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研究淫羊藿多糖(EPS)体外增强免疫活性,采用酶学检测法测定淫羊藿多糖活性及对鸡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根据活性检测结果,选择用50%的乙醇醇沉的淫羊藿多糖进行安全浓度试验;根据安全浓度检测结果,选择2 500.00μg/mL、1 250.00μg/mL、625.00μg/mL、312.50μg/mL、156.25μg/mL 5个浓度,用MTT法测定淫羊藿多糖单独和协同LPS刺激对鸡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浓度乙醇醇沉的淫羊藿多糖均具有良好的活性,但乙醇浓度为50%醇沉的淫羊藿多糖活性最佳。淫羊藿多糖对鸡脾脏淋巴细胞的安全浓度为2 500.00μg/mL。淫羊藿多糖无论是单独还是协同LPS刺激脾脏淋巴细胞,均显示出不同程度增强脾脏淋巴细胞的活性,且均在浓度为1 250.00μg/mL时显示出较强的体外增强鸡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说明淫羊藿多糖在安全浓度范围内可刺激鸡脾脏淋巴细胞增殖,从而实现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交设计法优化淫羊藿多糖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选淫羊藿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料水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提取次数为考察目标,以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淫羊藿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水比为1∶25,提取时间2h,提取次数为3次,提取温度为90℃。多糖醇沉浓度为700mL/L。该工艺为淫羊藿多糖的提取奠定了基础,并为进一步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淫羊藿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淫羊藿为小檗科淫羊属植物,是传统的补肾助阳中药.现代药理试验结果表明,淫羊藿能增加心脑血管流量,促进造血功能、免疫功能及骨代谢,具有抗衰老、抗肿瘤的功效.多糖是淫羊藿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有效成分之一,试验在传统水提醇沉法的基础上运用超声波法提取淫羊藿多糖,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并建立淫羊藿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并进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试验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以探讨淫羊藿多糖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硼处理根瘤菌12531f胞外多糖的提取条件,以根瘤菌12531f为材料,筛选适宜硼浓度并以此浓度处理为诱导条件,优化三氯乙酸体积分数、醇沉倍数和醇沉时间.结果 表明:1 mg/L的硼处理菌株12531f可以显著提高胞外多糖的含量;通过L9(34)正交实验发现,在三氯乙酸体积分数10%、醇沉时间24 h的条件下,醇沉倍数由2倍提高到3倍时,硼处理根瘤菌12531f菌株胞外多糖平均含量最高,达33.23 μg/mL,与优化前相比,胞外多糖含量提高了56.97%.得到纯度高、含杂量低的胞外多糖,有利于进行进一步结构鉴定和分析,为硼处理根瘤菌12531f菌株胞外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利用纤维素酶辅助热水浸提法从淫羊藿中提取淫羊藿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选择酶浓度、酶提温度、酶提时间为自变量,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优化淫羊藿多糖的提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淫羊藿多糖酶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酶浓度110U/uL,酶提温度60℃,酶提时间100min,且酶提温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最大。在最佳优化条件下淫羊藿多糖提取率为10.06%,接近模型的最大预测值(10.199%)。试验为淫羊藿多糖的临床开发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的(Box-Benhnken)组合设计原理,对淫羊藿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淫羊藿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1.73 h、水料比31∶1(mL/g),温度67.5℃、乙醇浓度79%,淫藿黄酮类化合物的平均提取率为2.054%,比理论预测值高0.08%。  相似文献   

7.
绒毛鹿茸草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多糖体外抗氧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绒毛鹿茸草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多糖体外抗氧化研究。在对温度、时间、料水比进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提取绒毛鹿茸草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清除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试验,及模拟胃液条件下清除NO2-试验,研究绒毛鹿茸草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20,在100℃下浸提3h,浸提2次;醇沉采用3.5倍体积95%乙醇3h。绒毛鹿茸草多糖浓度在0.4~2.0mg/mL之间时,清除羟基自由基(.OH)呈增长趋势,当浓度达到2.0mg/mL时清除率达45%;多糖浓度在0.1~0.3mg/mL之间时,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呈负增长趋势,当浓度达到0.3mg/mL时清除率达-6.39%;多糖浓度在1~5mg/mL之间时清除NO2-呈增长趋势,当浓度达到5mg/mL时清除NO2-能力达到14.3%。对绒毛鹿茸草多糖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可知绒毛鹿茸草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OH)活性较强,有一定清除NO2-能力,能促进超氧阴离子(O2-.)形成。  相似文献   

8.
