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979年我国虾池面积只有10万亩,总产量只有1200吨,但到1988年,虾池面积猛增到244.4万亩,产量猛增到19.9万吨。十年间面积增长了25倍,产量增长了166倍。其中尤以1984~1987年的增长最为迅速,虾池面积和虾产量年平均以59%和102%的速度增长。这种超速增长,引发了一系列的机制失调,致使养虾业面临着严重滑坡的挑战。现就内部机制失调提出一些个人见解。 1.系统结构失衡从亲虾越冬、孵化育苗到养成管理(诸如饲  相似文献   

2.
陈宪春 《饲料工业》1993,14(4):28-29
<正> 对虾养殖行业目前已遍及全球的40多个国家或地区,产量已达69.9万吨。我国的“养虾热”兴起于80年代,目前全国产量大致在20万吨左右,每年可为国家创汇4亿多美元,是我国沿海地区的致富行业。以对虾为龙头而引发并兴旺的周边产业还有很多,其从业大军已超过300多万。目前配合饲料已取代了鲜活饵料,对虾饲料产量也达30余万吨。我国不仅养虾位居世界第一,对虾配合饲料也是世界第一。过去有人以为日本是养虾的发源地,其实不然,养虾的“始祖”确确实实是中国,是中国台湾省当时的凤山厅打狗盐田,即现在的高雄市。  相似文献   

3.
一、养虾概况世界上约有40个国家或地区在养殖对虾,养虾总面积1990年为1500万亩,养虾总产量为63.3万吨.约为对虾上市量的25%。主要养虾国家多分布在东半球,有养虾场16565个,养虾面积约为1340万亩,养殖虾53.5万吨,为世界养虾总产量的84.5%。养虾业有逐年增长之势。中国大规模养虾始自1980年,养虾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到1988年达到第一次高峰,详见表1。表1 我国1980—1988年养虾面积及亩单  相似文献   

4.
水产养殖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人工养殖对虾第一大国在国家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养虾比较效益的驱动下,我国养虾事业获得迅猛的发展。1979年我国池塘养虾面积仅11万亩,产虾1245吨,平均亩产11.3公斤;到1988年,养虾面积发展到244万亩,产虾近20万吨,平均亩产达到81.6公  相似文献   

5.
近十几年来,随着对虾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集约化程度的不断加强,造成了环境严重恶化,对虾病毒病也日趋严重。我国沿海地区自1992年下半年开始虾病大流行,日趋严重。对虾暴发流行性病毒病使我国1993年~1994年对虾绝收面积达50%以上,产量从24万吨跌落到4万吨。虽然国内外对对虾病毒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还有许多未知领域,药物治疗或预防接种仍无法应用于生产。因此如何通过饲养管理来预防、控制虾病毒病的发生是养虾业的关键。1选择优良或高健康虾苗要看虾的清洁程度、活力及在阳光下的稳定状况及游泳行为等。除…  相似文献   

6.
酶制剂在对虾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健 《饲料工业》1996,17(1):16-18
酶制剂在对虾饲料中的应用黄海水产研究所姚健我国大规模养虾始于80年代初期,迄今养虾面积约16万公顷,总产量高达约20万吨,成为我国水产养殖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养殖虾的个体仅为同期野生虾的1/3~1/2,这是池养对虾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对虾需...  相似文献   

7.
中国对虾养殖发展中的问题与水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对虾养殖发展中的问题与水环境保护中国水产学会常务理事王东石世界养虾业正处于增长期,1992年养虾产量约75万吨。世界养虾国高速发展养虾业,面对着共同的问题,是生态环境的污染和虾病的严重危害。一、中国对虾养殖发展中的问题中国对虾养殖的发展很快,19...  相似文献   

8.
<正> 一、世界养虾业概况 80年代以来,世界对虾养殖业迅速发展,1980~1988年,年产量平均以31.9%的速度增长。养殖对虾产量,从1980年6.05万吨,到1988年猛增至53.79万吨。近几年来,中国、厄瓜多尔、台湾地区、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越南和印度的年产量均达到3万吨以上。中国居首位,年产量19.94万吨,台湾地区1987年曾达9万吨。还有墨西哥、巴拿马、秘鲁、巴西等40多个国家也开始了对虾养殖(见表  相似文献   

