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0 毫秒
1.
对储藏稻谷和小麦用磷化氢熏蒸后采取了不同的通风方式散气,并定期分区、分点进行跟踪检测磷化氢残留量,研究其变化规律。试验表明:随着通风散气时间的延长,磷化氢残留量均有明显降低趋势。小麦仓散气8d后,整仓储粮磷化氢平均残留量降至0.031mg/kg,各扦样点磷化氢残留量也均降至安全标准以内。稻谷仓通风散气5d后,各区、各点磷化氢残留量均已降至0.02mg/kg以内,且磷化氢残留量明显低于小麦仓,有利于指导今后出库粮食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2.
于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三年对多次磷化氢熏过的粮食中残留量进行的室内试验与生产调查采样测定的结果表明: 1.室内用磷化氢熏蒸小麦、稻谷、玉米、花生和生产采样测定的结果证明经磷化氢多次熏蒸的粮食中磷化氢的残留量并不会随着熏蒸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只要经过充分的散气,磷化氢的残留量都可以降低到允许标准以下。 2.室内试验证明用磷化氢熏蒸粮食,会在粮食中形成非挥发性残留。这部份残留不能用通气法除去。随着熏蒸次数的增多,非挥发性残留也越多,在接近生产的试验条件下熏蒸,第一次熏蒸的粮食中非挥发性残留量最高。稻谷为6.2—10.5P·P·M,小麦为2.6—8.0P·P·M。第二到第十次熏蒸的粮食中非挥发性残留均较第一次为少。稻谷为1.5—8.2P·P·M,小麦为0.7—5.4P·P·M。 3.从磷化氢态的残留量考虑,用磷化氢多次熏蒸粮食是可行的。但对非挥发性残留部份应引起注意和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10℃下,利用三角瓶密闭熏蒸法研究了辣根素对赤拟谷盗、谷蠹和长角扁谷盗成虫的熏蒸作用。结果表明,辣根素对三种仓储害虫成虫均具有较强的熏蒸活性。其中,辣根素Ⅱ的熏蒸效果更好,剂量达到5.797μL/L时,处理48h后,赤拟谷盗校正死亡率达到100%;剂量达到1.449μL/L时,处理48h后,谷蠹校正死亡率达到100%;剂量达到0.725μL/L时,处理24h后,长角扁谷盗校正死亡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4.
为了控制鲜食葡萄采后灰霉病的发生,通常对其采用二氧化硫进行处理。本文通过以不同浓度(0~10 000μL·L-1)的臭氧熏蒸不同时间(0~2h)来评价臭氧对鲜食葡萄采后灰霉病的抑制效果。研究发现,浓度为2500或5000μL·L-1的臭氧熏蒸1 h对鲜食葡萄采后灰霉病均具有同样的作用效果,两种浓度臭氧处理使接种灰霉菌的汤姆森无核(Thompson Seedless)葡萄在15℃贮藏7 d后的发病率降低了50%。另外,将红提葡萄以浓度为2 500或5 000μL·L-1的臭氧熏蒸1h后于0.5℃下贮藏28d,结果表明,两种浓度的臭氧处理均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但不如10 000μL·L-1浓度臭氧处理效果好。臭氧对于熏蒸前刚刚接种和接种后15℃下放置24 h的葡萄灰霉菌同样具有抑制活性,尽管果穗穗轴发生轻微伤害,但果粒并未表现伤害症状。设计三种浓度和时间的处理组合对接种灰霉菌的鲜食葡萄进行臭氧熏蒸处理,即分别以10 000μL·L-1熏蒸0.5 h,5 000μL·L-1熏蒸1 h及2 500μL·L-1熏蒸2 h,每个组合的处理浓度×处理时间的乘积(c×t)均是一个定值,即5 000μL·L-1×h,结果表明三种处理组合具有相同的抑菌效果。在一个商业用的臭氧舱内,以浓度为5 000μL·L-1的臭氧对接种灰霉菌的鲜食葡萄熏蒸1 h,然后于0.5℃下贮藏6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臭氧处理使秋无核(Autumn Seedless)和黑色无核(Black Seedless)两种鲜食葡萄灰霉病发病率降低了50%,使红提葡萄灰霉病发病率降低了65%。对采后鲜食葡萄单独以浓度为10 000μL.L-1的臭氧处理1 h,结果表明,臭氧处理使环酰菌胺、嘧菌环胺、乙胺嘧啶及吡唑醚菌酯类杀菌剂残留量分别降低了68.5%、75.4%、83.7%和100.0%,但异菌脲和啶酰菌胺类杀菌剂残留量却没有显著降低。尽管臭氧处理还不太可能代替二氧化硫在传统葡萄贮藏生产中的地位,除非它的作用效果有进一步提高,但它在葡萄有机生产和销售中却是一种可为人们所接受的采后处理技术,而二氧化硫保鲜剂在这时却是被禁止使用的。  相似文献   

5.
