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将根肿菌单孢分离技术和Williams生理小种鉴定方法结合,对中国9个大白菜主要产区的根肿菌进行单孢分离及生理小种鉴定。共获得281个单孢菌株,通过Williams鉴定,这些单孢菌株分别属于该系统中除5号生理小种之外的15个生理小种类型。其中4号生理小种所占比例最大,共191个,占67.97%,9个地区的优势生理小种均为4号小种。  相似文献   

2.
对传统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单孢分离的水琼脂法进行改进,确定了亚甲基蓝和琼脂糖的最佳浓度,将0.01%亚甲基蓝染色液与1.5%琼脂糖溶液按体积比1︰300混匀,制成亚甲基蓝琼脂糖凝层,在显微镜下可成功分离芸薹根肿菌单孢。大白菜单孢接种最佳苗龄为催芽24h,接种后暗培养24 h,再移栽至育苗钵,发病率最高。利用该方法分离获得中国11个省十字花科(大白菜、甘蓝、油菜)芸薹根肿菌单孢系菌株79株,采用Williams鉴别系统鉴定出P2、P3、P4、P5、P6、P7、P8、P9、P10、P12、P13和P14等12个不同的生理小种类型,其中P4为优势生理小种,出现频率为49.37%。明确了中国11个省份根肿菌的生理小种类型及其分布,为十字花科蔬菜抗病育种提供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我国各地根肿病菌致病性的不同,分别使用Williams 鉴别系统和具有不同根肿病抗性的4 个大白菜品种对采 自全国多地的20 份大白菜根肿病菌菌源进行生理小种和致病型的划分。利用Williams 鉴别系统进行鉴定,其中18 份为4 号 生理小种,2 份为2 号生理小种。利用4 个大白菜品种进行鉴定,根据致病力不同划分为6 种类型,其中4 号生理小种存在 6 种类型,2 号生理小种存在2 种类型。认为Williams 鉴别系统已不能精确划分大白菜根肿病菌的生理小种,而研究筛选具 有不同抗病类型的大白菜品种(品系)鉴定划分根肿病菌致病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用Williams 鉴别系统对采集自湖北省长阳县的高山大白菜、甘蓝、萝卜根肿病菌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发现侵染湖北省长阳县高山十字花科蔬菜的根肿病菌致病力强,为4 号生理小种。用此根肿病菌对44 个大白菜品种和46 个大白菜自交系进行苗期接种鉴定,筛选出4 个抗病品种和14 个抗病自交系。  相似文献   

5.
采用Williams鉴别系统对云南省盈江县高山大白菜产区采集的根肿菌进行鉴定,4个鉴别寄主均表现为感病,病情指数分别为21、33、28、30,说明该根肿菌为4号生理小种。采用菌土法接种盈江根肿菌,对18个抗根肿病大白菜品种进行抗性鉴定,其中6个品种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为0,对盈江根肿菌表现免疫;2个品种病情指数10,表现抗病,可以作为该病区大白菜新品种选育的抗性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6.
抗根肿病大白菜品种对不同地区根肿病菌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菌液注射法,以来源于山东青岛、云南双龙和陕西太白的大白菜根肿病菌为病原菌,对49个抗根肿病大白菜品种进行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参试49个大白菜品种对3个地区根肿病菌存在抗性差异,其中32个品种对山东青岛根肿病菌和陕西太白根肿病菌抗性表现基本一致,推测这两地的生理小种一致;云南双龙根肿病菌与山东青岛、陕西太白根肿病菌为明显不同的生理小种,且致病力强、抗源少。  相似文献   

7.
采用菌液接种法,利用Williams 鉴别系统,对采集自我国8 个省市14 个地点的18 份根肿病
菌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采自云南魏山、盘龙、玉溪,重庆武隆,湖北长阳,山东青岛,陕西
太白,四川郫县、彭州、什邡,上海嘉定,辽宁大连等地的16 份根肿病菌均为4 号生理小种;采自四川
甘孜的根肿病菌为7 号生理小种;采自云南通海的根肿病菌为2 号生理小种。说明目前我国的十字花科蔬
菜根肿病菌以4 号生理小种为主。  相似文献   

8.
不同大白菜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翀  岳艳玲 《中国蔬菜》2013,1(8):91-94
采用Willimas 鉴别系统对采自云南省安宁、玉溪地区的2 份根肿病菌菌样进行鉴定。结果表明:4 个鉴别寄主均为阳性,说明这2 份菌样均为根肿病菌4 号生理小种。采用菌土置入法对从国内外引进的18 个抗根肿病大白菜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CR-惠民、康根51 和泰能舒根对该生理小种均具有抗性,发病率分别为0、0 和4%,可利用其作为抗源转育抗病新材料。对CR-惠民和康根51 的田间调查结果表明,这2 个品种的经济性状优良,可以作为云南省安宁、玉溪地区大白菜抗根肿病育种的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9.
采用Williams 划分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别系统,对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云
南省42 个样品和西藏地区13 个样品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从云南省样品中鉴定出9 个生理小种,
分别为1 号、2 号、4 号、6 号、7 号、10 号、11 号、12 号和13 号,从西藏自治区样品中鉴定出4 个生理
小种,分别为2 号、4 号、5 号和7 号,其中,生理小种4 号为这两个地区的优势小种,所占样品的比例
分别为61.9% 和53.8%。  相似文献   

