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究吉富罗非鱼不同养殖模式对水质的影响,对跑道式流水槽养殖、池塘高密度养殖、池塘低密度养殖和罗非鱼-水浮莲共生等4种吉富罗非鱼养殖模式的水质情况进行了为期16周的跟踪检测。试验结果:4种养殖模式水体中的溶解氧为罗非鱼-水浮莲共生组池塘低密度养殖组池塘高密度养殖组跑道式流水槽组,各组间差异显著(P 0. 05);氨氮和亚硝酸盐质量浓度为跑道式流水槽组池塘高密度养殖组池塘低密度养殖组罗非鱼-水浮莲共生组,各组间差异显著(P 0. 05)。结果表明,在池塘高密度养殖吉富罗非鱼时,采用罗非鱼-水浮莲共生模式能显著提高水中的溶解氧,降低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实现生态养殖。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池塘循环水槽养殖模式的高效利用,降低养殖风险,文章开展了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一年两造池塘循环水槽养殖研究。第一造吉富罗非鱼放养密度分别为183尾·m~(-2)和274尾·m~(-2),规格为(36.6±2.8) g,养殖期为122 d;第二造吉富罗非鱼放养密度分别为154尾·m-2和215尾·m~(-2),放养规格为(185.2±15.8) g,养殖期为100 d;外池塘套养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对养殖过程中的水质、养殖结果和效益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第一造吉富罗非鱼成活率为83.38%,饵料系数1.12,养殖产量24 107 kg;第二造吉富罗非鱼成活率为93.35%,饵料系数1.17,养殖产量25 730 kg;外池塘罗氏沼虾2 012 kg,鲢1 789 kg,鳙801 kg;每公顷投入452 566元,收入655 099元,利润202 533元,投资回报率44.75%。研究表明,利用池塘循环水槽养殖模式开展吉富罗非鱼一年两造养殖,降低了链球菌发病率,提高了养殖效益,实现了养殖模式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3.
开展了"新吉富"罗非鱼健康养殖试验.在面积为1241 m2的池塘中,放养3000尾"新吉富"罗非鱼夏花鱼种,采取接种硅藻,加换水和微流儿,合理投喂等措施改善养殖生态环境,经过159 d养殖,产量为儿64 kg,平均规格为412.8g,试验结果表明该养殖模式可行.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进行吉奥罗非鱼养殖试验,探讨和验证吉奥罗非鱼所的优良经济性状,并获得了显著的效果。在21.45hm^2的池塘中投放平均体重60g的吉奥罗非鱼鱼种48800尾,经192d养殖,吉奥罗非鱼平均体重为0.948kg/尾(最大体重为1.201kg/尾),吉奥罗非鱼产量为44.98t,平均产量为31.02t/hm^2总产值为32.4万元,获利7.65万元,经济效益显著。试验表明,吉奥罗非鱼集成了吉富罗非鱼生长速度快,奥尼罗非鱼雄性率高、抗病力强等优点,适合于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池塘养殖,推广养殖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吉富罗非鱼为尼罗罗非鱼雌鱼与奥利亚罗非鱼雄鱼的杂交种,具有个体大,生长快,全雄率高,产量高等特点,为近年来京津地区主要推广养殖品种之一,为探索其养殖技术,2000年我们进行了吉富罗非鱼养殖试验,现将有关技术措施和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一、材料 1.