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绵羊卵泡颗粒细胞体外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绵羊卵巢卵泡颗粒细胞体外培养时FSH(Invitrogen)与胰岛素的最佳质量浓度,试验在无血清条件下培养绵羊卵泡颗粒细胞,并向其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FSH与胰岛素,体外培养7 d后测定细胞数目以及培养液内雌二醇浓度。结果表明,当培养液内FSH质量浓度为25 ng/mL、胰岛素质量浓度为100ng/mL时,颗粒细胞的数目最多;当FSH质量浓度为1 ng/mL、胰岛素质量浓度为10 ng/mL时,培养液内雌激素质量浓度最高。  相似文献   

2.
牛小腔前卵泡体外生长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添加有ITS、丙酮酸钠、次黄嘌呤、血清、FSH、LH、E2的α-MEM基础液中加入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及氢化可的松(HC),对直径<100 ?m(平均直径61~70?m)的牛小腔前卵泡进行体外培养。结果表明,试验I,在FSH、LH、E2浓度分别为0.25 ?g·ml-1、5 iu·ml-1、0.5 ?g·ml-1时,卵泡体外培养7 d, EGF和bFGF联合存在好于分别单独存在时的培养效果,当bFGF(25 ng或50 ng)剂量保持不变,提高EGF含量(25 ng,50 ng)有抑制卵泡发育的作用;增加bFGF的剂量有助于腔前卵泡的发育。 试验II,当FSH、LH、E2分别调整到4 ?g·ml-1、10 iu·ml-1、0.1 ?g·ml-1,并添加了氢化可的松(40 ng·ml-1),卵泡体外培养13 d,在试验3组(EGF 25ng)和试验4组(EGF 25 ng+ bFGF 50 ng),卵泡发育率和卵泡平均增长直径均显著好于试验1组(未添加EGF、bFGF、氢化可的松)和试验2组(只添加氢化可的松)。体外培养第20 d,试验3组和试验4组卵泡发育率分别为15.79 %和25.58 %,卵泡最大增长直径分别为300和320 ?m,并形成小的卵泡腔(成腔率分别为7.69 %和17.65 %),而试验1组和试验2组其卵泡发育率均为0。表明体外培养腔前卵泡时,不同的培养体系对其生长发育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各种成分之间存在互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主要探讨水牛腔前卵泡体外培养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梳刮法从沼泽型水牛的卵巢中回收得到腔前卵泡,而后用McCoy's5a培养液在96孔培养板中体外培养5~10 d,在显微镜下观测腔前卵泡的形态与增长情况,并用台盼蓝染色鉴定腔前卵泡的存活情况。【结果】在培养液中添加100 µg•L-1的FSH能显著提高腔前卵泡培养5和10 d后的增长幅度,当同时添加50 mg•L-1的维生素C时增长幅度进一步加强;添加50 mg•L-1的维生素C能提高腔前卵泡培养10 d后的形态正常率,但对卵泡增长及存活没有影响;添加50 µg•L-1的EGF能提高腔前卵泡培养5 d的增长幅度,但对培养10 d后腔前卵泡的作用不显著。随着卵泡的直径增加,体外存活率升高,增长的幅度上升,异常率下降。60~100 µm的腔前卵泡用三维培养法(琼脂糖包埋)体外培养10 d的直径增长幅度显著高于二维培养法(琼脂糖铺底)和普通培养法,且形态异常显著低于二维培养法和普通培养法;100~140 µm卵泡用二维培养法培养的增长幅度最大,培养成活率最高。【结论】FSH能促进水牛卵泡的体外增长,维生素C能维持卵泡的正常形态结构,且两者的协同作用显著;水牛卵泡体外发育能力随其体积的增大而增强;三维培养法适宜于培养60~100 µm的卵泡,而二维培养法有利于100~140 µm卵泡的体外发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kisspeptin-10对无血清培养的鸡卵泡颗粒细胞孕酮分泌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0日龄处于产蛋高峰期的伊莎蛋鸡,于排卵前剖腹收集F1卵泡,分离纯化颗粒细胞,于含胎牛血清培养基中培养24 h,换成无血清培养基稳定培养24 h后,用不同浓度的Kp-10、U73122、EGTA等单独或共同处理细胞,收集细胞上清,放射免疫学方法检测培养基中孕酮含量。【结果】(1)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显示颗粒细胞上有Kp-10免疫活性样物质的阳性表达;(2)Kp-10处理可显著增加无血清培养的颗粒细胞的活力,100 nmol•L-1时可显著促进孕酮的分泌(P<0.05);(3)与对照组相比,2 μmol•L-1 U73122(磷脂酶C抑制剂)对孕酮的分泌无显著影响(P>0.05),而0.5、2 μmol•L-1 U73122能显著降低Kp-10对孕酮分泌的促进作用(P<0.05);(4)钙离子阻断剂Verapamil(1-100 μmol•L-1 )呈剂量依赖性降低孕酮的分泌,于100 μmol•L-1时达显著降低水平(P<0.05);与1 μmol•L-1 Verapamil单独处理组相比,100 nmol•L-1 Kp-10与1 μmol•L-1 Verapamil同时处理可显著增加孕酮的分泌,而与10、100 μmol•L-1 Verapamil共同处理不能逆转其对孕酮分泌的抑制作用(P>0.05),且胞内钙离子含量与上清液中孕酮分泌水平相一致;(5)与100 nmol•L-1 Kp-10处理组相比,1和5 mmol•L-1 EGTA共同处理时孕酮分泌显著降低,当再加入1.5 mmol•L-1 Ca2+时孕酮分泌量显著增加。【结论】Kp-10促进体外培养的鸡卵泡颗粒细胞孕酮的分泌,其机制可能与胞内Ca2+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Φ60~150μm牛腔前卵泡在有、无促性腺激素存在下,分别添加0、10%、15%、20%牛卵泡液(BFF)的McCoy′s 5 a无血清系统体外培养15 d,测定其雌二醇(E2)分泌量。结果显示:各添加卵泡液组在培养3、6、9、12 d的E2分泌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组)(P<0.01)。当培养液中有促性腺激素(FSH、LH)存在下,各添加卵泡液组的E2分泌量更高,其中添加10%牛卵泡液组中Φ>100μm腔前卵泡在培养6 d时E2分泌量达最高,为48.96±11.54 pg/mL。表明培养液中添加一定比例牛卵泡液(BFF)可显著刺激体外培养腔前卵泡E2的分泌,促性腺激素存在下更加强了卵泡液对E2分泌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探讨滩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和雌二醇(E2)的最佳添加量。[方法]试验设为5组:对照组、FSH组(10、50、100、200和300μg/ml 5个浓度梯度)、LH组(5、10、20、50和100μg/ml 5个浓度梯度)、E2组(5、10、25、50、100μg/ml 5个浓度梯度)和FSH&LH组(100μg/ml FSH+20μg/ml LH),对滩羊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培养进行研究,并统计第一极体排出率。[结果]100μg/ml FSH+20μg/ml LH组是试验各组中卵母细胞成熟率最高,为64.64%,明显高于其他4组,差异显著(P<0.05);FSH组中100μg/ml优于其他四个浓度梯度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LH组的20μg/ml的浓度优于其他四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E2组中50μg/ml的浓度优于其他四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100μg/ml FSH+20μg/ml LH是滩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的最佳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7.
不同浓度的FSH对猪腔前卵泡体外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定不同浓度的FSH对猪腔前卵泡体外培养的影响,探讨最佳培养体系,比较了M199培养液中3种FSH浓度(0.5、1、2IU/mL)对腔前卵泡体外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FSH浓度为2IU/mL时腔前卵泡的生长率最高,2 IU/mLFSH与0.5IU/mLFSH相比,在卵泡生长率、成腔率和存活率上都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3个处理组腔前卵泡前5d生长率与后5d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高浓度的FSH能显著地促进腔前卵泡的生长和腔的形成,且能够提高腔前卵泡的成活率。猪腔前卵泡体外培养呈前高后低的生长模式。  相似文献   