9.
《饲料研究》1989,(2):22-26
随着对虾人工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饵料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将给国内本巴紧张的饲料供应系统增加巨大压力。资源不足,特别是蛋白质饲料将更加紧张。同时,对虾饵料的发展方向,必然由配合饵料来解决。今年全国养虾面积为1834700亩,总产147000吨,已经大大突破原来的国家规划水平(“七五”计划到1990年全国产虾12万吨)。按照近两年的发展速度预测,到1990年全国对虾总产量将超过30万吨。如果按每产1吨对虾消耗配合饵料3吨计算(包括饼粕类单体喂用)全国就需要饵料近百万吨,将消耗掉现有蛋白质  相似文献   

10.
《饲料工业》2002,23(7):16-16
1水源过滤处理与贮存系统水源的过滤处理是预防病害发生的第一步,也是该系统最着急的部分。应根据选址虾场及其海滩的自然条件采取“井式”或“贮水池式”过滤处理及贮存系统。2老化虾池的集约化改造问题我国虽然有约20万顷(300万亩)的对虾养殖池,但我国对虾养殖的单产却很低,目前的年产量不足20万吨,而作为虾池开发的海滩资源,如同其他资源一样,也是非常有限的,我们不能期望将美丽的海滩都开发为虾池来养虾。对虾养殖业发展到今天,下一步的关键在于提高单产和效益。因此要花大力气改造我们的“老化虾池”,也就是对老化…  相似文献   

11.
<正> 对虾素以珍馐美味著称,经测定,在对虾的可食部分中蛋白质含量高达20%以上,而脂肪的含量则仅占0.7%。不仅如此,每吨对虾的出口价格高达1.5万美元以上,一直是创汇的热门货。因此,近年来对虾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主要对象之一。我市东沟县地处黄海之滨,海沿线长达100公里,沿海滩涂广阔,可供养虾面积十万多亩。1986  相似文献   

12.
<正> 辽宁省海岸线长达二千六百公里,沿海滩涂广阔,港湾甚多,为对虾养殖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条件,仅丹东地区养虾面积已达九万五千多亩,总产对虾四千余吨,占全国首位。近二年由于养对虾的面积迅速扩大,天然饵料严重不足,去年天然兰给每公斤高达0.44元,但还经常买不到,人工饵料又没发展起来,逼着养虾场喂大米饭、明台鱼等。因此,对虾普遍长得又瘦又小,全市区对虾养殖大面积减产,平均亩产仅为53.3公斤,致使多数对虾养殖场亏本。所以,研究和生产对虾人工配合饵料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正> 浙江省饲料公司舟山分公司于1982年在舟山鱼粉复合饲料厂新建一对虾颗粒饲料车间,投资5.9万元。三年来共生产对虾饵料67.5吨,饵料规格为φ3.2×4~8,φ4×4~8,水中保持4~6小时不散。其配方及营养组成如下:鲜涨网货或水产品下脚料淡鱼粉15%,虾糠粉10%,肉骨粉15%,豆饼粉15%,浸出棉仁粉8%,浸出菜籽饼粉8%,米糠5%,啤酒糟渣  相似文献   

