩短到8天时,发芽率最大。低温解除休眠的作用是使山桐子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及早达到内源激素的平衡态。  相似文献   

18.
为克服以易县毛白杨为母本的杨树种间杂交不亲和现象,用外源GA_3、IBA、NAA对两个杂交组合进行了调节试验。结果表明,在授粉前后对雌花序喷雾,GA_325ppm及GA_325ppm+IBA100ppm均提高了易县毛白杨的杂交结籽率;在杂交过程中,用GA_310ppm水培雌花枝,明显地提高了杂交种子的成苗率。这两项措施有效地克服了杂交的不亲和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中国沙棘内源激素对平茬措施的响应规律,采用单因素回归设计,进行留桩高度为0cm、10cm、20cm 3个水平的平茬试验,以不平茬为对照,分析其内源激素含量、比值与平茬时间及平茬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平茬提高了萌蘖期的GA_3、ZR、IAA含量,以及整个萌蘖出生、生长过程中的GA_3/ABA、ZR/ABA、IAA/ABA比值,降低了ABA含量。而且,萌蘖出生、生长过程与GA_3/ABA、ZR/ABA、IAA/ABA比值的变化趋势一致,与ABA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反,萌蘖出生高峰及萌蘖第一次生长高峰与萌蘖初期GA_3、ZR、IAA含量的提高吻合。由此可知,萌蘖的出生、生长过程与平茬后的内源激素含量、比值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尤其是GA_3/ABA、ZR/ABA、IAA/ABA比值的提高具有更加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枸杞果柄分离力与果实、果柄形态及内源激素间的关系,从而为枸杞鲜果新品种选育及其鲜果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分别以蒙杞2号和宁杞7号为试材,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果实与果柄中ABA、IAA、GA_3、ZR的含量,分析了枸杞果实发育期内果实与果柄的形态及内源激素和果柄分离力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果柄分离力随着果实的发育成熟而不断降低,其与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间均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71、-0.862、-0.883;果柄分离力与果实中各内源激素的相关系数均较高,而与果柄中各内源激素的相关系数均较低。果实中的ABA含量在果实膨大初期开始上升,至果实成熟期,蒙杞2号果实中的ABA含量下降,而宁杞7号果实中的ABA含量仍较高;果实中的IAA含量逐渐下降,并显著低于果柄中的IAA含量,蒙杞2号果实中的IAA含量低于宁杞7号果实中的IAA含量;果实中GA_3与ZR的含量均逐渐下降,且宁杞7号果实中GA_3与ZR的含量均高于蒙杞2号的;果柄中GA_3与ZR的含量变化均不明显;ABA、GA_3、ZR在宁杞7号果实与果柄中的含量比均高于其在蒙杞2号果实与果柄中的含量比,宁杞7号果实中ABA/(IAA+GA_3+ZR)之值也高于蒙杞2号果实中ABA/(IAA+GA_3+ZR)之值。文中综合分析认为,ABA、GA_3、ZR在枸杞果实与果柄中的含量比和果实中ABA/(IAA+GA_3+ZR)之值均高可能是导致果柄分离力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