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加工型辣椒新品种‘艳椒426'是以‘754(2)-1'为母本,‘750-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平均株高102.0 cm,始花节位15节。果实朝天,单生,小尖椒形,果长6.0 cm,果宽1.0 cm,果肉厚0.1 cm,平均单果质量4.8 g,生物学成熟果红色。皮薄,味辣。中晚熟,平均鲜椒产量为25.5 t·hm~(-2)。对病毒病和疫病具有较强抗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瓜菜》2015,(1):33-35
‘绿箭’是以中早熟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2005-11A’为母本、早熟恢复系‘2008-1’为父本选育出的辣椒三系杂交种。该品种生长势强,始花节位9~10节,商品成熟果深绿色,生理成熟果为亮红色,果实长羊角形,果面光滑顺直,果实纵径25~28 cm,果实横径1.8~2.0 cm,平均单果质量2 5 g左右,味辣,耐贮藏耐运输,坐果集中,前后期坐果一致性较好,平均每667 m2总产量3 000 kg左右,适合露地覆膜及保护地栽植。  相似文献   

3.
‘艳椒508’是以自交系0416Y01为母本,自交系1019-2-1-1-1-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辣椒品种。该品种属于晚熟类型,植株生长势中等,平均株高69.0 cm,开展度62.7 cm,开花结果期为111 d,生育期209 d。果实单生,羊角形,果纵径7.84 cm,果横径1.50 cm,果肉厚0.17 cm,单果质量6.8 g,单株结果数131.3个,青椒绿色,生理成熟果红色。鲜椒Vc含量16.7 mg/100 g(FW),辣椒素含量3.489 g/kg。抗病毒病TMV、CMV,中抗疫病和炭疽病,每667 m2鲜椒产量2 000 kg以上。‘艳椒508’辣椒适宜在重庆、云南、贵州、河南和新疆地区春季种植。  相似文献   

4.
‘郑椒20’是以自交系‘L235-4-3-5’为母本、自交系‘T203-2-6’为父本选育而成的杂交1代辣椒品种。该品种中早熟,春季露地定植至始收47 d左右,生育期163 d左右。植株生长势强,抗逆性强;第1花平均着生节位9.9节,;果实牛角形,青熟期绿色,老熟果红色,商品性好;果实纵径18~24 cm,平均横径5.4 cm,单果质量75~150 g;每100 g果肉维生素C含量79.6 mg,粗纤维含量0.88%;田间表现抗病毒病、疫病、炭疽病;667 m~2产量4 000~5 000 kg,适宜在河南、陕西等省作春秋保护地和春露地栽培。2016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鉴定,2018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5.
‘中椒409号’是以优良自交系12C91-2为母本,BLM-0-3-5-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螺丝椒品种。中熟,平均始花节位10.8节。果实羊角形,果面有坑凹、螺旋,中辣,果实平均纵径25.00cm,横径3.60 cm,果肉厚约0.30 cm,单果质量96.40 g,产量54 091.5 kg·hm-2。中抗黄瓜花叶病毒(CMV),抗疫病,抗烟草花叶病毒(TMV)、番茄花叶病毒[ToMV(P0)]、辣椒轻斑驳病毒[PMMoV(P1,2)]。丰产、稳产,连续结果能力强,主要适应北方设施栽培,也适合部分区域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6.
‘艳椒800’是以雄性不育系481-4-2A为母本,以恢复系2647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辣椒品种。该品种属于晚熟类型,植株生长势中等,平均株高99.1 cm,开展度92.0 cm,始花节位11.4节,单株结果数140.2个。果实单生,羊角形,果纵径11.20 cm,果横径1.36 cm,果肉厚0.18 cm,单果质量8.8 g。青椒绿色,成熟果大红色。鲜红椒Vc含量7.57 mg/100 g,辣椒素含量为0.925 g/kg,二氢辣椒素含量0.356 g/kg。抗TMV、CMV和疫病,中抗炭疽病,每667 m2鲜椒产量1 800 kg以上。该品种适宜在重庆、云南、贵州、河南、内蒙古和新疆等地春季种植。  相似文献   

