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栏跑是田径比赛的主要项目之一,其技术性强,各环节动作复杂,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极高,需要运动员在保持高速跑的过程中不断跨越栏架同时尽量减少速度损失。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跨栏跑技术动作与核心区力量进行分析,找出跨栏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且对跨栏技术动作的改进和创新提出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广东省优秀男子百米跑运动员14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测试法与数理统计法等,运用因子分析法筛选出了有效反映广东省优秀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体能水平的9项指标,入选的9项指标可以分别从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三个层面有效反映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并构建了广东省高水平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体能水平定量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3.
动作是体育运动的关键技术,要规范运动员动作,不但使他们的运动成绩能够达到或接近最高水平,同时也可以避免运动员积累型运动损伤,达到这样的训练目的就需要科学的方法。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标准动作多媒体视频数据库,利用了一种双通道目标运动检测算法,结合了运动检测技术和人的行为理解方法,实现了感知技术对体育动作量化分析和体育动作模式识别。针对乒乓球快速多变特点,以及手腕动作的精细变化与球拍的较高关联度,对乒乓球和乒乓球拍建立了离散小波变换的空时模型,剔除运动模式识别中的噪声孔洞有助于提高检测的正确性。通过定性分析和实验结果,这种基于双通道混合算法的乒乓球运动决策系统能够较为准确的识别乒乓球运动中的有误动作,为及时更正动作提供了科学和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运用数理统计法,对我国10名优秀女子400m跨栏跑运动员栏间节奏的特征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并与前苏联400m跨栏跑运动员M·斯捷潘诺娃的栏间跑节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女子400m跨栏跑运动员存在着步频不稳、步长不均、速度分配失衡、栏问节奏紊乱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普通高校标枪运动员助跑节奏的测试结果,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理论进行技术分析,认为助跑中的主要错误动作是稳定性差和速度利用率低。参阅有关资料,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业余标枪运动员合理的助跑节奏,供训练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们都知道,跨栏跑的成绩取决于运动员的平跑速度和跨越栏架的技术,以及跑、跨协调配合的能力。因此,大多数教练把过栏技术及跑、跨的配合作为训练重点。但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就是其中的力量训练。根据多年的训练经验,笔者认为力量是人体运动的原动力,是速度的基础,只有在力量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提高速度和改进技术。  相似文献   

7.
运动技术的学习通常要注意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和实效性,对于高水平运动员来说,要侧重于技术动作的实效性,而对于体育教育专业的普通大学生来说,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则显得更为重要。对体育教育专业运动技术动作规范性进行了探讨,并对规范性的技术动作的学习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田径跨栏跑的过程中,相较于普通的百米赛跑而言,增设了连续的几道跨栏,然而在技术上存在天壤之别。这是因为在短跑和跳栏结合的过程中,对运动员要求较高,不仅需要短跑过程中的爆发力和跳栏过程中的协调性、跳跃能力等,还对运动员能否连贯的实现跨栏跑,他们需要在跨越上一道跨栏后,与栏间跑相衔接以准备下一道跨栏。可见,在田径跨栏跑技术的训练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因素去考虑,鉴于此,本文针对如何训练跨栏跑技术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供为指导。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和方法,对一组篮球运动员的前转身技术进行测试和分析,揭示篮球前转身动作转动腿的运动学特征和原理。对受试者动作出合理性的评价,为篮球技术评价与训练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以便正确理解认识前转身技术,提高前转身技术练习的效果,推动篮球基本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短距离跑是一项比时间争速度的竞赛项目,要想跑得快,必须具备合理的运动技术和良好的身体素质。跑的运动技术是由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等三部分组成。短距离跑是速度性的项目,属于极限强度的运动,运动者所具备的力量必然是爆发性的力量,又因为短距离跑是周期性的运动项目,不是一次用力就完成的运动项目,这就要求运动者不仅应具备强大的爆发力,而且也必须具备一定的速度耐力。要发展运动者的力量,不仅要发展两腿的力量,而且要发展腹背肌和两臂的力量。短距离跑不仅能起到维护身体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伦敦奥运会男子20km竞走运动员的战术节奏分析,对运动成绩的影响。采用观看录像、文献资料调研、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参加伦敦奥运会男子20km竞走的个人最好成绩在1:20:00之内,或本次比赛前8名的共计17名运动员的战术节奏系统分析发现:17名运动员表现出的战术节奏与专项需要的匀速节奏不完全一致;前8名运动员全程速度节奏都以变换节奏为主,但他们途中变换节奏的距离、方式和速度存在差异性,运动员最后速度大幅度下滑的距离也不同;17名运动员的位置节奏表现为交替型。所以说变换节奏对竞走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有重要影响,而中国竞走队更依赖于团队协作。  相似文献   