8.
不同NaCl浓度对不同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不同NaCl浓度(3,6,9g·L-1)对10个番茄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番茄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度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不同番茄品种耐盐性表现不同。NaCl浓度3g·L-1时参试品种间耐盐性存在明显差异,此盐浓度可作为筛选番茄种子耐盐性强弱的指标,NaCl浓度达9g·L-1时,所选参试番茄种子皆未能发芽。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WNT6基因在蛋鸡卵泡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300日龄海兰蛋鸡为研究对象,检测WNT6 mRNA在不同组织中表达特征。对体外培养的鸡卵泡颗粒细胞进行敲减和过表达WNT6基因后,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ELISA检测细胞培养基中的孕酮(P4)含量,荧光定量PCR检测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和StAR、CYP11A1等基因表达水平。设立卵泡刺激素(FSH)浓度梯度处理体外培养的蛋鸡卵泡颗粒细胞,研究FSH对WNT6及WNT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WNT6 mRNA在蛋鸡卵泡颗粒细胞内特异表达,在处于卵泡选择关键时期的小黄卵泡颗粒细胞内具有最高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WNT6极显著促进颗粒细胞增殖(P<0.01),极显著提高颗粒细胞P4合成量(P<0.01),并显著提高FSHR、CYP11A1、StAR、CYP19A1和HSD3B1基因表达水平(P<0.05);相反,敲减WNT6后颗粒细胞增殖被抑制(P<0.01),P4合成量极显著显著减少(P<0.01),并显著降低FSHR、CYP11A1...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根据家兔卵巢的发育特征初步探讨了家兔卵巢卵母细胞体外发育的培养体系。采集新生或30日龄家兔卵巢在不同培养液中培养,并分析家兔卵母细胞的体外发生与成熟情况与体内正常发育的兔卵巢卵母细胞之间的差异,来筛选和优化家兔卵巢卵母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本试验从高糖DMEM、FSH浓度、BSA/血清等3个方面来筛选较好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①不添加高糖DMEM的M199培养液与添加的相比,卵巢上卵母细胞数量要多,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组织块上卵母细胞的形态会变得不清楚;②家兔卵巢组织在FSH浓度为50和100m IU/m l、添加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中生长较好,体外培养24d后,卵母细胞数量多,直径增加到65μm;③与添加BSA的培养液相比,添加血清的培养液中的卵巢卵母细胞生长状态较好,体外培养28d后,卵母细胞数量多,并且直径可达65μm。  相似文献   

