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大河乌猪育种过程中,对0~5世代3479头仔猪乳头数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乳头数平均为12.005只,峰值和众数为12只,接近基础群均值12.08只。分布范围8~18个,呈"正态分布",同窝乳头数类型1~5种,全群乳头数遗传存在向群体均值"回归"的表现。乳头数与繁殖性状呈遗传、表型正相关,遗传力0.3112~0.3344。  相似文献   

2.
用新荣昌猪Ⅰ系选育过程中的核心群及育成后的推广扩繁群所产3254头仔猪的乳头数为材料,研究了乳头数的遗传特征,结果表明新荣Ⅰ系乳头数的峰值为14头,大群均数13.59±1.46,比导血亲本荣昌猪多0.95个;无论父母本乳头数如何组合,子代平均乳头数总是向总体平均数回归,而并非表现出双亲的均值;公、母猪对乳头数具有相同遗传能力;乳头数与窝产仔数、活产仔数相关系数为0.0636、0.118,而与木乃伊数表现一定程度的负相关,为-0.245.  相似文献   

3.
将1221头金华猪瘦肉系仔猪按毛色和外血分组。对乳头数进行双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毛色间仔猪平均乳头数和外血组间仔猪平均乳头数差异均极显著(P<0.01),毛色与外血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试验表明瘦肉系猪群中选择二头乌仔猪不会引起本品系平均乳头数下降,只要仔猪外血含量低于43.75%,其平均乳头数不会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4.
金华仔猪生长性状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资料取自金华猪场 1979— 1999年金华猪的繁殖性能生产记录。测定金华猪 ,外来品种猪大约克夏、长白、杜洛克、汉普夏 ,以及金华猪与外来品种猪杂交所产的 2 35 5头仔猪的生长性状。综合考虑各性状的各种固定效应 ,并建立各性状的固定效应模型 ,对其进行方差分析 ,计算各性状的最小二乘均数 (LSM) ,对影响较大的固定效应在各观察水平上的LSM进行分析与比较。固定效应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年份、季节、品种、同窝仔猪数、胎次等固定效应对初生重影响显著 (P <0 .0 5 )或极显著 (P <0 .0 1)。年份和同窝仔猪数对 2 0日龄重的影响显著 (P <0 .0 5 )。品种、年份、胎次对 6 0日龄重的影响显著或极显著。  相似文献   

5.
对种猪24头、仔猪487头的乳头数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其与产仔数的关系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用SA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猪的乳头数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接近于父母代的群体均值,且具有一定的集中性;乳头数目不同的父母代组合其后代的乳头数目趋向于父母代的群体均值;父系乳头数与窝平均产仔数呈正相关,母系乳头数与窝平均产仔数呈弱负相关;采用父系半同胞相关法估测猪乳头数性状的遗传力为0.26,属中等遗传力。  相似文献   

6.
具有12个以上的乳头,是选留种猪的基本条件之一。在乳房发育匀称、泌乳力强、乳头距离寬和排列整齐的情况下,多乳头是受到欢迎的。它意味着母猪能够哺育更多的仔猪。猪的乳头数是按遺传性传递的。掌握猪乳头数的遺传規律,从而控制猪乳头数的变动,在生产上具有一定的意义。作者在广州市畜牧場观察了10头公猪与108头母猪所产158窝1943头仔猪,写成本文,对于猪乳头  相似文献   

7.
影响母猪繁殖性状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母猪繁殖指标具体包括:产仔数(总产仔、产活仔数)、初生头(窝)重、断奶(或60日龄)头(窝)重、仔猪育成率、断奶至发情间隔时间、配种受胎率等。 1 品种与生理 1.1 品种 品种影响繁殖力的实质是遗传因素,如太湖猪、金华两头乌猪等的繁殖性能极高,这是由遗传因素中的高产基因决定的。繁殖力属低遗传力性状,其杂种优势程度较高,但程度高  相似文献   

