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平菇眼菌蚊(Iycoriella sp),属双翅目(Diptera)眼菌蚊科(Sciaridae)的蚊类昆虫。据在沈阳地区调查,该种为食用菌常见害虫的优势种,发生很普遍。有些菇房发生密度很大,尤其是人防工程湿度大、通风不良、严重发生时可将菌丝吃光。例如沈阳市齿轮厂人防地下室,1985年有300多个平菇菌块,因眼菌蚊的危害几乎全部报废。  相似文献   

2.
1.菌蚊 危害银耳的主要是小菌蚊,小菌蚊集结穴口,咬食银耳芽孢和幼耳,使芽孢变黑,幼耳霉烂;并在穴口产卵,变成白色蛹虫,蛹虫钻进穴口咬食菌丝,造成不出耳。菌蚊多为环境垃圾。因菌渣胡乱堆放引起。它繁殖快,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3.
眼菌蚊是食用菌害虫的优势种群,在湖北襄樊,3~6月、8~10月是盛发期.提出了对眼菌蚊实行综合治理的原则:会识别、早发现、净化环境、优化种植方法、合理使用各种防虫治虫方案.治理方法:优先使用生物方法、机械物理措施、农业方法,在爆发期使用无公害的杀虫剂防治.  相似文献   

4.
经三峡库区乌江流域蚊母属植物的调查和文献资料查阅。重庆市有蚊母属植物5种,库区分布4种,库岸消落带的蚊母属植物群落为2种或3种共建种群落。群落具重要的生态功能。文章对5种植物进行了简略的形态特征、利用价值描述。最后提出库区蓄水后淹没的蚊母树移植栽培措施。此外,文中还对一些关于蚊母植物的错误认识给予澄清。  相似文献   

5.
枣瘿蚊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的一个种,为单食性害虫,主要危害红枣树。1996年、1997年是在阿克苏地区大发生之年,所有红枣园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危害。据笔者对温宿县木本粮油林场8-12年生的100亩红枣园和5亩红枣苗圃详查结果:成年树以灰枣树受害最重,危害株数占80%,赞皇树、李枣树等大果型品种受害较轻。红枣苗受害株率达95%以上。同一品种生长旺盛的受害较重,生长较弱的受害轻。为了解枣瘦蚁的生活史及其特性特征,我们于1995——1996年对枣霞蚊进行3次人工饲养观察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一、生活史及生活习性枣雷蚊在本地区每年发生3…  相似文献   

6.
稻大蚊Tipula ainp Alexander属大蚊总科,大蚊科。分布于我国南方诸省,主要危害水稻的根系。但在山东未见报道,1984年4月笔者在诸城市林业局苗圃发现幼虫在土壤中危害当年扦插的健杨、69杨、214杨、72杨及花卉的嫩根嫩芽。杨树当年生苗被害株率达36%,死亡率达17%,严重影响苗木构成活和生长。现将4年来的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记述毛链金小蜂属(膜翅目:金小蜂科)1新种:叶瘿蚊毛链金小蜂,对新种的外部形态特征进行详细描述.该种寄生于刺槐叶瘿蚊(双翅目:瘿蚊科)幼虫-蛹.刺槐叶瘿蚊是我国新近发现的外来有害物种,对我国刺槐林造成重大危害.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8.
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被蚊子叮咬的经验,但你认识蚊子的生态吗?蚊子,这类属于双翅目蚊科的生物,虽然并非每一种都会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卫生害虫,但根据历史记载,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发现的杉木种实害虫-杉木球果瘿蚊,它对杉木种子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虫果和健果比较鲜重损失36.6%,出籽率损失34.9%,发芽势损失38.6%,千粒重损失14.4%,引起损失的主要原因是瘿蚊幼虫危害果鳞后引起果鳞畸形生长,阻碍种子的发育。  相似文献   

