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油绿702菜心’是通过杂交与系统选育相结合得到的中熟菜薹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强,直立紧凑,菜薹粗壮、匀称,色油绿有光泽,肉质紧实;主薹高22.4 cm,粗1.7 cm,单株主薹质量约40 g。播种至初收37 ~ 40 d,产量约18 000 kg · hm-2,适宜平原地区10-12月中旬及翌年3月中旬-4月上旬种植。  相似文献   

2.
‘油绿702菜心’是通过杂交与系统选育相结合得到的中熟菜薹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强,直立紧凑,菜薹粗壮、匀称,色油绿有光泽,肉质紧实;主薹高22.4cm,粗1.7cm,单株主薹质量约40g。播种至初收37~40d,产量约18000kg·hm-2,适宜平原地区10-12月中旬及翌年3月中旬-4月上旬种植。  相似文献   

3.
 ‘翠钰1号’青花薹(又称西兰薹)是以雄性不育系K1-1-3A为母本,自交系K1-10-1为父本配制育成的杂交一代新品种。菜薹肉质脆甜,萝卜硫素含量27.4 mg · kg-1,维生素C含量743 mg · kg-1。分枝力强,平均单株一级菜薹数8个,总薹数38个;一级菜薹长约16 cm,粗约1.7 cm,单薹质量约40 g。早中熟,定植至初收53 d。抗逆性强,抗病性强。前期一级菜薹平均产量9 922 kg · hm-2,平均总产量22 016 kg · hm-2。  相似文献   

4.
李桂花  陈汉才  刘凯  张艳  黎庭耀 《园艺学报》2015,42(Z2):2895-2896
‘秋绿芥蓝’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配制的杂交一代芥蓝新品种。早中熟,品质优,商品性好;叶圆形,叶长20.1 cm,叶宽16.0 cm,菜薹长18.6 cm,薹粗2.19 cm,单薹质量109.7 g;耐涝性和抗病性较强,适应性较广。广州地区适播期8-11月上旬。  相似文献   

5.
油绿501菜心是通过系统选育得到的常规早熟菜薹(菜心)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强,矮壮直立,株高24.4 cm,开展度21.3 cm;基叶圆形,油绿有光泽,叶长18.3 cm,叶宽10.2 cm,叶柄长5.2 cm,叶柄宽1.6 cm;薹叶短卵形,菜薹粗壮、节疏、紧实匀称无棱沟,油绿有光泽,主薹高18.4 cm,横径1.7~2.0 cm,单株商品质量约40.3 g。播种至初收32~35 d(天),抽薹整齐,采收期集中,以采收主薹为主;纤维少,爽脆清甜,无渣,齐口花,品质好,商品率高。每667 m2产量1 000 kg左右,适于平原地区4月下旬~11月上旬种植。  相似文献   

6.
五彩黄薹一号特早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彩黄薹一号是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选育的耐热、抗病、极早熟的白菜薹新品种。植株生长势中等,开展度46cm左右,株高21cm左右,莲座叶外叶数约8片。菜薹浅黄绿色,肥嫩。主薹平均鲜质量90g左右,最大可达200g,品质好。薹生叶6~8片,  相似文献   

7.
秋薹1号是苏州市蔬菜研究所筛选培育的适合秋季栽培的菜薹,其特点是生长时间短、品质好;除了采收主薹外,还可采收一、二级侧薹,因此产量较高。经试验,在苏州地区8月中旬~10月上旬均可播种,以9月10~20日之间播种为最好,菜薹品质最佳。本文主要从品种特性、育苗、定植、田间管理及采收5方面对秋薹1号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便于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五彩黄薹一号是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选育的耐热、抗病、极早熟的白菜薹新品种.植株生长势中等,开展度46 cm左右,株高21 cm左右,莲座叶外叶数约8片.菜薹浅黄绿色,肥嫩.主薹平均鲜质量90 g左右,最大可达200 g,品质好.薹生叶6~8片,薹叶长21 cm,宽16 cm.侧薹数4~8根,薹粗1.6 cm左右.  相似文献   

9.
陈汉才  李桂花  宋钊  张艳  曹健  陈琼贤 《园艺学报》2010,37(12):2039-2040
 ‘碧绿粗薹菜心’是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优质菜薹新品种。叶片椭圆形,油绿色,叶长16.2 cm,叶宽8.8 cm;主薹高18.4 cm,薹粗1.5 cm,单薹质量25.0 g,薹色油绿。质爽脆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3%、粗蛋白2.8%、还原糖0.95%。适应性较好,耐热性、耐涝性中等;较抗霜霉病、炭疽病和软腐病。具有产量高、美观等特点,适宜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8—11月上旬种植。  相似文献   

10.
‘粤薹2号’菜薹是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HY18A为母本,自交系T-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叶片长椭圆形,叶色绿,叶长25.8 cm,叶宽14.0 cm;主薹高40.5 cm,薹粗3.4 cm;平均单薹质量370.2 g,薹色浅绿;口感脆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3%,蛋白质含量2.24%,还原糖含量1.9%,粗纤维含量0.8%,维生素C含量581 mg·kg-1。田间表现适应性好,抗病性较强。适合珠三角地区9—11月播种栽培,从播种至主薹初收约54 d。  相似文献   

