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宜兴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泡茶器具,采用多孔材料制作,气孔细微,密度高,自古以来被公认为最适合泡茶的器具之一,紫砂泥料种类多样,特点不一。目前普遍认为紫砂壶的优点包括:泡茶既不失原味,且茶香不涣散,能够更好地展现出茶叶的品质特点;良好的透气性,使得紫砂壶泡的茶叶能够在夏天"暑月夜宿不馊";紫砂壶有一定的伸缩能  相似文献   

2.
正北宋诗人梅尧臣《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居馍寄茶诗》中有云:"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诗中的紫泥指的就是紫砂壶,可见在北宋时期紫砂壶已出现,经过几百年的历史传承,紫砂壶在当今社会已有了高度的发展,不仅在文人墨客中流传,也深受广大普通消费者的喜爱。宜兴紫砂壶所用的原料是产于宜兴丁蜀的紫砂矿土,它是一种矿石,从矿源地采掘出的紫砂矿石俗称生泥,要经过风化、除杂、配料、粉碎、陈腐、练泥等一系列的加工变化才能作为制壶的原料。虽然紫砂壶在使用之前要经过开壶清洗,  相似文献   

3.
2009年6月1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紫砂陶器国家标准》正式开始实施.新版《紫砂陶器国家标准》势必对紫砂壶产销与收藏市场带来影响,因此非常值得紫砂壶收藏研究界关注.  相似文献   

4.
凌夫 《广东茶业》2007,(5):31-33
对于一个善于品茗的茶人来说,紫砂壶就是须臾不可脱手的尤物,对一般人而言,我也希望大家能用紫砂壶喝茶。紫砂壶泡茶的妙处从大的方面说,想必谁都能说出一二,比如茶汤隔夜不会馊,在冬天还有利于保温等等。但从营养学的角度说,既然茶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浸出物,那么紫砂壶泡茶,就有利于茶汤中几十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紊最大限度的浸出。因为紫砂泥实际上是一种无污染的矿石料,它的物理结构比较疏松,但烧结成紫  相似文献   

5.
正众所周知,茶叶的色、香、味品质是通过科学、合理的冲泡而释放出来的。"龙井茶,虎跑水",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冲泡用水、用具及其泡制方法对冲泡茶汤的风味品质有显著影响,历史上紫砂壶和瓷碗等茶用器皿也因此被大量应用于传统茶叶的冲泡。从已有的研究和日常生活经验分析,不同材质的泡茶器皿冲泡茶叶具有不同的特点及其适应性,对茶汁风味品质和卫生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玻璃、塑料、陶器、瓷器、不锈钢、纸质等不同材质的茶用冲泡用具被不断开发出来,特别是近些年来,各类不同材料和涂层的纳米陶瓷杯不断被开发出来,但其泡茶效果及其安全性问题并未见系统的研究报道。为此,我们收集了市场上一些典型的特殊陶瓷杯进行系统研究,结果对了解市场上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泡茶器具对茶汤滋味物质的影响,试验选用紫砂西施壶、白陶倒钟形杯(盖碗)、玻璃壶等三种主流泡茶器具冲泡坦洋工夫红茶,采用荧光光纤测温仪监测三种茶器的保温性,同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其材料的微观结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茶汤中的滋味物质(氨基酸、7种儿茶素类茶多酚、咖啡碱及3种可溶性糖)含量的差异。结果显示,以紫砂壶冲泡的茶汤中鲜甜物质茶氨酸和可溶性低聚糖含量最高,而苦涩味物质儿茶素类茶多酚以及咖啡碱含量最低,表明紫砂壶最适宜用于冲泡红茶。  相似文献   

7.
陶都宜兴     
紫砂陶是宜兴陶器中最精美的产品,被誊为“阳羡名陶”、“陶都奇葩”。淳朴古雅的紫茶壶,不仅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而且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茶不易馊的功能。使用的时间越久,器身色泽就越发光润,泡出的茶也越芳馨。远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了陶器。宋代时,宜兴的产品就成为全国各地窑扬的楷  相似文献   

8.
胡付照 《中国茶叶》2010,32(4):34-37
宜兴的紫砂壶养壶文化由来已久。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传说中,即有紫砂壶养壶文化方面的内容。如“刷洗后售卖茶壶而身价不名”的传说。虽然这一故事有失科学内涵,但经过良好滋养的紫砂壶泡茶功效优于其他陶瓷茶具已是不争的事实,而这些只发生在紫砂壶上的传说故事又说明了它和其他陶瓷茶具的不同。作为一件毫无生命特性的普通工艺美术品,经过了火的洗礼,从窑中取出带有“燥气”、“土腥之味”,生气未发,  相似文献   

9.
严晗 《广东茶业》2002,(1):34-34
一、紫砂壶的鉴别 紫砂茶壶有高档……  相似文献   

10.
正在众多紫砂壶中,如何挑选到一把好壶,岂只是紫砂新生的难题,对悠悠紫砂陶多年的老手,同样也是一个严肃的课题。紫砂壶既是注重功能性的实用品,又是可以欣赏的艺术品。所以,一把好的紫砂壶应在实用性、工艺性和艺术性三方面获得极高的肯定。壶艺爱好者在选购紫砂壶时,不妨就这三个重点加以考量。  相似文献   