11.
不同营养元素及配比对油茶花粉萌发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普通油茶花粉为试材,运用琼脂培养基萌发法研究N[CO(NH2)2]、P(KH2PO4)、K(KCl)、B(H3BO3)、Ca(CaCl2)、Mo(Na2Mo4)、Zn(ZnSO4)、Mg(MgCl2)等8种不同元素及其组合对油茶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因素试验条件下,CaCl2、Na2Mo4、ZnSO4、KCl对油茶花粉萌发具有抑制作用,其中以ZnSO4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CO(NH2)2、KH2PO4、H3BO3、MgCl2对油茶花粉萌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4种元素最适宜浓度:CO(NH2)2为0.10-0.15 g.L-1;KH2PO4为0.05-0.10 g.L-1;H3BO3为0.10 g.L-1;MgCl2为0.05 g.L-1.正交试验结果表明,4种元素配合使用极显著地提高花粉萌发率,其中以0.15 g.L-1CO(NH2)2+0.15 g.L-1H3BO3+0.05 g.L-1MgCl2+0.05 g.L-1KH2PO4处理的效果最好,其花粉萌发率为90.51%,比CK提高了46.79%.  相似文献   

12.
海洋氧化短杆菌15E产碱性蛋白酶的发酵条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氧化短杆菌15E菌株(Brevibacterium oxydans)产碱性蛋白酶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初始pH值9.0、培养温度28℃、摇床转速200.rmin-1条件下培养40 h,菌体生长最适且总酶活力达到最大;菌株在添加5 g.L-1牛肉膏、1 g.L-1葡萄糖的酪蛋白培养基中生长和产酶均达到最佳;人工海水中的K+、Ca2+和Mg2+浓度较为适合15E菌株生长和产酶,其中K+对菌株产酶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柴蕉吸芽茎尖为外植体,进行无菌株系建立与芽苗增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先将柴蕉吸芽接种于液体诱导培养基1/2 MS+4 mg.L-1BA+0.5 mg.L-1NAA+30 g.L-1蔗糖,7 d后转到1/2MS+4 mg.L-1BA+0.5 mg.L-1NAA+30 g.L-1蔗糖+1 mg.L-1AC中,可以有效减少外植体的褐变;在MS+4 mg.L-1BA+0.3 mg.L-1NAA+30 g.L-1蔗糖+6 g.L-1琼脂+80 g.L-1腺嘌呤培养基上采用薄切片进行继代增殖,出芽率高且芽苗粗壮。  相似文献   

