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辣椒味辛,性热,温中散寒,开胃消食,不但是人们喜食的调味剂,而且还能治多种畜病. 1.治马骡冷痛起卧;取辣椒1份、滑石粉2份,共研细末,吹入患畜鼻内,令患畜打喷嚏即愈. 2.治牛瘤胃臌气:取辣椒7—10个,烤焦研末加食盐少许,开水调服。或鲜辣椒4—6个、大蒜1—2头,共同捣烂,加菜油1斤喂服。 3.治牛风寒感冒;辣椒15克、生姜60克、葱白250克,煎水喂服.  相似文献   

2.
阴肾黄治验     
阴肾黄 ,多见于病畜饲养不善 ,久渴失饮 ,一次过饮浊水太过 ,阴冷之气积于肠中 ,阴胜于阳 ,下注膀胱 ,凝于外肾 ;或喜舐食碱土 ,致使体内盐类代谢紊乱 ;或久卧湿地 ,阴雨酷淋 ,阴冷湿气浸渍外肾 ,使阴囊、阴鞘发生肿胀 ,致发本病。1 主症 病畜阴囊、阴鞘肿胀 ,触诊冰凉 ,压之或硬或软 ,但不疼痛。病畜精神沉郁 ,行动呆笨 ,食欲减退。后期病畜运步艰难疼痛 ,口色淡白 ,口津滑润。2 治疗 宜温肾祛寒 ,除湿利水。2 .1 处方 茴香散 :小茴香 30g ,肉桂 2 5g ,白术 30g ,木通 2 0g ,巴戟天 2 5g ,当归 2 0g ,二丑 15g ,藁本 10g ,白附子 2 0…  相似文献   

3.
治疗畜病时,利用一些树根叶皮防治畜病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1 桑白皮 即桑树的根皮(去栓皮)。用桑白皮50~100g,配川贝母35 g,煎汁灌服,可治疗家畜肺热咳喘;配车前子30g,赤豆100g,煎汁灌服,可治疗家畜小便不利、水肿胀满之症。  相似文献   

4.
外购动物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鲁氏菌病 (以下简称布病 )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一旦发生 ,将给畜牧业和人民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从 1 986年开始 ,伊通县一直坚持“检疫、免疫、淘汰病畜”等综合性防制措施 ,基本达到了稳定控制区标准。但是 ,近几年来 ,发现畜间布病有所抬头。从  相似文献   

5.
<正>火鞍灸,又叫醋灸、酒灸,可以治疗牲畜腰部风湿病、后躯风湿病和破伤风病,且疗效较好。火鞍灸的操作方法是,病畜站立稳定,将醋擦在畜背腰部(不剪毛),盖上一层用醋浸湿过的纱布,纱布的大小为 35-50 cm。用注射器吸白酒喷在纱布上点燃,火焰减弱时, 再喷以白酒,直到患畜弓腰或骚动不安时,用麻袋盖在腰背  相似文献   

6.
马属动物附红虫是寄生于马类家畜血液里 ,附着在红细胞表面的一种多型性单细胞微生物。该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黄疸、贫血和发热 ,并继发其它疾病。1 流行病学本病主要是由节肢动物传播 ,在自然界里主要由虱、蚤、螨蜱等传播 ,也可通过病畜和带虫者的血传播 ,还可通过被污染的针头、器械感染。同群马类畜感染率为 1 0 0 %。据有关报道 ,本病病原体十分脆弱 ,对干燥与化学药品的抵抗力很低 ,一般的消毒药几分钟即可杀死。2 临床症状一般病畜精神不振 ,食欲减退 ,逐渐乏瘦 ,重症病畜鼻流浆液性粘液 ,口吐白沫 ,可视粘膜苍白并黄染 ,有的病畜…  相似文献   

7.
1耕牛肠黄耕牛肠黄系胃肠湿热变盛引起。患畜体温升高,口红兼黄,粪便腥臭,临床上称之为热泻或肠黄。1.1主症患畜病初精神不振或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口渴喜饮,有时腹痛,病畜回头顶腹,时起时卧,粪如热汤,赤秽腥臭,小便短赤,口内燥热。四色、结膜红而兼黄,舌苔黄厚,肠音减弱或废绝,体温升高。病到后期,肛门松驰,失禁失痢或里急后重,唇舌赤紫,耳鼻发凉,四肢厥冷,眼眶下陷。末期病畜极度衰弱沉郁,全身发抖,神昏如痴,衰竭死亡。1.2治疗:清热燥湿,凉血解毒。1.21草药方剂:铁克菜、地锦草、地稔、马鞭草、仙鹤草、凤…  相似文献   

8.
1现场急救现场急救的重要任务是灭火并清除畜体上的致伤物质,抢救窒息病畜,保护创面,有条件者注射止痛药物,防止病畜休克。对畜体上的火焰,可用水或某些覆盖物灭火。对烧伤的家畜,首先要将其牵离火场,保持病畜安静,防止乱跑,避免病畜再次进入火场。同时也要防止病畜啃咬身上的火焰,以免发生口唇、鼻端及眼部烧伤。对凝固汽油的火焰,可用水或覆盖湿布来灭火,不可采用扑打的方法来灭火。呼吸道烧伤并有严重呼吸困难者,可切开气管。  相似文献   

