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五倍子蚜虫寄主植物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五倍子和倍蚜虫冬、夏寄主植物及其林地土壤样品的P、K、Ca等8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寄主植物对土壤矿质营养的吸收难以适应和满足倍瘿(蚜)对其营养利用的需求。如欲维持和协调五倍子产结体系中矿质营养的合理比例与供需平衡,则应采取适当的人为措施向该体系中补施一定的营养元素。  相似文献   

2.
陈頔 《中国林副特产》2020,(2):22-23,26
杨树对土壤营养条件反应十分敏感,在各种栽培措施中,以施肥的效果较为显著。氮肥是杨树矿质营养的主要限制因子,对植物生长及体内的生理生化有显著影响。可以通过影响昆虫的寄主植物,间接的影响昆虫弄清土壤与杨树之间营养元素供需关系及杨树生长特性和其寄生害虫的直接密切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光照和施肥对杨树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室内控制实验和田间施肥试验,为杨树的广泛扩大培育和配方施肥以及杨树的抗性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盐肤木基础研究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强 《中国林业》2008,(23):53-53
盐肤木又名五倍子树、山梧桐、黄瓤树、酸桶、肤木等,对土壤、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盐肤木为五倍子的寄主植物,而五倍子的生产直接关系到国家建设、对外贸易和人民生活,所以对盐肤木林的研究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野生盐  相似文献   

4.
<正> 目前,我国的五倍子蚜中的角倍蚜冬寄主植物主要是提灯藓科的一些种,而这些提灯藓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因此生长受到了限制,影响了五倍子的发展。为了加快五倍子生产的发展,我们认为有寻找新的冬寄主植物的必要,于是对本县的一些倍林山地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发现,本县金星乡前光村一片倍林的林下只有大羽藓、尖叶藓和MX-1藓,无提灯藓生长。据林主回忆,从1982—1984年林内  相似文献   

5.
倍蚜寄主植物名录夏定久,李志国(中国林科院资源昆虫研究所)五倍子系倍蚜形成的一类虫瘿。倍蚜靠取食它们的夏、冬寄主植物而维持生命活动和繁衍后代。这些寄主植物过去系统报道不多,而误传、误刊者不少.经笔者调查和订正为:全国已记录倍蚜夏寄主5种,均为漆树科(...  相似文献   

6.
简要阐述了土壤环境因素(土壤pH值和土壤营养元素)对水果果实品质的影响。大多数果树都喜欢微酸性土壤,但pH值较低的土壤不利于果实品质的形成,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对果实品质的形成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矿质营养与果实品质间的关系较为错综复杂。为此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苹果矿质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矿质营养是苹果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综述了叶片、果实、土壤矿质元素对苹果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品种、砧木、树龄、树势、土壤等因素对叶片矿质元素的影响;根系与枝条矿质营养及各器官问矿质营养的关系,并指出了苹果矿质营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对各种营养在桑树生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缺乏这些元素所表现出的症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论述了桑树对氮、磷、钾和矿质元素的吸收利用,并对土壤中营养元素进行分级。目的是给桑园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新疆博州精河县不同土壤质地、不同结实期枸杞果园年不同生长时期土壤养分和叶片营养水平的分布特征,分别以沙壤土和粘土初果期与盛果期枸杞园土壤、叶片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深度土壤和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分析其年际动态变化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土壤质地、不同结实期枸杞果园年不同生长时期土壤有机质及矿质元素含量存在显著不同,同期叶片中主要矿质元素含量也存在差异,总体趋势为各土层土壤和叶片中N、K元素含量显著高于P元素,且叶片中N、P、K元素含量均高于同期土壤含量;生长中期土壤中各种大量营养元素含量相对较高,而叶片正好相反。(2)不同深度土壤其有机质、N、K元素含量表层(0~20cm)总体高于底层(20~60 cm),而P、Zn、Fe、Mn含量则正好相反,B含量则无明显差异。(3)对叶片而言,N含量总体呈现出"V"型变化趋势,表现在夏果膨大期和秋果采收后期较高,夏果采后花芽分化期较低;P和K含量则表现出随生长季节同步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Ca和Mg素含量全年各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初果期枸杞园均呈现倒"V"型,盛果期枸杞园均呈现正"V"型。叶片B含量呈现倒"V"型,均以夏果采后花芽分化期含量最高。(4)通过叶片与20~60 cm深度土壤相关矿质元素含量相关性分析,共获得37个叶-土营养元素回归模型,这为今后进一步开展以枸杞叶营养诊断为基础的测土配肥方案制定,提供了必要的量化模型参数支撑,有利于枸杞营养诊断体系构建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发展五倍子生产的热潮已在我省各地兴起,五倍子专业户、联营户、生产基地遍及全省各主产区。仅遵义县就有五倍子联户林场和生产基地23个,小者400亩,大者4600亩,总面积达3万余亩。这一大好形势,对于改变我省五倍子生产的落后状态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识别倍树、正确地选择倍树以育苗造林,是许多五倍子基层生产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特针对我省实际摘编了这篇倍蚜虫第一寄主植物的资料,以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11.
倍蚜寄主植物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五倍子系倍蚜形成的一类虫瘿。倍蚜靠取食它们的夏、冬寄主植物而维持生命活动和繁衍后代。这些寄主植物过去系统报道不多,而误传、误刊者不少。经笔者调查、订正,截至目前为止,全国已记录倍蚜夏寄主5种,均为漆树科(Anacardiaceae)盐肤木属(Rhus)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设置Ca、Mg、Cu、Zn和B等中微量元素不同的浓度梯度(缺乏、低量和过量),调查养分胁迫对桉树幼苗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各元素养分胁迫对桉树幼苗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不同;(2)CK(未浇灌营养液)处理桉树营养元素总量最低,浇灌营养液各处理比CK(未浇灌营养液)处理提高36.03-43.55倍;...  相似文献   