8.
深县母猪乳头数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深县猪母猪乳头数与繁殖性能之间的关系,收集河北正农牧业有限公司2013年1月-2016年3月的深县猪的母猪正常分娩记录,随机选取83头深县母猪。结果表明:母猪乳头数达到18个时其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达到最高,且显著高于乳头数为15个的母猪;乳头数与其每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呈现正相关;母猪乳头数为16个和18个时极显著高于母猪乳头数为15个和17个的仔猪初生个体重(P0.01),且显著高其断奶个体重(P0.05);母猪乳头数为16个其仔猪初生窝重和断奶窝重极显著高于母猪乳头数为15个的母猪(P0.01);即母猪乳头的对称性对仔猪的初生个体重、初生窝重、断奶个体重和断奶窝重有一定的影响。说明适当增加母猪的乳头数有可能使母猪的繁殖性状得到相应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不同胎次与配种季节对金华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浙江加华种猪有限公司2004—2008年的388头金华猪母猪(与长白猪公猪杂交)生产记录,分析了金华猪母猪不同胎次、不同配种季节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金华猪母猪的第1胎产活仔数最低,第2~9胎次的产活仔数较高,说明金华猪母猪的有效利用年限较长;第2~8胎次金华猪的初生重、初生窝重、21日龄窝重、断奶重、断奶窝重均表现良好,而第9胎后其生产水平下降;冬季配种的母猪繁殖性能优于其他季节。  相似文献   

10.
在目前初生仔猪不能进行人工哺乳的情况下,乳头数是母猪哺乳仔猪数的限制性因素。长白猪作为引进猪种中繁殖力较高的品种,研究其乳头数的遗传可为选种提供依据有着现实意义。本文对某场1991年1~4  相似文献   

11.
新嘉系猪乳头数遗传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前言 乳头数是猪的重要繁殖性状之一,高繁殖品系(种)的建立离不开高乳头数作为其生理基础。明确乳头数及其与其他繁殖性状的关系在猪育种和养猪生产中有重要的现实作用,为此,人们对乳头数的研究较为重视,尤其是在品系培育中。张文灿(1983年)曾对太湖猪各类群的乳头数作为统计,结果表明,太湖猪(枫泾、梅山、嘉兴黑)平均乳头数为16.4个(2015头统计),其遗传力为0.41;有效乳头数与产活仔数、断乳窝重的表型相关分别为0.22和—0.26;其他地方品种  相似文献   

12.
应用PCR-RFLP方法对金华猪Ⅰ系(164头)、金华猪Ⅱ系(41头)和金华猪Ⅲ系(52头)的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的1125~1817bp和1401~2216bp段进行扩增,并用HinfⅠ、HaeⅢ和MspⅠ酶分别酶切,结果表明只有HinfⅠ存在RFLP。分析不同基因型对金华猪死产数和母仔猪初生重的影响,结果表明,H-FABP基因对经产母猪的死产数影响接近极显著(P=0.015),对头胎母仔猪初生重的影响不显著(P>0.05),对经产及所有胎次的母仔猪初生重影响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3.
对滇陆母系核心群基础群至对三世代2139头初产猪的有效奶头数进行统计,各世代平均乳头数接近14只,公,母猪平均乳头数间无明显差异,呈正态分布,全群乳头数变异范围为10~19只,峰值为14只,窝乳头数类型分布于2~6种间,统计了父,母本20种不同乳头组组合后代平均乳头数,表明,子代乳头数不受双亲均值影响,存在向群体均值“回归”现象,这一结论已由各世代乳头数选择进展分析结果证实,乳头数具有稳定的遗传性  相似文献   