1-MCP处理对红色甜椒常温贮藏期间呼吸与色素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苏珊”红色甜椒为试验材料,分别用1、2、3μL/L浓度的1-MCP熏蒸16h,20℃下贮藏10d,研究1-MCP处理对红色甜椒贮藏期间呼吸与色素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2、3μL/L浓度的1-MCP处理均能明显提高贮藏期间甜椒的感官品质,降低果实的呼吸速率,促进贮藏前期类胡萝卜素的合成,但显著抑制了花青素、类黄酮和总酚的合成与积累,延迟了甜椒采后转色的进程,其中以3μL/L浓度的1-MCP处理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探管网分布气体的膜下PH3与CO2混合熏蒸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老式房式仓仓外安装气体分配箱,粮堆内布设探管网,用于分布气体,粮面采用薄膜密封,利用仓外PH3发生器,进行膜下PH3与CO2混合熏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PH3浓度分布均匀,均匀度大于0.83;熏蒸期间气密性较好,平均浓度下降率为4.5%/d;熏蒸28天后散气,杀虫效果良好,粮堆内储粮害虫死亡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7.
农杆菌介导的高羊茅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高羊茅品种猎狗5号的胚性愈伤组织作为受体材料,通过gus基因瞬时表达检测,探讨预培养培养基、预培养时间、菌液浓度、感染时间、乙酰丁香酮浓度、共培养条件等不同因素对农杆菌介导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羊茅品种猎狗5号遗传转化优化条件为胚性愈伤组织先在预培养培养基(MS 6-BA0.5mg/L NAA0.5mg/L)预培养5d;然后用农杆菌菌液(OD600=0.5),感染时间10-20min,在23-25℃的温度下,共培养基(MS 蔗糖30g/L 葡萄糖10g/L CA0.5g/L Glu0.5g/L 2,4-D1.5mg/L AS 150μmol/L agar 8g/L,pH5.2~5.6)上共培养3d。在共培养基中添加AS 150μmol/L有助于提高gus基因瞬时表达率。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熏蒸处理和培养基直接接触条件下肉豆蔻精油对番茄采后4种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肉豆蔻精油对番茄采后4种病原真菌菌丝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和粉红单端孢霉(Trichothecium roseum)的抑制作用较强,在熏蒸条件下的EC50分别为37.79μL·L^-1和32.95μL·L^-1,对串珠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和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抑制作用相对较弱,熏蒸条件下的EC50分别为43.57μL·L^-1和54.47μL·L^-1。培养基接触条件下的EC50值大大高于精油熏蒸处理,对灰葡萄孢霉和粉红单端孢霉的EC50分别为315.12μL·L^-1和299.56μL·L^-1,约为熏蒸条件下的10倍。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保鲜剂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 1-MCP)对香石竹“Sangria”切花贮藏期、瓶插寿命及瓶插期生理代谢的影响,分别采用0.64、1.28、1.92μL/L 1-MCP对香石竹“Sangria”切花进行熏蒸处理,对冷藏(2~4℃)和室温(25℃)瓶插过程中切花状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1-MCP能够显著延长香石竹切花的瓶插寿命,其中浓度为1.92μL/L时效果最佳,香石竹切花瓶插寿命由4 d延长至8 d;冷藏条件下,1.92μL/L 1-MCP处理的切花开放指数达到0.8的时间为101 d,而对照组仅为18 d,大大延长了香石竹切花的冷藏时间。进一步调查冷藏后香石竹切花瓶插时发现:所有经1-MCP处理且冷藏110 d的香石竹切花可在瓶插1 d后正常开放;1.92μL/L 1-MCP处理可显著增加切花的相对吸水率,减缓花瓣电导率上升;瓶插第11天的1.92μL/L 1-MCP处理组花朵萎蔫率仅为7.1%,而对照组花朵萎蔫率达到78.5%。因此,1.92μL/L 1-MCP熏蒸处理可作为香石竹切花保鲜处理方案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用磷化铝片对储藏在房式仓中的80t的散装小麦进行熏蒸。储藏小麦水分为11.5%,储藏平均温度为32℃,熏蒸期间用磷化氢检测管测定PH3浓度。采用1.5kg磷化铝片分成小包进行熏蒸,磷化氢浓度为2.7g/m^3,磷化氢最大为0.5mg/L。熏蒸9天平均CT值为70.7mg.h/L。用敏感和抗性品系的米象和谷蠹进行的生物试验表明,熏蒸后1个月所有成虫均死亡。然而,具有中度抗性的谷蠹幼虫,在熏蒸后仍能发  相似文献   

11.