池塘条件我们选定了廊坊市光祥工贸集团公司的2亩池塘作为试验点,池水深保持在1.5米,水质清新,底泥厚为30厘米,机井一眼,注排水方便,此池配有3千瓦增氧机一台。 2.清塘与施肥5月20日,每亩用生石灰150公斤清塘,一周后加水70厘米,由于上年施肥较多,底…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中草药提取物、胆汁酸、微生态制剂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肝、肠组织结构的影响,以基础饲料为对照,分别在每千克基础饲料中添加中草药提取物(1、2 g)、胆汁酸(0.1、0.2 g)、微生态制剂(1、2 g)配制成6种试验饲料,选取平均体质量为(32.75±5.75)g的吉富罗非鱼幼鱼483尾,随机分为7处理,每处理3平行,每平行23尾,共进行养殖实验45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使用此3种添加剂均有改善实验鱼生长和饲料利用的趋势。饲料中添加胆汁酸显著提高了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和特定增长率;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组的吉富罗非鱼的肥满度最大,但各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中草药组的增重率与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异。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和0.1 g/kg胆汁酸的实验鱼肠道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中草药提取物2 g/kg的处理组;各组间的肠道淀粉酶、蛋白酶活性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实验鱼的前肠绒毛个数和肌肉层厚度有增加的趋势;添加1 g/kg微生态制剂的实验鱼中肠绒毛长度显著高于中草药组。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1 g/kg中草药提取物,0.2 g/kg胆汁酸,1 g/kg微生态制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吉富罗非鱼幼鱼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吉奥罗非鱼养殖试验,探讨和验证吉奥罗非鱼的优良经济性状,并获得了显著的效果。在21.45hm^2的池塘中投放平均体重60g的吉奥罗非鱼鱼种48800尾,经192d养殖,吉奥罗非鱼平均体重为0948kg/尾,产量为44.97t,平均产量为31.06t/hm^2,总产值为32.4万元,获利7,65万元,经济效益显著。试验表明,吉奥罗非鱼集成了吉富罗非鱼生长速度快,奥尼罗非鱼雄性率高、抗病力强等优点,适合于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池塘养殖,推广养殖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在盐碱地一个面积为2871m^2的鱼池中,配置4个网箱.分别放养罗非鱼、淡水白鲳和鲤,箱外放养鲢、草鱼和鲤。试验结果:罗非鱼箱(20m^2)出鱼525kg.平均单产26.3kg/m^2,淡水白鲳箱(12m^2)出鱼400kg,平均单产33.3kg/m^2,鲤鱼箱两个(各12m^2)分别出鱼488.5kg和522kg,平均单产为40.7kg/m^2和43.5kg/m^2。箱外出鲢516kg,草鱼130kg,鲤1125kg。总计全池出鱼3706.5kg,亩产鱼862kg,每亩纯盈利2173.85元。试验证明:池塘配置网箱养鱼.可同池主养几种鱼,起捕容易,管理方便。  相似文献   

