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GIS技术是分形理论在土地利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技术前提,详细介绍了分形理论在土地利用中的2个应用方向,重点分析了GIS技术对分形理论在土地利用研究中的数据提取、分析与计算等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GIS技术与分形理论相结合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分形理论在土地利用中的GIS支撑与结合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IS技术是分形理论在土地利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技术前提,详细介绍了分形理论在土地利用中的2个应用方向,重点分析了GIS技术对分形理论在土地利用研究中的数据提取、分析与计算等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GIS技术与分形理论相结合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王玉蓉  曾松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185-9187
分形理论提供了一种认识、分析及解决一些农业复杂性问题的有效新手段。该文重点阐述了分形在农业工程的农业土壤科学、农业病虫害监测、农产品分级、农业机械等各个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其前景,提出分形理论将面临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分形理论在土壤科学中的应用现状与研究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分形理论的主要内容,概述了土壤科学的性质以及分形理论在土壤科学中的应用现状.在分析分形理论自身的不完善性以及当前土壤科学研究内容的不均衡性、不广泛性和不深入性等基础上,对分形理论应用于土壤科学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农村物流建设的发展对于我国改善农村经济,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江西是一个农业大省,在广袤的农村土地上,政策与物质现实使得江西的物流业形成了自己独特发展轨迹。本文以长尾理论和分形理论为理论依据,重新审视了江西物流业发展现状与思路的合理性,并重新界定了江西农村物流业的创价点。  相似文献   

6.
分形是描述自然界中复杂不规则的几何对象的有力工具.本文以分形原理为理论基础,分析研究了目前植物三维建模、三维地形生成以及云、烟、雾、火焰、森林、草地、海洋等自然景观的建模与仿真技术,总结了分形在模拟不同的自然景观中的方法和特点,对未来分形在自然景观仿真中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苜蓿根系形态结构的分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系形态结构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应用分形理论推导出根系长度与粗度(直径)的分形维数的计算方程,初步研究了苜蓿(Medicago sativa L.)根系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推导出的分形维数计算公式可以应用于苜蓿根系结构的研究,并且分形维数的大小能够表征苜蓿根系形态结构特性。  相似文献   

8.
根系形态结构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应用分形理论推导出根系长度与粗度(直径)的分形维数的计算方程,初步研究了苜蓿(Medicago sativa L.)根系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推导出的分形维数计算公式可以应用于苜蓿根系结构的研究,并且分形维数的大小能够表征苜蓿根系形态结构特性。  相似文献   

9.
综合应用GIS和RS技术及分形理论,对西南某镇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形模型、分形维数和稳定性指数,为今后该镇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土地资源的合理调控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根系分形维数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贾全全  杨晓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52-653,656
系统介绍了分形理论的形成和实际内容,并综述了根系分形维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分形维数在植物根系研究方面的重要作用。分形维数作为一种简便地描述植物根系形态、生理特性的方法,给根系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11.
嵇晓雷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693-13694
综述了非线性科学热点之一——分形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植物根系研究方面的应用进展,强调利用分形维数研究植物根系分形特征的优越性,最后对分形理论在植物根系研究领域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李艳茹  梁运江  许广波  安金花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141-5143,5145
综述了分形理论及其在土壤物理学上的应用,并对今后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将分形方法引入区域经济系统中,从Zipf定则的理论出发,推导出Zipf公式是Hausdorff(豪斯道夫)维数的特例。以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经济系统为例,定量地分析了近四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经济系统中各要素的规模分布现状和发展趋势:由分维整体结果看,规模分布是分散的;由分维值的变化趋势来看,差异在减小,规模分布趋于集中。表明Hausdorff(豪斯道夫)维数能更深刻地反映粮食生产经济要素规模分布的复杂变化,并为了解和指导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大麦发芽过程中外观形态分形维数的变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麦的发芽过程是高度复杂的生理过程,其内部和外观变化具有很强的自相似性,可以用分形维数描述大麦发芽过程的结构和生理变化.分别用自来水、1%和2% NaCl溶液浸泡培养大麦,每24 h取样检测大麦内部成分含量,对大麦进行拍照,图片处理后用分形软件测定其分形维数.结果显示大麦发芽期间大麦胚部的分形维数变化不大,而大麦胚乳部分和大麦边缘的分形维数有趋于集中的趋势,并呈现均匀化.在自来水培养条件下,这种变化最明显,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大麦边缘分形维数变化趋于不明显.在2% NaCl溶液培养条件下,大麦分形维数基本不会呈现均匀化的变化.麦芽中还原糖和α-氨基酸含量变化趋势与大麦图像的分形维数呈现正相关性,而β-葡聚糖含量变化与大麦图像的分形维数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王建平  柴立和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580-1581,1604
在生命的新陈代谢和自我复制过程中,蛋白质起着异乎寻常的作用.随着分形概念及理论的广泛应用和向分子生物学的渗透,人们从单个蛋白质的研究上升到对蛋白质网络的研究.利用最大流原理从动力学角度探讨了蛋白质大分子网络的分形结构形成过程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高国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289-10293
基于由WEPP模型提取的甘肃天水罗玉沟和吕二沟小流域单元侵蚀产沙及泥沙输移资料,采用分形维数理论,对流域泥沙输移比的空间分异规律、泥沙输移比的影响因子以及泥沙输移的尺度转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年均泥沙输移比有相当大的变幅,不同流域尺度上的泥沙输移比为0.03~1.00,对于一定尺度的流域,泥沙输移比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值;小流域泥沙输移过程具有分形特征;根据研究区流域泥沙输移比的分形特征,综合其他地区的研究结果,建立了小流域泥沙输移比尺度转换模型,同时建立了研究区适用尺度范围更广的流域泥沙输移比尺度转换模型。  相似文献   

17.
分形曲线度量与根系形态的分形表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分形的角度研究了植物根系统的复杂形态特征。通过量纲分析方法确立了Mandelbrot的分形曲线模型的物理意义。基于实验的可操作性,建立了根系分形度量的应用模型。并依据模型探讨了冬小麦根系在不同生育阶段、不同水分环境和不同根系深度的分形特征。  相似文献   

18.
分形理论在土壤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再次全面系统地对分形理论在土壤学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分形理论在土壤学中应用的不足和展望,创新提出了分形理论在土壤第一生产力研究和土壤气体排放研究中应用的未来新热点。  相似文献   

19.
水旱灾害时间序列的分形研究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对分形理论进行概述的基础上 ,对旱涝灾害时间序列时间分维的计算以及R/S分析等方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在此基础上 ,对旱涝灾害中已有的分形应用研究进行了简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