采用密闭熏蒸法,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甲酸乙酯(EtF)对储藏物害虫锯谷盗Oryzaephilus surinamensis成虫的熏蒸活性。结果表明,熏蒸时间和温度显著影响甲酸乙酯对锯谷盗的熏蒸致死效果。甲酸乙酯在24 h内就能发挥很好的熏蒸活性,在低温条件下处理比在高温下熏蒸效果更好。在20℃、25℃和30℃条件下,熏蒸处理锯谷盗成虫24 h,其LC50分别为14.78、16.77和17.65μL/L。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加工方式对蔬菜中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影响,对采摘前8 d分别喷施0.12 mg/kg吡虫啉(H1)、0.04 mg/kg吡虫啉(L1)、180 mg/kg高效氯氟氰菊酯(H2)和60 mg/kg高效氯氟氰菊酯(L2)的蔬菜(西红柿、青萝卜和小白菜)进行煮制和炒制加工,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检测蔬菜加工前后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及其代谢物含量。结果表明,3种蔬菜煮制加工后均无吡虫啉残留,而炒制加工后的青萝卜和西红柿H1组均有残留,其中西红柿H1组残留量为0.097 mg/kg,青萝卜L1和H1组残留量分别为0.224 mg/kg和0.275 mg/kg,均低于加工前残留量;3种蔬菜加工后均有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但总体低于加工前的残留量,且煮制加工后的残留量总体低于炒制;加工后的蔬菜中,仅西红柿组检测到吡虫啉代谢物6-氯烟酸,小白菜组检测到高效氯氟氰菊酯代谢物3-苯氧基苯甲酸。以上结果说明,煮制和炒制加工均能降低蔬菜中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含量,但煮制加工的效果更好。该研究结果可为家庭及餐饮行业去除蔬菜中农药残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五味子鲜果为试材,采用HDPE自封袋包装,研究在不同温度和保鲜剂处理条件下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常温(16~20℃)条件下贮藏7 d时,不同保鲜剂处理的五味子鲜果的SOD活性均明显低于贮藏处理前的初始值,但高锰酸钾+珍珠岩、0.1%山梨酸浸泡3 min、500μL/L1-MCP熏蒸鲜果24 h三个处理组的SOD活性分别高于同期对照(未用保鲜剂处理)38.39%、28.00%和38.20%。低温(2~4℃)贮藏下,高锰酸钾+珍珠岩+氧化钙处理组的SOD活性高峰期出现较早,贮藏31d时,高锰酸钾+珍珠岩处理组和高锰酸钾+珍珠岩+氧化钙处理组的SOD活性低于对照组;贮藏45 d时,0.1%山梨酸和500μL/L的1-MCP熏蒸处理组的SOD活性高于对照组,增强了鲜果SOD活性,有利于五味子鲜果的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14.