14.
得内贸者得天下——国内对虾产业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洪 《广东饲料》2010,19(6):13-16
曾几何时,对虾作为水产品摆上餐桌,实属国人高档消费,北方人要吃顿虾那才叫"金贵"。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中国养虾业逐步兴起,对虾工厂化人工繁育技术取得阶段突破,苗种实现规模化生产,为对虾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使我国对虾养殖进入大发展时期。1992年,全国对虾养殖面积达到200万亩,年对虾养殖产量约20万吨,一跃成为世界对虾养殖大国。特别是1998年南美白对虾和全人工繁育技术的引进,实现了南美白对虾苗种的规模化生产,有力地推动了南方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发展。2006年全国对虾养殖总量突破100万吨,人均年消费量仅535克,刚刚过一斤。2009年全球对虾养殖总量为338万吨,其中海水养殖量为287万吨,淡水养殖量约51万吨。中国仍为全球主要对虾生产国,对虾养殖总量为130.3万吨,占全球总量的38.6%,其中海水养殖约占六成,淡水养殖约为四成。目前,从养殖品种上看,南美白对虾是我国对虾养殖业骨干品种,占国内对虾总量的73%;从养殖区域上看,淡水养殖分布相对较广,其中珠江三角洲占42%,长江三角洲为38%;而海水养殖则以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南方四省为主,占全国海水养殖总量的近80%,其中仅广东养殖对虾产量近50万吨,占全国对虾养殖总量的38%,接近四成!(其他省份,广西为21%,海南为16%,福建4%)。广东是名副其实的对虾养殖大省,而湛江又是我省对虾海水养殖的重点区域。继2009年多次湛江调研后,2010年5月初,笔者再赴湛江,走访饲料企业、水产药品企业、养殖户,并在湛江南三岛就对虾养殖模式和技术需求作了调研,以期为养虾业发展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15.
据上海海关的消息,当前国际市场对虾供不应求,我国对虾出口应抓住这一良机扩展市场规模。 目前全球对虾年需求量约120万吨,贸易额70多亿美元,并已形成日本、美国、欧盟、东南亚四大市场。中国对虾与墨西哥棕虾、圭亚那白虾并称“世界3大名虾”,是我国60~80年代水产品出口换汇的主力军。近年来,国际市场对虾需求量不断增长,中国优质对虾尤其受欢迎,且价格稳中有升,可惜近年我国对虾产量下降导致出口下滑,错失众多商机。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年来我国人工养殖对虾空前发展,目前总养殖面积已达500万亩,估计每年需要配合饵料120万吨左右。因此发展对虾人工配合饵料生产已成为养虾业的当务之急。以下就我们3年来对虾饵料研究工作实践谈点体会。一、对虾的营养要求及配饵的基本成份对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据分析,雌雄对虾干物质所含营养成份略有差别,见表1、2。  相似文献   

17.
影响对虾生长的抗营养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萌青  徐明起 《饲料工业》1999,20(12):39-41
研究对虾配合饲料中的抗营养素:抗胰蛋白酶、棉酚、酸败油脂、黄曲霉毒素对对虾生长的影响。发现抗胰蛋白酶抑制对虾生长,以冷榨豆饼为蛋白源的饲料所喂对虾的增重率为84 % ,以热榨豆饼为蛋白源的饲料所喂对虾的增重率为103 % ;棉酚对对虾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明显,以棉籽饼为蛋白源养虾其增重率与冷榨花生饼相似;将酸价为0 .2mg/g 、8 .0mg/g 、22.4mg/g 、31 .0mg/g 的鱼油添加到配合饲料中养虾,增重率依次为72.4 % 、57 .0% 、29.2 % 、27.5 % ,消化率依次为83 .1% 、59.6 % 、58 .0% 、53 .0 % ;黄曲霉毒素严重影响对虾生长,用含黄曲霉毒素B1472 ×10 9 、78 .7×10 9 的饲料养虾,其增重率仅为对照组的43.9% 、45 .4% ,而且消化率、成活率均下降。  相似文献   

18.
《山东饲料》2005,(8):26-26
2002年,辽宁省普兰店市开发养虾池混养海蜇800万米^2,其中皮口镇养殖面积430万米^2,总产量350吨,获产值380万元。这种养殖模式的开展,为今后北方地区养虾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降低养虾业风险,增加经济效益提供了新经验、新出路。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国对虾养殖生产有很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但1989年却出现较大面积的亏损。面对严峻形势,每一个关心养虾发展的人都应该有所思考。一、回顺我国养虾的历史我国人工养殖对虾始于1958年,历史虽短,但发展很快,主要是依靠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国家的优惠政策。 1.我国海岸线很长,有广阔的水域、滩涂、海湾、海叉等,略加建设就可以筑池养虾。 2.有丰富的自然饵料资源,如低值贝类(兰  相似文献   

20.
据菲通社报道,1994年世界对虾市场预计将出现供不应求局面,供求缺口在5万吨上下,世界对虾需求量每年将以5%的速度增长,虾市场行情看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