14.
以‘黑比诺’葡萄试管苗叶片诱导并继代1a的愈伤组织作为试验材料,接种后分别添加0、0.1、0.2、0.3、0.4mol·L-1的NaCl溶液,研究不同浓度NaCl对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含量及细胞膜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葡萄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的含量逐渐升高,当NaCl浓度为0.3mol·L-1时白藜芦醇含量最高,达到80.76μg·g-1,此时SOD活性也达到最高,为53.7320U·g-1·min-1;较低浓度的NaCl有助于PPO与CAT活性的升高.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葡萄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的含量均与CAT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SOD、PPO活性呈显著负相关;不同程度NaCl胁迫下,细胞膜保护酶间的相关性也出现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15.
猪的卵巢卵母细胞在含不同剂量葡萄糖+丙酮酸钠的成熟培养基中体外成熟培养44-48 h,检查核成熟率(试验一),进行化学法孤雌激活后,在含不同浓度的乙二胺四乙酸钠(EDTA-Na)和不同剂量的葡萄糖+谷氨酰胺+牛磺酸+亚牛磺酸的培养基中进行体外培养,检查孤雌激活胚第48小时的卵裂率和第168小时的囊胚发育率(试验二),研究成熟培养基中葡萄糖+丙酮酸钠剂量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核成熟率的影响及培养基中不同浓度EDTA-Na和葡萄糖+谷氨酰胺+牛磺酸+亚牛磺酸的剂量对孤雌激活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葡萄糖+丙酮酸钠在1倍剂量时,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核成熟率为(59.3±5.0)%;当剂量加倍时,核成熟率极显著下降(P<0.01),为(51.0±4.4)%.(2)当EDTA-Na浓度增高,囊胚发育率上升,当浓度达50μmol.L-1时囊胚发育率最高,为(7.2±4.1)%,此后随浓度升高囊胚发育率下降;添加适当浓度(25-100μmol.L-1)EDTA-Na对猪孤雌激活胚的囊胚发育有利(P<0.05),当浓度达200μmol.L-1时其有利作用消失.(3)培养基中葡萄糖+谷氨酰胺+牛磺酸+亚牛磺酸的剂量过高对卵裂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囊胚发育不利(P<0.05).可见:(1)适当浓度(25-100μmol.L-1)EDTA-Na对猪早期胚胎体外发育具有促进作用;(2)成熟培养基中能量基质剂量过高会抑制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3)胚胎培养基中葡萄糖+谷氨酰胺+牛磺酸+亚牛磺酸的剂量过高会抑制猪早期胚胎的体外发育.  相似文献   

16.
实验性感染大肠杆菌—败血霉形体病鸡,单剂量(5 mg.kg-1)内服司帕沙星,研究其组织动力学和残留情况。采用HPLC面积-内标法测定各组织中司帕沙星浓度,利用药动学分析软件MCPKP分析药-时数据。疾病模型鸡肝脏、肺脏和心脏中的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三项指数方程,主要动力学参数为:t1/2α0.3505,0.8381,0.6005 h;t1/2β11.7802,13.8479,2.4578 h;tmax 1.0653,1.1397,0.7546 h;Cmax 3.3591,2.2951,1.7226μg.mL-1;AUC24.4230,30.663,5.3780 mg.L-1.h-1,Tcp(ther)81.0240,108.52,18.410 h。肾脏和肌肉组织中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项指数方程,主要动力学参数为:t1/2K 2.2287,7.5072 h;tmax1.4655,1.8644 h;Cmax1.9926,1.1317μg.mL-1;AUC9.8536,14.5240 mg.L-1.h-1;Tcp(ther)19.923,58.156 h。各组织中药物浓度降至0.001 mg.kg-1时需休药7 d。  相似文献   

17.
17β-雌二醇主动免疫对公山羊生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只公山羊分别于1、3、5月龄用17β 雌二醇 6 人血清白蛋白(实验组)或人血清白蛋白(对照组)为抗原皮下注射进行免疫,6月龄时采集血样和精液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羊只不同程度地产生了17β 雌二醇抗体,滴度为1∶1000~1∶3000。试验组血浆睾酮含量[(1879±1134)μg·L-1]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326±091)μg·L-1,(P<001)],射精量和精子密度[(116±017)mL和(191×109个·mL-1)]均显著大于对照组[(084±009)mL和101×109个·mL-1,(P<01)],精子活率与精子畸形率两组间差异不显著,表明17β 雌二醇主动免疫可以提高公山羊的睾酮水平和精子生成能力。  相似文献   

18.
16种抗菌药物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16种常用抗菌药物对大肠杆菌O78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大肠杆菌标准株对司帕沙星最敏感,MIC为0 .0 0 6 2 5μg·m L- 1 ;其次是环丙沙星,MIC为0 .0 12 5μg·m L- 1 ;大肠杆菌分离株对链霉素最敏感,MIC为4μg·m L- 1 ,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司帕沙星较敏感,MIC为8μg·m L- 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