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湿生植物是湿地等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浙江省绍兴海涂湿地湿生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围涂时间越早,植物种类越多,多样性越高。随着围涂时间提早,海涂湿地由滨海型向淡水型过渡,植物群落优势种也由滨海型向淡水型过渡。  相似文献   

2.
不同地被覆盖对新围海涂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杭州湾地区经济发达,慈溪地处杭州湾南岸,有大片海涂资源可供开发。本研究选用多种地被植物品种对该地区新围海涂土壤进行改良试验。试验表明,不同的地表植被覆盖明显影响土壤中盐分、pH和养分的分布。综合分析显示,大麦同其他参试地被植物相比在改良盐碱地土壤性能方面效果明显,可在新围滩涂地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9年来,上虞市海涂综合开发区的农田防护林建设实践表明,新围海涂防护林营造技术的关键是应根据不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进行正确合理的配置;采取排水洗盐工程措施,改善立地条件;严格整地,大穴移栽;采用农艺措施,改善苗木立地环境。从而使区内的森林覆盖率增加4%~10%,有效地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提高了农业综合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杭州湾海涂造林后气象因子的变化进行的定点研究,结果表明:造林后林地内的月平均气温与未造林地上的差异不大,在冬季有一定的保温作用;在树木生长季节能明显增加空气湿度,而在冬季可适当降低空气湿度;海涂造林后在秋冬季能提高地温,春夏季能降低地温,并且能明显地降低风速;在树木生长季节林木有降低大气压作用,在树木停止生长后林木又有增加大气压作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杭州湾海涂新区园林绿化的综合工程技术,改良盐碱土为生殖土壤,选择优良乡土树种,引种耐盐碱的绿化树种,实现了海涂新区绿化美化。  相似文献   

6.
泥质海岸绿化造林的主要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海岸线总长达1.8万km,海涂面积约1400万hm^2,故搞好泥质海岸绿化对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泥质海岸特点,提出了10项宜采取的独特造林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海岸线总长达18万km,海涂面积约1400万hm2,故搞好泥质海岸绿化对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泥质海岸特点,提出了10项宜采取的独特造林措施。  相似文献   

8.
浙北海涂区树种耐盐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选用海涂区农田防护林的主要造林树种美洲黑杨,水杉,女贞,杉木,香樟,珊瑚树等12个树种为试材,在上虞市海涂实验农场轻,中、重度盐渍化土壤中进行树种耐盐性试验,结果表明,各树种抗盐能力不同,美洲黑杨,水杉,女贞,珊瑚树,海桐等树种,耐盐临界值为0.22%-0.25%,具有较强抗盐能力。树种耐盐临界值,应以林木生长期测定为准。  相似文献   

9.
随着平湖市滨海新城——独山港区的开发建设,绿化作为改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迫切需要对新围海涂进行绿化造林。文章通过对滨海地区绿化现状调查研究,从土壤处理、树种选择、种植养护等3个方面总结出适合平湖市沿海盐碱地绿化造林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海涂含盐土壤中,角竹造林后成园快,笋单产高于哺鸡竹;角竹笋期5月14日~6月10日,哺鸡竹为4月29日~5月10日,盛笋期在出笋中前期,延续约10~12d;竹笋单株重量哺鸡竹明显大于角竹,笋株粗重期在出笋初期和中前期,比盛笋期约早3d,延续时间同盛笋期。因此,宜扩大角竹造林面积,延长供笋期,多产市场淡季笋,以获得更佳的效益。  相似文献   

11.
桐花树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桐花树为紫金牛科桐花树属隐胎生红树林,为泉州湾洛阳江湿地原生红树林组成树种,在不同的潮位和泥质的造林地分别采用不同的造林密度、造林方式、种苗质量、造林时间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河口滩涂潮间带中平整、松软、透气的半淤泥地最适宜桐花树生长;较理想的造林苗木是1a生或2a生的带土球苗木;造林时间应在5~10月,5~8月植苗造林,8~10月再进行胚轴点播补植;适当密植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文章总结近年来巴彦淖尔市通道绿化经验,通过整地、树种选择和配置、苗木、造林、抚育管理5个重点环节,详细阐述了巴彦淖尔市不同立地条件下通道绿化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多伦县近年来实施飞播技术、封育技术、人工造林技术、沙障固沙技术等植被恢复技术来防治土地沙漠化。针对这些植被恢复技术进行效果分析,认为这些技术在多伦县沙漠化防治中经推广应用是成功的,并且效果明显。沙障固沙技术实施成林后,起到了明显的阻沙、降低风速、恢复植被的作用;封育、人工造林技术可迅速提高植被盖度,稳定植被群落;在实施封育、人工造林、沙障固沙技术的前提下进行飞播,效果更明显,保存率更高,植被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4.
杉木速生丰产林营造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造林地选择、造林前准备、植苗造林、造林后管护、造林投入分析、新技术适用范围等方面介绍了以"化学除草+造林地内培植大苗"的杉木营造林新技术。  相似文献   

15.
基于我国开展的营造林综合核查和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工作,探讨利用遥感技术、抽样技术、数据分析技术对未成林造林地成林情况进行调查监测的方法,掌握未成林造林地质量、成效状况、成林面积及森林面积增长潜力,为加强营造林管理、科学培育森林资源提供依据,为森林面积增长年度评估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6.
陕西韩城市黄河湿地保护区位于黄河中游地区,保护区生物资源丰富,有多种珍稀动、植物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近年来的湿地围垦、生物资源过度利用、环境污染等原因,使湿地生态系统正在不断遭受人类的破坏。本文从社会和群众自觉参与、体系建设、政府支持等方面积极探索湿地保护区的保护管理模式,推动韩城市黄河湿地保护区的保护事业。  相似文献   

17.
我国容器苗造林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容器苗造林技术是容器苗应用技术体系的组成部分,它是容器苗应用技术研究的薄弱环节,也是研究难点。文中围绕苗木质量、容器种类、基质配制、立地条件、抚育管理、造林成本等6个容器苗造林的要素介绍了近年来研究成果和发展现状,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土壤类型多样,造林立地条件较差。恶劣的自然条件,严重制约着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提高。文章对当前制约该区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提高"两率"的具体措施,可为同类地区提供造林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陕北无定河流域近年来种植的柠条占总治理面积的40%以上,因此,柠条造林的质量与治理成果有很大关系。但是,当前柠条造林中成活率、保存率低,综合效益差的问题相当突出。解决的主要办法是改传统的直播造林为植苗造林。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嘉兴市当年新造农田林网林带的调查,分析了种苗来源、施工人员等6个与造林成活率相关的因子,得出嘉兴农田林网林带春季造林合格率与采用的种苗、施工人员的技术、立地条件和林带长度直接相关,种植后的养护管理是造林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