13.
对毛白杨的根、干、枝、叶进行N、P、K、Si、Ca、Mg等矿质营养元素测定表明,矿质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叶、根、枝、干,各器官内矿质元素含量与土壤类型及养分、树木生长均有一定的关系,其中N、P、K含量与毛白杨生长表现明显正相关。根据土壤养分和毛白杨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可通过施肥,达到调整和控制林木生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紫胶虫、白蜡虫、倍蚜虫主要寄主植物种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紫胶虫 (lacinsect)、白蜡虫 (waxscale)、倍蚜虫 (gallaphids)是我国重要的资源昆虫。资源昆虫的寄主植物不仅是它们的栖息和繁衍场所 ,更是其食物来源。寄主植物种类繁多 ,其中不乏优良寄主植物物种。通过在紫胶、白蜡、五倍子的主产区广泛收集紫胶虫、白蜡虫、倍蚜虫的寄主植物物种资源 ,在南亚热带的云南景东进行繁殖 ,用迁地保存的方式保存于景东试验站树木园内。多年来 ,已收集、保存了紫胶虫、白蜡虫、倍蚜虫的寄主植物 2 0 0余种 ,隶属 36科 98属。本研究于 1 993年至 1 999年立题进行 ,现将主要结果报…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紫云县五倍子规划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该县现有五倍子资源状况及特点,结合其地质地貌特点、土壤类型、气候特征、历史产倍分布及现行五倍子技术等将全县综合区划为四个大区:I、西北部峰丛洼地、峰林洼地人工营造挂放高低产型角倍区;Ⅱ、西部槽谷盐肤木苗源区;Ⅲ、北部。中部、西南部低中山丘陵沟谷高中产型角倍区;Ⅳ、东南部峰丛洼地谷地中产型角倍区.并对全县五倍子的生产布局和战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混合接种VA菌根真菌苏格兰球囊霉和ECM真菌彩色豆马勃影响尾叶桉苗期矿质营养元素吸收情况进行了研究。接种菌根真菌对苗木吸收N、P、K和B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苗木对上述营养元素的吸收和积累。从试验苗木植株营养元素的含量来看,接种苗木N、P、K和B分别为未接种苗木相应元素的3.58~7.00,2.67~2.89,2.65~3.18和2.78~3.88倍,其中混合接种更有利于苗木对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但接种菌根真菌对试验苗木各部分营养元素的相对含量(浓度)的影响不同,且影响其在植株根系及枝叶中的运输和分配。接种这两种菌根真菌还影响苗木根系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其中混合接种及单接种ECM菌的苗木,其根系磷酸酶活性均高于未接种对照苗。菌根真菌对苗木矿质营养元素及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菌根真菌的接种效应。  相似文献   

17.
以广东省韶关林场和天井山林场的杉木大径材林针叶为试验材料,对N、P、K、Ca、Mg 矿质营养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以期为杉木大径材培育平衡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杉木中龄林矿质营养元素含量高低顺序为K>N>Ca>P>Mg,近熟林的为N>K>Ca>P>Mg;杉木中龄林、近熟林针叶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在不同坡位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的排序;杉木中龄林针叶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变异系数范围为8.64%~44.76%,而近熟林针叶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8.44%~26.36%。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杉木中龄林生长性状与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分别有不同程度正相关,其中胸径、树高、材积与N 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近熟林与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相关性有所不同,其中胸径与P、Ca 含量间为显著正相关,但高生长与N、K 含量极显著负相关。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龄林、不同坡位的杉木针叶矿质营养元素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N、K 含量对杉木生长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菌根(Mycor-rhiza)就是指土壤真菌与植物营养根形成的互惠共生体系。根据菌根形态学及解剖学特征的不同,菌根主要分为外生菌根、内生菌根和内外生菌根。 菌根可以扩大寄主植物根系的吸收面积;增加对磷素和其它矿物元素的吸收和利用;菌  相似文献   

19.
矿质营养乃植物生长所必需,树体中营养元素的含量不仅直接反映了林地肥力状况,而且与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密切相关。深入了解林木营养元素含量,对经营措施的制定及速生优质丰产林的营造都具有指导作用。华山松(Pinus armandi)是秦岭林区的主要成林树种,在陕西省分布约8.5万公顷,蓄积量约5000万米~3。对其营养循环进行研究,在提高林地生产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关木本植物矿质分析,我国植物生态学家侯学煜等(1959、1982)曾有过详细的论述,总结了我国17年(1950~1966)来在  相似文献   

20.
美国西部大约有颤杨(Populug tremuloides)250万公顷。它在西部内地的大部分地区算是唯一的高原阔叶林类型。通常颤杨是向针叶林演替的过渡类型,而一定时期内(100—400年)在特定的生境内占优势。颤杨及伴生的下木树种有利于土壤的发育,其土壤有机质、氮和其它营养元素含量丰富,PH值接近中性。颤杨矿质元素含量丰富,约占5—8%,相当针叶树种的2倍,且枯落物分解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