10.
大白菜根肿病主要生理小种种群分化鉴定初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Williams法的4个鉴别寄主(Jersey Queen、Badger Shipper、Laurentian 、Wilhelmsburger),对采自国内15个大白菜根肿病主要发病区域的病原菌进行了生理小种种群的鉴定。结果表明:辽宁沈阳新民大民屯、辽宁沈阳西窑、辽宁大连水师营、辽宁丹东振安,山东青岛农业科学院、山东苍山小林村,云南江川,四川郫县,吉林乌拉街东窑村、吉林乌拉街旧街村、吉林梨树镇11个地区的根肿病菌为4号生理小种;辽宁本溪桓仁的根肿病菌为2号生理小种;四川彭州地区的根肿病菌为7号生理小种;四川西昌地区的根肿病菌为10号生理小种;辽宁沈阳农业大学根肿病菌为11号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11.
根肿病(clubroot disease)是十字花科蔬菜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近年来在我国大面积发生,明确根肿病的侵染途 径和防治方法对于十字花科蔬菜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通过对育苗基质人工接种芸薹根肿菌,发现基质带菌可导致十字 花科根肿病的发生,且带菌量越多根肿病发生越严重。在基质带菌量(芸薹根肿菌休眠孢子)为3×103 个·mL-1 的条件下, 采用基质拌药法测定7 种药剂消毒育苗基质对大白菜和花椰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0% 氟啶胺悬浮剂和10% 氰 霜唑悬浮剂对根肿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均达到100.00%,而且对大白菜和花椰菜幼苗安全,可以作为基质消毒防治根肿 病的药剂。  相似文献   

12.
氟啶胺防治青花菜根肿病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青花菜根肿病的发生特点,采用穴盘育苗时药液拌基质及移栽后不同时期灌根的方式,研究50%氟啶胺悬浮剂(SC)不同施用方法对青花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以及苗期和成株期植株生长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基质拌50%氟啶胺SC1 000、2 000、3 000倍液处理对青花菜出苗率没有明显影响,但均抑制幼苗生长,与对照相比株高变矮、第1片真叶变短,药剂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故不宜在育苗期使用该药剂。移栽后不同时期50%氟啶胺SC 1 000倍液灌根处理对青花菜根肿病防效显著,移栽后3 d和30 d灌根处理的防治效果最佳,相对防效达到92.21%,极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其次是移栽后3 d灌根处理,相对防效为74.03%,极显著优于发病后灌根处理;药液2次灌根处理的防治效果优于1次灌根处理,根肿病显症前灌根处理的防治效果优于显症后灌根处理。  相似文献   

13.
氟唑活化酯诱导大白菜抗根肿病效果与机理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新型植物诱导抗病剂氟唑活化酯对大白菜根肿病的诱导抗病效果及抗病机理,研究了氟唑活化酯的诱导浓度、在白菜根部的运输过程以及氟唑活化酯诱导白菜后相关防御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以氟唑活化酯25 mg ? L-1对大白菜进行叶面喷雾诱导时根肿病的病情指数最低。通过台盼蓝(Trypan blue)染色观察到氟唑活化酯诱导大白菜叶片后,根部对根肿菌也产生了一定的抗性。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大白菜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现氟唑活化酯诱导大白菜2 h后JA途径中的COI1和LOX2基因以及SA途径中的PR-1基因都有显著的过量表达,其中JA信号途径相关基因表达变化更明显。结果说明氟唑活化酯可以诱导大白菜产生系统获得抗性,两种信号传导途径都参与了抗病过程,但以JA途径为主,SA途径为辅。  相似文献   

14.
以根肿菌侵染的茎瘤芥(榨菜)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根肿菌侵染对茎瘤芥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根肿菌侵染后茎瘤芥根系玉米素(ZT)含量和吲哚乙酸(IAA)含量均明显升高,ZT 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45~60 d 时远高于健康植株,其峰值出现在第50 天,约为健康植株根系ZT 含量的3 倍;IAA 含量则在55 d 后开始升高,其峰值出现在第70 天,约为健康植株根系IAA 含量的4 倍;侵染后第85 天,发病植株根系ZT 含量和IAA 含量均下降至与健康植株相近。  相似文献   

15.
大白菜品种间根肿病抗性鉴定及抗性生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苗期人工接种抗性鉴定、寄主防御酶活性和抗病相关物质含量变化测定,研究大白菜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性及根肿病对大白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3个大白菜品种中‘87-114’较为抗病,"夏抗王"较为感病,没有免疫品种;大白菜植株接种根肿菌后,抗感品种的PAL、SOD、PPO、POD活性和Pro、MDA含量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多数防御酶具有单峰型酶活高峰,活性提高幅度因酶而异。抗病品种寄主防御酶活性较感病品种增加幅度大,并且酶活峰值出现的时间也早于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