淫羊藿多糖对雏鸡免疫器官及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而佐剂是疫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合适的佐剂不仅可以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而且可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本研究将50、100、150 g/L等不同浓度的淫羊藿多糖与灭活的鸡新城疫病毒乳化,制备疫苗免疫雏鸡,通过检测抗体效价和免疫器官指数,探讨淫羊藿多糖作为免疫佐剂对鸡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g/L和150 g/L的淫羊藿多糖作为免疫佐剂均可促进抗体的产生,提高脾脏指数,但对法氏囊指数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了考查膜分离技术对中药贞莲增免水提液的除杂效果,以贞莲增免水提液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滤、超滤和纳滤相结合的方式,对贞莲增免水提液的膜过滤除杂及膜浓缩工艺进行研究,并与传统水提醇沉工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贞莲增免水提液膜过滤除杂初滤、超滤和膜浓缩工艺的最佳孔径分别为200 nm、20 ku和1.5 ku;膜分离技术所制备的贞莲增免口服液中特女贞苷、淫羊藿苷平均含量分别为7.32,3.29 mg/mL,水提醇沉工艺所制备的贞莲增免口服液中特女贞苷、淫羊藿苷平均含量分别为6.50,2.50 mg/mL,且不同批次含量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值均3.00%(n=3)。说明膜分离技术除杂所制备的贞莲增免口服液工艺稳定可靠、简便易行,且绿色、安全,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0.
为观察淫羊藿多糖对生精障碍BALB/c小鼠的治疗作用,将印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淫羊藿多糖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醋酸铅制备小鼠生精障碍模型。通过灌胃不同浓度淫羊藿多糖及阳性药物维生素E,研究了淫羊藿多糖对生精障碍小鼠精子数量、畸形率、活率,生殖激素水平及睾丸形态的影响。结果:淫羊藿多糖各剂量组能够升高生精障碍小鼠精子密度和精子活率,降低精子畸形率,降低血清卵泡雌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升高睾丸组织睾酮含量(P0.01),且各剂量组对生精功能改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形态学观察,淫羊藿多糖可改善小鼠睾丸组织的病理学损害。表明淫羊藿多糖对醋酸铅所致小鼠生精功能的损伤具有治疗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或恢复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两个试验来评估不同饲料原料氮溶解度。试验1评估了豆科植物、油类植物、谷物、黑麦草和青贮类等14个原料。溶解温度为18和38℃,缓冲液pH为6.8和5.0。试验2在38℃添加下采用4个pH(5.0、5.6、6.2和6.8)以及2个渗透度(300和400 mol/L)评估豆饼、豆粕、豌豆、蚕豆和羽扇豆氮溶解度。结果显示:水溶温度由18℃升高至38℃显著提高了大多数原料氮溶解度(P<0.05),显著影响羽扇豆氮溶解度,使可溶性氮占总氮比例由0.53降低至0.17(P<0.05)。pH由6.8降低至5.0,青贮黑麦草和青贮玉米氮溶解度显著升高(P<0.05)。渗透度由300升高至400 mol/L时,豆粕和豆饼氮溶解度显著升高(P<0.05),同时渗透度和pH对其他原料氮溶解度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溶解pH对豆饼、豌豆、蚕豆和羽扇豆蛋白结构具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pH=6.2~6.8时,7S和11S蛋白比例最高,而11S可溶氮含量降低。结论:溶解pH由6.8将至5.0时降低了大多数饲料原料氮溶解度。这个pH范围显著提高了羽扇豆、蚕豆、豌豆和豆饼非蛋白氮比例,降低了11S蛋白的比例。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比较生长期公母驴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差异性。选取体重(149.50±7.20)kg、胎次相近的7~8月龄健康的断奶德州改良公母驴各10只,按性别分为2组,每组各2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试验驴按体重的1.5%饲喂精料,粗饲料均为豆秸,精粗比为4∶6。预试期7d,正试期270d。结果表明:1)母驴干物质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略高于公驴,但差异不显著(P>0.05);母驴体长、胸宽、出皮率和皮中胶原蛋白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公驴(P<0.05或P<0.01),但母驴胸围显著高于公驴(P<0.05)。2)母驴血清白球比显著高于公驴(P<0.05),而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极显著低于公驴(P<0.01)。母驴和公驴其他血清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3)母驴胴体率和腹脂率显著高于公驴(P<0.05),肌肉剪切力、大理石花纹评分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公驴(P<0.01)。母驴和公驴其他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母驴生产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均优于公驴,但公驴出皮率和皮中胶原蛋白含量高于母驴。