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蔬菜》2016,(1)
苏州市蔬菜研究所为保护‘苏州青’这一濒临流失的地方特色青菜主栽品种,进行了种质资源的调查与收集保存工作。目前保存有‘苏州青’种质资源80余份,涉及8个品系;对保存的种质资源性状进行了系统的观察与鉴定,建立了性状评价数据库;并加强优良品种示范推广,对‘苏州青’种质资源保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为丰富浙江水生蔬菜种质资源,收集了滇东地区16份水生蔬菜种质资源,将其保存在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水生蔬菜种质资源圃中,分析和调查其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搜集的水生蔬菜种质资源均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并能完成整个生育期,可安全越夏越冬,但在5-7月的高温多雨季节,病害发生较严重,应注意防治。  相似文献   

3.
中国主要水生蔬菜有13类,包括莲藕、茭白、芋、荸荠、菱、慈姑、水芹、蕹菜、芡实、莼莱、蒲菜、豆瓣菜、藜蒿等,其大部分原产我国或我国是原产地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是我国颇具特色的一类水生经济作物。1990年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荣资源圃依托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而建立,一直从事水牛蔬菜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估与利用工作,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水生蔬菜资源圃。本文对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近5a的水生蔬菜资源研究及利用方面进行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4.
科技简讯     
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水生蔬菜学科研究进展   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水生蔬菜学科创建于二十世纪 80年代初 ,现主要从事水生蔬菜种质资源的征集、保存与评估、遗传育种、脱毒快繁技术、栽培研究及推广应用。本学科从“七五”开始承担国际遗传委员会、国家科技部、农业部、湖北省及武汉市下达的课题累计 30余项。●水生蔬菜种质资源的征集、保存与评估1990年建立“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 ,至今已保存从全国水生蔬菜分布区征集的莲藕、茭白、芋、菱、荸荠、慈姑、水芹、芡实、豆瓣菜、蕹菜、莼菜、蒲菜等 12类水生蔬菜种质资源170 0…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济宁市发展水生蔬菜产业的优势、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结合济宁市水生蔬菜生产实际提出了加快其发展的一系列对策,如加强水生蔬菜种质资源的保存和改良;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扶持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以销促产;建立水生蔬菜种苗繁育体系。  相似文献   

6.
《蔬菜》2003,(6)
水生蔬菜是在淡水中生长的、可作蔬菜食用的维管束植物,如莲藕、菱角、茭白等。从1986年起,武汉市蔬菜研究所就承担了国家“八五”攻关课题——“水生蔬菜资源征集、保存及鉴定编目”。武汉市蔬菜研究所向全国征集水生蔬菜资源,迄今为止已征集到13类水生蔬菜种质资源1 700余份,其中仅莲藕资源就多达500多份,并建成了国内唯一的、也是世界最大的水生蔬菜种质基因库。目前,他们已研究出水生蔬菜新品系20多个,这些新品种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和160余县市,累计推广近10万hm2。我国建成世界最大水生蔬菜种质基因库…  相似文献   

7.
《中国瓜菜》2019,(10):26-29
为收集、保存和了解江西省蔬菜种质资源现状,以江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为基础,共收集到233份瓜类蔬菜资源。采用查阅文献、实地调查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分布在江西省11个县(市、区)、40个乡(镇)、120个村及普查县瓜类蔬菜种质资源分类、分布规律、性状特点及优异资源的重点分析。结果表明:瓜类蔬菜地方品种有6个科;部分地方品种品质较好,但纯度低、退化严重;都昌县、崇仁县、寻乌县具有丰富的瓜类蔬菜地方品种。本文对调查地区瓜类蔬菜资源现状、特色资源农艺性状特点及保护与利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可为江西省瓜类蔬菜地方资源的合理利用及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保存在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的133份水芹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我国蔬菜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近五十年蔬菜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创新和利用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十年来在蔬菜种质资源的保护和高效率、安全、低能耗保存技术,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和核心种质研究,优异基因源的挖掘、种质创新和利用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针对蔬菜种质资源研究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蔬菜种质资源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水生蔬菜研究室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卫东 《蔬菜》2008,(6):34-35
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水生蔬菜研究室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1990年建立“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现主要从事水生蔬菜种质资源的征集、保存与评估、遗传育种、脱毒快繁技术、栽培研究及推广应用。从“七五”开始承担国际遗传委员会、国家科技部、农业部、湖北省及武汉市下达的课题50余项。现有研究员4人,高级农艺师6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