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2~1994年在四川洪雅林场种子园试用BHL促花素诱导日本柳杉开花结实。结果表明,促花效果与注药时间、剂量、方位及母树大小均有直接关系。对4~6年生嫁接植株在6月中旬每株注射30mg可使雄花量增加2倍以上,种子品质明显提高;在7月底至8月中旬注射50mg,球果产量可提高40倍以上。  相似文献   

2.
国槐叶柄小蛾在潍坊市一年发生2代,10月中旬以老熟幼虫在树皮缝或种子里越冬(极少数以蛹越冬)。第2代幼虫是防治关键时期,可用40%久效磷1000倍液或40%久效磷与40%氧化乐果1500倍混合液喷雾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40%久效磷10-15倍液涂环或原液10-15ml/株打孔注射,效果均在92%以上。各虫态寄生和捕食性天敌种类较多,应注意保护。  相似文献   

3.
榆举肢透翅蛾是导致榆树间接死亡的钻蛀性害早。在兰州地区两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虫道越冬,老熟幼虫在丝质茧内化蛹,5月中,下旬-7月焉旬或8月上旬为蛹发生期,6月中旬-8月中,下旬为成虫发生期,6月下旬-8月下旬为卵发生期,7月上旬始见初孵幼虫,10月上旬幼虫越冬。  相似文献   

4.
落叶松--场锈病菌的冬孢子5月中下旬萌发,锈孢子5月下旬到6月上旬出现;夏孢子6月中旬出现,7月底或8月初冬孢子形成并越冬。该病7月中旬发平凡经最高,应采取春防早、防小,夏防了以及冬季清除枯落物的防治措施,并做到连续防,集中防,防治药物以粉锈宁为佳。  相似文献   

5.
棉蝗在广东湛江地区,1年发生1代,以卵在沙土中越冬,至翌年4月中旬卵孵化为幼蝻,脱皮6次(或7次)后,子6月中旬至7月中旬陆续羽化为成虫,7月中旬起,成虫支尾产卵,并于9月上、中旬陆续死亡。卵平均孵化率为88%,6龄或7龄跳蝻数量各占50%左右,5龄后期至成虫交尾产卵前取食量最大,成上平均产卵量达93.6粒。棉蝗适宜生长于滨海沙土、pH值为5.86~7.87、表土全盐量为0.23~1.67gkg-1的海洋性气候环境。木麻黄无性系林较普通木麻黄林抗虫。  相似文献   

6.
白眼尺蛾ProblepsisalbidiorWarren是小叶女贞LigustrumquihouiCarr的一种食叶害虫。在长沙地区一年发生6代,以4、5龄幼虫在小叶女贞较密的枝叶中越冬。越冬幼出于翌年3月上旬出蛰取食,部分老熟幼虫取食几天即入土化蛹,4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第1-5代幼虫为害盛期分别在5、6、7、8、9各月的中下旬,越冬代幼虫主要在11月和翌年3月中下旬为害。用2.5%溴氰菊酯3000倍液或Bt乳剂1.5亿孢子/ml菌液喷杀幼虫,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7.
华竹毒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竹毒蛾是毛竹的食叶害虫,在安福武功山区一年发生3代,以蛹在竹杆上的地面灌木杂草叶背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羽化产卵。1、2、3代幼虫发生危害期分别为:4月下旬-6月下旬,7月上旬-8月上旬,8月中旬-10月中旬。以第2代发生整齐且危害最烈。在幼虫1-3龄期用DDVP插和烟雾剂进行熏杀,效果可达80%,蛹期寄生虫较多,可利用于防治。  相似文献   

8.
从1992--1995年扦插16000个插条,成活率由1992年的26%提高到1995年的96%。共繁殖共根苗2239株,移栽1000余株,长势良好。试验认为(1)嫩枝扦插生根率高于硬枝,从实生苗母树采集的插穗经生根剂处理中生根。(2)扦插时间以5月下旬至7月中旬较适宜,6月中,一旬为最佳时间。(3)扦插基质以珍珠岩+石砂最合适,(4)生根剂以PGC,PRA液态高深度速蘸法为最佳。  相似文献   

9.
丰宁新松叶蜂NeodiprionfengningensisXiaoetZhou系甘肃新记录,在甘肃哈思山林区1年1代,以老熟幼虫吐丝结茧变为预蛹在土壤腐殖质层或枯枝落叶层内超冬,翌年6月中旬为羽化盛期,6月下旬为孵化盛期,8月中旬结茧化蛹,幼虫6龄,3龄前食量小,抗性弱,是防治的最佳时机,用2.5%功夫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8000倍液喷雾,用25%灭幼脲胶悬液20~40mmol喷雾,防治效果均  相似文献   