9.
在广西水产研究所那马中试基地进行了池塘养殖当年繁殖的奥尼罗非鱼苗种达出口规格试验。在1800m^2池塘中投放全长为3—4cm的奥尼罗非鱼鱼苗2860尾,经178d养殖,奥尼罗非鱼平均体重为O.75kg/尾(最大为1.1kg/尾),平均体长为26.1cm(最大为29.5cm),总产量为1750kg,平均产量为648kg/667m^2,养殖成活率为81.6%。  相似文献   

10.
<正> 吉富罗非鱼为尼罗罗非鱼雌鱼与奥利亚罗非鱼雄鱼的杂交种,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雄性率高,产量高等特点,为近年来京津地区主要推广养殖品种之一。为探求其养殖技术,2000年我们进行了吉富罗非鱼养殖试验,现将有关技术措施和试验情况介绍如下:1 材料1.1 池塘条件 我们选定了廊坊市光祥工贸集团公司的0.13hm~2池塘作为试验点,水深保持在1.5m,水质清新,底泥厚为30cm,机井一眼,注排水方便,配有3千瓦增氧机一台。  相似文献   

11.
<正>罗非鱼具有生长快、食性杂、抗病力强、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养殖前景广阔。为配合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实施,优化和完善罗非鱼养殖配套技术,建立商品鱼健康养殖技术体系,国家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北京综合试验站于2009年在小汤山良种繁育中心进行了吉富罗非鱼养殖试验,现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解决罗非鱼越冬问题,开展了利用循环水养殖系统进行暂养的试验研究。以具有代表性的吉富罗非鱼(Orcochromis niloticus)为研究对象,设计并构建了一套室内罗非鱼循环水养殖系统,并对罗非鱼进行了为期30 d的养殖试验。整个养殖周期内,罗非鱼养殖系统环境稳定、水质稳定良好。结果显示,系统养殖负荷总量从1 024.2 kg增长到2 309.1kg,鱼体平均体重由(170.7±10.8)g增重至(385.5±7.5)g,养殖密度由(22.9±3.5)kg/m3增加到(51.5±4.2)kg/m3,存活率达99.8%,饵料系数1.35。水质检测结果显示,水体进水口总氨氮0.21~0.33 mg/L,去除率20.64%;亚硝酸盐氮0.067~0.13 mg/L,去除率13.82%;溶氧6.5~7.4 mg/L,pH 8.15~8.65,水温23.9~24.7℃。研究表明,罗非鱼生长状况良好,系统中各水质参数符合养殖要求。循环水养殖系统用于罗非鱼冬季暂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为考察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对饲料中锌的需要量,以蛋氨酸锌为锌源,配制锌添加水平分别为0,10,20,40,80,160 mg/kg的6组等氮等脂饲料(实测值分别为9.98,21.47,33.75,56.03,88.16,172.54 mg/kg),饲喂初始体质量为(84.44±3.04)g的吉富罗非鱼,试验鱼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养殖周期为10周。结果显示,随着饲料中锌含量的增加,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先显著升高,在锌含量达到33.75 mg/kg后趋于稳定,添加锌显著降低了饲料系数,提高了成活率。饲料锌含量对全鱼水分、粗蛋白及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显著降低了全鱼粗脂肪含量。饲料中添加锌对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无影响,显著提高了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在锌含量达到33.75 mg/kg后趋于稳定,血清甘油三酯含量,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则呈下降趋势。饲料锌含量显著影响脊椎骨、全鱼和肝脏锌的含量,脊椎骨和全鱼锌含量先线性上升,在锌含量达到56.03 mg/kg后趋于稳定,各组的肌肉锌含量无显著差异。以增重率、骨骼锌和全鱼锌含量为评价指标,根据折线回归分析得出,以蛋氨酸锌为添加锌源,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锌的需要量分别为32.37、55.67和56.13 mg/kg。  相似文献   

14.
吉富罗非鱼属热带鱼类,其养殖适宜水温在15~38℃,在江浙沪地区不能自然越冬,秋末初冬时分必须及时干池起捕,吉富罗非鱼养殖池一年中只利用了半年(5-10月)。青虾适宜养殖水温为0~40℃,青虾苗种可在8-10月份放养,翌年四五月份即可养成上市。吉富罗非鱼与青虾轮作养殖,可最大限度挖掘池塘潜力,提高经济效益。2011年至2012年间,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宜兴屺亭生  相似文献   

15.
《淡水渔业》2021,51(5)
以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饵料投喂率,研究养殖系统吉富罗非鱼肌肉中土臭素(GSM)物质影响因素,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连用和微波蒸馏-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MD-SPME-GC-MS)连用方法分别对水中和鱼肉中土腥异味物质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1%和8%饵料投喂率下吉富罗非鱼肌肉中土臭素(GSM)含量较高;不同的饵料投喂率通过向养殖吉富罗非鱼系统中输入不同量的营养盐,影响了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改变了可能产GSM浮游植物藻类栅藻(Scenedesmus)、微囊藻(Microcystis)、小环藻(Cyclotella)的丰度,进而对水体中GSM的含量产生作用;鱼肉中GSM含量与水体中GSM含量无明显相关性,影响吉富罗非鱼肌肉与水体中GSM含量的主要藻类品种并不一致,相关性分析表明吉富罗非鱼肌肉中的GSM含量主要与水体中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有很强的相关性,表明吉富罗非鱼可能通过自身摄食颗粒直链藻,进而被肠道消化吸收富集于肌肉中。  相似文献   