9.
<正>马骡牙痛病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患本病后,由于牙齿疼痛,咀嚼困难,引起进食障碍,致病畜逐渐消瘦。1诊断根据牙齿变化,又可分为单纯性牙痛和继发性牙痛两类。单纯性牙痛,病畜体温、呼吸、脉搏都在正常范围之内,口涎为粘性,少数常有舌苔,采食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贵阳市2018年奶畜布鲁氏菌病的感染情况,以指导全市奶畜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工作,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对全市7个奶牛场和1个奶山羊场的1275份血清样本进行布鲁氏菌血清学检测。结果:奶牛、奶山羊布鲁氏菌病阳性率分别为0.43%(5/1155)和0.00%(0/120),总体阳性率为0.39%(5/1275)。结果表明:贵阳市奶畜存在布鲁氏菌病感染,但感染率在国家控制标准以内,今后需实行检疫和扑杀相结合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1.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多种动物的、急性或慢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肃南县是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二类区,为分析县内局部地方畜间布病反弹的原因,县乡两级畜牧兽医部门专题开展了畜间布鲁氏菌病疫源调查和流行病学分析,初步摸清了布鲁氏菌病反弹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开展好畜间布病防控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氏杆菌病又称转圈病,是家畜、家禽及啮齿动物和人共患的传染病。 1 发病情况 2007年9月,通榆县某养羊户的1只羊在放牧的过程中突然发病,表现为转圈运动,神经紊乱。畜主当作脑包虫病治疗,病羊未愈,3天后死亡。后又有2只羊发病,经诊断确诊为李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13.
198 9年大通县羊布鲁氏菌病防制同步达到“控制区”标准后 ,大通县在继续加强动物检疫 ,病畜淘汰和畜间免疫的基础上 ,重点开展了布病监测和防制效果考核。从 1 997~ 1 999年 ,大通县连续三年用抽检 8日龄以上犊牛血清 482 8份 ,检出阳性 3头 ,阳性率 0 0 6 % ,抽检 5月龄以上羔羊 81 54只 ,检出阳性 2只 ,阳性率 0 0 2 % ;用畜间流产物分菌的方法检查牛流产物 55份 ,检查羊流产物 98份 ,结果均未分离出布鲁氏菌。人间布病自 1 990年以来未查出新发病人。2 0 0 1年 1 2月 30日 ,经省、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鉴定验收 ,大通县牛羊布鲁氏…  相似文献   

14.
1诊断方法 1.1望诊:由于病畜因多头蚴在脑内寄生引起脑内组织的受压而表现出不同的脑功能障碍,病羊表现有以下特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畜间布鲁氏菌病对畜牧业和公共卫生安全危害巨大,本文通过调查铜川市印台区当前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与之相应的防控策略,以期对本区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螨病俗称疥癣 ,民间又称“骚”。是一种接触传染的寄生虫病。 2 0 0 3年 2月 2 4日 ,笔者曾遇一毛驴患螨病 ,经治疗痊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症状病畜头、颈部及体侧皮肤增厚、结痂 ,起皱褶 ,被毛粗乱无光泽 ,大片脱落 ,颈部尤甚。病畜骚动不安 ,不时摩擦、啃咬患部 ,精神沉郁 ,畜体消瘦。2 实验室诊断在病畜患部和健部交界处刮取皮屑 ,镜检 ,查到疥螨虫体。3 防治对畜舍、棚和饲养管理用具用 5 %来苏尔溶液彻底消毒。治疗 :先用肥皂水彻底洗刷患部后 ,用 3 %敌百虫水溶液擦洗 ,每日一次 ,连用一周 ,同时配合口服虫克星 0 .3mg kg。一周…  相似文献   

17.
牛瘤胃臌气的诊疗及病性分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性分类牛瘤胃臌气又叫气胀,一般把该病按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瘤胃臌气;按病的起因,分为原发和继发性臌气;按病的性质,分为泡沫性臌气和非泡沫性臌气.在临床诊疗中我认为按病性只把瘤胃臌气分为两种,似不完整,还有相当病例两种臌气在同一患畜兼有发生的双重性瘤胃膨气.应结合诊疗效果才好.  相似文献   

18.
1问诊 问诊就是向畜主询问调查,了解畜群或病畜有关发病的各种情况,一般在病畜体检前进行。问诊的内容包括现病历,既往史,平时的饲养、管理。现病历是指发病的时间与地点,病畜的表现,病的经过,畜群的发病情况。既往史是指过去曾患过何种疾病以及防疫情况。饲养、管理是指日粮的种类、质量、配合,饲喂制度,管理、使役情况和生产性能等。  相似文献   

19.
布氏杆菌病广泛分布世界各地。我国部分地区曾有流行,在黔地,曾有布氏杆菌病的存在和流行,现已基本控制。搞好疫情监控,一旦有疫情发生,应及时做好疫区封锁,隔离治疗病畜,上报疫情,,免疫注射健康畜,深埋处理病死畜,采取有效措施扑灭疫情。  相似文献   

20.
1脑包虫病 脑包虫病是以转圈为主的脑神经症状明显,由于脑包虫寄生部位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症状,所以较易诊断。大多数病畜初期神经症状不明显,随着脑包虫逐渐长大,病畜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垂头呆立;在大脑半球有寄生虫的病羊精神萎靡、喜卧,向病侧作旋转动作;大脑颞叶有寄生虫的病羊视觉发生障碍,向患病一侧作强迫运动;寄生部位为大脑额叶的病羊低头前奔,遇到障碍物顶住不动;小脑有寄生虫的病羊共济失调;寄生在其他部位会使病羊头常后仰,出现痉挛、麻痹等不同症状,虫体越大,症状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