11.
瀚石 《中国茶叶》2014,(5):40-41
宜兴紫砂,自宋代以来就与奇石、名兰被列为文人三雅,为社会名流所推崇。而紫砂壶投资收藏热则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在一些港台藏家游资的爆炒下,紫砂壶价格扶摇直上,直至80年代末游资撤离,紫砂市场热度逐渐下降,紫砂收藏甚至一度淡出人们的视野。不过,近两年来,紫砂市场再度逢春,行情走俏,2013年涨幅甚至达到1倍至2倍,尤其是部分民间资本的强势介入后,当代名家紫砂壶价格上涨态势更为明显,大师的更是价格惊人,动辄百万左右。大师作品一路看涨,我想不外乎这么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12.
程勉中 《中国茶叶》2001,23(1):40-41
"紫瓯烹团月,香茗涤新源."紫砂壶与茶文化不可分离.宜兴紫砂壶艺的发展,与当地产茶有着密切关系.宜兴产茶历史悠久,三国时期就著称于江南一带,到了唐代,阳羡茶更是名闻华夏.紫砂壶沏茶的妙处,明代李渔曾这样写道:"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难看又无熟汤气,故用以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  相似文献   

13.
龙云  敖久丽 《福建茶叶》2016,(1):127-128
紫砂壶以其独特的内涵和艺术美,但却成为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特别是茶道文化的重要内容。紫砂壶文化承载着我国上下五千年众多传统文化元素精髓,从而成为我国古代最具民族特色,最具人文特色的文化瑰宝。"石铫壶"不仅具有高雅的品格,而且还对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合理元素的继承和发扬。本文分析了紫砂壶在我国古代茶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阐述了紫砂艺术的文化传承,并以"山水石铫壶"为例,从美学的角度,对其意境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4.
宜兴紫砂壶名闻天下,因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热性,是上等的泡茶器具,也是祖国传统陶瓷手工艺品的瑰宝。有诗赞曰: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一  相似文献   

15.
金沙寺的和尚为“坐禅破睡”,近前都有紫砂壶中茶为伴,这小小的紫砂壶为和尚们早日修得功德圆满,似寺中晨钟暮鼓使人警醒。传说和尚们用的紫砂壶,是明代正德年间,宜兴湖滏金沙寺静智法师的布施。法师平日“闲静有致,时常和做缸瓮的陶工在一起,制壶选紫砂细泥捏成坯胎,用规范成圆形,挖空其中腹,然后加上嘴、的、盖,附在窑中烧成,大为人们所喜用”。《骨董琐记》说“:砂壶始于金沙僧,团紫泥作壶具,以指螺纹为标识,供春见之遂习其技。”于是紫砂制壶技术有了传人。后人就把金沙僧和供春作为紫泥壶艺的创始者。其后,明天启年间著名学者周高起作…  相似文献   

16.
毛大步 《福建茶叶》2010,32(12):49-50
<正>1.玩紫砂壶不可急功近利,只能一点一滴的积累。表面细得像玻璃一样的,这种壶其实表面已经瓷化,还算得上紫砂吗?颗粒的甄别,通过肉眼是可以正常区分的,制作紫砂壶最优的目数应该在30-60目之间。过粗过细均会对紫砂的工艺步骤,  相似文献   

17.
《茶世界》2018,(6)
正洗碑、用纸、上水蜡、上拓纸、上墨……6月23日上午,近20名来自于俄罗斯、缅甸、越南等国家的外国留学生,来到北京传承紫砂艺术馆进行茶文化体验活动。留学生们对碑拓体验活动尤其感兴趣,上手体验也是有模有样。清末的梅报春紫砂壶、嘉庆年的六方紫砂加彩壶,上午9点多,外交学院近20名学生们来到北京传承紫砂艺术馆,不少留学生在看见各式各样精致的紫砂壶后,不禁赞叹漂亮。参观完后,留学生们开始碑拓体验活动。  相似文献   

18.
吴芝娟 《茶叶》2015,(2):110-113
锡包壶,是指在紫砂坯外用锡器做表面的装饰效果,再刻以铭文、书画,出现在清代。锡包壶的出现可能是紫砂壶在使用过程中有破损,才用锡来修补,而在修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锡包壶,还有玉的结合。或许也受文人饰壶风尚的影响,使得锡与紫砂在清代同时出现在一把壶上面,这表明两者之间在清以前的工艺领域中相互影响着。  相似文献   

19.
《福建茶叶》2015,(2):58
<正>4月15~16日,由江苏省宜兴市陶都经济联合会和宜兴科协联办、福建省茶叶学会等协办、中国紫砂文化研究会,中国陶都陶瓷艺术国际博览中心承办的"首届海峡两岸三地紫砂壶艺·茶技高层学术交流论坛"在宜兴陶都陶瓷城国际陶瓷博览中心举行。与会专家均是两岸紫砂、茶界知名的专家和艺术家。共计150多名。他们都是陶瓷行业、茶叶行业从事40~60年的很有见地的专家学者。如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李昌鸿与夫人沈邃华(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10年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得主;中  相似文献   

20.
宜兴是紫砂壶原产地、发祥地,是闻名中外的紫砂壶之都。但古今最负盛名的紫砂文人壶曼生壶、玉成窑之领军人物陈曼生、梅调鼎却分别是浙江杭州和慈溪人。本文探索两位文化名人的几大共同特点,提出蕴含深厚文化内涵之文人壶,重在文化创意与内涵,工夫在壶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