10.
“冬虫夏草”资源分布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冬虫夏草是一种学术名为麦角菌科冬虫夏草菌(真菌,又名中华虫草菌)子座或冬虫夏草菌(真菌),其它种别寄生于一种学术名为鳞翅目蝙蝠科昆虫虫草蝙蝠幼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广州市乡土木本开花植物资源的基本情况,广州市共有乡土木本开花植物有93科260属632种,按照园林用途可分为风景林木类、防护林类、行道树类、孤植类、垂枝绿化类、绿篱类、造型及树桩盆景盆栽类和木本地被类。文中简要阐述了各种乡土开花植物的大致用途,并对广州市乡土木本开花植物利用现状、原因作了论述和分析,为今后合理科学地开发利用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于1994-2002年期间,通过林间调查采集标本鉴定、查阅历史资料、查对有关单位标本等方法,对祁连山保护区鞘翅目昆虫种类作了全面调查,整理记录鞘翅目昆虫40科374种,种数较大的科有象甲科47种、叶甲科36种、瓢虫科37种、天牛科34种、齿小蠹科29种、芫菁科22种、步甲科16种、吉丁虫科15种、鳃角金龟科14种、肖叶甲科11种、拟步甲科10种.概括分析了它们的生态学、经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深圳平峦山公园维管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报道了深圳平峦山公园植物资源状况。在公园共记录了维管植物113科270属372种,其中蕨类植物10科10属14种,裸子植物6科6属6种,被子植物97科254属352种。这些植物资源按用途可分为16类,包括药用植物254种、观赏植物141种、用材树种65种、纤维植物43种、油脂植物26种、芳香植物29种、饲料植物36种、水果类植物43种、鞣料植物28种、野菜植物20种、保健饮料植物9种、淀粉植物10种、染料植物7种、蜜源植物5种、农药植物13种、有毒植物11种。平峦山纯林、灌木林结构简单不稳定,景观价值低,建议通过乡土树种的补种来改造纯林、残次林的林分结构以及营造特色的森林景观类型,从而促进植物群落的稳定发展、森林功能的完善和生物多样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整理采自甘肃膜翅目叶蜂科潜叶蜂亚科、粘叶蜂亚科、凹颜叶蜂亚科及平背叶蜂亚科标本总计252号,经鉴定分为22属40种。其中,潜叶蜂亚科3属4种:纹潜叶蜂属2种、枝潜叶蜂属1种、闭潜叶蜂属1种;粘叶蜂亚科3属6种:华波叶蜂属1种、类粘叶蜂属1种、粘叶蜂属4种;凹颜叶蜂亚科1属1种:凹颜叶蜂属1种;平背叶蜂亚科15属29种:原曲叶蜂属1种、斑腹叶蜂属3种、尖唇叶蜂属1种、狭蕨叶蜂属1种、小唇叶蜂属1种、雅叶蜂属1种、曲叶蜂属1种、平背叶蜂属2种、秋叶蜂属1种、大曲叶蜂属1种、亚室叶蜂属1种、金叶蜂属1种、绅元叶蜂属4种、片爪叶蜂属1种、元叶蜂属9种。包括1中国新记录属:纹潜叶蜂属;17科学新种:中华纹潜叶蜂、痕脉纹潜叶蜂、开臀枝潜叶蜂、中华闭潜叶蜂、异类粘叶蜂、长角粘叶蜂、山楂粘叶蜂、长角凹颜叶蜂、李氏斑腹叶蜂、甘肃斑腹叶蜂、李氏狭蕨叶蜂、吕氏平背叶蜂、平唇秋叶蜂、脊盾片爪叶蜂、邹氏元叶蜂、沟顶元叶蜂、丽角元叶蜂;15甘肃新记录种和8已知种。  相似文献   

15.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半翅目昆虫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1994~2002年期间,通过林间调查采集标本鉴定、查阅历史资料,查对有关单位标本等方法,对祁连山保护区半翅目(Hem iptera)昆虫种类进行了全面调查,整理记录半翅目昆虫13科71种,其中:盲蝽科16种、土蝽科1种、长蝽科8种、红蝽科1种、蛛缘蝽科1种、缘蝽科4种、同蝽科4种、蝽科21种、异蝽科1种、网蝽科3种、姬蝽科5种、猎蝽科3种、花蝽科3种。按食性分,植食性的59种,捕食性的12种。查清了它们的分布,分析了生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16.
对广州市南沙区黄山鲁森林公园鸟类组成、鸟类区系、鸟类物种多样性和资源鸟类进行了研究.在森林公园境内共记录了鸟类41种,隶属6目,19科.其中,留鸟28种,冬候鸟12种,夏候鸟1种.根据中国动物区系的划分,东洋界物种22种,古北界物种8种,广布种11种.  相似文献   

17.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林自然保护区的白蚁,已鉴定种名的有44种,这些白蚁除3种广布于热带区域外,都分布在东洋区,其中属海南特有的共26种,占尖峰岭白蚁和种群数的59.1%;待发表新种11种,占尖峰岭白蚁种群数的25%。热带半落叶季雨林中的白蚁最多,共36种。这是该被类型气温高的缘故。  相似文献   

18.
整理采自甘肃膜翅目松叶蜂科松叶蜂亚科和叶蜂科蕨叶蜂亚科、短叶蜂亚科、长背叶蜂亚科标本总计102号,经鉴定分为13属20种。其中,新松叶蜂属1种、吉松叶蜂属2种、松叶蜂属1种、平缝叶蜂属5种、脊额叶蜂属1种、柄臀叶蜂属1种、凹颚叶蜂属2种、异颚叶蜂属1种、侧齿叶蜂属1种、长室叶蜂属1种、窗胸叶蜂属1种、长背叶蜂属2种、短唇叶蜂属1种。包括1甘肃新记录属:短唇叶蜂属,5科学新种:武氏吉松叶蜂、甘肃平缝叶蜂、黑胫平缝叶蜂、中华柄臀叶蜂、黑肩长背叶蜂,1科学新组合:白唇窗胸叶蜂和11甘肃新记录种和4已知种。  相似文献   

19.
澳门公园植物资源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样方调查法调查澳门植物多样性基础上统计分析澳门公园园林植物资源,结果表明:澳门公园有维管束植物101科257属346种。其中,蕨类植物10科10属16种;裸子植物4科4属4种;被子植物87科242属326种。澳门本地种201种,国内引进60种,国外引进85种,入侵种8种。栽培植物158种,其中本地种为14种,国内引进种61种,国外引进种83种1主要分布在棕榈科(8属9种)、大戟科(8属8种)和夹竹桃科(6属9种)等科。  相似文献   

20.
根据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结果,甘肃省小陇山林区计有鞘翅目昆虫9科93种,其中鳃金龟科8种、花金龟科3种、丽金龟科3种、天牛科44种、飘甲科1种、叩头虫科2种、叶甲科25种、卷象科1种、象虫科6种。报道了该区鞘翅目昆虫名录、寄主、分布及其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