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辽宁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参照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提供的方法,对辽宁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我省已经进入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增长为主的模式,但与先进省份相比尚有一定距离。本文对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出了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2.
为相关部门进行农业生产决策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将影响粮食产出增长的众多因素浓缩为土地投入、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灾害四大要素,通过建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分别测算这四大要素对山东省粮食产出增长的要素投入贡献率。结果表明,山东省粮食产出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和资本投入的增加,土地投入对粮食产出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下降,而劳动投入和受灾面积对山东省粮食产出增长具有明显的负效应。提出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坚守耕地红线保护耕地资源、优化物质资本投入结构、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加强灾害治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Cobb-Douglas函数建立因素分析模型,测得"十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了50%,表明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促进作用在逐步增强,但仍存在土地分散经营制度和农业科技教育、农业科研成果及国家农业科研投入不足等障碍;提出了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业高等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健全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大政府对农业科研及技术推广经费的投入强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8~2011年吉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采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研究设计的"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测算得出吉林省20082011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年平均值(54.71%)。通过分析发现:吉林省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科技进步和物质投入是吉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吉林省农业劳动力效率不高和耕地质量下降所带来的负效应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南省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大力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农业科技已成为助力海南省农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利用C-D生产函数和增长速度方程对2000—2021年海南省的相关数据进行测算,分析显示,海南省在这一时期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了65.69%。通过回归结果发现,海南省劳动力的投入产出弹性系数较资本和播种面积高,即农业劳动力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最大。今后,为提升农业总产值,应该加大高素质农业劳动力的投入,控制支农资金和土地的投入规模,提高其利用效率;同时,还要重视农业科技的作用,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6.
南方沿海发达地区农业机械化贡献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宏观经济量增量的角度,测算了农业机械化对农村经济不同方面的贡献率大小。结果表明,在现阶段,机械化对农业产出增长的贡献大于劳动力,但小于农业物牦和农业用地,在5个发达地区中,机械化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小,依次是江苏>浙江>广东>福建>上海,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机械化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会经历一个由小变大,再从大变小的过程,农村经济高度发展时,贡献率虽然变小,但是农业生产对机械化的依赖性将更大。  相似文献   

7.
《新农业》2012,(13)
中国衣科院副院长唐华俊称,2002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2.5%,2011年为53.5%,10年增长10个百分点。这一变化标志着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为标志的粗放型增长向依靠科技进步为支撑的集约型增长转变。2011年,我国粮食单产增加对总产提高的贡献率达到85.8%,  相似文献   

8.
新疆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煜  孙慧 《新疆农业科学》2015,52(3):580-588
[目的]测算新疆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政策调整提供参考.[方法]利用C-D生产函数模型和索洛余值法,测算1996~ 2012年新疆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并与全国同期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新疆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九五”时期的年均32.09;,降到“十五”时期的年均15.09;,2011 ~2013年回升到38.68;.从“十五”时期开始,新疆与全国的差距不断加大.制约新疆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在于农业劳动力技能不高和农业投入相对不足.[结论]提高新疆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需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对农业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和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9):159-163
农业是我国立国之本,而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则是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始推动力。对江西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有效的测算与估计,能够有助于了解江西的农业科技水平,并为今后制定农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采用索洛余值法对江西省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选取了1978~2017年农业总产出、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土地面积投入各项指标作为投入产出指标,最后计算得出2017年江西省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9%,并通过分析发现,科技进步和资本投入是促进江西省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基于Solow余值法对我国1995~2013年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1995~2000年的24.7974%上升到2011~2013年的55.2833%,科技进步逐渐成为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今后应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充分发挥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农业产业集聚对产业增长贡献率的测度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艳荣  刘业政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5):3197-3202
【目的】从实证角度考察农业产业集聚区的出现与农业产业增长的关系。【方法】以安徽四大农业集聚区的面板数据为分析对象,利用区位商系数,修正CD函数等研究农业产业集聚与产业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农业产业集聚与产业增长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但本文所选4个区域的农业产业集聚对产业增长的贡献都接近于0。【结论】加强农业产业集聚度,有利于提升产业集聚对于产业增长的贡献和提升农业的竞争力;但农业产业集聚对于产业增长的贡献更多体现在集聚程度的动态变化,而不在于某一年份的集聚程度大小。  相似文献   

12.
山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阐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理论和模型的基础上,运用Cobb-Douglas(C-D)生产函数,利用SPSS 18.0软件对1991—2010年山西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山西省1991—201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28.69%,农业科技进步因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北京农业科技进步及其对生产要素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评价农业科技进步现状及其对农业生产要素的促进作用,对指导现代农业建设和科技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索罗残差方法,定量研究北京市农业科技进步及其与农业生产各要素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北 京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处于一个较高水平,且科技进步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的作用在逐渐加强,北京现代农业建设已走上了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结合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C2R模型,建立了测算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生产贡献率的数学模型。并以浙江省为例,测算了农业信息化对浙江省农业生产的贡献率,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测算结果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马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2824-2826
以固原市原州区为例,测算了其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从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低的现实出发,指出宁夏西海固地区农业经济依靠技术增长的空间余地还比较大,农业增产增收还有很大的潜力,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制约该地区农村科技进步的因素,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基于浙江省县级单元的面板数据,测算浙江省2014—2019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表明:2014—2019年浙江农业产出的增长主要来源于科技进步率的提升,至2019年,浙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4.30%。2014—2019年,浙江农业的狭义科技进步率呈现稳步增长趋势,主要依靠中性技术进步。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技术的应用和生产经营规模,从而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产生影响。将浙江农业划分为平原型、沿海型、山地型3种农业发展类型,资本和土地对山地型农业发展的影响较大,劳动力对平原型农业发展的影响最大,沿海型农业的技术效率变化率最大。  相似文献   

17.
陈奇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6):209-212
基于Solow余值理论,利用农业生产总值、农业生产资本存量和劳动力投入量3个指标,对河北省1986—2010年间的农业科技创新速度和农业科技创新贡献率进行了测算,得出此时间段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年均速度和年均贡献率分别为4.95%和38.57%。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河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特征:河北省农业经济仍没有脱离依赖生产资本存量扩张的外延式粗放型增长方式,但是农业科技创新的贡献份额逐年增加。最后提出,河北省要正确处理好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提高农业投入产出比的作用,走依靠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农业经济增长新道路。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95~2006年度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基于C—D生产函数的增长速度测算模型,测定云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32.88%。提出加快云南省农业科技进步速度,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依据福州市1999-2008年的统计数据,利用索罗余值法,测算和分析了科技进步对福州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通过测算,发现科技进步对福州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趋势为缓慢上升态势,进一步分析提出:(1)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及人才环境建设;(2)紧抓科技产业园区建设,实现产学研一体化;(3)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建设生态型区域科技等举措,以求为福州市提高科技进步贡献寻找优化途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膑  钱晓刚 《贵州农业科学》2006,34(4):15-18,22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发展及其现代化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朱希刚提出的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分别对“八五”、“九五”、“十五”期间贵州省及全国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作了测算,结果表明:贵州省“八五”、“九五”、“十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为28.97%、35.43%和43.9%,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虽然是逐年增加的,但仍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