10.
油茶毒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茶毒蛾,一年二代,以卵越冬,5月底到6月中旬和9月中、下旬出现二次危害高峰期。幼虫共7龄,一条幼虫一生可取食油茶叶38.84m^4。气温为20-25℃,相对湿度80-85%时,最适宜其生长。2.5%溴氰菊酯和白僵菌喷雾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杨潜叶跳象生物学特性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潜叶跳象RhynchaenusempopulifolisChen是杨树食叶性害虫,在白银市平川区一年发生一代,9月中旬以成虫在树干基部一米范围内落叶层、石块下或1-1.5cm深的表土层内越冬;用21%增效氰马乳油3500倍液喷雾杀虫,效果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2.
1989年3月-1992年8月在嵩明县大哨及白邑两乡的5-7年生华山松幼林内设立标准地10块,结合室内饲养,观察华山松球好的发生规律及各环境因子对其种群消长的影响。结果是:华山松球蚜在昆明地区1年发生8代;2月上旬当日均温达到8℃左右时越冬雌成虫开始产卵繁殖;11月,当日均温降至5℃以下时雌应停止产卵;雌成虫分别于3月中旬、5月下旬、10月中旬出现3次产卵高峰;降雨强度、天敌是影响林间球蚜种群的重要因子,其次是华山松的营养状况、温度。其化学防治时间以 4月中旬- 5月上旬以及 10- 11月最好, 5- 6月以天敌控制。  相似文献   

13.
德清真片胸叶蜂生物学特性观察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清真片胸叶蜂Eutomostethus deqingensis Xiao危害竹类,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入土变为预蛹越冬。5月上旬开始羽化,5月中旬为羽化盛期,5月下旬为产卵盛期,6月中旬危害盛期,6月下旬幼虫陆续下竹入土,停止危害。  相似文献   

14.
德清真片胸叶蜂生物学特性观察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清真片胸叶蜂EutomostethusdeqingensisXiao危害竹类,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入土变为预蛹越冬。5月上旬开始羽化,5月中旬为羽化盛期,5月下旬为产卵盛期,6月中旬为危害盛期,6月下旬幼虫陆续下竹入土,停止危害  相似文献   

15.
红蜘蛛为害樟树的调查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蜘蛛为害樟树。于1995年6月中旬-7月上旬集中时集中时间进行了调查和防治工作,其结果表明,叶片被害率最低为46.5%,高的达86.12%。虫口密度为低11个/片,高的达25个/片,平均为7.03个/片,造成受害叶质了,发黄焦枯,如火烧状,致使早期脱落。严重影响樟树的正常生长和观赏。采用20%杀灭菊酯明了,浓度为3000倍液,平均防效达98.81%以上,使对恢复了生机。  相似文献   

16.
栗新链蚧在江苏徐州1年发生2代。第1代卵4月下旬孵化,5月上中旬为孵化盛期,第2代7月中旬进入盛孵期。第1代孵化期长达40余天,有较为明显的盛孵峰期,世代重叠现象突出。第1代孵化盛期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和2.5%敌杀死乳油5000倍的混剂喷洒一次,虫口减退率达98%以上。越冬成虫恢复取食后用久效磷水剂1次注射,可取得90%以上的防效。  相似文献   

17.
蛞蝓叶蜂Caliroaannulipes(Klug)在浙江西南1年发生3~4代,以预蛹越冬。第1、2代成虫分别于当年5月中旬和6月中旬出现,越冬代成虫于翌年4月上旬出现。幼虫食害栎属树叶,对苗木及幼树可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8.
云杉根小蠹HylastescuniculariusErichson在新疆天山西部林区多数为二年发生1代,少数三年1代,以成虫和幼虫越冬。越冬成虫6月初产卵,6月中旬出现幼虫,第二(三)年6月中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7月上旬羽化出新成虫。成虫有两次补充营养的习性,取食苗木土下根颈韧皮组织,该文还分析了该虫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二双斑唇瓢虫Chilocorus bijugus Mulsant是昆明地区白蜡虫Ericerus pela Chavannes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在人工放养的白园内严重危害白蜡虫雄幼虫和蛹。该虫卵、老熟幼虫、蛹和成虫各有一明显的发生高峰期,依次为:卵,6月中旬;老熟幼虫,7月上旬,蛹,7月中旬;成虫,7月下旬。1-4龄幼虫和成虫平均每日捕食白蜡虫分别为7.6头,20.4头,122.3头,264.8头  相似文献   

20.
云杉根小蠹HylastescuniculariusErichson在新疆天山西部林区多数为二年发生1代,少数三年1代,以成虫和幼虫越冬。越冬成虫6月初产卵,6月中旬出现幼虫,第二(三)年6月中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7月上旬羽化出新成虫,成虫有两次补充营养的习性,取食苗木下根颈韧皮组织,该文还分析了该虫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