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中国杨属型蜂胶的抗炎功效成分,用100ng/ml脂多糖(LPS)和40μg/m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分别诱导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损伤。通过SRB法分别检测蜂胶水提物中分离的11种组分和蜂胶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的8段组分对2种炎症细胞模型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蜂胶水提物中的11种组分不同程度的促进2种炎症细胞的细胞存活率,乙酸乙酯提取物中的8段组分也是不同程度的提高2种炎症细胞的细胞存活率。由此可知,蜂胶的抗炎功效成分十分复杂,很可能是多种成分协同功效的结果,而且酚酸类物质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大肠杆菌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治疗效果,本研究采用双层平板法分离纯化大肠杆菌噬菌体,并测定噬菌体的效价、温度稳定性、p H稳定性、感染复数(MOI)、一步生长曲线等生物学特性,以及噬菌体治疗大肠杆菌病的效果。结果显示分离的噬菌体Bp1805最佳MOI为1时,其效价可达2.4×10^10 pfu/m L;噬菌体Bp1805对温度的耐受范围较广,在p H5~p H10范围内非常稳定,该噬菌体潜伏期为20 min,裂解期为50 min。大肠杆菌病治疗试验结果显示,注射噬菌体比口服噬菌体治疗效果好,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效果与噬菌体治疗方式和治疗时间有关;噬菌体治疗大肠杆菌病效果优于恩诺沙星和硫酸庆大霉素。噬菌体Bp1805能够裂解致病性大肠杆菌,为临床大肠杆菌病的噬菌体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法提取七味地藿颗粒中的黄酮,通过NaNO_2-AL(NO_3)_3-NaOH显色体系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该方剂中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提取时间、料液比、超声波功率、乙醇浓度、提取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提取时间为45min,料液比为1∶25,超声波功率为300W,乙醇浓度为600mL/L,提取温度为60℃时,七味地藿颗粒黄酮提取效果最好,提取率为18.45mg/g。该优化工艺条件稳定、可靠,为工业化生产七味地藿颗粒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6.
研究马立克病毒引发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转录表达水平、组织细胞内定位与肝病理组织学损伤之间的相关性,为进一步阐述HSPs的生物学作用奠定基础。通过人工感染建立鸡MD肿瘤模型,定期剖杀试验鸡,采集肝组织,利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定量RT-PCR及ELISA方法,检测肝病理组织学损伤、HSPs组织细胞内定位以及HSPs转录、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在MDV感染14d后,感染组鸡肝组织可见大小不等的淋巴样瘤细胞浸润和局灶性生长;HSP90、HSP60在淋巴瘤细胞的细胞质内强表达,而HSP27、HSP70主要分布于肿瘤细胞外的肝细胞的细胞质内;感染组HSP70和HSP90mRNA转录水平始终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疫苗免疫对照组;感染组HSP90的表达量始终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HSP70表达量在14和21日龄时,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在28和35日龄时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42日龄后与空白对照组和疫苗免疫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在MDV引发鸡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HSP60、HSP90与HSP70、HSP27之间在肝组织细胞内定位截然不同,且HSP70与HSP90在肝组织内表达量变化趋势差异明显,说明不同HSPs在MD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以不同脂肪源配制成等氮等脂的7种饲料,对大菱鲆[(27.31±0.10)g]进行40 d的饲养试验,旨在探讨不同饲料脂肪源对大菱鲆生长、体组成、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7种饲料分别添加6%的鱼油(FO)、大豆油(SO)、菜籽油(RO)、花生油(PO)、猪油(L)、鱼油-豆油(1∶1)(FSO)和鱼油-豆油-猪油(3∶4∶3)的混合油(MIX)。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尾鱼。研究结果表明:(1)鱼油-豆油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较鱼油组(基础饲料组)提高了10.42%(P < 0.05),猪油组特定生长率最低,较鱼油组降低了19.79%(P < 0.05)。猪油、混合油、花生油组饲料系数分别较鱼油组提高了36.36%、33.33%、25.25%(P < 0.05),其余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 > 0.05);(2)饲料脂肪源对大菱鲆鱼体水分、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影响不显著(P > 0.05),猪油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鱼油组、菜籽油组和花生油组,其中较鱼油组降低了4.47%(P < 0.05)。