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育栽方式对杂交稻产量及生理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肥床旱育手栽、毯状苗机插和钵体苗机插3种方式,对杂交籼稻徽两优996和杂交粳稻甬优8号的产量和生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钵苗机插水稻产量最高,其次为旱育手栽,毯苗机插最低,三者差异均极显著。移栽期早育手栽的群体茎蘖数较多(有分蘖),但最高分蘖期毯苗机插最多,说明后者分蘖期长、最高苗数多,最终毯苗机插的穗数最多。单叶片重和表观运转量在抽穗期和成熟期由大到小依次为钵苗机插、旱育手栽、毯苗机插;单苗干重和群体干物重移栽期由大到小依次为旱育手栽、钵苗机插、毯苗机插,至抽穗期则由大到小依次为钵苗机插、旱育手栽、毯苗机插,三者差异极显著。[结论]该研究为杂交稻超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同抛栽方式对水稻生育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有序抛栽、旱育保姆无序抛栽、旱育保姆有序抛栽和无序抛栽(对照)不同抛栽方式对比,以研究水稻优化定点抛栽的生育特性和产量形成特性.结果表明.有序抛栽和旱育保姆有序抛栽的单位面积穴数变异较小.旱育保姆无序抛栽、旱育保姆有序抛栽的高峰苗出现期偏迟.有序抛栽和旱育保姆处理可提高抛栽水稻的成穗率.旱育保姆处理有利于降低抛栽水稻的株高.有序抛栽处理有利于提高水稻的叶面积指数和每穴植株总干重.有序抛栽、旱育保姆无序抛栽、旱育保姆有序抛栽的实际产量较无序抛栽分别增产16.21%、10.02%和24.57%.旱育保姆有序抛栽的每穴有效穗数、每公顷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较无序抛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旱育长秧龄抛秧稻的栽培特性及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旱育中秧龄抛秧、旱床育秧移栽、水育秧移栽为对照,对水稻旱长秧龄抛秧栽培生物学特性及其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旱育长秧龄抛秧N,P,K吸收和干物质积累量大,前期、中期生长优势明显,单位面积容纳的穗数与颖花多,后期根系生长量大,氧化活力强,土壤表层0-7cm分布比例高,根/冠值大,齐穗期稻株中、下部透光率高,但生育进度较移栽慢;增加中、后期氮肥施用比例及适当加大抛栽密度,有利于叶面积扩展及干物质积累,形成更多的有效穗数,提高产量。本研究认为,适当增大抛栽密度,减少前期施氮量,提高中、后期用氮比例,是提高旱育长秧龄抛秧产量的重要农艺对策。  相似文献   

4.
以常规粳稻品种常农粳151、武运粳31、上农粳2号和华粳40为供试品种,采用软盘旱育方式育秧,以280万/hm~2大密度抛栽,以期筛选双季晚稻软盘旱育抛栽适宜品种。结果表明,优质品种常农粳151采用软盘旱育抛栽可以实现安全生产,产量为6.77t/hm~2,适宜于庐江地区双晚生产;上农粳2号全生育期132d,较常规品种提前齐穗,成熟度好,双晚生产安全性较高;传统对照品种武运粳31,生育期138d,产量构成均衡,产量表现较好,产量为7.45t/hm~2。因此,常农粳151、武运粳31和上农粳2号均适宜在庐江地区种植,可以作为"早稻机插+晚稻抛栽"周年生产模式的晚稻品种。  相似文献   

5.
以常规粳稻品种镇稻18和杂交粳稻品种春优284、甬优4550为供试材料,设置钵苗机插、毯状秧机插及传统塑盘旱育抛栽3种不同栽植模式,试图探索沿江地区双季晚稻北缘地区适宜的栽插方式及配套技术问题。结果表明,钵苗摆栽模式配合大龄壮秧培育技术可以提前2~3 d安全齐穗,提前3~6 d成熟;受机械性能限制钵苗机插基本苗数少于毯状秧机插和抛栽模式,但进入大田生长期后,单位面积茎蘖数差异逐渐缩小,钵苗机插模式表现出较好的群体弹性和成穗的稳定性;钵苗机栽在颖花数和结实率方面表现优异,实测产量较毯状秧机栽高5.2%。总之,钵苗机插模式应用于沿江双季稻北缘地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是适应于本地区双季晚稻生产的机械化栽插方式。  相似文献   

6.
利用早稻嘉育948和嘉育293,晚稻甬粳18和丙97-209,进行连作稻旱育抛栽的茬口搭配研究。结果表明,与旱育秧手插相比,旱育抛栽的水稻有效分终止期提早2 ̄5d,最高苗增加77.7万 ̄114.2万/hm^2,生育期延长1 ̄2d,有效穗增加15.2万 ̄66.7万/hm^2,每穗总粒增加1.6 ̄6.03粒,旱育抛栽连作水稻的品种搭配组合以嘉育948与丙97-209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水稻不同栽培方式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澳青占在早、晚两季进行旱育稀植、软盘旱育抛栽、软盘湿育抛栽、旱育抛栽和常规湿润育秧栽培的不同栽培方式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旱育稀植和抛秧栽培节省生产成本,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优势,其秧苗素质较好,成秧率高,本田早生快发,低位分蘖多,有效穗和穗粒数,千粒重等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试验表明,选用抗逆性强的高产品种,配套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和提早烤田控苗,可进一步发挥旱育稀植和抛秧栽培技术的高产优势。  相似文献   