生长素和赤霉素对刺果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刺果瓜(Sicyo angulatus L.)是外来入侵植物,对当地生态破坏严重,幼苗期是刺果瓜生命周期相对薄弱环节,研究其幼苗的生长机理,对遏制刺果瓜的繁殖和扩展有很大的帮助。[方法]本试验以刺果瓜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四个不同浓度(3 μmol/L、30 μmol/ L、300 μmol/ L、3000 μmol/ L)的生长素(IAA)、生长素抑制剂三碘苯甲酸(TIBA)、赤霉素(GA3)、赤霉素抑制剂矮壮素(CCC)、IAA+GA和TIBA+CCC对刺果瓜长出第一片真叶的幼苗进行处理,通过测量6个时间点( 1天,2天,3天,5天,7天,9天)刺果瓜幼苗的株高、根长、鲜重、干重等生理特性,探究IAA和GA对刺果瓜幼苗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300 μmol/L的IAA处理植株株高与根长长势超过其他试验组与对照组,而3000 μmol/L的TIBA植株株高与根长得到明显的抑制。3000 μmol/L的GA3处理组株高、干重值、鲜重增长速度最快,为刺果瓜的最适浓度范围;3 μmol/L GA3处理,植株增长速度最慢;300 μmol/L CCC对刺果瓜的矮化作用最好,但干重、鲜重值增加;接近3000 μmol/L的CCC矮化作用较好,对干重、鲜重几乎无促进作用,为控制刺果瓜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浓度为3000 μmol/ L的TIBA+CCC处理对刺果瓜幼苗的影响极为显著,在喷洒激素6 h后就可以看到刺果瓜幼苗受到抑制出现萎蔫,刺果瓜有极强的抗逆性,所以在12 h后萎蔫状态消失,虽然仍受到抑制,但仍然缓慢生长着。9 d后,浓度为3000 μmol/l的TIBA+CCC处理刺果瓜幼苗仅长高5.53 cm,而对照组长高18.70 cm。浓度为3000 μmol/l IAA+GA处理的刺果瓜幼苗长高34.47 cm。浓度为3000 μmol/l的TIBA+CCC对刺果瓜的抑制作用极其显著。[结论]通过研究刺果瓜的生长机理,使用外源激素对刺果瓜的生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为抵抗外源入侵植物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DDVP气化后,能够在环流熏蒸系统中进行粮食实仓熏蒸杀虫,以空间0.3g/m^3、粮堆0.79g/m^3的用药量,就可以得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并且在机械通风后,稻谷中的DDVP残留量完全符合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16.
以蓟县、抚宁和张家口三个产地的红地球葡萄为试材,检测分析采用PE膜包装,(0±0.5)℃下贮藏165d期间亚硫酸盐类保鲜剂(熏蒸结合简化保鲜剂、新型简化保鲜剂、新型保鲜纸、红地球专用7+1型保鲜剂)处理的果实中S02残留量。结果显示,贮藏期内,三个产地葡萄果实均以简化保鲜剂处理的S02残留量最高。其他处理的果实S02残留量均低于美国FDA和我国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采用相同类型保鲜剂处理,蓟县葡萄果实中的S02残留量均高于另外两个产地。对于SO2的敏感性最高,抚宁次之,张家口最低;对于张家口和抚宁果实,熏蒸结合新型保鲜纸能够有效降低SO2残留,而蓟县果实更合适熏蒸结合红地球专用7+1型保鲜剂:贮藏期间果实不同部位的S02残留量为:穗轴〉果刷〉果肉≥果皮〉果籽,且增加的幅度顺序也相同。  相似文献   

17.
陈托兄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2):153-158
用采自英国苏克塞斯的海滨碱蓬为材料,将铺有滤纸的培养皿中发芽7天的海滨碱蓬幼苗,移栽到育苗盘中溶液培养,用调整过的Hoagland营养液培养海滨碱蓬21天,用150 mmol/L NaCl处理海滨碱蓬0 h、6 h、12 h、24 h、36 h及48 h,测定海滨碱蓬在不同处理时间下根、茎、叶的鲜重、干重及Na+含量。分析Na+吸收速率在48 h内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之间海滨碱蓬Na+吸收速率差异不显著。因此,海滨碱蓬在48 h内的Na+吸收速率基本保持不变,在与Na+吸收途径有关的试验中处理时间设为48 h不仅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又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