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深刻把握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导向,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探索乡村振兴视域下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行动路向,紧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对加快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琦 《乡村科技》2019,(12):67-68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此背景下,政府积极推动农业的发展与农村的进步创新,让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精神境界得到提升。在乡村振兴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走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根据各个地区的差异性,因地制宜地选择本地区最适合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要围绕“四短”展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内容,可以从"6+1"方面进行把握。"6"具体包括一个目标、两个发展路径、三个保障、四化同步、五大振兴和六位一体。乡村振兴的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需要通过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两个具体发展路径实现,同时需要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投入保障机制等三个方面建立重要保障。乡村振兴要让农业农  相似文献   

4.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明确指出,乡村要振兴,必须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所以,加强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融合成为关键.通过两者的融合,能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高"三农"的发展活力.在今后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中,通过采取科技引领、...  相似文献   

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也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具体体现。推进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基础,发展农业产业化则是产业兴旺的核心,我县将着力抓实产业兴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全力打造高水平乡村振兴“元谋样板”。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乡村振兴是未来发展的更高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攻坚行动,精准确定“五大振兴”任务,坚持规划引领,聚焦“五个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因地制宜,努力打造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如何通过数字乡村建设,加快中国式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村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全面促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大任务。文章首先分析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然后结合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挑战,给出数字乡村建设助推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乡村振兴是未来发展的更高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攻坚行动,精准确定"五大振兴"任务,坚持规划引领,聚焦"五个振兴"。为将利津县打造成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本文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5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以期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关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整体进程,对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公平正义,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国家文化治理现代化影响深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大力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要遵循相应的原则,积极寻求新发展路径。针对目前农村公共文化发展中认识不足、投入单一、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一个重要抓手,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需要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本文结合河南省农业农村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路径,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当前,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主体力量,也成为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本文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湖南新型职业农民精准培养展开探究,提出精准培养的具体路径,以期提升湖南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成效,为新时代农村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推进乡村振兴,要坚持与实现农业化和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部署相配套,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七大战略"之一,是在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的困境背景下产生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五个"总要求,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积极引进专门人才,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最后要推进城乡融合。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些要求,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国情农情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以及对小农户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关  相似文献   

1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我国的政治、经济等方面都有了较好的发展和较为实际的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等方面也有了较好的提升。我国经济、政治等多方面都在注重农村的发展,注重现代化农村的建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注重乡村的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建设,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本文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与建设作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杨红梅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21):130-132+158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海安市坚持人才为先引领乡村振兴,通过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等举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形成了探索共同富裕的海安之路,但也存在基层力量薄弱和集体经济质效不高等短板,应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创新高品质人民生活。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加速农 业现代化。农业信息化是推动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抓手,它关系到农村现代化与农业 科学化的进度和发展,是提高农业现代化效益效率的关键内容。文章重点论述了国家大力推进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信息化的深层次内涵及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提 升农村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举措,既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也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范例。当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建设和美乡村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乡村基础设施落后,乡村建设缺乏合理规划;乡村产业不够健全,缺乏特色产业;村民思想观念陈旧,乡村精神文化不够丰富;环保意识不强,生态环境欠佳等方面。对此,应着力发挥党建引领,做好乡村规划;立足乡村实际,促进产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丰富精神文化;贯彻新发展理念,营造和美环境。  相似文献   

19.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推进乡村治理不可或缺。基层党建是引领和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乡村治理,充分发挥基层党建的引领作用,就必须处理好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实践中出现的主体协同困境、主体融合困境、有序治理困境和治理创新困境,为突破这些困境更好地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就要以基层党建夯实乡村治理组织保证,以基层党建促进乡村治理法治建设,以基层党建推动乡村治理协同创新,以基层党建推进乡村治理结构调适,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主体成长。  相似文献   

20.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组织保障。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在引领乡村振兴战略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因此,要不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水平、队伍建设、社会治理能力和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确保农业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