8.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宁粳1号和南粳44为供试水稻品种,选用旱育秧稀植、塑盘育苗抛栽、直播种植和湿润秧常规移栽4种方式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了水稻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生育进程、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变化以及干物质积累等方面的影响.结果显示,旱育秧稀植方式群体生长协调、分蘖成穗率较高,生育进程合理,干物质积累量高,并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水平和协调的穗粒结构;塑盘旱育抛栽方式生育进程相对较慢,分蘖发生量较大,分蘖成穗率有所下降,物质积累及产量水平次于旱育稀植方式;直播种植方式全生育期大幅缩短,生育进程虽然有所加快,但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均明显后延,对于生育期相对较短的品种南粳44仍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水平,而品种宁粳1号的产量有大幅降低,其高峰苗后延,有效成穗率低;湿润秧常规移栽方式分蘖成穗率相对较高,生育进程合理,但产量水平略低于旱育秧稀植方式.  相似文献   

9.
以常规粳稻品种镇稻18和杂交粳稻品种春优284、甬优4550为供试材料,设置钵苗机插、毯状秧机插及传统塑盘旱育抛栽3种不同栽植模式,试图探索沿江地区双季晚稻北缘地区适宜的栽插方式及配套技术问题。结果表明,钵苗摆栽模式配合大龄壮秧培育技术可以提前23 d安全齐穗,提前33 d安全齐穗,提前36 d成熟;受机械性能限制钵苗机插基本苗数少于毯状秧机插和抛栽模式,但进入大田生长期后,单位面积茎蘖数差异逐渐缩小,钵苗机插模式表现出较好的群体弹性和成穗的稳定性;钵苗机栽在颖花数和结实率方面表现优异,实测产量较毯状秧机栽高5.2%。总之,钵苗机插模式应用于沿江双季稻北缘地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是适应于本地区双季晚稻生产的机械化栽插方式。  相似文献   

10.
水稻旱育抛栽近年来在我省不断发展.1999年,温江县踏水镇实施水稻旱育大苗抛栽5080亩(1亩=1/15公顷,下同),水稻品种为三系杂交稻岗优22.据典型田块验收,平均亩产601.0公斤,亩增80公斤左右,大面积增产5%以上,亩增纯收入30.0元左右.由于这一技术大幅度减轻劳动强度,省工、省秧田、省水、省成本,能缓解多熟制前后茬季节矛盾,实现早栽满插,高产、高效,深受农民欢迎.但是,目前生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1.
重灾区二晚主栽品种岳优华四、合优粘采用不同育秧方式,以及手插、抛栽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采用不同育秧、移栽方式,移栽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对株高、千粒重的影响很小,穗实粒数的变幅亦较小。合优粘手插、抛秧以31.50万蔸/hm2为宜,岳优华四手插以31.50万蔸/hm2为宜。  相似文献   

12.
费震江 《农家顾问》2009,(10):31-31
采用有序抛栽、旱育保姆无序抛栽、旱育保姆有序抛栽和无序抛栽(对照)不同抛栽方式对比.以研究水稻优化定点抛栽的生育特性和产量形成特性。结果表明.有序抛栽和旱育保姆有序抛栽的单位面积穴数变异较小。旱育保姆无序抛栽、旱育保姆有序抛栽的高峰苗出现期偏迟。有序抛栽和旱育保姆处理可提高抛栽水稻的成穗率。旱育保姆处理有利于降低抛栽水稻的株高。  相似文献   

13.
钱优1号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核所和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杂交籼稻新组合.200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试验表明,钱优1号作晚稻盘育秧抛栽,亩有效穗数比湿润秧移栽增加16%,实割产量比湿润秧移栽增加7.4%。钱优1号盘育晚稻抛栽主要是以增穗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早稻塑盘旱育小苗抛栽的生育特性及其配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洞庭湖区双季早稻采用塑盘旱育小苗抛栽具有省工,节本,高产,高效作用,比地膜湿润手栽秧每亩增产15%左右,与普通旱育手栽秧增产效果相近。本田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和生理优势,栽插密度和基本苗容易控制,每亩有效穗数多,秧苗抛栽后生长发育潜在能力大,大田分蘖快,分蘖叶位低。只要抓好培育壮秧,掌握好抛栽密度、大田施足基肥,早施蘖肥,坚持浅水发苗,多次露田等技术,增产潜力还可进一步发掘。  相似文献   