11.
秀玉4363是以HS261-2为母本,以08-12-1为父本选育出的耐寒、高产、商品性佳的西葫芦一代杂种。早熟,长势强,茎蔓长。第1雌花节位为第7~8节,瓜码密,连续坐瓜力强。商品瓜翠绿油亮,瓜长23~26 cm,横径6~7 cm。单瓜质量400 g左右,每667 m~2产量约17 000 kg。品种适应性强,适宜在山东、江苏、河南、河北等地的早春大棚、秋延迟日光温室及越冬日光温室茬口种植。  相似文献   

12.
贠文俊  贠晶 《中国蔬菜》2019,1(9):76-77
长美是以自交系BM-9-5 为母本,以自交系CYJ-6-1 为父本选育而成的辣椒一代杂种。早熟,果实长羊角形,果色绿,果长25~32 cm,果肩宽2.2~2.6 cm,单果质量45 g 左右;辣味中等;对辣椒疫病的田间抗性强于对照陇椒2 号,每667 m2 产量3 900 kg 左右。适宜在我国北方各地区冬春茬日光温室、春季大棚及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13.
极早熟辣椒新品种甘科4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科4号是以自交系P921为母本,以自交系P926为父本组配而成的辣椒一代杂种。极早熟,生育期较短,接茬(复种)专用,保护地易栽培。果实羊角形,皱褶多,果长22~25 cm,果肩宽3 cm,果肉厚3 mm,单果质量45~50 g。结果期集中,产量高。辣味浓,品质优。田间对辣椒疫病的抗性与对照陇椒2 号相当,且明显强于对照七寸红;田间对辣椒病毒病的抗性与2个对照相当。每667 m2产量4 000 kg左右,适宜甘肃省及同类生态区保护地接茬(复种)栽培。  相似文献   

14.
龙园黄冠是由自交系216和自交系45配制而成的油亮型旱黄瓜一代杂种,早熟,植株长势中等,以主蔓结瓜为主,春季雌花节率50%以上。瓜长20 cm左右,皮色浅绿、油亮,白刺稀少,果肉浅绿,商品瓜率高。田间对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的抗性优于对照龙园绿春。适宜保护地种植,每667 m~2产量4 000 kg左右,露地也可种植。适宜在东北及内蒙古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5.
干辣3号是以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Y05A为母本,恢复系H0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中熟辣椒一代杂种。果实细长羊角形,果长22~24cm,果肩宽1.5~1.7cm,平均单果质量16g。嫩果绿色,老熟果鲜艳红亮,辣味香浓。每667m2产鲜红椒3000~3500kg。抗TMV、CMV和晚疫病,适宜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等地早春露地和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6.
红辣螺丝椒是以不育系L-1A 为母本,以自交系h126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线形螺丝椒三系杂交种。早熟,定植至始收45 d(天)左右;株型紧凑,始花节位为第5 节左右,连续坐果能力强,单株挂果44 个左右;果实线形,青熟果浅绿色,老熟果鲜红色,果面有褶皱,果基部褶皱较重且略粗;平均果长32.3 cm,果肩宽3.13 cm,单果质量25.9 g,VC 含量2 364.0 mg · kg-1,辣椒素含量1.59%,干物质含量12.07%,辣味中等,口感佳;每667 m2 产量2 000 kg 左右,抗炭疽病,适宜贵州省及相似气候区域早春大棚或春夏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17.
玉莲1 号是以自交不亲和系玉田包尖S05-8 为母本,自交不亲和系莲舒S05-23 为父本杂交后选育而成的直筒中晚 熟大白菜一代杂种。生育期80~85 d(天),植株为直筒型,绿白帮,叶色深,株高约48 cm,开展度62 cm 左右,叶片光亮, 略带褶皱,外叶直立。球心叶黄绿色,球高43 cm、粗15 cm,单球质量2.4 kg,一般每667 m2 产量8 800 kg。耐贮藏,叶球柔 软,风味品质好。田间对抗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干烧心的抗性好于对照津绿75。适宜辽宁、吉林及相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寿研梦扬是由母本CSVHPM1407001和父本CSVHPF1407002配制而成的羊角椒一代杂种。植株长势旺盛,连续坐果能力强;果实长羊角形,果长25~30 cm,果肩宽3~4 cm;青熟果黄绿色,老熟果红色;外表光亮,商品性好,耐贮运;单果质量100 g左右,辣味浓,宜鲜食;田间对病毒病、炭疽病和疫病的抗性强于对照喜洋洋。保护地栽培鲜椒产量可达12 840 kg·(667 m~2)~(-1)左右。适宜山东、河北等地区早春、秋延保护地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中农33号是以自交系09676和12173为父母本配制的黄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耐低温弱光性好。果实商品性好,颜色深绿、有光泽,腰瓜长约35 cm,瓜粗3.4 cm左右,瓜把长约4.5 cm,心腔较小,果肉为淡绿色。白刺、密,瘤小,无棱。高抗WMV,中抗CGMMV、枯萎病、黑星病。早熟性好,持续结果及丰产优势明显。温室长季节栽培每667 m~2产量高达10 000 kg以上。适宜日光温室和春棚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