摄食不同脂肪源饲料的大菱鲆空壳、内脏和背肌的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P > 0.05),猪油组空壳的水分显著高于菜籽油组和混合油组(P < 0.05);(3)各试验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碱性磷酸酶含量无显著差异(P > 0.05)。猪油组和混合油组的谷丙转氨酶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较鱼油组分别升高了124.89%和119.94%(P < 0.05),混合油组的谷草转氨酶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较鱼油组提高了352.51%(P < 0.05),表明猪油组和混合油组鱼体肝脏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综合以上7种饲料脂肪源对鱼体生长性能、体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鱼油-豆油(1∶1)、豆油和菜籽油可作为大菱鲆饲料合适的脂肪源,而猪油、混合油不适宜作为大菱鲆的饲料脂肪源。  相似文献   

18.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CR诊断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状况,本试验建立了检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aumoniae, App)的PCR方法。对186份病死猪病变组织及545份无临床症状健康猪鼻拭子进行了App的PCR检测。结果186份病料中App阳性率占43.0%(80/186),545份猪鼻拭子中App阳性占9.4%(51/545)。该PCR方法可作为App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调查表明,聊城地区存在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隐性感染及流行。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驴源马流产沙门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表型及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本试验通过K-B药敏纸片扩散法对9株马流产沙门菌进行11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试,采用PCR方法检测与沙门菌致病性相关的10种毒力基因。结果显示:9株驴源马流产沙门菌存在2种耐药表型,对链霉素耐药率达100%,对阿莫西林耐药率为33%;10种毒力基因中仅traT未被检出,invA、avrA、ssaQ、mgtC、sopB、spvC、spvR、pefA和misL的检出率均为100%。结果表明,驴源马流产沙门菌耐药谱较为单一,但携带的毒力基因为多样性组合。  相似文献   

20.
旨在探讨NCAPG-DCAF16基因区域在德州驴群体中的遗传多态性以及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进而得到显著相关的遗传标记,为德州驴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采用DNA混池测序技术对NCAPG-DCAF16基因区域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基于DNA混池测序结果,运用质谱分型技术对227头德州驴群体中的SNPs位点进行基因型检测,分析基因型与初生、3月龄、6月龄3个时期相关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通过DNA混池测序发现,NCAPG基因上的SNPs位点包括第9内含子上rs1(T>C),第11内含子上rs2(A>G),第19内含子上rs4(C>G),第8内含子上rs5(C>G);DCAF16基因第2外显子发现一个同义突变,即位点rs008(A>G)。2)初生时期的关联分析显示,rs1位点基因型CC个体的平均尻长显著高于CT型个体(P<0.05);3月龄时期各基因型的表型平均值无显著差异(P>0.05);在6月龄阶段,基因型为TT个体的平均胸宽与CC个体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TT和CT基因型个体的平均管围均显著高于CC个体(P<0.05)。3)rs4位点的关联分析揭示了GG基因型个体在初生时期的平均胸深显著高于GC基因型(P<0.05),3月龄时期各基因型之间的平均表型值无显著差异(P>0.05);CC基因型个体6月龄时期的平均胸宽和管围显著高于GG基因型(P<0.05)。4)rs008位点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各基因型之间初生时期的表型值无显著差异(P>0.05);AA、GA基因型个体3月龄时期的体重、体高和尻高都显著高于GG基因型(P<0.05);AA、GA基因型个体6月龄时期的体高和胸围都极显著高于GG基因型个体(P<0.01),GA基因型与GG基因型个体间的胸深、尻高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GA基因型个体的尻宽显著高于GG和AA基因型(P<0.05)。5)根据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rs1、rs2、rs4和rs5的组合基因型在德州驴群体中有5种。关联分析结果揭示了TTAACCCC组合基因型个体6月龄时期的平均胸宽显著高于CCGGGGGG组合基因型(P<0.05)。综上,德州驴群体中NCAPG-DCAF16基因区域5个SNPs位点对生长性状均有显著影响,特别是rs008位点与德州驴体重、体高等重要生长性状极显著相关,可用于德州驴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高德州驴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