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建立饲料中恩诺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方法。试样用磷酸盐缓冲溶液提取,经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氮气吹干后用溶解待测。采用LC-MS/MS测定,色谱柱为C8反相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电喷雾正离子模式电离,多反应选择离子检测(MRM),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方法可用于饲料中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对30 个油菜品种薹和蕾中硫代葡萄糖苷(glucosinolate,简称硫苷)的组分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0 个油菜品种的总硫苷含量变异范围较大,在21.67~119.29 μmol·g-1 之间;大多数油菜品种蕾中的硫苷含量高于薹,蕾中硫苷含量均值为37.26 μmol·g-1,薹中为28.06 μmol·g-1;薹和蕾中的硫苷组分相似,均以4- 戊烯基硫苷和2- 羟基-3- 丁烯基硫苷为主要成分,两者在薹和蕾中的含量分别占总硫苷含量的46.24%、28.52% 和45.19%、29.13%。进一步分析高、中、低硫苷含量油菜品种的硫苷组分及含量,结果表明油菜不同品种间硫苷含量的差异主要是由4- 戊烯基硫苷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以马蹄地上茎为原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分析其化学成分。使用ACQUITY UPLC HSS T3液相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以0.1%甲酸水(A)-0.1%甲酸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electron spray ionization,ESI),正负离子模式扫描。通过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二级质谱裂解碎片,对所得成分的主要色谱峰进行鉴定。结果共鉴定出66个化学成分,包括30个黄酮类、4个生物碱类、15个有机酸类、7个酯类、2个蒽醌类、4个醛类、2个醇类、1个苯丙素类,为进一步阐释其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用吹扫捕集法测定十字花科蔬菜中挥发性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吹扫捕集技术(Purge and Trap technique)对不同十字花科蔬菜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富集,以气质联用仪(GC/MS)进行鉴定。结果在白菜、羽衣甘蓝、芥蓝、青花菜、芥菜和大白菜中共鉴定出86种挥发性物质,化合物的种类包括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硫醚类等,同时还发现了硫苷降解产物异硫氰酸盐和腈类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不同品种芜菁地上部和根部硫代葡萄糖苷组分及含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国际标准方法对两个外观和口味差别较大的芜菁品种红圆和白玉地上部和根部硫代葡萄糖苷(硫苷)组分与含量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两品种所含硫苷组分相同,均包括6种脂肪族硫苷,即2-羟基-3-丁烯基硫苷、4-甲亚砜丁基硫苷、2-羟基-4-戊烯基硫苷、5-甲亚砜戊基硫苷、3-丁烯基硫苷、4-戊烯基硫苷;1种芳香族硫苷,即苯乙基硫苷;3种吲哚族硫苷,即4-羟基-3-吲哚甲基硫苷、4-甲氧-3-吲哚甲基硫苷和1-甲氧-3-吲哚甲基硫苷。红圆地上部和根部总硫苷含量分别为12.13和11.25 μmol•g-1(DW),而白玉地上部总硫苷含量为49.98 μmol•g-1(DW),是根部总硫苷含量〔33.43 μmol•g-1(DW)〕的1.5倍;白玉地上部与根部总硫苷含量显著高于红圆,主要是由于脂肪族硫苷,尤其是3-丁烯基硫苷含量差异引起的;红圆地上部和根部脂肪族硫苷占总硫苷的比例低于白玉,吲哚族和芳香族硫苷占总硫苷的比例则高于白玉。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DAD-QTOF-MS)对马家柚果肉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采用反相Agilent C18(50mm×2.1mm,1.8μm)色谱柱,甲醇与水(含0.1%甲酸)二元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40nm,流速0.25m L/min,柱温25℃;以6538 UHD Accurate-MS Q-TOF LC/MS质谱仪进行检测。通过得到的样品电喷雾-质谱(ESI-MS)负离子扫描模式下的准分子离子峰、碎片信息(Product ions)、保留时间(TR)、紫外色谱图(λmax nm)等信息,查阅相关文献,对11种化学成分进行初步解析,推测为(1)柠檬酸、(2)圣草素-7-O-葡萄糖甙、(3)芹菜素-6-C-葡萄糖-7-O-葡萄糖苷、(4)新圣草枸橼苷、(5)柚皮素-7-O-葡萄糖苷、(6)柚皮苷、(7)新橙皮苷、(8)乙酰柚皮苷、(9)野漆树甙、(10)山柰酚7-O-鼠李糖3-O-鼠李糖苷和(11)柚皮素。其中柚皮苷为马家柚中主要的黄酮苷类成分。  相似文献   

7.