16.
养殖试验显示,吉富罗非鱼每向下选育一代,其生长速度就加快6%-12%。山东省德州市1998 年从青岛罗非鱼良种场引进吉富罗非鱼第七代,通过几年来的养殖表明,吉富罗非鱼适应能力强,生长快,商品规格整齐,易捕捞, 饲料易解决,群体产量高,很适合池塘主养和混养。  相似文献   

17.
孙晓锋  冯健  陈江虹  罗波  赵海祥  赵华林 《水产学报》2011,35(11):1677-1683
通过胃排空试验与养殖试验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对尼罗系吉富罗非鱼幼鱼的胃排空、生长性能以及体组成的影响.在试验开始时,观测尼罗系吉富罗非鱼幼鱼的胃内饲料排空情况,胃排空试验结果表明,胃排空率的最佳描述为平方根函数,胃内饲料在饱食投喂后15 h左右完全排空,达到投喂前水平,80%胃排空为9h,也就是投喂后大约9h恢复食欲.360尾试验鱼(初始体质量3.72 g)以不同的投喂频率(1d4次、1d3次、1d2次、2d4次、2d3次、2d2次)分组,每组设立3个平行组,随机养殖于18个网箱中,每箱养殖20尾鱼,按饱食量投饲膨化饲料.养殖期为6周.尼罗系吉富罗非鱼幼鱼在投喂频率为1d4次、1d3次和1d2次时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显著高于投喂频率为2d4次、2d3次和2d2次时(P<0.05);投喂频率为1d2次、2d4次、2d3次和2d2次时其摄食量显著低于1d4次和1d3次时(P<0.05).随着投喂频率降低,鱼体水分含量逐步上升,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逐步下降,其中1d4次、1d3次组鱼与2d2次组鱼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投喂频率组间的肝体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3.7~48.0 g尼罗系吉富罗非鱼幼鱼的适宜投喂频率为1d2次,较2d2次、2d3次和2d4次时明显提高了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较1d3次、1d4次摄食量显著降低.2种试验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8.
为了示范利用大豆最大化全植物蛋白饲料进行草鱼从鱼种至成鱼的养殖性能,在中国广州地区进行了养殖示范试验。试验将杂交罗非鱼种放养在3口4.7亩(0.31公顷)大小的池塘内,放养密度为800尾/亩,并搭配放养白鲢鱼种100尾/亩(即罗非鱼12000尾/公顷和鲢鱼1500尾/公顷)。经124天饲养,杂交罗非鱼从79g/尾长至平均497g/尾。达到商品规格的平均毛产量为杂交罗非鱼390kg/亩(5851 kg/公顷)和白鲢32kg/亩(476 kg/公顷)。估算的杂交罗非鱼的平均饲料转化率为1.63:1。养殖的低鱼产量和差饲料转化率是源于3口鱼池中罗非鱼的自然繁殖,这表明放养的杂交罗非鱼雄性率较低。由于罗非鱼的过度繁殖问题,在其达到6 00 g商品规格之前结束了该试验。  相似文献   

19.
<正>常用的鱼类麻醉剂有MS-222、丁香酚、三氯乙醛、喹那啶等。MS-222,俗称鱼安定,是一种易处理、效力迅速、操作简便、安全的渔用麻醉剂。该药品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唯一认可的水产动物麻醉剂。目前,在我国,MS-222已经成功应用于多种鱼类的养殖。本研究以吉富罗非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浓度的MS-222水溶液对罗非鱼的麻醉效果,探讨MS-222对罗非鱼最适的麻醉浓度。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鱼试验用吉富罗非鱼来自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小  相似文献   

20.
吉富罗非鱼登场为尽快改变本地“四大家鱼”养殖生产徘徊不前的局面,文登市淡水养殖试验场于今春从青岛国家级淡水鱼良种场引进了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产量高、效益佳的吉富罗非鱼种400尾。经精心繁育已孵化鱼苗8万余尾,目前长势良好,待越冬后即可向社会养殖户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