14.
金华猪繁殖性状的统计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金华猪场1979~1999年金华猪的繁殖性能生产记录,测定了2355头金华母猪(纯繁)和金华猪(K)与约克夏(Y)、长白(L)、杜洛克(D)、汉普夏(H)杂交后代的繁殖性状。综合考虑各性状的各种固定效应,并建立各性状的固定效应模型,对其进行方差分析,计算各性状的最小二乘均数(LSM),对影响较大的固定效应在各观察水平上的LSM进行分析与比较。固定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品种、胎次、季节、年份对产活仔数、60日龄头数的影响极显著(P<0.01)。而产仔数受胎次、季节、年份的影响极显著(P<0.01)。金华猪纯繁组以及LK×D、K×L杂交组的产仔数、产活仔数较高,K×L、K×Y杂交组合的60日龄头数较高。而其他外来品种之间杂交组合的繁殖性状显著低(P<0.01)。说明金华猪具有高产的优良特性。金华猪产仔数、产活仔数随胎次逐渐递增,6~7胎达到高峰。金华猪夏季产仔数最高为15.72±1.66,显著高于秋、春、冬(P<0.01)。产活仔数春、夏、秋季无差异(P>0.05),但高于冬季(P<0.05)。1982~1987年间金华猪无论是产仔数还是产活仔数整体都维持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奶头数是猪的重要繁殖性状之一,建立高繁殖力种猪群,使种猪具有相应的有效奶头数,是充分发挥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条件,为了建立浙江中白猪高繁殖力母系育种群,四年来,结合本所浙江中白猪繁殖场1986—1989年繁殖,奶头数记录及选育工作,就奶头数的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探讨。结果与分析(一)奶头数均值:据4年来全场2395头浙江中白猪仔猪奶头数统计,平均值为13.97±1.13个,变异范围为10—18个,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高原瘦肉型猪选育群各世代的乳头数的遗传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选育过程中乳头数均值有增加的趋势;其对称性约为0.5∶1,乳头数出现的最高频率由互助猪的12枚上升到三、四世代的14枚,其遗传力为0.415,属中等遗传力。从乳头数均值与繁殖性状的相关关系来看,注重乳头数的选择,有利于乳头数均值的提高,从而促进繁殖性状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试验测定了民猪、巴民杂交1代母猪、丹系大白母猪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及毛色性状。民猪母猪与巴克夏公猪杂交,母猪平均窝产仔数11.43头,窝产活仔数10.29头;39窝仔猪中,有21窝全窝仔猪全部是黑仔猪,占54%。巴民杂交1代黑色公母猪横交,母猪窝产仔数8.92头,窝产活仔数8.22头;32窝仔猪中,仅有1窝全窝仔猪都是黑色仔猪,占3%。杂交1代黑色母猪与巴克夏公猪级进杂交,母猪平均窝产仔数9.29头,窝产活仔数8.76头;33窝仔猪中,仅有2窝全窝仔猪都是黑色仔猪,占6%。杂交一代黑色母猪与杜洛克公猪杂交,13窝仔猪中,没有出现全窝仔猪都是黑仔猪现象,有3窝仔猪中出现全身为棕色个体(或带黑斑点)。纯繁大白猪窝产仔数11.64头,窝产活仔数10.66头。  相似文献   

18.
<正> 平湖县共建乡新村16组农民陶咬其饲养的1头加兴黑猪(是太湖猪的一个类群)自从1981年秋初产以来,到1987年夏天,共产16胎,生下仔猪372头平均每胎产仔猪数为23.2.这头母猪从第1胎到第10胎,平均每胎的产仔数是20头,第11胎至第16胎的产仔数分别是27、28、28、29、33、27头.它的最高  相似文献   

19.
不管是在育种场,还是在生产场,猪的乳头常常是一个重要的常规选择性状.因为乳头数目关系到带仔的能力.一般认为,猪的乳头数比其它某些经济特征更强烈地受遗传性制约,而不易受饲养管理条件的影响发生变异。有研究表明:纯种二花脸仔猪乳头数介于双亲之间,仔猪乳头数受父母双方影响.此外,群众认为乳头数多的母猪产仔数多,乳头数少的猪生长速度快.本文采用二花脸猪和外来瘦肉型猪种纯繁、杂交资料,来探讨杂交情况下乳头数的遗传规律,亲代乳头数对后代的影响以及乳头数与产仔性能的关系,为商品肉猪生产和利用母本杂交优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固定仔猪吃奶乳头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我们结合生产实践,对哺乳仔猪形成稳定吮乳位次的过程进行了观察,旨在弄清哺乳仔猪对乳头的占吮规律,为合理固定仔猪乳头提供依据。一、对仔猪固定乳头过程的观察 (一)材料与方法 1.选择县种猪场2头分娩期相同,各有7对乳头的经产母猪和所产28头仔猪做供试猪。不加人为干预,观察仔猪固定吮乳奶头的过程。 2.仔猪初生后打耳号,并用白胶布写上编号(与耳号同),剪毛后贴在仔猪背上.便于观察和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