15.
水稻乳苗抛栽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乳苗抛栽是介于直播和抛秧之间的一种新型水稻栽培方式.90年代初从日本引进,具有省种、省工、节本、争得农时等优点.但其技术还只是试验阶段,对于生长规律、高产栽培措施等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本试验设置乳苗抛栽与直播、旱育抛秧和旱育移栽方式的对比试验,目的在于探讨乳苗抛栽技术在本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进程、主要病害严重度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旱育免耕抛栽、小苗机插、盘育免耕抛栽、油林免耕套播、直播、常规栽插6种栽培方式,比较水稻发育进程、主要病害严重程度以及产量的差异,探讨不同栽培方式对稻瘟病、稻曲病、水稻纹枯病发生程度的影响,为不同栽培方式下水稻主要病害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直播和常规栽插稻叶龄发育进程总体快过免耕抛栽方式;不同栽培方式之间稻瘟病、纹枯病和稻曲病发生程度均有差异,产量从高到低顺序为常规栽插、小苗机插、直播、盘育免耕抛栽、旱育免耕抛栽和油林免耕套播。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的生育进程、主要病害的发生程度和产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常规栽插和小苗机插方式病害发生的总体情况优于其余4种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7.
钵苗机插水稻群体动态特征及高产形成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旨在阐明钵苗机插水稻产量构成特征和群体动态特征以及高产形成机制。【方法】2010年选用24个不同单穗重粳稻品种统一高产栽培,以成熟期平均单穗重聚类分析划分3种穗型,并每种穗型筛选2个具有代表性品种。2011-2012年采用大穗型品种甬优8号和甬优2640,中穗型品种武运粳24号和宁粳3号,小穗型品种淮稻5号和淮稻10号为试验材料,在江苏省兴化市钓鱼镇进行大田试验,以毯苗机插水稻为对照,系统研究钵苗机插水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群体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动态和干物质积累动态特征,并从秧苗素质、栽后物质积累、阶段光合物质生产、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株型特征、茎鞘物质输出与转运、根系活力等方面深入探讨钵苗机插水稻高产形成机制。【结果】钵苗机插水稻产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大穗型品种增产8.71%-11.11%,中穗型品种增产6.85%-7.89%,小穗型品种增产5.30%-6.34%。钵苗机插水稻产量的提高主要原因是在足够穗数的基础上,显著或极显著增加每穗粒数,进而提高群体颖花量,同时保持稳定的结实率和千粒重。与对照相比,钵苗机插水稻群体茎蘖数栽后增长快,高峰苗适宜,拔节后群体茎蘖数消减缓慢,最终有效穗数足,成穗率高;群体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钵苗机插水稻显著高于对照,拔节期两者相当,孕穗后钵苗机插水稻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成熟期叶面积指数钵苗机插水稻较对照高出5.17%-11.00%,干物质积累量钵苗机插水稻较对照高出5.36%-9.20%。钵苗机插水稻高产形成机制为带土带蘖栽插,秧苗素质高,群体起点质量优,活棵早,分蘖快,低位分蘖多,栽后地上和地下部物质积累多,为争足穗、促壮秆和攻大穗奠定生物学基础;抽穗期株型紧凑,叶系配置优,叶面积大,比叶重高,基部茎秆粗壮,粒叶比高,形成高光效高质量群体;生育后期根系活力强,叶面积衰减慢,光合势大,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高,干物质积累多,灌浆充实量大,茎鞘物质输出与转运合理。【结论】钵苗机插水稻群体起点质量高,栽后分蘖早生发快,群体生长优势明显,特别是生育中后期光合生产能力强,物质积累多。钵苗机插水稻产量构成特征表现为“穗数足、穗型大、粒数多”。  相似文献   

18.
水稻抛秧技术促增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稻抛秧技术是采用塑料秧盘或旱育苗床,育出根部带有营养土块的秧苗,移栽时利用带土秧苗自身重力,采取人工或机械均匀地将秧苗抛撒到大田的一种水稻栽培方法。水稻抛秧技术是水稻栽培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按育秧方式不同,水稻抛秧可分为塑盘育秧抛栽、纸筒育秧抛栽、无盘旱  相似文献   

19.
水稻移栽的常见方式有洗插.机插、抛栽等。我们根据水稻的生长发育规律和湖南土壤、气候等特点,研制了“暑华2BR-100.2BD-150型水稻播种机”(已申请了专利),采用机播水稻。综合组装了起垄栽培.泥浆塌谷覆盏.开厢沟、单粒浅播等高产实用技术.解决了水稻-播全苗.匀苗,壮苗、不烂秧的难题.充分发挥了水稻的分蘖潜力.个体发育好(早稻单株最高有效穗达37个)。能达到增穗、增粒,增重、提高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大穗型杂交水稻的特点,分析了大穗型品种单产12.0t/hm2的产量构成特点,提出"稳定穗数,主攻穗重"为超高产栽培目标及"前争蘖、中壮杆、后攻穗"的技术路线,采用"旱育壮秧、适龄移栽、三围立体栽培、适时调控、增施中后期肥、病虫综合防治"等配套技术进行实践。该配套技术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