7.
‘平椒4号’是以‘ly0517’为母本‘、dt0702’为父本选育而成的辣椒杂交1代品种。该品种中早熟,植株高度85.7 cm,开展度74.9 cm,始花节位9~10节,果实羊角形,微辣,鲜果黄绿色,成熟果红色,果长21.6 cm,果肩径4.2 cm,果肉厚度0.36 cm,平均单果质量97.5 g,平均667 m2产量3 427.14 kg。果面光滑,有光泽,抗病毒病(TMV)、疫病、炭疽病,适宜河南省及相似类型气候区域作早春设施栽培。2016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8.
‘安椒12’是以‘m 99-6’为母本‘、538’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1代辣椒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185 d左右,中早熟,始花节位8~10节;果实线形,果长22~25 cm,横径1.8~2.0 cm,平均单果质量21 g,最大单果质量36 g,连续坐果性强,最多可连续不间断坐果136个;早春栽培前期平均667 m^2产量900~1 200 kg,667 m^2总产量3 500~4 500 kg;产量高,抗性强,嫩果绿色,老果红色,适合鲜食和加工。适宜在河南、河北等省春季保护地或春季露地种植。2010年被评为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8年通过了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9.
‘郑椒19’是以自交系‘L230-8-6-3-1’为母本、‘L302-5-2-2’为父本选育而成的辣椒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抗逆性强;第1花平均着生节位10.1节,中早熟,全生育期185 d左右,春季保护地定植至始收61.7 d;果实羊角形,青熟期黄绿色,老熟果鲜红色,商品性好;果实纵径22~29 cm,果实横径约4.1 cm,单果质量70~130 g;每100 g维生素C含量89.6 mg,粗纤维含量1.26%;田间抗病毒病、疫病、炭疽病;667 m~2产量4 000~5 000 kg,适宜在河南、陕西等省作早春保护地及春露地栽培。2016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鉴定,2018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10.
《中国瓜菜》2017,(2):22-24
‘强丰7318’是以中早熟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2006-12A’为母本、早熟恢复系‘2009-43’为父本选育出的辣椒三系杂交种。该品种早熟,植株生长势强,果实长羊角形,商品成熟果浅绿色,生理成熟果红色,果面光滑。始花节位9节左右,果实纵径25~28 cm,果实横径1.8~2.2 cm,果肉厚,平均单果质量25 g,3心室,味辣。坐果集中,前、后期坐果一致性较好;平均每667 m~2产量2 500 kg,适合华东与中南地区露地及全国保护地栽植。  相似文献   

11.
‘郑椒18号’是以L235-4-3-5-1为母本,T203-2-5-3为父本配制育成的早熟辣椒一代杂种。平均生育期177.8 d,植株生长势中等,第一花序平均着生节位9.4节,早熟;果实牛角形,果皮绿色,平均纵茎18.2 cm,果实平均横径4.8 cm,平均单果重81.0 g;可溶性总糖含量2.28%,Vc含量66.7 mg/100 g;高抗病毒病、疫病、炭疽病;每667 m^2产量4 000~5 000 kg左右,适宜在河南省各地春秋保护地和春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2.
‘东方107’是以辣椒雄性不育系‘A-617’为母本、恢复系‘C-37-4’为父本选育的极辣型辣椒新品种。该品种中晚熟,植株高度约65cm,开展度约58cm,始花节位13-14节,嫩果绿色,成熟果红色鲜艳,果实羊角形,果长度约16.2 cm,果肩宽度1.6cm,平均单果质量17g,平均667 m2产量3963.6 kg。辣味极强。田间表现较抗病,耐高温高湿,适合在云南、四川、湖南等国内省市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东盟和南亚国家种植。  相似文献   

13.
螺丝椒新品种‘中椒209号’是以自交系86039为母本,自交系11C-28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早熟一代杂种。坐果性好,始花节位平均在第10节。果实羊角形,果面有褶皱,典型果实纵径约25~28 cm,横径约4 cm,果肉厚约0.25 cm,2~3心室,单果质量约50~60 g,产量29 964.0 kg·hm-2。中抗CMV、TMV。  相似文献   

14.
《中国瓜菜》2017,(7):20-22
‘豫椒101’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利用花药培养技术培育成的黄皮辣椒杂种1代,母本‘24-7’来源于绿皮羊角椒‘海花辣椒(24)’,父本‘P59-25’来源于黄白皮辣椒‘硕丰12号(P59)’。‘豫椒101’早熟,商品性好,产量高,高抗病毒病、疫病和炭疽病,该品种果实羊角形,果面光滑,青熟果黄色,老熟果红色,味微辣,风味好,果实纵径20.4 cm,果肩横径3.4 cm,果肉厚度0.31 cm,果实心室数2.7个,果形指数6,平均单果质量62.1 g,一般667 m~2产量3 611.89 kg,适宜河南各地早春保护地种植。2016年通过河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的专家鉴定验收。  相似文献   