12.
运用表面肌电遥测和高速摄影同步测试技术,对竞技武术套路中搬脚朝天蹬直立平衡动作的下肢肌 肉用力特征进行测试。结果显示: 所测五名女子运动员的下肢六部位肌肉(胫骨前肌、臀中肌、臀大肌 、腓肠肌、股二头肌和股直肌)的放电大小顺序和先后顺序相似,即胫骨前肌最先放电且放电量最大、其 次是臀中肌和臀大肌几乎同时放电,而后依次是腓肠肌、股二头肌和股直肌。在完成动作过程中,运动员 的运动级别越高,其各部位肌肉的总积分肌电值却越低。武英级运动员与二级运动员在股直肌、股二头肌 、胫骨前肌、臀中肌上的均方根振幅(RMS)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二级运动员相比,武英 级运动员在完成该动作时肌肉间的配合更协调,总体更省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典式摔跤运动水平一直徘徊在中流水平左右,对于古典式摔跤技术动作的各项研究就显得尤 为重要,资料显示对于古典式摔跤技战术统计与分析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旨在通过对古典式摔跤项目技 战术统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对我国古典式摔跤优秀运动员及其对手的技战术进行统计与分析,从而显示 出运动员得分的优势与失分的劣势,为提升我国古典式摔跤运动员综合技战术能力服务,更好地促进古典 式摔跤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通过对我校参加第四届全国农业院校田径运动会六名200米跑运动员的追踪调查,并对200米跑项目特点进行分类归纳分析,介绍了对基层较为适用的一般训练方法,以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良好成绩。  相似文献   

15.
柔韧性是人体身体素质之一,任何体育运动项目都以根据项目特点的不同而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有着不同程度的要求。自2011年全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录制并出版第一套啦啦操套路以来到现在已经出版三套完整的啦啦操套路视频,各省份也出版了省级啦啦操套路。以花球啦啦操为例,从这几年的套路视频中发现啦啦操的动作已经越来越难,已经包含了一些难度动作,如大踢腿、双飞燕等等。本文以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啦啦操队的发展为研究视角,阐述在花球啦啦操训练中力量练习和速度练习已经不再是单一对高职院校花球运动员水平的要求了,为了完成某些像大踢腿、横叉、竖叉等动作,对花球运动员进行柔韧性练习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研究采用统计分析法,以第16届亚运会短跑项目354名男、女运动员的起跑后蹬的时间-压力曲线为研究对象,将起跑反应时分成实际反应时和反应动作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 反应动作时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其个体差异明显大于起跑反应时和实际反应时,对反应时的测量结果有着显著的影响;反应动作时与实际反应时无相关性,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测量互相不能替代;起跑反应时无法反映出运动员真正的起跑反应时间以及运动员反应时间的差异;使用固定的压力阈值来测量运动员的反应时间,没有考虑运动员的个体差异,违背了国际田径规则中的公平原则;应以实际反应时作为运动员的起跑反应时的测量值,以确保竞赛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7.
运用心理学原理,探讨了表象训练方法对提高跆拳道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作用和效果。研究表明,在跆拳道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跆拳道技术动作表象,加速掌握动作技术,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培养、提高学生自学、自练从而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还结合运动实践提出了运用表象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健美操表现力因素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影响健美操表现力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健美操表现力的因素主要包括2个方面:运动员因素包括技术水平、专项身体素质、心理因素、面部表情传达能力、对动作的理解能力、比赛经验、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智能、兴趣等和教练员因素包括教练员自身的修养(艺术修养、艺术素质)、音乐的选择与编辑、教学训练方法、动作编排的能力(编排的表现手法、创新能力、对运动员特点的把握)等。培养和提高表现力的训练方法主要有专项技术训练法、观察法、表情法、培养法、鼓励法、模仿法、组合训练法、状态调节法和创新性训练等。  相似文献   

19.
短距离快速跑在高校被列为体育达标的一项重要内容,除跑的距离要求不同之外,技术要求是动作轻松,步幅大,步频快,要平稳,直线性强。本文通过对制约大学生短跑速度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法,以便更好的为学生提高速度服务。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等方法对2016年里约奥运会古巴优秀运动员与对手进攻、防守、反击技术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总结了古巴优秀拳击运动员进攻、防守、反击技术的使用特征,旨在为我国男子拳击运动员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提供技术训练的参考。结果表明,古巴运动员前后手直拳、摆拳使用频次高,击打效果显著;三拳、四拳技术进攻与击中次数明显高于对手,两拳击中效果较佳;古巴运动员单拳进攻时身体固势较稳、抱架严密;多拳进攻时连击快速且无欲攻动作,轻重分明、直勾摆拳结合;格挡防守严密、后仰和躲闪防守快速、后撤步防守适中;快速后仰后接直拳、后手摆拳或躲闪迎击,后撤步和格挡后两拳或多拳反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