建立腐竹中碱性橙Ⅱ、碱性嫩黄O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方法。试样用乙酸铵混合溶液提取,经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氮气吹干后用溶解待测。采用LC-MS/MS测定,色谱柱为C18反相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电喷雾正离子模式电离,多反应选择离子检测(MRM),基质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方法可用于腐竹中碱性橙Ⅱ、碱性嫩黄O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8.
以番茄、茄子、西葫芦、大白菜、甘蓝为试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建立了蔬菜中12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样品经乙腈提取,氨基固相萃取小柱净化,以waters BEH T3色谱柱分离,采用多反应检测模式对试材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在质量浓度1~1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在空白基质中添加3个水平加标试验,回收率为65.2%~119.2%,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可靠、精密度好、选择性强,可以满足蔬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紫结球甘蓝功能性成分的提取、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亚  杨静  朱祝军 《园艺学报》2016,43(1):100-108
采用HPLC–DAD–ESI/MS技术,对紫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 ssp. capitata f. rubra)中花青苷、硫代葡萄糖苷(简称硫苷)、酚酸和黄酮的含量和成分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紫结球甘蓝中总花青苷含量为1 187.92 μg · g-1 FW,分离出的14种不同花青苷均为矢车菊素苷及其衍生物。其中矢车菊–3–阿魏酰–槐糖苷–5–葡萄糖苷和矢车菊–3–p–香豆酰–槐糖苷–5–葡萄糖苷为最主要的种类,分别占花青苷总含量的35.12%和26.76%;其次为矢车菊–3–槐糖苷–5–葡萄糖苷,占花青苷总含量的14.27%。紫结球甘蓝中总硫代葡萄糖苷(硫苷)含量达到6.39 μmol · g-1 FW,共10种,由6种脂肪族硫苷、3种吲哚族硫苷和1种芳香族硫苷组成。4–戊烯基硫苷和3–丁烯基硫苷为最主要的硫苷,分别占硫苷总含量的40.76%和30.92%,其次是2–羟基–3–丁烯基硫苷和3–吲哚基甲基硫苷,分别占硫苷总含量的11.39%和7.38%。此外,建立了同时测定17种酚酸、黄酮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经HPLC-DAD-ESI-MS鉴定,紫结球甘蓝中总酚酸、黄酮含量为2 003.79 μg · g-1 FW,共鉴定出11种,包含5种酚酸物质和6种黄酮物质。其中阿魏酸和咖啡酸含量最高,分别占总含量的10.62%和10.41%;木犀草素是含量最高的黄酮,占总含量的10.10%。  相似文献   

10.
以羽衣甘蓝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施以不同浓度的硝酸钾肥(0.00%、0.66%、0.69%、0.73%、0.77%),分析其对羽衣甘蓝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0.73%处理羽衣甘蓝的株高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F=2.89,F0.05=2.58),可明显增加株高;浓度为0.66%处理羽衣甘蓝的叶片数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F=3.40,F0.05=2.58),可明显增加叶片数。  相似文献   

11.
薹菜中硫代葡萄糖苷的鉴定与含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HPLC的方法,以‘京研薹菜’、‘南京小叶薹菜’、‘花叶薹菜’和‘小叶薹菜’4个品种为试材,在相同的栽培管理条件下对不同品种、不同食用部位(叶片、叶柄)以及不同的生长季节(春季和秋季)薹菜中的硫苷成分和含量进行了研究。4个品种均含有8种硫苷成分,分别为2-羟基-3-丁烯基硫苷、3-丁烯基硫苷、 4-羟基-3-吲哚基甲基硫苷、 4-戊烯基硫苷、2-苯基乙基硫苷、吲哚-3-甲基硫苷、1-甲氧基-3-吲哚基甲基硫苷和 4-甲氧基吲哚-3-甲基硫苷。各品种叶片中的硫苷含量显著高于叶柄;秋季栽培薹菜的硫苷含量高于春季;品种之间所含硫苷成分虽然相同,但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2.