15.
红泰664是以雄性不育系481-4-1A为母本、自交系939-1-1-1-1-1-1为父本培育的三系杂交单生朝天椒新品种。中晚熟,始花节位在第 18~19节;果实小尖椒,果纵径8.6 cm、果横径1.1 cm、果肉厚0.10 cm;平均单果质量6.2 g,平均单株挂果146.8个,平均每667 m~2鲜椒产量在1 800 kg以上;青熟果实为绿色,成熟果实为红色,果面光滑,味辣,果肉薄;抗病毒病、疫病,中抗炭疽病。综合性状优良,商品性好,适宜泡制、干制及火锅底料加工。  相似文献   

16.
<正>‘墨秀8号’是河南豫艺种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最新育成的特大果、特高产牛角椒,结果数量多,是继‘301’之后推出的高品质牛角椒,市场反映良好,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生产者参考。1品种特征特性‘墨秀8号’属早熟品种,平均始花节位910节,植株长势中等,田间整齐度好,保护地栽培植株高度60 cm,植株开展度50 cm;果实长牛角形,果实纵径2610节,植株长势中等,田间整齐度好,保护地栽培植株高度60 cm,植株开展度50 cm;果实长牛角形,果实纵径2632 cm,果实横径632 cm,果实横径67 cm,单果质量200 g左右,大果可达350 g,667 m2产量可达7 500 kg。  相似文献   

17.
针对河南省新选育出来的8个大果型泡椒即牛角椒进行品比试验,从中选出1~2个值得推广的品种,推向市场。经试验,我们选定了‘安椒108’和‘郑椒18’两个品种。‘安椒108’微辣,生长势强,抗逆性、抗病性强,始花节位10,牛角型,平均单果重63g,单株结果数17,每687m。的前期产量为619kg,每667m2的总产量为2699kg。‘郑椒18’微辣,生长势强,抗逆性、抗病性强,始花节位9.5,平均单果重58kg,单株结果数22,每687m。的前期产量为498kg,每667m2的总产量为5374kg。  相似文献   

18.
‘洛茄5号’是以自交系‘Ly09-1’为母本、自交系‘Ly06-6’为父本选育而成的杂交1代中熟青茄品种。该品种植株平均高度84.7 cm,开展度82.7 cm,生长势好,抗逆性强;中熟,全生育期173 d,定植至始收54 d,第1花着生节位平均7.6节;果实长卵圆形,果皮绿色,果实纵径16.30 cm,横径11.92 cm,果面光滑,商品性状好;单株采果5.38个,平均单果质量0.53 kg,早春露地栽培667 m2产量可达5 000 kg,早春拱棚种植667 m~2产量可达7 500 kg。田间抗青枯病、绵疫病和病毒病等,适宜河南省早春拱棚和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19.
‘粮源辣2号’是以‘内黄新一代’为母本,以‘三樱辣椒王’为父本,杂交后从F1代中选择优良单株,再通过多代自交选育出的加工型常规品种。椒果簇生朝天,青熟果深绿色,红熟果深红色,平均果长7.2 cm,横径1.3 cm,单果鲜质量3.6 g;皮薄,辣度极高,辣椒素含量0.31%,维生素C含量1.55 mg·g~(-1),干物质含量22.6%;中早熟,田间表现为高抗CMV和TMV,高抗疫病、炭疽病,中抗日灼病。干椒产量在5 398.5 kg·hm~(-2)以上,适宜在河南地区春夏季温床育苗移栽或春季大田直播。  相似文献   

20.
‘宛椒207’是以日本‘枥木三鹰椒’为母本、‘特抗高产三号’为父本,采用人工杂交手段,通过优良单株定向选择,经多年系统选育的簇生小辣椒(朝天椒)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210.2 d,平均株高73.0 cm,株幅49.5 cm,有效分枝数8.0个,果实纵径5.0 cm,果实横径0.9 cm,平均单果鲜质量1.36 g,单果干质量0.52 g,干鲜比0.37,单株果数115.0个,667 m^2平均干椒产量273.04 kg。维生素C质量分数136 mg·100 g^-1,辣椒素质量分数81.8 mg·kg^-1。花皮果率10.0%,综合性状表现优良。适宜河南省各地露地栽培。2020年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