 以129份大白菜 [Brassca campestris L.ssp.pekinensis(Lour.)Olsson] DH系为材料,采用HPLC法,对不同季节生长的大白菜叶片中硫苷的组分和含量进行了研究。在129份材料中均检测到8种硫苷成分,包含3种脂肪族硫苷,4种吲哚族硫苷和1种芳香族硫苷。主成分分析表明脂肪族硫苷3–丁烯基硫苷(NAP)、4–戊烯基硫苷(GBN)和2–羟基–3–丁烯基硫苷(PRO)是大白菜硫苷的主要组分,占总硫苷含量的60%。筛选出了6份高硫苷含量的材料。联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脂肪族硫苷NAP、GBN和PRO在不同品种间差异极显著;某些吲哚族硫苷受环境影响较大,在不同的季节间差异显著;芳香族硫苷2–苯乙基硫苷(NAS)的含量在季节和季节 × 品种间差异显著。不同硫苷间的积累存在相互影响, NAP与GBN、NAP和GBN与总硫苷在两个年份中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不同基因型芥蓝硫代葡萄糖苷组分与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43个芥蓝基因型硫代葡萄糖苷组分与含量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出5种脂肪族硫苷(2-羟基-3-丁烯基硫苷、2-丙烯基硫苷、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4-戊烯基硫苷和3-丁烯基硫苷)和4种吲哚族硫苷(4-羟基吲哚-3-甲基硫苷、吲哚-3-甲基硫苷、4-甲氧基吲哚-3-甲基硫苷和1-甲氧基吲哚 -3-甲基硫苷),其中3-丁烯基硫苷为主要硫苷。总硫苷含量范围在3.369 5~21.337 8 mg•g-1(DW)之间,总脂肪族硫苷含量范围在1.539 7~17.264 5 mg•g-1(DW)之间,总吲哚族硫苷含量范围在0.797 6~9.590 0 mg•g-1(DW)之间。  相似文献   

14.
以羽衣甘蓝品种白孔雀为试验材料,通过同源克隆和RACE 方法从低温诱导的羽衣甘蓝幼苗中分离得到了羽衣甘蓝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lycerol-3-phosphate acyltransferase,GPAT)基因的全基因序列,采用生物学软件对该序列 进行生物信 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1 558 bp,推测其编码451 个氨 基酸,并命名为BaGPAT。序列分析发现,羽衣甘蓝BaGPAT 基因推导的氨基酸与已知其他植物GPAT 基因序列有54%~85% 的相似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羽衣甘蓝GPAT(BaGPAT)基因与拟南芥和宽叶独行菜GPAT 基因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辣椒果实风味物质进行分离鉴定,比较同时蒸馏萃取(SDE)、顶空吸附(HAS)和顶空固相徽萃取(SPME)三种方法对辣椒果实风味物质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SDE法吸附的香味物质多,GC—MS分析总离子流图清晰、丰满,萃取过程复杂程度介于HAS和SPME两者之间。结论:SDE法适宜辣椒风味物质分析,并建立了辣椒风味物质SDE萃取方法。  相似文献   

16.
干辣椒风味物质气相色谱及质谱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嗅觉测量法-气相色谱联用(GC-O),火焰离子检测器-气相色谱联用(GC-FID),质谱-气相色谱联用(GC-MS)三种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和常压化学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APCI-TOFMS),质子传递反应质谱(PTR-MS)两种直接质谱检测方法来比较测定干辣椒中的挥发性香味成分。干辣椒的挥发性香味成分的大体描述最后由感官评定来确定。三种较显著的风味分别是:辣椒味、煮熟蔬菜味和青草味。用气质联用顶空分析法共有63种挥发性香味成分被分离出来。而嗅觉测量法-气相色谱联用(GC-O)认为其中的11种成分决定了辣椒的香味活跃程度。在所有的方法中普遍认为:3-甲基正丁醛是最活跃的香味成份,其次是2-甲基正丁醛。确定挥发性香味成分的多少主要是受测定方法的影响。色谱方法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ρ=0.946)。直接质谱法相关性不显著(ρ=0.613)。经过不同方法的分析,我们发现,用GC-MS,GC-FID和PTR-MS三种方法检测出的挥发性香味成分并没有显著的不同,显著性的差异主要存在于PCI-TOFMS法和其工艺的不同(P<0.01).(Int J Mass Spectrom223-224(2003)55-65)  相似文献   

17.
芥蓝叶和薹的硫代葡萄糖苷组分及含量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对芥蓝(Brassica alboglabra Bailey) 叶片和花薹硫代葡萄糖苷(简称硫苷) 的组分与含量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 叶片和花薹的硫苷组分相同, 由6 种脂肪族硫苷(3 - 甲基亚硫酰丙基硫苷、2 - 羟基- 3 - 丁烯基硫苷、2 - 丙烯基硫苷、4 - 甲基亚硫酰丁基硫苷、5 - 甲基亚硫酰戊基硫苷和3 - 丁烯基硫苷) 和4种吲哚族硫苷(4 - 羟基吲哚甲基硫苷、吲哚甲基硫苷、4 - 甲氧基吲哚甲基硫苷和1 - 甲氧基吲哚甲基硫苷) 组成, 其中3 - 甲基亚硫酰丙基硫苷、2 - 丙烯基硫苷和5 -甲基亚硫酰戊基硫苷3种组分为芥蓝中首次被检测到。花薹总硫苷的含量达到4 907.1μg·g- 1DM, 是叶片的4.57倍。叶片和花薹中, 3 - 丁烯基硫苷为主要硫苷, 分别占硫苷总含量的56.46%和60.37%; 吲哚甲基硫苷的含量其次, 分别占总含量的18.85%和11.10%; 5 - 甲基亚硫酰戊基硫苷的含量最低, 仅占总含量的0.26%和0.39%。叶片脂肪族硫苷的相对含量低于花薹, 但是其吲哚族硫苷相对含量高于花薹。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64份普通白菜DH系为试材,对不同季节条件下生长的普通白菜叶片中硫代葡糖糖苷(简称硫苷)的组分和含量进行了研究。在64份普通白菜DH系中均检测到8种硫苷组分(3种脂肪族硫苷、4种吲哚族硫苷和1种芳香族硫苷),脂肪族硫苷含量最高,占总硫苷含量的80 %以上,其中NAP含量最高,达50 %,同时发现1份硫苷含量极低的材料。不同材料间脂肪族硫苷变异幅度最大,变异系数均在100 %以上。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同季节间脂肪族硫苷、芳香族硫苷和总硫苷含量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方差分析表明,脂肪族硫苷、芳香族硫苷和总硫苷含量两个季节中不同基因型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基因型与季节之间的联合方差分析显示,吲哚族硫苷在基因型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多种硫苷存在明显的季节×基因型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 HPLC 法测定分析了29个西兰花品种的硫代葡萄糖苷组分与含量,结果检测到8种硫代葡萄糖苷,包括4种脂肪族硫苷:3-甲基硫氧烯丙基硫苷、2-羟基-3-丁烯基硫苷、4-甲基硫氧丁基硫苷和3-丁烯基硫苷;4种吲哚族硫苷:4-羟基吲哚基-3-甲基硫苷、3-甲基吲哚基硫苷、4-甲氧基吲哚基-3-甲基硫苷和1-甲氧基吲哚基-3-甲基硫苷。总硫苷含量平均为11.27μmol/g,RAA、GBC 和 NEO 是西兰花三种主要的硫苷成分,分别占总硫苷含量的34.78%、25.02%和23.25%。不同西兰花品种的总硫苷含量变异范围5.60~17.04μmol/g,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0.
刘增鑫 《蔬菜》1999,(3):36-37
羽衣甘蓝俗称绿叶甘蓝、菜用羽衣甘蓝。属十字花科芸属甘蓝种中的一个变种。2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中海和小亚西亚一带。虽然作为观赏植物我国引进很早,但是作为菜用栽培是近几年才开始的。菜用羽衣甘蓝含有多种营养成份,尤以维生素A(300-10000国际单位)和维生素B,(0.26-0.32mg),维生素C(163.6mg)的含量最为丰富。另外,钙的含量(108mg)也很高,是一种高营养的新型蔬菜。一、羽衣甘蓝的品种与特性1.品种菜用羽衣甘蓝栽培品种主要有3种:①苏格兰绿叶甘蓝。叶灰绿色,皱缩显著,有高矮2种,栽培上一般用矮生种。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